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光年外有一顆「黑寡婦」黑洞,馬上要吃掉她的舞伴

2021-02-18 科學解碼

導讀:在那遙遠的地方,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更小的黑洞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超大質量黑洞將在未來一萬年內的某個時候吞噬掉它的小「舞伴」。在天文學尺度上,一萬年就是一瞬間。

據《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稱,一項新研究表明,在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OJ 287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它們產生的巨型耀斑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據了解,每隔12年,較小的黑洞就會撞穿一個巨大的碎片盤來圍繞著超大規模黑洞旋轉。

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規模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是我們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黑洞之一,而圍繞其旋轉的的「舞伴」也比太陽大1.5億倍。所以,其產生的耀眼光芒讓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完美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

外媒稱,遺憾的是,這個較小的黑洞沒有把握完美的時機。因為它的軌道呈長方形,它以不規則的時間間隔撞擊碎片盤,這使得科學家們很難準確地觀察到下一次「光爆」可能發生的時間。

據報導,在2010年,一個研究人員團隊開始建立一個模型,預測下一次的巨型耀斑的出現時間。他們的模型正確地預測了耀斑的出現時間為三周之內。2018年,印度孟買塔塔基礎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對模型進行了完善,預測下一次耀斑將在2019年7月31日達到峰值。

"當我第一次檢查OJ 287的能見度時,我很震驚地發現,在預測下一次耀斑發生的當天,斯皮策望遠鏡就能觀測到它。"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Seppo Lain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退役的斯皮策望遠鏡是耀斑發生時唯一能清晰看到銀河系的望遠鏡。"我們能夠用斯皮策捕捉到這次耀斑的峰值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那個特定的時間點上,目前還沒有其他儀器能夠實現這一壯舉。"

值得關注的是,斯皮策望遠鏡的「幸運一瞥」為黑洞"無毛定理"提供了更多的證據。科學家們對耀斑何時達到峰值的預測,為他們提供了更準確的宇宙「舞者」和較小黑洞的軌道信息。

另外,由於較小的黑洞在科學家們預測的時候正好撞穿了碎片盤,這表明OJ 287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對稱平滑的。

這種「舞蹈」最終將以災難性的結果而告終,也就是說,更小的黑洞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超大質量黑洞將在未來一萬年內的某個時候吞噬掉它的小「舞伴」。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發現兩個黑洞爭食一顆恆星景象,發生在26億光年外
    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小組通過分析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上海天文臺等的衛星觀測數據,在一個距離我們約26億光年的星系中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證據。
  • 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最近黑洞」,地球會被吸進去麼?
    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等單位的天文學家剛剛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在離地球大概1000光年,即近1億億千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雙星」之一每40天繞黑洞轉一圈,另外一顆恆星在更遠的距離上繞它們的共同質心運動。「加上黑洞,這個『三體』系統的赤緯是-56度,在北京是看不到的。不過,從北京再往南,緯度差到10度以上,也就是說再往南走1000公裡左右,從南京、上海、成都、重慶及以南地區,就可以看到黑洞邊上的雙星了。」
  • 黑洞遙控點亮100光年外雲塊:中國科學家發現神秘「心跳」
    相隔100光年,一個黑洞和一團氣體雲「鎖」了。前者射出的噴流和後者釋放出的伽瑪射線保持節奏一致。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類星體的中心通常是一個質量動輒達到數百倍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形成高能噴流。而微類星體顧名思義,是微縮版本的類星體。以該研究中的SS 433為例,它由一個10到2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級黑洞,和一顆約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構成。兩者以13天為周期,互相旋轉共舞,過程中恆星物質源源不斷地被黑洞吸走。
  • 撞向地球的黑洞!來自6000光年外的威脅!
    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能量巨大,破壞性極強的引力源。而這樣的引力源一般就是巨型黑洞。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結果,幾乎所有螺旋星系的中央位置都存在巨型黑洞,甚至有些星系的中央存在不止一個巨型黑洞。銀河系的中央便存在著巨型黑洞!它的引力幾乎是整個銀河系運轉的動力。然而作為直徑16萬光年,擁有幾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除了銀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還存在著一些小型黑洞,而GRO J1655-40黑洞便是其中之一。
  • 35億光年的「宇宙牆」被發現,科學家猜測:人類真的是實驗品嗎?
    35億光年的「宇宙牆」被發現,科學家猜測:人類真的是實驗品嗎?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最近就有消息稱,35億光年的宇宙強被發現。科學家紛紛猜測,難道人類真的只是試驗品嗎?外星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我們地球是否真的是一所監牢呢?具體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 已經發現肉眼可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黑洞?僅僅1000光年?
    一個望遠鏡座的寬視野圖像,HR 6819位於圖像中心 圖源:維基百科觀測表明,距離1000光年的恆星系統HR 6819包含一個會影響伴星的不可見的質量源,換句話說,是一個黑洞。發現了一個「安靜」的黑洞指的是它沒有向地球噴出X射線,這給了天文學家們在未來發現更多黑洞的希望。
  • NASA收到距地2.5億光年黑洞發出的「聲音」
    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記錄下了宇宙中最深的音樂「音符」,並發現其驚人的來源是一個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黑洞。黑洞聲音:天文學家發現了英仙座黑洞發出的聲波。這個宇宙深處的音符,比人類耳朵能聽到的任何東西都要深,被追蹤到英仙座星系團中一個巨大的黑洞。
  • 一文讀懂剛發現的13億光年外黑洞引力波,「時空如何扭曲」
    在最後一秒鐘內,兩個黑洞以幾乎是一半光速的超高速度碰撞在一起,並形成了一個質量更大的黑洞。根據愛因斯坦的E=mc2公式,這個過程中一部分的質量轉化成了能量,而這些能量在最後時刻以引力波超強爆發的形式輻射出去。LIGO觀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就是這樣來的。事實上,GW150914所發出的引力波的輻射功率要比整個可觀測宇宙中所有恆星和星系的光度加在一起的總和還要多出10倍。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2019年,一張形似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公布,引發公眾關注。日前,又有一張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刷屏:一顆恆星被一個有數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撕碎,場面瑰麗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迷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有「蟲洞」?人類有沒有可能乘宇宙飛船抵達黑洞進行探索?
  • 天文學家發現年齡最大的黑洞:16億倍太陽質量,距地130億光年
    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 據悉,該類星體被命名為J0313-1806,來自於宇宙大爆炸6.7億年時。自此,J0313-1806 代替J1342 + 0928成為新的最古老黑洞記錄保持者,後者於2017年被發現於宇宙大爆炸 6.9 億年時誕生。
  • 為什麼許多星系中間都有一個巨大黑洞?
    我們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約430萬個太陽,仙女座星系比銀河系大一倍,其中心黑洞質量約1億個太陽。星系中心都有一個黑洞,與萬有引力定律和星系的形成過程有關,也與星系的演化過程有關。天體結構每上一級,就有更大的黑洞。銀河系中心黑洞約430萬個太陽質量,仙女座星系中心黑洞約1億個太陽質量。我們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都是本星系群50餘個星系的一員。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眾所周知,旅行者一號是目前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自1977年9月5日在佛羅裡達發射升空以來,通過行星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已經飛行了長達220億千米,成為了第一個穿越日球層,進入星際介質的飛行器。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13億光年之外的黑洞碰撞,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
    十倍於全宇宙光度的能量,傳播數億光年,黑洞碰撞的力量 1963年,數學家羅伊-科爾首次在理論上預言了自旋黑洞的存在。最後,我們還得知了 GW150914的源頭在13億光年以外。LIGO探測器觀測到的是一個發生在億萬年前天壤懸隔的其它星系的真正舉世矚目的大事件! 圖解:黑洞的自旋形態,
  • 科學家發現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之外
    近日,歐洲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由於過於接近地球,人類用肉眼都能看到與之「共舞」的兩顆恆星。據《衛報》5月6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ESO)6日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一個距離地球1000光年的黑洞(1光年約9.5萬億公裡),是目前已知的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5億光年外的宇宙信號,是誰發出的?
    在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的過去,人類對於地外世界總是充滿著嚮往的,一直以來地外生命的存在也成為了許多人的關注點。許多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存在的,只不過以我們的能力是沒有辦法探測到的。尋找外星人雖然人類已經成功進入了宇宙,但是尋找外星人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在浩瀚的宇宙中如果真的存在智慧生命,我們首先要克服的便是動力和距離問題,因此在初期的時候,科學家也曾嘗試向宇宙發送信號,如果外星人能夠接收到人類傳遞的信號,是否就能夠與我們進行交流了呢?
  • 銀河系中心黑洞以超高速拋出一顆恆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未解之謎 天文學家最近探測到一顆以每秒1017公裡超高速運動的恆星S5-HVS1,是有史以來發現的運動速度第三快的恆星。分析顯示,它是被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Sgr A*)拋出。
  • 超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研究者在宇宙誕生15億後找到答案
    黑洞第一次被發現,到今天人類發現黑洞是宇宙中非常普遍的存在,對於形成於宇宙誕生初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的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 要知道宇宙誕生於100多億年以前,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當宇宙誕生的時候,大約在10億年以後超級質量黑洞也產生了,對於現在宇宙中的黑洞,大部分都通過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但是超級質量黑洞卻不是
  • 12個讓你耳目一新的天文冷知識,你知道光年到底有多遠嗎?
    3、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由於引力在不斷靠近,科學家計算出大約在37.5億年以後,兩個星系會正式碰撞進行融合,此時在地球上能看到星空會變得非常明亮。  4、在宇宙中正常可見物質比如恆星和行星只佔據了全宇宙的5%,其餘看不見的部分有68%是暗能量和27%的暗物質組成。
  • 黑洞來襲!
    宇宙中有一顆恆星,比太陽大幾圈,活了大半輩子,在它生命中的最後一刻,它決定用「爆炸」來解決自己!這個狀態叫做「超新星」,不過它只炸掉了外面的一層衣服,留下了一個核。如果這個核質量夠大,就會形成傳說中的黑洞。所以說,它質量夠大,脾氣也超差。
  • 恆星大小是否有限制,頂級能到多大,可以直徑超過一光年嗎?
    常有人覺得我們太陽太小了,老問:宇宙中有沒有直徑超過1光年的恆星?我可以肯定乾脆回答,沒有。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討論。恆星穩定的前提是內外壓差的平衡。天體由於自身巨大質量形成的引力向心壓力,內部的高壓和高溫點燃了熱核聚變,持續進行的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以電磁輻射的方式向外傳播,由此而發光發熱,這就是恆星。恆星中心核聚變巨大輻射壓,抵禦住了本身質量的引力向心收縮壓,使其內外壓保持一個平衡穩定狀態。這種平衡能夠維持多久,決定了這顆恆星的壽命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