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火是性慾,它燃起了情慾的紅色火焰,而情慾繼之又燃起另一個搖曳不定的藍色火焰——愛情。
——奧塔維歐·帕茲(Octavio Paz) 《雙重火焰》
前段時間,娛樂圈最大的瓜,就是「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被爆在戀情期間,同時出軌數人。
周揚青的一封分手長信,如驚雷平地炸起,讓人們見識到一個「男藝人」如何將時間運用到極致,一邊與女友廝守,一邊與情人溫存。
緊接著好友爆料、當事人道歉,好不熱鬧。
最後,羅志祥發了一封更長的求和信,細數兩人在一起的甜蜜時光,字裡行間都是深深「愛過」的痕跡。
有網友戲稱,這是一波「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操作,為得只是挽回大眾好感。
也有人被這封信打動,畢竟九年的戀情,是真的愛過吧!
羅志祥真的愛周揚青嗎?
如果愛,那如何又能如此放縱自己的欲望,傷害自己愛的人?
想想我們自己的感受,當我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會如何?當我們處在一段關係中,戀愛或者婚姻裡,對伴侶以外的人我們會有欲望嗎?
那種欲望會讓你感覺羞恥,抑或是刺激?
比利時作家埃絲特·佩瑞爾,擁有35年心理諮詢的經驗。更準確地說,她是一位專業的性心理諮詢師。
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裡,她遇到形形色色的戀人和夫妻。
有的,寧可冒著失去一切的危險與他人在一起尋求短暫的興奮;
有的,因為外遇重新燃起伴侶之間的激情;
有的,卻因為外遇將原來兩人之間僅有的一點兒感情衝得支離破碎。
佩瑞爾直言:「我們希望在伴侶那裡,既得到安慰和穩定感,又想要尋找期待、興奮和欲望,這太難了」!
是的,對現代人來說,
難道愛與情慾只能對立?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彼此承諾的親密關係,不僅穩定長久,又充滿刺激?
為此,佩瑞爾寫下了一本叫《親密陷阱:愛、欲望與平衡藝術》的書,直擊婚戀關係中的情慾問題。從這個問題出發,帶領我們全方位去思考伴侶關係,引導我們打開愛情與婚姻新世界的大門。
就像作者在書中大膽說的那樣:「如果我們在臥室裡能夠更少地追求主流文化的影響,那麼就可以享受更令人興奮、更好玩,甚至是狂野的性愛」。
為此,佩瑞爾寫下了多個親密關係的故事,它們有的令人心碎、有的震驚三觀、還有的讓人唏噓不已。
從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真正去體會——如何在不迷失自我的情況下,用身心去愛!
執業律師阿黛爾,家庭美滿幸福。雖然是再婚,但她和老公艾倫,有一個女兒,生活也無憂無慮。
可當婚姻進行到第七年,阿黛爾卻越來越迷惑。
她時常回憶起感情剛開始時,兩人在一起的瘋狂。即使是接一個電話,都足夠令人激動。更不要說,當丈夫出差,自己都會神經質地想「他在外面會不會還愛我」。
可現在呢?兩人之間再難有那樣的激情時刻。越來越少的夫妻性愛,越來越多各顧各的時間。雖然,丈夫每周都會為阿黛爾做她喜歡的菜,但胃口的溫暖,更加凸顯靈魂的空虛。
沒有出軌,沒有打鬧,或許還有偶爾的感動,但就是心動不再。
阿黛爾的七年之癢,或許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對於這類問題,佩瑞爾認為:欲望和習慣是互斥的,在愛情中,激情與它包含的不確定性,幾乎等量。
當我們對伴侶越來越熟悉,不確定性越來越少,愛情的感覺也就越來越淡。
那怎麼辦?
佩瑞爾發現,在親密關係裡,我們總認為自己已經完全地了解伴侶。
想想看,當戀情夠久時,我們都會自信滿滿地說:「你現在動哪根腳趾,我都知道」。
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複雜的主體,這種盲目的自信,會讓我們對伴侶更加「不屑一顧」。
所以,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新天地,而在於擁有新眼光。
抱持一顆探索的心,我們才能真正去欣賞伴侶,從中不斷獲得神秘感空間,也就真正有了讓激情發酵的地方。
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一直「單身狗」的埃迪非常苦惱,他不知道為什麼他每次交往的女朋友,都要不停地要求他無話不談、敞開心扉。
他有時,會非常直截了當地回答說:你怎麼能不知道我對你的感情?難道非要我把一大堆無聊透頂的甜言蜜語,一遍又一遍地對你說,才能表明我對你的感情嗎?
這樣直接的下場,就是他的戀愛屢屢失敗告終。
最近,他終於結束了令他懷疑人生的這一輪迴。因為他遇到了一位日本姑娘,紀子。
更特別的是,他們倆人的語言是互不相通的,所以紀子不再要求埃迪「敞開心扉」。為了告訴對方自己的愛,埃迪說,他們常常為對方做飯,幫對方洗澡,一起欣賞藝術。
我們習慣了用「無話不談」來界定關係的親疏。
可是在《親密陷阱:愛、欲望與平衡藝術》裡,作者佩瑞爾卻提醒道:無限制地用語言交流和袒露事實,並不真的能維持和諧的親密關係。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待久了以後,那些所謂的關心慢慢變味。
我們從「你今天中午吃了什麼」變成了「你今天中午和誰在吃飯」;從「你認識那個朋友嘛」變成了「誰這麼晚打來的電話」。
我們的話題變成了無關緊要的碎碎念,把無意義的話題重複又重複,直至大家變成彼此「透明」,喪失所有好奇心。
正如佩瑞爾所說:親密關係的伴侶之間,當分享不再是出於情感的衝動,而變成強制性的對話;當個人的界限不再被尊重,只有兩人共享的空間被認可;那麼,佔有便取代了愛情。這也是性愛的死亡之吻。
04 結語
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對於「性」和「愛」,我們常常會有許多根深蒂固的想法。
比如,我們會像阿黛爾那樣,自認已經足夠了解對方而喪失新鮮感。又比如,我們會像埃迪的前女友那樣,覺得只有親密無間的談話,知道對方的一切,才是愛的表達。
但在《親密陷阱:愛、欲望與平衡藝術》裡,作者佩瑞爾通過許多戀人之間的故事,挑戰著我們對性和愛的認知。
比如,對於親密關係一定會帶來美好的性愛嗎?為什麼生育孩子常常帶來性愛災難?為什麼禁忌會刺激欲望?等等問題,作者都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更重要的是,藉以此書,你會擁有一個關於長期愛情的全新視角和一份對抗性疲勞的「戰鬥」指南。
愛,絕不只是一時衝動下分泌的多巴胺,它更是欲望之上的平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