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病毒不止:看看「生態健康聯盟」這十多年都幹了什麼

2020-12-24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在昨天《川普砍了對蝙蝠冠狀病毒的研究經費,負責人:COVID-20、21來了怎麼辦?》的文章中,有人對EcoHealth Alliance(生態健康聯盟)這個組織感到陌生,也不清楚他們兩千多萬的研究經費都要花在何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組織這十多年來都做了些什麼。

印尼一家市場出售蝙蝠和各種野生動植物。圖片來源:UCDAVIS

生態健康聯盟的主席、著名的疾病生態學家Peter Daszak是一個病毒獵人。在過去的10年裡,他訪問了20多個國家,試圖通過在蝙蝠洞穴中尋找新的病原體來預防下一次大流行。更具體地說,是新的冠狀病毒。

Daszak及其同事的發現為所有已知動物病毒提供了一個開源庫,科學家們可以從中預測哪些病毒毒株最有可能傳染給人類,以便為像新冠肺炎這樣的新一輪大流行做好準備。

他說:「我們已經收集了超過15000個蝙蝠樣本,並從中鑑定出大約500種新的冠狀病毒。其中一個是2013年在中國一個洞穴中發現的,它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祖先。

冠狀病毒研究

在2003年非典爆發前,對冠狀病毒的研究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主任Linfa Wang開發了用於分析生態健康聯盟收集的樣本工具。他說:「冠狀病毒並沒有被視為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

當時只有兩種已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它們都是在上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

2009年,PREDICT項目成立。該項目由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健康聯盟、史密森學會、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加州公司Metabiota共同領導。Metabiota開發了一個流行病追蹤系統。

該項目的任務是在新的人畜共患病(包括冠狀病毒)傳播給人之前,識別並應對它們。在它運作的10年裡,獲得了大約2億美元的資助。

自PREDICT成立以來,又發現了五種人類冠狀病毒,包括新冠病毒。據Daszak估計,蝙蝠體內有多達15000個冠狀病毒,但目前已知的只有幾百個

Daszak的團隊將重點放在中國西南部,更具體地說是雲南省的石灰巖洞穴系統,那裡因為蝙蝠數量眾多而聞名(見下圖)。

他解釋說:「最初著眼於中國,是因為我們在尋找SARS的起源。但後來我們意識到那裡還有幾百種其他危險的冠狀病毒,所以我們決定把注意力轉向去尋找它們。」

為了捕捉蝙蝠,生態健康聯盟的科學家們不得不在洞穴入口處布下網

PREDICT已在31個國家開展業務。另一個隸屬於史密森學會的病毒搜尋小組已開始把重點放在緬甸和肯亞。

史密森學會全球健康項目負責人Suzan Murray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緬甸發現了六種新型冠狀病毒。

史密森研究院病毒抽樣調查負責人Dawn Zimmerman說:「這些地區野生生物多樣性豐富,由於人口數量不斷增長,侵犯了自然棲息地。再加上旅遊網絡的發達、野生動物數量眾多,這意味著一個高潛在跨越物種間的溢出效應。

蝙蝠到人類

Daszak重點關注東南亞和中國,也是因為那裡的一些人會經常以各種方式接觸野生動物。

研究人員對柬埔寨活禽市場中的鴨子進行採樣

2015年,Daszak的團隊在分析了雲南省晉寧縣兩個蝙蝠洞附近居民的血液樣本後發現,3%的人有通常只在蝙蝠身上發現的病毒抗體,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接觸過蝙蝠。

他說:「他們可能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感染了這些病原體,然後痊癒了,或者只有少數體細胞受到了感染。」

Wang解釋說,為了跳躍到人類,冠狀病毒必須能夠與其細胞受體結合,而這通常需要中間動物宿主。它可能是一隻貓、一匹駱駝、一隻穿山甲或另一種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哺乳動物。

冠狀病毒通常起源於蝙蝠,蝙蝠攜帶了大量能夠感染人類的病毒,如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伊波拉病毒和SARS病毒。

DaszaK解釋說:「因為蝙蝠是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的身體會承受很大的壓力,而這通常會引起免疫反應。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它們不得不降低自身免疫,這反過來使它們對病毒又更加易感,並有能力承受更高的病毒載量。」

蝙蝠約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20%,它們聚集在擁擠的洞穴中,這使病毒在其中傳播的可能性更大。

冠狀病毒庫

當Daszak的團隊收集到樣本後,他們就將其儲存到液氮中,然後送到世界各地的合作實驗室進行分析(見下圖)。

Daszak說:「我們通常選擇與各國最好的病毒實驗室合作,如果沒有,我們就在當地建立。」

當研究人員分析完樣本後,會將其中發現的病毒DNA與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開放獲取資料庫GenBank中的資料進行比對,該資料庫包含所有已知的人類和動物病毒。

Zimmerman說:「這決定了我們是否在應對一種新的病毒。」

答案並非總是明確的。

泰國病毒研究人員Supaporn Watcharaprueksadee與朱拉隆功大學的一個實驗室裡獨立研究新發疾病,他解釋說:「如果一種病毒的DNA超過20%與已知病毒不同,那麼它就被認為是新病毒。

研究人員有時還認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毒,而實際上這種病毒已經在一個社區傳播了好幾年了。根據香港大學新發疾病專家Patrick Woo的說法,在所有引起肺炎的病毒中,只有不到一半被發現。他說,通常情況下,患者只是康復了,但他的情況並沒有得到進一步調查。

2005年,Woo在香港住院的兩名患者身上發現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他稱之為HKU1。但他隨後發現,同樣的病毒已經感染了美國、澳大利亞和法國的患者。

另一種可能在沒有人注意的情況下傳播給人類的病毒是尼帕病毒。Daszak認為,這種病毒早在孟加拉國農村地區就已經從蝙蝠傳染給人類了。1998年,這種病毒在馬來西亞的一次流行病中出現,導致105人死亡。

他解釋說:「每年都有一些被歸類為異常麻疹的暴發。我們對這些患者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實際上感染了尼帕病毒。」他補充說,「這些傳播沒有被發現,因為生活在那裡的大多數人沒有條件尋求醫療服務,或者住得離醫院太遠。」

他和其他PREDICT團隊成員收集樣本就是為了填補一些這方面的空白。

新冠病毒

當新冠病毒出現時,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病毒學家石正麗立即將其與她和生態健康聯盟鑑定的500種冠狀病毒資料庫進行了比對。

Daszak說:「新的冠狀病毒與2013年從雲南一個山洞裡一隻馬蹄蝠身上提取的樣本相似度達96.2%.」

這意味著該病毒要麼是導致當前大流行病毒的祖先,要麼是其近親。他說:「極有可能是一種中間的動物宿主參與並將病毒傳播給人類,這佔了基因組差異的3.8%。」

了解新病毒的來源以及如何傳播給人類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信息。Watcharaprueksadee說,它能夠及早發現流行病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傳播。

Daszak說,就新冠病毒而言,知道它的起源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其是如何變異成對人類具有傳染性的,並有望防止未來的暴發。

這是有先例的。2019年1月,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和生態健康聯盟宣布,他們在賴比瑞亞發現了一種攜帶薩伊型伊波拉病毒的蝙蝠,該病毒導致了2013至2016年在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疫情。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找到了導致一萬一千多人死亡的伊波拉病毒的來源。

下一件大事

除了提供對新冠病毒和伊波拉病毒起源的深入了解外,生態健康聯盟還幫助預測下一次大流行將在哪裡出現,並希望能夠預防流行病——通過詳細說明對人類構成最大威脅的病毒潛伏在哪裡,可以確定其進程並最大程度地減少傳播。

Murray說:「我們的病毒學家團隊使用現場收集的樣本來確定哪些病毒最有可能傳播給人類,並根據風險特徵對其進行分類。」

Daszak說:「與SARS或MERS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尤其危險,因為它們能夠傳染給人類。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了50種與SARS相關的新病原體。因此,將我們的預防工作重點放在這些高風險病毒上是有意義的。

在一個洞穴中,他的團隊確定了製造SARS所需的所有要素。

Zimmerman說:「我們正在採取一系列的預防措施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在危險病毒高發地區的社區教育尤為重要。在肯亞的一些地區,我們一直在教導當地人要堵住屋頂上的洞,防止蝙蝠進入,或者教他們在飲用駱駝奶之前先將其煮沸以殺死病原體。」

生態健康聯盟也一直在提高人們對穿山甲等可能攜帶病毒物種關於販運風險的認識,並教育當地人避免食用可能被蝙蝠咬到的水果。

Zimmerman補充說,有時他們也會給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貼上追蹤器,通過分析它們的行蹤及其與牲畜和人類接觸的頻率來了解其傳播模式。

PREDICT團隊建立的本地能力也可以在阻止流行病的傳播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Zimmerman說:「我們的地面實驗室現在都知道如何識別一種新的病原體,這些知識可以用來開發疫苗或治療新的病原體。PREDICT已經在亞洲和非洲建立或加強了大約60個實驗室。」

對衣索比亞的實驗室人員進行培訓

Wang說:「從蝙蝠身上提取的血液樣本中含有抗體。這些可以作為研製疫苗或對抗新病原體的血漿療法的基礎。」

就在新冠病毒暴發之前,PREDICT的未來看似很不確定,因為它的資金將在2020年3月底到期。

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發布的一份新聞稿,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顯示出「病毒獵人」工作的重要性。目前,PREDICT已獲得價值226萬美元的6個月延期。

網站截圖

但隨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生態健康聯盟研究經費的「斷供」,該組織對病毒溯源、尋找新的可能傳染給人類的冠狀病毒,以及預測下一次大流行的工作將何去何從。

沒有人知道答案。

相關焦點

  • 劉榮保:生命不息 奉獻不止
    劉榮保:生命不息 奉獻不止 2020-09-09 17:52:42   來源:六安新聞網
  • 以犀牛的名義——生命不息,戀愛不止
  • 車輪不止、生命不息!自行車發燒友的春天就在湖山
    有人愛登山,有人愛探險,有人愛騎車,總之,運動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大意義。儘管有摔傷,但他們還是不會放棄。迎著光輝,頂著風塵,獨自一人在荒蕪人煙的崎嶇地上,把自己最喜愛的運動發揮的淋漓盡致。就像《車輪不息》中的主題。車手們對自由的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引導整部電影的走向,這也是運動的本質。
  • 拳不離手的北京老太太:生命不息練武不止
    每天早晨8點,梁淑芬老人都雷打不動地去家附近的小公園練拳,這一練就是有幾十年。有時候遇到霧霾天,老人戴著口罩也要去。有時候霧霾重了,家裡人勸她不要去,她就覺得一天不練憋得慌,身上也不舒服。別看梁淑芬老人已經年近八旬,但是隨時就能來一個180度的劈叉,讓記者嘆為觀止。「這是多年的功夫,不能丟,也丟不了。」
  • 孟川:生命不息,開心不止
    人,說著一口濟南味兒的普通話,看起來雲淡風輕,實則內心為脫口秀「沸騰不止」。他把寫段子當藏寶,想把脫口秀講到老。  孟川:生命不息,開心不止
  • 孟川:生命不息,開心不止
    孟川:生命不息,開心不止這位32歲的濟南小夥子,一口濟南味兒的普通話,講什麼都能雲淡風輕,看上去像一汪平靜的水面;但走近了看,他何嘗不是一壺正在燒著的開水,脫口秀讓他內心沸騰不止。入圈,偶然也是必然初見孟川,黑框眼鏡、白色衛衣、長相清秀、乾淨斯文,有股書生氣。一開口還是熟悉的濟南味兒普通話,一下把屏幕上的孟川拉到了現實中。
  • 任勞任怨,為而不恃;生命不息,勞動不止
    從前,有個年事已高的僧人,還在太陽底下幹著曬菜乾的活。有人問他:「敢問師父,多大年紀了?」老僧答道:「68歲。」那人說道:「既然這麼大年紀,那就歇著享享福吧,幹嗎還要累死累活,幹這活。」老僧很風趣地說:「因為有我存在。」那人又問:「那何必一定要在太陽底下幹活?」
  • 電視劇《愛情公寓5》插曲 生命不止歡樂不息歌詞在哪可以聽
    電視劇《愛情公寓5》插曲 生命不止歡樂不息歌詞在哪可以聽  生命不止,歡樂不息 電視劇《愛情公寓5》插曲  歌手:群星  所屬專輯:離別時刻 愛情公寓5電視劇原聲帶  作曲 : 陳祺豐  作詞 : 韋正/鄒傑  演唱:愛情公寓全體 張志林 葛亮 覃子瑄等  製作人:
  • 「全國公益之星」李建輝:生命不息 公益不止
    李建輝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建輝每個月都會到趙廣軍生命熱線做3場公益直播,每次都有數十萬人觀看。李建輝在公益圈中知名度頗高,曾獲「全國公益之星」「全國行業傑出代表」「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 正在徵稿 | 生命不息,跳槽不止
    工作,一個佔據你絕大多數生命周期的名詞,讓你在走進它前就開始磨刀霍霍。
  • 櫻桃小丸子真人版:生命不息,毀童年不止
    是不是發現少了什麼?爺爺呢!我老頑童一般可愛活潑的爺爺呢!你們把他藏哪去了,你們這樣奶奶真的不會難過嗎。妖怪,快把我爺爺交出來!原來不止小丸子像吃了發酵粉一般大了不止一倍,連姐姐也一下子變成了大櫻杏子。
  • 王世珍:生命不息 奉獻不止
    康復中心的老師告訴王世珍,這孩子非常有畫畫的天分,一點就通,也非常喜歡畫畫,可惜沒有人教他。王世珍便邀請老師和小男孩到「聖城書畫院」,教小男孩畫畫。兩天後,康復中心的老師帶著小男孩來到「聖城書畫院」,王世珍先給孩子買了些兒童食品,然後手把手的教孩子畫畫,小男孩非常認真地學習,經過努力,小男孩畫畫的水平有了質的飛越。
  • 《迷路的大人們》生命不息,行走不止
    簡單的是,它想告訴你什麼,全在名字裡——Walkers:迷路的大人們。Walkers,行走者。我只看了兩集,然而目之所及全部是行走的鏡頭。走,不停地走,走過一間間寺廟,朝拜、奉香、頌經,再繼續走。寺廟不是目的地,不是終點,只是棲息所,身與心的棲息所而已。德久說,越行走,越接近路人的心,越不禁低頭行禮。
  • K.O褲鉤李棠華:生命不止,創新不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K.O褲鉤李棠華:生命不止,創新不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2019-12-24 09:44:55 來源:中國服裝協會
  • 伍佰:生命不息,搖滾不止
    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冷靜而淡定地看著大家在極其濃烈的氛圍裡渲染悲傷,恍然間看到新京報書評周刊一篇文,標題為「家駒之後,再無搖滾」,雖然我是一個十足的標題黨,可對於這類過於絕對性的標題我想我炸了!有多少人還記得,同為六零後的伍佰,那位曾經被大家稱為「臺客教父」的人。用真誠,用生命歌唱的真正歌者,依舊延續著搖滾精神。那麼家駒之後,真的再無搖滾了嗎?
  • 生命不息,擺動不止,我的洗髓人生從大關開始
    同修師兄弟大多是搞藝術的,大家都刻苦用心,每天打卡互相激勵,營造了一個蓬勃向上的練功氛圍,加之師父循循善誘,認真加持,大家信心倍增,都抱定了過大關的決心。練功房一隅師兄們全國出差都隨身攜帶著用於垂吊的水袋及拍打器,有位師兄甚至幾度出差去日本都從未間斷練功,大家的投入熱情可見一斑。
  • 驍騎校:生命不息,創作不止
    ,把這些人全部都寫在裡面。(驍騎校部分作品展示)「最早的兩本書(《鐵器時代》《武林帝國》)都是寫歷史,然後從《橙紅年代》起轉型寫都市,中間有轉回一次寫歷史,《國士無雙》這本寫的近代史,從」「生命不息,創作不止,這八個字永遠支撐著我不斷前進。」----
  • 「跨界融創 生態健康」 四川省室內環境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2020年8月28日,「跨界融創 生態健康」——四川省室內環境控制與健康產業聯盟成立儀式在成都錦城原舍酒店盛大舉行。據悉,本次「跨界融創 生態健康」活動的最大亮點是四川省室內環境控制與健康產業聯盟成立儀式。該聯盟的成立將對四川室內環境產業的進步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因而此次活動受到相關政府機構、川內各大環保企業及川大商學院相關專家的高度關注。此次活動與會嘉賓共計300餘人,活動現場有多家聯盟成員單位與各界知名企業順利完成戰略合作籤約,可謂是四川省室內環境控制與健康產業聯盟成立的「開門紅」。
  • 《寶貝快跑》七七上映 生命不息打拐不止
    此前,電影《親愛的》、《失孤》等類型電影的上映使這一話題達到了一個「全民打拐」的高度;而即將於2015年7月7日上映的由河南大河兄弟文化傳播、北京黑鴿時代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網際網路電影集團(IFG)星圖傳媒獨家發行、中國新銳導演韓文清執導拍攝的網絡電影《寶貝快跑》,更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打拐」為題材的良心力作。
  • 全冠清:生命不息,節奏不止! | 明月 俠說八道
    大俠,要給我們標星星哦~全冠清:生命不息,節奏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