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覺揚州夢——杜牧

2021-02-18 橫溪渡人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屬文。大和二年韋籌榜進士,與厲玄同年。初未第,來東都,時主司侍郎為崔郾,太學博士吳武陵策蹇進謁曰:「侍郎以峻德偉望,為明君選才,僕敢不薄施塵露。向偶見文士十數輩,揚眉抵掌,共讀一卷文書,覽之,乃進士杜牧《阿房宮賦》。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搢笏朗誦之。郾大加賞。曰:「請公與狀頭!」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請第五人。更否,則請以賦見還!」辭容激厲。

26歲就進士及第的杜牧,曾兩度與揚州結緣。第一次是在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四月,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邀請,在其幕中任推官、監察御史裡行、掌書記等職。杜牧出生世家,祖父杜佑曾任朝廷宰相,其父杜從鬱任過秘書丞、部員外郎,因此從小就染有富貴公子的習氣,所謂「美容姿,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到揚州煙花繁盛之地,年輕氣高的杜牧真可謂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花街柳巷自然是他飲酒宴遊必去之所。在這期間,杜牧有幸結識了一位13歲的歌妓,並且對她百般呵護,疼愛有加。

大和九年,杜牧官拜監察御史,將赴長安供職。離別之際,他的心情是複雜的,惆悵的,幽怨的,臨行前特意留有《贈別》詩兩首,其一云:「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豆蔻」這一個意象,形象地烘託出花與人同豔同美的綽約之態;尤其是最後兩句,以壓低揚州所有美人的方法來突出一人,眾星拱月,月光倍明。從春風到鬧市,從鬧市到珠簾,對「花」、「月」、「玉」、「美」等均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自然入妙,妙到極處。故而,正值豆蔻年華的這位歌妓是幸運的,因為有這樣一位橫絕千古的詩人為她所傾慕,為她寫下如此精彩的詩句,這就已經足矣!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贈別二首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相關焦點

  • 喬吉與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
    這座城承載了江南太多的風韻,二十四橋邊的紅藥年年如舊,讓兩個時代的文人,穿越空間的桎梏,因一場揚州夢而相逢。喬吉作為同張可久齊名的散曲家,書就了亂世之中獨特的愛恨離合。而正是由於他對杜牧的敬仰,讓他在筆下,為偶像構造出一幅緩緩開合的《揚州夢》。詩文裡的花前月下從不停歇,只是少有天長地久。喬吉不忍悲愁,所以一改前人的軌跡,為自己的偶像,寫下一幅圓滿的結局。
  • 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本文來源:凱紫的詩詞之美(kaizisc)如果說李商隱是晚唐最多情的詩人,那麼杜牧應該算是最風流的詩人了。就像他自己在詩中所言「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晚唐和李商隱齊名的大詩人,世稱「小李杜」。他26歲便進士及第,比起很多暮年中舉或者是一生不第的詩人來說,也算是幸運了。他有段時間在揚州任職,那是個「九裡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如仙境」的安樂窩。
  • 每日分享·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遣懷【唐】杜牧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十年一覺揚州夢
    提起十年,腦海中浮現第一句詩:杜牧之十年一覺揚州夢十年前陪在你身邊的人,他還在嗎?對不起,不在了。十年前的你們,幼稚、勇敢、溫暖。十年後再也沒有我們,我們失去了彼此的道路。我去了很遠的地方,走上一條孤獨的道路,永不回頭。我如此熱愛,從十年前就已經註定,在那個寂靜的春天裡,在那個安靜的黃昏中,在那滿天的詩句下。
  •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風流倜儻杜牧之
    杜牧排名第十三,可見家世不僅顯赫且家族龐大。作為一名官宦子弟,杜牧少時條件可謂得天獨厚。自幼便飽讀詩書,可謂滿腹經綸。20歲的年紀,杜牧已深諳用兵治世之道。杜牧23歲作《阿房宮賦》,此文一出便名揚天下。25歲時更是寫下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從杜牧的策論諮文裡,其軍事思想可見一斑。「牧剛直有奇節,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
  • 唐詩經典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賞析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寄揚州韓綽判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一說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十五:「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揚州鼓吹詞序雲,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⑸玉人:貌美之人。這裡是杜牧對韓綽的戲稱。一說指揚州歌妓。教:使,令。
  • 唐詩大咖杜牧,為什麼戀戀不忘僅工作三個年頭的揚州?
    二、杜牧與揚州杜牧起初在長安當了兩年小小的京官後,便被下派到地方,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地方幕賓工作,謂之"十年幕府吏,促束簿書宴遊間。"史載,公元833年,30歲的杜牧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看中,授予他揚州推官一職,後轉為掌書記。
  • 揚州慢 (南宋)姜夔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修竹翻譯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悽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悽涼的號角。我內心悲涼,感慨於揚州城今昔的變化,於是自創了這支曲子。
  • 他逛遍揚州所有風月場所,只為尋找那份遺失的夢
    正值清明時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又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關於杜樊川,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晚唐大詩人,還做過官,這固然不假,但自古才子佳人,似乎才子總與女色掛鈎,如三國之陳王曹子建,南唐後主李煜,明之唐寅,清之紀昀,都好此道,杜牧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曾因為一段感情逛遍揚州城所有青樓。杜牧一生宦海浮沉,官場並不得意,經濟上也一直不富裕。
  • 常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在唐代詩人眼中,揚州是什麼樣的?
    1.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在晚唐詩壇上的地位,以及詩歌成就可以堪比杜甫。因其人生經歷以及詩歌風格皆與杜甫相似,所以後人才稱他為「小杜」。杜牧的經歷其實與很多唐朝詩人都比較類似,只不過從其人生發展軌跡,以及詩作風格和影響上看來,更類似於「詩聖」杜甫罷了。唐朝時的揚州可謂是一個,僅次於「西都長安,東都洛陽」的繁華之地。
  • 陳平原:十年一覺
    十年一覺© 陳平原/文
  • 楊雨11:杜牧《贈別》
    據說啊,揚州瘦西湖上曾經有二十四座造型優美的橋,隋煬帝曾經在明月如水的夜晚,攜二十四名美女在橋上吹簫作樂,美女們衣袂飄然,就像仙女下凡。所以唐朝詩人張祜說了:「十裡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當然,在唐宋詩人中,和揚州擦出最強火花的,我首推杜牧,他的「春風十裡揚州路」,他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他的「十年一覺揚州夢」,都是揚州城的最佳宣傳名片。
  • 【美女詩神】10.杜牧《贈別》
    據說啊,揚州瘦西湖上曾經有二十四座造型優美的橋,隋煬帝曾經在明月如水的夜晚,攜二十四名美女在橋上吹簫作樂,美女們衣袂飄然,就像仙女下凡。所以唐朝詩人張祜說了:「十裡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當然,在唐宋詩人中,和揚州擦出最強火花的,我首推杜牧,他的「春風十裡揚州路」,他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他的「十年一覺揚州夢」,都是揚州城的最佳宣傳名片。
  • 《中國詩詞大會》聽蒙曼點評,勾起我說揚州的覆手繁華,翻手蒼涼
    在詩詞大會的第九期中,有選手答道了關於揚州的詩詞,就是那句著名的「春風十裡揚州路」。這句詩,想必大家亦是熟悉的,它來自杜牧的《贈別二首》。贈別二首 杜牧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下面,我們聽聽知識淵博、儒雅非凡的女先生蒙曼老師是怎麼點評的。
  • 春風十裡揚州路,仿佛三生杜牧之
    「十年一覺揚州夢」,是杜牧心中所藏。公元833年,31歲的杜牧受牛僧孺之邀來到揚州做文官掌書記。自此與揚州結下了不解之情,並留下了多首關於揚州的詩作。杜牧對揚州的感情,在《揚州三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一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 讓歐陽修和杜牧告訴你,男人喜歡怎樣的女人
    杜牧是唐朝著名詩人,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其代表作《阿房宮賦》入選高中課文,讓很多學渣恨得牙痒痒。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除了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其餘都是宋朝人,宋代另外五個可以說不是歐陽修的學生就是歐陽修舉薦的人才,和歐陽修亦師亦友。
  • 杜牧為13歲的雛妓寫的一首詩,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來表白了
    這句詩的源自「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是杜牧為13歲的雛妓所寫。贈別二首·其一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當然,除了柳永,唐宋不少文人都曾流連煙花之地,例如晚唐的詩人杜牧就是如此。他在晚年追憶昔日生活時,曾自我調侃「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對於風流人士來說,揚州簡直就是人間天堂,那裡「九裡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如仙境」。
  • 唐詩三百首 | 寄揚州韓綽判官
    【簡介】《寄揚州韓綽判官》是唐代詩人杜牧離開揚州以後懷念昔日同僚韓綽判官而作。此詩著意刻畫深秋的揚州依然綠水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仍然樂聲悠揚,調侃友人生活的閒逸,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揚州生活的深情懷念。全詩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注釋】⑴韓綽:事不詳,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觀察使、節度使的屬官。時韓綽似任淮南節度使判官。
  • 杜牧:在無情的時代,閒情地活著
    江水平靜如鏡,倒映遠遠近近的秋景,江水又像一個懷抱,「涵」住秋影。偶爾,還幾隻大雁從高空飛過。面對這樣的視野與景致,定然感到身心舒泰,再多不快,也被拋至腦後。他倆飲酒,賞秋,暢聊往事。杜牧忽然覺得,一個人,身處塵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難有開懷大笑的時候。既然遇上重陽這一良辰佳節,何不及時行樂,痛飲而歸?時令有序,青春易逝,多麼令人無奈。
  • 杜牧名句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是誰?教是什麼意思?
    下面先看看杜牧的整首詩。《寄揚州韓綽判官》唐 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解釋與疑問這是一首平起平收的七言律體絕句,杜牧、和李商隱的絕句在整個唐朝也算得上大家。二人在《唐詩三百首》分別被收錄了9首和7首,《寄揚州韓綽判官》就是其中的一首。詩比較淺顯,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