交匯頤樂,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適老化改造公益項目正式啟用

2020-12-20 上觀

12月8日,閔行區江川街道電機片區適老性宜居改造項目啟動儀式在江川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舉行。該項目為「交匯頤樂」三期項目,是由交通銀行攜手滙豐銀行,支持閔行區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工作,在江川路街道電機片區進行的適老宜居改造項目,旨在改善老年人的居養生活環境,提升養老幸福指數。交行總行辦公室副主任帥師,交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趙彩虹,閔行區副區長吳志宏,上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陳躍斌,閔行區民政局局長蔡懌暉,江川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王文輝,恩派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李雪春等出席了本次啟用儀式。

江川路街道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西南部,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3.9萬餘人,老齡化比例達30%以上。為進一步提升江川路街道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探索,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交行捐贈184萬元支持江川路街道電機片區適老性宜居改造工程,為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食堂、康健中心、孝親廣場的適老改造提供資金補充。同時,在硬體設施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為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社區老年人參與社區事務,探索江川路街道社區養老「一軟一硬」體系建設,「交行·滙豐頤樂行動計劃」還為街道提供社區基金,支持居民的社區提案及落地實施,提升社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意識,助力社區養老服務建設。作為國家民政部、財政部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的示範點,江川路街道根據《上海市深化養老服務實施方案》、《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工作指引》等政策指引,積極會同交行開展電機片區適老性宜居改造。

啟動儀式上,交行相關負責人帥師、江川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文輝代表雙方致辭。帥師表示,交行是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一直以來,交行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總部在滬優勢,致力於探索上海老齡化社區服務的新模式,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貢獻力量。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區建設漸成為一個備受社會和政府關注的議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們也就愈加需要關心,不僅是來自家庭親人的照顧,也更加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愛,為他們創造一個便利友好的出行環境。今後交行將一如既往地積極探索老齡化社會問題的創新嘗試,也希望能夠藉此項目,探索上海老齡化社區服務的新模式,探索政府、企業、社區組織、社會組織、媒體、社區居民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為老服務的可複製的有效路徑,為全社會敬老、助老良好氛圍的形成助一份力!

儀式上,交行閔行支行與江川路街道籤署了「金融教育服務進社區協議」,雙方將共治共建,發揮各自優勢,加大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社區居民的金融知識水平,更好地讓金融知識宣傳貼近、服務群眾。

2016年「交匯頤樂行動計劃」開展以來,交行、滙豐共出資1015萬元,在上海的11個老齡化相對嚴重的街道支持為老服務項目228個,覆蓋120個社區,開展2186次活動,惠及滬上10萬餘名社區老年居民。

相關焦點

  • 上海市閔行區新虹街道紅星村改造:全部脫胎換骨,城中村完全消失
    2020年8月,上海市閔行區新虹街道紅星村的改造已經要大功告成,這也是新虹街道裡唯一的「安-置-房」項目,在這個地方,整體上已經全部脫胎換骨,城中村也已經完全消失。上海市閔行區新虹街道是一個發展很快的地方,不僅有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而且也有很大的虹-橋-商-務-區,在這個範圍內的城中村正在迅速消失,很多村莊只剩個名、並無實體。下面是上海市閔行區新虹街道成立初期的地圖。
  • 沐浴凳、各類安全感應器……上海6街道改造讓更多老人能擁有適合...
    自2012年起,每年由市級福彩金出資2000萬元,完成1000戶低保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室改造。截至2019年底,上海已為符合條件的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性改造8000戶,有效改善了困難老年人家庭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然而,民政部門在開展適老化改造項目中發現,上海老人們對於適老化的改造需求很大,預計有數十萬老人家庭有這樣的需求,特別是高齡老人家庭。
  • 期盼家中裝上扶手,越來越多上海老人諮詢「房屋適老化改造」
    東方網9月8日消息:記者從上海市民政局獲悉,去年底上海啟動市場化適老化改造工作,試點街道內凡60周歲以上老年人以家庭為單位均可申請,特殊人群還有相應補貼。在申城首批試點的五個區6個街道中,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楊浦有兩個街道入選,分別為江浦路街道、控江路街道。
  • 2020年閔行區幼兒園招生政策發布,報名流程、對口地段,詳見→
    弄) 橫涇東路49弄(河東小區)橫涇西路(橫涇西路)江川路 街道上海市閔行區閔行第四幼兒園榮華分園蘭坪路131弄(高華小區) 滬閔路158弄(高華小區) 江川路241弄(高華小區303弄(蘭坪小區)江川路 街道上海市閔行區閔行第四幼兒園新閔分園江川東路863弄(新閔小區) 新閔路522弄(新閔小區) 新閔路556弄(新閔小區) 江川東路839弄(紫竹苑)
  •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5億 「適老化改造」風起
    「為50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適老化改造」被列入2020年江蘇省南京市民生實事;四川省從2019年全面開始實施適老化改造,目前已完成4萬戶適老化改造工作;遼寧省瀋陽市今年為首批3000戶符合條件的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政策呼應了日益增長的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背靠南京東路商業街的上海市外灘街道,老舊特徵明顯,住戶老齡化程度高,對適老化改造有著迫切需求。
  • 機場聯絡線、軌交15號線、23號線、銀都路越江隧道...
    該工程是浦東新區濟陽路(盧浦大橋-閔行區界)快速化改建工程項目在閔行段的延伸,屆時將有利於緩解浦星公路入城段交通壓力,提高區域路網通行效率。項目預計年內竣工。昆陽路越江大橋昆陽路越江工程北起閔行區昆陽路東川路路口,沿昆陽路向南過江川路後偏向西南,在黃浦江巨潮港下遊側跨越黃浦江,在奉賢區浦衛公路西閘公路路口接地,止於西閘公路南側。線路總長3.5公裡。
  • 適老化改造:讓老人出行不再「磕磕碰碰」
    日前,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培育公平競爭、服務便捷、充滿活力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引導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城鄉住宅普遍存在不適老問題今年92歲高齡的吳老,一直被困在室內。
  • 機場聯絡線、軌交15號線、23號線、銀都路越江隧道等20項市政工程...
    ,通車調試工作已完成,計劃年底竣工通車;浦星公路跨蘆恆路節點改造和昆陽路越江大橋預計年內竣工。該工程是浦東新區濟陽路(盧浦大橋-閔行區界)快速化改建工程項目在閔行段的延伸,屆時將有利於緩解浦星公路入城段交通壓力,提高區域路網通行效率。項目預計年內竣工。
  • 徐匯區楓林街道、徐家匯街道躋身第二批上海市特色創業型社區
    各街鎮大膽創新,結合自身定位和區域資源稟斌,積極打造一批品牌化、接地氣的創業服務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向上滑動啟閱)第二批上海市特色創業型社區名單浦東新區 張江鎮虹口區 北外灘街道寶山區 楊行鎮虹口區 歐陽路街道閔行區 梅隴鎮長寧區 新華路街道長寧區
  • 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首批優先推動國家相關部委及省級人民政府、殘疾人組織、新聞媒體、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社交通訊、生活購物、搜尋引擎等8大類、共115家網站進行改造;首批優先推動新聞資訊、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服務、旅遊出行、醫療健康等6大類、共43個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 床邊扶手 移動馬桶 蕭山適老化改造解老年人之困
    廚房防滑地膠鋪設、老舊馬桶換新、淋浴龍頭更換、室內高低差消除、床邊扶手安裝……為了幫助老年人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今年我區首次啟動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
  • 「原創」大觀微議:適老化改造多多益善
    作者 戴先任從今年6月份起,上海江蘇路街道開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試點工作,提升轄區內智慧養老服務水平。其中之一,便是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會預警。
  • 區民政局 居家安全適老化改造工作惠居民
    目前,第一批改造任務已經全部完成,通過前期入戶勘查,制定「一戶一方案」,改造內容主要涉及衛生間、居室、生活區等場所,安裝助行扶手、起身扶手、助浴設備、蹲坑改馬桶等項目,實現老年人行動便利、如廁無障礙、沐浴無障礙等功能。「安大爺,新安裝的扶手用得慣嗎?」日前,記者隨區民政局和社區工作人員來到居住在唐家口街道曉德裡社區肢體殘疾人安大爺的家。
  • 廚房廁所要防滑、床邊要裝護欄……老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清單來了
    明確7項基礎類和23項可選類項目 記者了解到,《通知》所指的受助對象,是指民政部等九部委印發的《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規定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以下統稱「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啟動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
  • 上海市藥品經營企業GSP認證公告(第380號)(2015年12月25日)
    C-SH15-1052015.12.2上海託倫大藥店零售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1565弄10號北面一半、12上海市松江區中山街道茸梅路190號B-SH15-008001上海順源藥房(普通合夥)茸平路分店零售連鎖
  • 洞悉上海市閔行區虹梅南路的人工湖:城中村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變
    2020年4月,上海市閔行區生態建設又有了明顯的效果,在外環線-虹梅南路這個地方多了一個湖,並且是一個可搭帳篷的世外桃源。這個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虹梅南路旁邊的人工湖,原本是一片城中村,城中村拆除之後,這裡面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建成了——綠帶梅隴段工程。下面就是上海市閔行區的人工湖的牌子。從牌子上面可以看出,這裡面寫著「允許搭帳篷」,這裡面顯然也是一個很宏大的生態工程。
  • 廁所裝扶手,床邊加護欄……越來越多子女為父母做「適老化」改造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4日訊(記者徐錦博)如廁區或洗浴區安裝扶手、蹲廁改坐廁、在床邊加裝護欄……日前,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列出了包含30項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的推薦清單。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知曉度和接受度的提高,越來越多武漢老年家庭正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子女花費上萬元給父母做這樣的改造。
  • 江川路街道生活日記——從年頭到年尾,江川這裡全年無休!市民朋友們足不出戶享受「文化盛宴」
    2020年初上海市民文化節如期開幕為打破疫情阻隔江川創新跨界新媒體文化活動不間斷生活於此幸甚至哉!疫情防控期間,江川創作人積極響應號召,熱情參與文化館線上發起的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徵集行動。他們和詩以歌、他們傳承創新、他們寄情筆墨……此刻,只因永不停步的文化創作拉近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 閔行區這次要有大動作啦!
    線路全長約6.644公裡,共設6座高架車站,即沈杜公路站、三魯公路站、閔瑞路站、浦航路站、東城一路站、匯臻路站。項目已開工,預計2017年底竣工通車。5號線的改造分為兩部分。一是既有線路改建,4節編組改為6節編組,共涉及7座車站,莘莊站、春申路站、銀都路站、顓橋站、北橋站、劍川路站、東川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