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0年,當進入了暑期檔以來。
國產動畫倒是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有種突然崛起的感覺。
原因自然是6月和7月,有無數國產動畫開播。
《百妖譜》《大理寺日誌》《元龍》《天寶伏妖錄》。
其中3d動畫《靈籠》的回歸,再到2d動畫《霧山五行》的開播。
確實給國漫帶來了新的氣象。
大量口碑質量都不錯的作品,有種國產動畫突然崛起了的感覺。
原因其實和國產劇一樣,背後是整個國產動畫的發展到現在,整體質量水平提升罷了。
也就是說和以前相比。
現在的國產動畫下限越來越高,上限也越來越高。
2D動畫的局限性
這裡仍然是國產連載動畫,並沒有涉及到動畫電影(因疫情上映較少)。
如果說到連載動畫,我個人曾經一度強烈支持發展3d動畫,2d動畫當然也要發展但可能會輸。
原因就日本2d動畫全面佔有,成熟並且系統性。
國產2d動畫絕大多數就是在學習日本,很難超越系統本身。
比如奇幻類的,我們能找一堆。
比如學院類的,我們能找一堆。
什麼魔法,熱血,探險,槍戰等等。
日本2d動畫各類型都非常非常的成熟,有代表作,經典甚至是神作。
中國2d動畫從業人員廣受影響,前去做又會做出類似的風格。
甚至連美學系統,那種大眼睛尖臉的人物畫風。
這些都是日本動畫所發明。
國產2d動畫,不管什麼題材,什麼類型,什麼風格。
每次這類國產動畫出現,都會有中國觀眾說好像日漫,甚至就是抄襲日漫之類。
這些觀眾從而會掀起國產動畫學習日漫,國產動漫不行之類。
但是說起來,這些觀眾罵的好像又沒在多大問題。
畢竟大量國產2d連載動畫,確實對於日漫亦步亦趨。
相反,那些畫風非常獨特的國產2d動畫。
故事劇情和角色做得很好,同時還有自己獨特的畫風。
它就口碑質量受到觀眾好評的同時,又沒有多少人痛罵抄襲日漫了。
早期最典型的便是《羅小黑戰記》《中國唱詩班》等。
但這兩部動畫都是小公司,更新實在太慢了。
同時,這似乎也奠定國產2d動畫發展的問題。
國產3D動畫的優點
國產3d動畫光從動畫本身上講。
它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1、美國3d連載動畫很少。
美國動畫電影不提,迪士尼和大量美國動畫霸佔全球市場,中國也不例外。
但美國連載動畫除了一部《愛,死亡和機器人》。
並沒有什麼歐美長篇連載動畫在國內非常火爆。
這都已經不是歐美3d動畫還是歐美2d動畫的問題,歐美長篇連載動畫在中國市場,它一直就不行。
原因可能是文化隔閡!
亦或者,國內不引進美國長篇動畫?
2、日本3D連載動畫並不強
日本的3d技術沒有不好,相反日本3d動畫技術很強。
我們一講到日本的3d動畫,絕對離不開兩個問題。
一是日本3d連載動畫,這個普及度是真的不高。
日本3d動畫電影非常強,特別是那種cg動畫。
比如《王者之劍》《船長哈洛克》《殺戮都市o》等等。
日本肯定有3d連載動畫的,但是經典的數量非常稀少(三渲二不提)。
肯定有人不信。
表示日本3d連載動畫多厲害如何如何,你自己孤陋寡聞罷了。
那麼,請去中國各大視頻網站找幾部日本3d連載動畫出來,更不用說非常火爆的日本動畫?
答案是雖然2d動畫一大堆,但是3d連載動畫基本沒有。
3、中國3d古風動畫
因為國外沒有佔據這個空缺,所以國產3d連載動畫就有了第一個優勢。
同時還有中國傳統文化這二個巨大的優勢。
畢竟美國做不了中國古代題材,日本2d動畫一大堆但3d連載動畫沒有。
所以,國產3d古風動畫這個東西,真的是中國市場做大做強的。
外國人沒有佔領市場,我們已經大範圍的佔領,我們當然不能放棄優勢。不管從產業、文化、還是哪個方面來講。
這些國產3d連載動畫(尤其古風動畫)。
中國觀眾罵什麼的都有。
什麼模型全是網紅錐子臉,什麼動作設計不行。
什麼是改編網絡小說大ip,沒有什麼原創故事如何如何。
但有個東西絕對很少有觀眾罵了,那就是罵這些國漫抄襲日漫。
畢竟日本3d連載動畫不行啊。
國產3d動畫原本的優勢
國產2d動畫天然的劣勢。
我們做出的再好的動畫,全是日本美術風格。
這樣到底好不好呢,也沒有什麼好不好的。
人家發達是有道理的。
落後國家你只能學習借鑑再趕超。
你還能如何?
日本動畫產業已經非常成熟。
我們當然可以學他們先進的管理模式,經驗。
但套在我國建立一個類似日本動畫的成熟產業。
到底科學不科學呢?
答案是確實有機會,但差距太遠了。
原因是3d技術在中國的普及率,要遠遠高於2d技術。
這並不是觀眾的普及率,而是動畫專業從業人員的普及率。
中國美術行業從事人員最多,最成功的行業不是動畫行業,而是遊戲行業。
遊戲行業做模型畫貼圖的多,產業更加的成熟完善,還是漫畫和2d動畫行業產業強大,各方面更加的成熟?
答案是就算中國遊戲因為各種原因很爛,但資本的投入,經驗的積累,產業的完善度,都不是動畫和漫畫行業能夠比較的。
遊戲產業和動畫產業雖然有所不同。
但中國從遊戲行業轉做動畫的公司著實不少。
這裡我已經沒有講成本優勢,製作優勢等等。
如果中國動畫產業越做越大,吸引更多的資本和人才進入動畫這個行業。
大家覺得是重新培養2d動畫人才更加划算呢?
還是做遊戲的人才轉行做動畫更加划算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國產動畫的未來
因為上面的分析,原本是我個人對於國產動畫發展。
一直覺得國產3d連載動畫,更有發展前途一些,甚至可能才是未來。
國產3d動畫確實也這樣發展下去了,結果可能因為缺少外國動畫競爭,後續產品沒有多少風格和藝術上的追求。
國內3d連載動畫,做來做去全都是3d古風動畫了。
題材類型沒有突破,畫風建模沒有突破,整體風格沒有什麼探索。
當然,《星辰變》《鬥破蒼穹》《鬥羅大陸》《天寶伏妖錄》《凡人修仙傳》等等。
他們在國產3d古風動畫當中,製作技術並不差。
《凡人修仙傳》的真人動作捕捉技術,設計出的精彩動作更是一絕。
但是,當前技術最好的國產3d連載動畫,仍然是武漢藝畫開天的《靈籠》。
從建模、渲染、分鏡、配樂、配音和動作設計等等。
明顯都處在頂尖水平,
《靈籠》最大的問題,它就出在藝術和風格上面。
整部動畫全是對歐美和日本動畫的借鑑,沒有多少自己的東西。
從人物模型,科幻概念,再到方方面面的設定。
當然不是說不優秀(國產連載動畫中頂尖)。
但它就是差點開天闢地原創的那點意思。
最典型的,便是和當前最優秀的國產2d連載動畫比較。
它們是非常典型的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繼承過去中國動畫的文化,最終找到自己風格的作品。
以前是《羅小黑戰紀》和《中國唱詩班》。
這兩年,便是《刺客伍六七》《大理寺日誌》和《霧山五行》等。
從畫風到角色,從題材到設定,從故事劇情到文化內核。
可能講故事的水平還有一點問題,不如日漫的成熟。
但它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東西。
尤其是《霧山五行》水墨畫風的回歸,與不輸給日漫的動作打鬥。
現在,這些動畫不會有多少人罵抄襲日漫。
國產2d連載動畫為何能彎道超車?
說白了,千篇一律的3d古風動畫,以及各種模仿日漫的國產2d動畫當中。
這些動畫找到了自己的畫風風格,同時從故事到角色,從設定到劇情又都還不拉垮。
當然不足地方也很明顯。
也是這些國產動畫接下來要努力的地方。
尾聲
中國觀眾逐漸富裕起來過後,尤其是青年少觀眾。
他們對於自己國家文化的精神的認同,甚至達到渴求的地步。
所以,現在中國人做外國題材接受度不會那麼高(當然宣傳這些也佔原因)。
我們跳出畫風相似的問題,單獨從動畫本身來講。
不管3d動畫《靈籠》《元龍》《凡人修仙傳》等等。再到2d動畫《大理寺日誌》《霧山五行》等。
它們都代表著國產動畫,這個階段整體水平的提升。
當然距離成熟的日本動畫和美國動畫還遠。
這個差距,可能是主流動畫大公司的作品。
比如大量3d古風動畫,缺少對藝術和風格的追求。
《大理寺日誌》《霧山五行》這些2d連載動畫,卻是窮導演「用愛發電」的產物,根本沒有辦法保持更新。
如果哪天這兩個方面都能平衡了。
《靈籠》等3d連載動畫找到自己的風格和題材。
《霧山五行》這種風格鮮明的2d動畫不再「用愛發電」的量產。
那時國產動畫才真正的崛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