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的角色扮演遊戲長什麼樣:落後的技術囚禁不了冒險的心

2020-12-22 遊槽點

或許你也曾幻想過這樣的場景:你與同伴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迷宮深處的洞穴中,迎接你們的是一條龐大的紅色巨龍。巨龍背後是堆積成山的金銀財寶……誰過去還不是一個熱愛冒險的少年呢?買不起遊戲機的我們,將幻想描繪在草稿本上,僅僅如此,就仿佛置身進奇幻世界裡。時至今日,劍與魔法的異世界冒險不僅在日本動畫中大放異彩,也依然是遊戲中經久不衰的題材。

過去的遊戲製作者也懷揣著一個和我們相似的夢。然而在39年前那個計算機還沒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年代,因為技術的不成熟,他們想要描繪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可謂難度登天。但是即便是不成熟的技術也無法阻擋住熱愛遊戲和冒險的製作者們的想像力,早在1981年,他們就已經在計算機上構建出了自己夢想中的國度。就讓我們微調手上的時光機,去回顧他們當初的艱難探索吧。

現代RPG遊戲的教科書——TRPG《龍與地下城》

提起現代的RPG遊戲,繞不開的話題就是作為傳統"劍與魔法"幻想RPG範本的存在《龍與地下城》。誕生於1974年的《龍與地下城》是一款TRPG遊戲。所謂TRPG,是桌遊的一種,它不藉助任何電子器械,所需要的僅僅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玩家各自"真人出演"自己遊戲中的角色。通過被稱為GM的主持人時限編寫的劇本展開遊戲。

作為讓遊戲正常運行的"電腦程式"一般存在的遊戲規則書,厚達300多頁的內容記錄了《龍與地下城》的世界觀,以及各種可供玩家選擇的職業,豐富多彩的技能、通過骰子生成的隨機數來進行遊戲判定的特色系統,以及詳細的怪物數據。通過規則書,玩家就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編制屬於自己的冒險故事。而《龍與地下城》所構建的幻想世界,也正因為引人入勝的世界觀和詳盡的設定,成為後世RPG遊戲製作者們的"教科書"。

迷宮探索類遊戲的始祖——《巫術:狂王的試煉場》

1981年在AppleII發售的《巫術:狂王的試煉場》借鑑了《龍與地下城》的許多設定,玩家需要在眾多職業中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隊伍去探索迷宮。遊戲講述了邪惡巫師盜取了狂王的魔法護符。不知怎麼使用護符力量的他反而被護符連人帶城堡打包傳送進了地下。——為了讓自己不那麼難堪,他只好對外的冒險者宣稱這是迎接眾人挑戰的迷宮。

《巫術:狂王的試煉場》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第一人稱視點的迷宮探索。由於當時技術的限制,佔據遊戲畫面最重要部分的是文字和菜單,本作也是以文本與菜單組成主要的遊戲畫面,然後用小小的畫面上的簡單線條勾勒出當前的場景。過去電腦的讀取速度,也讓出現的怪物是從頭部開始一層一層慢慢顯示的。

而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和《龍與地下城》一樣,玩家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構建隊伍:冒險者並不是孤身一人,盡可以從戰士、法師、牧師、盜賊等職業以及人類、妖精、矮人中任意選擇搭配來生成屬於自己的角色。遊戲中同時也存在被稱為"屬性"的機制,分成善、惡和中立。善於惡作為對立的陣營無法編進同一個小隊中。然而有些職業只有善或者惡陣營專屬的職業。這些限制在讓不少玩家苦惱不已的同時也增加了遊戲的可玩性,許多玩家為了搭配出最強隊伍而進行不斷嘗試。

作為迷宮探索類遊戲的始祖,《巫術:狂王的試煉場》成長的不僅是遊戲中的角色自己,也是遊玩這個遊戲的玩家:因為經驗不足而經歷必然的全軍覆沒,再從失敗中總結失敗的經驗,通過不斷的嘗試探索到迷宮的更深層。"痛並快樂著"這種"受虐"的快樂也被今後眾多迷宮探索遊戲延續下來。

遊戲史上的第一個開放世界——《創世紀:黑暗紀元》

提起開放世界,玩家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巫師3》系列或者前幾年大熱的《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然而或許你不曾想過,能稱之為開放世界的遊戲,其實39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那就是由查理蓋瑞特開發的《創世紀:黑暗紀元》。

遊戲講述了邪惡的蒙丹利用不義之石帶給他的力量意圖毀滅世界,由於他的力量已經非常強大,擊敗他的勝算渺茫。遊戲中的英雄要利用時光機器重返蒙丹羽翼未豐的時間,將他殺死並摧毀不義之石。遊戲沒有明確的主線,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玩家需要在開放世界的地圖上自由探索,收集足夠讓時光機器啟動的素材。

《創世紀:黑暗紀元》對於後世的遊戲最大的影響就是開創了2D俯視視角的遊戲畫面。與《巫術:狂王的試煉場》陰暗的地下城風格不同,《創世紀:黑暗紀元》的將世界地圖建立在地表。遊戲中有高聳入雲的山脈,也有茂密的樹林和美麗的湖泊,即使是在那樣落後的技術條件和有限的遊戲容量下,《創世紀:黑暗紀元》依舊構建出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供人探索。

只不過有些過於硬核的設定今天稍微顯得有些反人類:遊戲中每移動一步都會消耗食物,遊戲中最重要的一個參數之一就是飢餓值,一旦到0就立刻宣告遊戲的劫數。然而即使這樣在當時它也依然是一款遊戲的遊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計算機。以單色熒幕為主,就算是彩色熒幕,也只有四種顏色。而且沒有硬磁碟,最常用的是錄音機和軟磁碟。種種嚴苛的條件無不限制著遊戲創作者們,然而人類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又豈是技術能囚禁的住呢?正是39年前遊戲製作者們迎難而上的探索,才有了現在現在豐富多彩的電子遊戲,讓我們為前人的探索致敬,也為人類的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喝彩。

各位讀者心目中最經典的RPG遊戲是什麼呢?又給你帶來了什麼美好的回憶?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For the king:出色的冒險,失敗的角色扮演
    為了吾王:玩家就扮演一位或多位冒險家(取決於是否聯機),在保證能夠多人聯機前提下,那麼策略自然偏移向了冒險中的體驗。暗黑地牢與FTK的區別所以,FTK遊玩可以類比為,暗黑地牢中確認地牢後探險玩法的擴展,在角色已經固定,並且沒有動作元素的情況下,劇情OR角色養成就成為了遊戲的核心,但就如我上面說的,暴露出這部分的核心需求,但遊戲對著角色養成方面處理的很差勁。
  • 動作冒險角色扮演獨立遊戲《Unlanded》專題站上線
    中文名稱:Unlanded英文名稱:Unlanded製作公司:Borys Koreniev發行公司:Borys Koreniev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英文發售日期:2020-04-29
  • 周五Steam上架遊戲一覽 冒險解謎角色扮演應有盡有
    近日,一款唯美畫風的冒險解謎遊戲《那裡水美似酒》正式上線Steam平臺,該遊戲將於2018年初正式發售,有興趣的玩家不妨關注下哦!
  • 爽快日系角色扮演遊戲《劍與魔法:見習冒險者莉露的大冒險》專題...
    中文名稱:劍與魔法:見習冒險者莉露的大冒險英文名稱:Magical Swordmaiden製作公司:Lunasoft發行公司:Kagura Games, MangaGamer遊戲類型:角色扮演RPG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中文,英文,日文發售日期:2020-12
  • 遊戲荒?不存在的!角色扮演單機遊戲推薦
    4.進化之地(Evoland)《進化之地》是款PC經典作品移植移動端遊戲。它的亮點可以概括為跟著遊戲成長,從起初的復古像素到三維立體,從一無所有到裝備、技能等系統完善,所有元素的變化都是冒險過程中收集而來。
  • 冒險風格角色扮演類遊戲《孤獨的大猩猩》Steam發售 扮演一隻猩猩...
    由Funderground Games製作發行的冒險風格角色扮演類遊戲《孤獨的大猩猩(The Lonely Gorilla)》近日結束了搶先體驗,在Steam上正式發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作的預告片吧!
  • 那些消失的索尼第一方日式角色扮演遊戲
    ▲同一個遊戲,日美兩地封面都截然不同 彼時在日式遊戲圈內,有一種說法是「徵服了角色扮演玩家便是徵服了日本市場」。雖然說遊戲 IP 來來去去,有許多經典都遺憾地被埋沒是業界常態;而 SIE 旗下像《戰神》或《GT 賽車》等作品也仍然具備十足的競爭力,但索尼在日式角色扮演這一塊不再那麼熱衷也是事實。導致如今這種局面的因素很多,但終歸來說可能還是因為在市場價值上達不到索尼預期。
  • Switch角色扮演遊戲專題(一)
    海拉魯大陸的廣袤與離奇,暗黑3世界的宏大與壓抑,八方旅人的引人入勝.角色扮演類遊戲的魅力就在於此,通過扮演一個或者多個角色,體驗這些角色的愛恨情仇,在這些愛恨情仇中推動劇情發展。今天飯飯為大家介紹的就是Switch平臺上那些膾炙人口的角色扮演類作品。如果有你喜歡的那就趕緊下手吧,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公眾號內回復名字直接獲取)。
  • 古代遊戲角色扮演劇情_古代遊戲角色扮演後宮
    古代遊戲角色扮演劇情那些好玩?很多玩家都喜歡國風遊戲,穿梭在古代宮廷裡面,扮演著不同的身份,你該如何自處,接下來小編將為玩家推薦好玩的古代遊戲角色扮演後宮,身處後宮之中,你會以什麼樣的身份存活下來,以下的宮鬥遊戲排行榜前十不要錯過喔! 古代後宮遊戲推薦1:末代皇貴妃-暢玩版
  • 許銘歡 | 從地牢到桌面:電子角色扮演遊戲的起源
    因為「角色扮演」要素實在太常見,純粹的「角色扮演遊戲」反而難以界定。Barton傾向於用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來理解遊戲類型。也許我們很難找出所有CRPG都共有的某種特徵,但只要A遊戲與B遊戲有共性,B遊戲又與C遊戲有共性,那麼以此類推,便能夠歸納出一個CRPG的家族。
  • 什麼樣的遊戲劇情能獲得蘋果青睞? 遊戲陀螺
    玩家扮演主角Red,而她所信任的巨人則解說著Transistor劍。故事發生在架空的未來城市,Red在遭受一群不明團體的追殺之中,獲取了難以想像的具有強大力量武器的控制權,現在她要與那些洶湧而來想要搶奪這件武器的大批敵人戰鬥,在此過程中,玩家要揭露出「電晶體」的秘密。
  • 「過家家」角色扮演遊戲,適合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可以通過對待孩子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同理心,也可以讓孩子生活在嚴厲的懲罰環境中毀掉他們的同理心。場景 1 :媽媽在拖地打掃衛生,孩子自己在看電視,即使打掃到他的腳邊,還要媽媽請他把腳抬起來;孩子根本不關心媽媽做家務,只顧自己看電視。
  • 六款相見恨晚的角色扮演類遊戲推薦
    也可以說它很重度,因為萌萌噠畫風圈粉無數,奇葩劇情和逗逼角色讓人無限期待故事發展,而且學習技能、購買武器、變更職業等設定相當齊全,遊戲趣味性和多變性大大提高。自由度相當高,故事發展有多種選擇,可以偏袒帝國也可以側重部落,甚至兩者都不幫,悉數屠殺。畫面小清新,戰鬥多元化,手勢出招豐富多變,裝備和技能系統更是讓選擇困難症患者奔潰,實在是太多太有趣了。
  • 書寫自己的傳奇 盤點十大經典角色扮演遊戲
    我們得感謝現代電子遊戲,它們將角色扮演這種最美妙的東西搬到了屏幕上,讓我們告別了過家家的孩提時代,為我們構造了一個可以全身心投入的電子舞臺,在這個舞臺上
  • 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之:Game Boy的競爭者和繼任者
    該系列專欄將以掌上角色扮演遊戲(Handheld RPG)為線索,講述它從紙筆時代一直發展到今天的數十年歷史。但Game Boy奇長的壽命,讓人很容易忘記其實在《精靈寶可夢》之前,這臺掌機的銷量已經快不行了。在1996年,英國遊戲雜誌上流傳著一個「亞特蘭蒂斯計劃」(Project Atlantis)的傳說,甚至比Game Boy Color出現得還早。據稱,亞特蘭蒂斯會在1997年前中期發布。
  • 天命與厄運世界——角色扮演遊戲
    遊戲名稱:天命與厄運世界英文名稱:Doom & Destiny Worlds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
  • 《心之所向:艾麗西亞》公開Steam頁面 日式遊戲冒險
    由來自墨西哥 Alonso Martin 率領團隊開發、以受到 90 年代日式遊戲所啟發的冒險遊戲《心之所向:艾麗西亞(暫譯,Heart Forth, Alicia)》確定將在 Steam 平臺上架。
  • 網友們眼中的幻之寶可夢長什麼樣?《鵝戲》竟然拿下了年度遊戲!| Jump簡報
    《鵝戲》獲2019年度遊戲雖然聽著很不可思議,但《未命名的鵝戲》確實在2019拿下了「DICE」(Design Innovate Communicate Entertain 創新設計交流獎)的年度遊戲獎。你可能要說這是什麼不正經的獎項把年度遊戲頒給了鵝戲,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獎項前幾年的年度遊戲都是誰:
  • 屍變紀元2——角色扮演遊戲
    遊戲名稱:屍變紀元2英文名稱:Dead Age 2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遊戲開發:Silent Dreams
  • 什麼叫「文字冒險遊戲?
    回答這個答案的最佳遊戲,便是於去年TGA斬獲四項大獎的《極樂迪斯科》,集最佳獨立遊戲、最佳角色扮演遊戲、最佳敘事獎、最佳新晉獨立遊戲廠商獎於一身,成為年度黑馬遊戲。不過有玩家要問了,最佳角色扮演獎為什麼要給他?100多萬字的劇本難道還不夠證明它是文字冒險類遊戲嗎?帶著這個疑問不妨讓我們看看什麼叫「文字冒險遊戲(A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