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王叔是在五月份的車展,當時他騎在哈雷上,牛仔褲、皮衣、戴著墨鏡、頭巾、留著一撮山羊鬍,不少人以為他是外國人,直到他開口才知道是位中國大叔。
出於好奇,向王叔要了聯繫方式,於是便有這次採訪。
王叔今年63歲,北方人士,15歲那年來廈當兵,一當便是17年,部隊裁軍之後被分配總工會當公務員,但這樣一份看來體面的工作,王叔始終認為太過於安分,不適合自己,於是便辭去工作。
之後的數十年裡,王叔下過海,開過大巴,臨退休時在斯巴魯當試駕工程師,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王叔遇見了哈雷。
有一次到附近的廈門「咆嘯之翼」車隊「串門」,一臺哈雷摩託立刻吸引了王叔的視線,開了半輩子車的王叔對哈雷和重金屬文化充滿了興趣,當即讓車隊理事幫他留意一輛車,三天後王叔接到了一通電話「叔,上次在我這說的哈雷到了。」
一輛哈雷車少說也有幾百斤重,想要駕馭哈雷並非易事,身高一米八,一身肌肉的王叔是標準的肖恩康納利式硬漢形象,加上早年在軍營打下的身體基礎,駕馭起大幾百斤的哈雷才能是遊刃有餘。
王叔說,騎哈雷最大的感覺就是自由,騎車時只需要專注於一輛車,別的什麼都不需要去想。
一開始家人知道王叔要玩哈雷難免有些擔心,令王叔慶幸的是「他們都沒有反對」,正因為家人的支持王叔的退休生活才能與眾不同。
對於沒有遇到哈雷的退休生活,王叔說沒辦法想像,「畢竟人生沒有預見性,只有偶然性。」
王叔在今年參加了萬裡騎士俱樂部,騎著哈雷環中國邊境跑了一萬六千多公裡(10000英裡),拿下了全國第137位萬裡騎士的位置,並獲得了「不老騎士」的榮譽。
「萬裡騎士這個勳章看上去不值錢,在我看來這是用輪胎一點一點磨出來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它的價值。」從報名初審,到北京、哈爾濱、滿洲裡、內蒙、江西的一路騎行,背後的艱辛只有自己才知道。
- 王叔的「萬裡騎士」路線 -
哈雷是一個集體項目,一群人騎哈雷出去必須隊形整齊,講究紀律,遵守交通法規。就算是美國,在過斑馬線遇到這麼整齊規範等紅燈的哈雷車隊,人們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拍兩張。
王叔打趣地說:「團體騎行的時候我們恨不得越慢越好,為什麼?騎得那麼快,別人看不清你呀。」
因為哈雷,王叔在俱樂部裡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家三口都是哈雷愛好者的家庭,有年紀最小的90後騎士……一起長途騎行突然遇到陰雨天時,年輕人就會下車冒雨幫王叔把雨衣套好,「在哈雷俱樂部裡有種當年在部隊的感覺,大家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互相幫助。」
王叔也有考慮過幾年後沒辦法再騎哈雷,「但我還是會經常來俱樂部坐坐的,跟年輕人多聊聊天,這樣才不會老。」
每一個熱血的哈雷騎士心裡都藏著一個夢想,王叔的夢想是讓哈雷騎行更有意義,每行駛一萬公裡像慈善基金捐款一百元。
很多人對於哈雷的印象不是很好,總覺得騎哈雷的都是一副遊手好閒的模樣,王叔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大家玩哈雷是正能量的。
你有想過自己退休後生活的模樣嗎
歡迎評論與我分享
文:秘密廈門 圖:秘密廈門、受訪者
- 拒 絕 任 何 變 花 樣 形 式 的 抄 襲 -
如 需 轉 載 / 合 作 ,請 聯 系 後 臺
點擊以下圖文,直接閱讀
更多內容關注「秘密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