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蔡曉凌
本報記者 嚴立新
運動是糖友管控血糖的「五駕馬車」之一,在糖尿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方便糖友按照自身病情及體力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日常鍛鍊,部分運動醫學專家根據不同運動項目和體力活動的特點進行總結,設計了一個「運動金字塔」。對此,《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蔡曉凌,為廣大糖友詳解。
生活型體能活動。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所有能讓我們「動起來」的事情,包括做家務(掃地、做飯、買菜、收拾屋子等)、爬樓梯以及工作中的各種活動等。蔡曉凌表示,生活型體能活動是構成糖友運動的基石,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建議糖友多做家務、用爬樓梯代替乘電梯,儘可能的動起來。
伸展運動。強度一般不會很高,如太極拳、瑜伽、八段錦等,適合絕大多數糖友,堅持練習可以增加身體柔韌性、改善關節穩定性。對於體力較差或不能做較高強度運動的糖友,伸展運動是首選運動方式,可根據自身狀況,每天適量運動至稍有疲累感。
有氧運動及休閒運動。指可使心率適當上升(運動心率=50%~80%×(220-當前年齡))、呼吸增快並開始出汗的各種體育運動,如快走、慢跑、遊泳、爬山、長途騎行等。蔡曉凌建議,心肺功能尚可、病情不嚴重的糖友,每周應進行3~7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有效控制血糖,延緩病情發展。
肌肉適能運動。這類運動對身體素質有一定要求,包括仰臥起坐、平板支撐、啞鈴訓練等各種力量練習。推薦身體情況比較好的糖友進行,可結合有氧運動,一般推薦每周進行2~3次的力量訓練,6~8個動作一組,激活全身肌群,每個動作每組重複8~10次,重複2~4組,量力而行,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健康狀態。
靜態活動。包括看電視、坐在椅子上看電腦、處理文件等。之所以作為金字塔的塔尖,主要其運動量較小,糖友應儘量減少,每坐半小時應站起來活動一下。
《臨床糖尿病學》雜誌曾報導,一名正在進行口服藥物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2周內,共發生了4次低血糖。因此,蔡曉凌提醒,糖友們在運動時應量力而為,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結合專科醫師的指導,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和強度。運動前後都要進行適當拉伸,防止出現運動損傷。在中高強度運動前後,糖友們都應監測血糖,並隨身攜帶含糖食物,若血糖較低,可在運動前後適量食用。使用降糖藥物的患者應諮詢專科醫師,適當調整降糖治療,減少低血糖等事件的發生。此外,建議糖友們保持正常飲食,切忌斷食或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