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個故事:逃離監獄被擊斃的「小無期」

2021-03-01 小溪淙淙

引子我是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在監獄面對服刑人員從事專業心理諮詢工作。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在監獄工作害怕嗎?犯人是不是經常打架?他們會不會攻擊你?他們犯錯誤你會打他們嗎?

其實,由於監獄的相對封閉性,監獄生活在社會上的人們看來,帶有一定的神秘性。大家從小說雜誌、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實的監獄生活現狀。從7月17日開始,我將力圖通過一百個犯罪者的故事給大家塑造一個鮮活而真實的監獄,讓你對監獄不再感到神秘。如果你感興趣,請你持續關注我並堅持閱讀下去,並請你留下寶貴意見。你的認可和建議將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如果你認為有警示意義,你還可以轉發分享出去。

我向來認為,犯罪都不是偶然的,如果認真梳理每一名犯罪者的經歷,你會發現每一次犯罪都有其必然性。

特別聲明傳播給大家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只是為保護當事人隱私略微做了修改。這就是當下監獄面對的現實和監獄民警每天工作的各個側面,在允許公開發表的範圍內,只為大家了解神秘的身邊世界,多一個視覺看世界。我希望有一天能被拍成影視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監獄、重新認識監獄各項工作,理解監獄民警的付出和監獄工作的複雜性、艱巨性,同時受到啟發和感動。誠如蘇州監獄顏夕珍老師所說的:「監獄民警不經意的教育或行為會影響一個人的終生」。

另外接受大家的建議,當事人按百家姓排名。

擇要自幼父母雙亡,吃「百家飯」的孩子卻「陰著壞」,毒死完生產隊養的豬,被判決無期,改判為8年後放縱自己,因搶劫二次服刑逃離監獄危害社會被擊斃。

 

第十四個故事:逃離監獄被擊斃的「小無期」

 

這是20多年前,我剛上班時的一個故事,至今整理出來,仍然讓我唏噓感嘆。

 

第一部分  第一次服刑初期

沈某,自幼父母因意外傷亡,村裡的左鄰右舍同情這個孩子,你管幾天,我管幾天,讓他吃「百家飯」長大,村學校還免費讓他讀書。雖說父母不在了,由於有淳樸的鄉親們,倒也沒讓他吃苦。

按說這樣長大的孩子,應該知道感恩,應該學好才對,可沈某卻出奇的壞。

比如說他會偷偷的把鄰居種的菜「拔苗助長」;他會在成熟的瓜果中「掏洞拉屎」,還原樣封好;他會把下蛋的雞逮住拔光毛;他會把幾條狗的尾巴緊緊的捆在一起,讓他們互咬;他還會悄悄的把村民關的豬放出來,任由它們在莊稼地裡糟蹋作物;他還會把棗樹上未成熟的棗子全部打掉.

總歸一條,沈某在村裡「陰著壞」,可善良的村民們都說,這孩子沒有父母,怪可憐的,長大就好了。

16歲時,因村裡養豬場的飼養員批評他使壞,把大量的石子丟在煮的豬食裡,要揍他。他惱羞成怒,趁飼養員不備,在豬食裡加了一瓶農藥,把集體的100多頭豬全部毒死。

這下事情鬧大了,剛好趕上「嚴打」,由於沒成年,被判處無期徒刑。

在監獄服刑初期,他其實仍然是個孩子,民警也沒有過多的管他,那時勞動任務重,管理鬆懈,民警沒有安排他做什麼具體勞動,也沒有給他下任務,他雖說是在服刑,其實就是在監獄閒逛。時間長了,犯人都知道了他的事,同情他的遭遇,都給他拿好吃的,逗他開心,給他起了個「小無期」的綽號。

「小無期」就在監獄又開始了他的「百家飯」生活。

第二部分  改判後

就這樣過了五六年,為糾正嚴打期間一些量刑過重問題,他得到了改判,原判刑期由無期改為有期八年。

也就是說「小無期」再有兩年多就要滿刑了。

「小無期」沈某不在乎,過去刑期長沒參加勞動,沒有獲取獎勵也沒有得到減刑,現在刑期短了,無所謂減不減刑了。

可他卻開始感到難受,在監獄混吃混喝慣了,從小到大沒有學會一技之長,現在卻有點留戀監獄,畢竟出去要自己操心,自己謀生了。

改判之後,他在監獄閒逛開始有了目的性,也就是開始向自己認為所謂混的開的犯人學著討生活。

監獄是個「大染缸」,一個從小「陰著壞」的人,留意的方向和內容可想而知,犯人勞動生活之餘聊著的一些東西耳濡目染的薰陶著他,讓他覺著謀生並不難。

 

第三部分  第二次服刑

走出監獄的大門,回到村裡,鄉親們發現他不再幹壞事了,還以為監獄服刑把他教育好了,暗自為他父母慶幸。

沈某明白,自己沒有一技之長,要想生存,就得投機取巧,他悄悄開始了小偷小摸的生活,但他不在近處下手,牢裡的「老師」講過,「兔子不吃窩邊草」,他也不經常在家鄉住,只是外邊風聲緊了,偶爾回村落落腳。

「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沒過多久,一幫刑滿釋放的牢友就找到了他,糾結在一起。「小無期」在監獄是名人,大家都認識他,把他捧為頭領,小偷小摸來錢慢,也滿足不了這一伙人越來越大的開支。「小無期」從小「陰著壞」的本性開始暴露出來,策劃了幾起敲詐勒索、盜竊搶劫、密謀綁架、人質勒索的大案,還通過各種渠道,買槍擁槍,對團夥成員分工考核、論績分紅,儼然成了一個組織,成了地方上的一個「大毒瘤」。

公安機關經過幾個月的偵查取證,一舉打掉了這個組織嚴密、分工有序、無惡不作的團夥,把所有成員一網打盡。

這次沈某罪大惡極,只是因為沒有命案,「小無期」沈某又被判了個無期徒刑。

 

第四部分  脫逃被擊斃

沈某第二次被判無期進入監獄,與他第一次服刑的改造環境有了很大的區別,他自己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次服刑,他還是一個兒童心態,懵懵懂懂抱著混日子的思想,有口飯吃就行,也不用參加勞動,沒有勞動任務;第二次服刑他已經是一個成年人,必須要遵守監獄的管理制度,參加勞動並且完成勞動任務。第一次犯罪服刑帶有惡作劇性質,第二次服刑就完全是因為危害社會造成。

好逸惡勞慣了的沈某哪受得了這樣的約束,再加上對判決不服,對政府不滿,從入監開始,就一心想逃離監獄,逃脫法律的懲罰。

由於粗放式管理時期監獄的監管設施太差,再加上工作的重心在生產安排上,沈某利用晚上勞動之機,翻越圍牆逃出了監獄。

逃出監獄,沈某才體會到荒家之犬的滋味,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緊張之中,稍有風吹草動就到處逃竄。一個月之後,他惡向膽邊生,被追急了的他叫囂不想活了,要用盜來的車到火車站廣場衝入人群,製造大事件,瘋狂報復社會。

公安機關嚴密布控,監獄配合他們一步步縮小範圍,沈某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只好逃離城市,在郊區被多輛警車包圍,民警多次喊話,他仍不束手就擒,還在試圖駕車衝撞警車同歸於盡,被狙擊手果斷開槍擊斃,結束了短暫而罪惡的一生。

 

啟示:在這個案例中,我認為沈某的犯罪人格形成就是一直無人教育形成的,沒有人教育和引導他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人生觀、價值觀、法律觀,而是一直順著他,導致他從我行我素走向膽大妄為、無惡不作,最後發展到瘋狂報復社會的。

 

小溪淙淙  潤心無聲

感謝您關注小溪淙淙

 

用純真的心發現原汁原味的生活,用樸質的筆記錄,把故事、感悟、心得分享給一路走來、一生相伴的朋友們。

相關焦點

  • 《小海星成長記》情景劇第十四期:對孩子不誠信後果自負
    《小海星成長記》情景劇第十四期:對孩子不誠信後果自負 2020-11-17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逃離普利托利亞》哈利波特在監獄配鑰匙的404天
    經過簡單的準備,他們在街上利用小型自製炸彈(無傷害性)散發種族平等傳單,並因此分別被判處12年和8年有期徒刑,一場長達404天的越獄之旅也就此展開。和大多數越獄片一樣,他們也在監獄裡遇到了一個真心幫忙且熟知監獄每一寸的「老犯人」——丹尼斯和一個志同道合有著共同目標的「同夥」。但作為當時南非最森嚴的監獄,這裡就像一座水泥墳墓,唯一的出路就是穿過鐵柵欄。白天接受著一遍又一遍的高壓檢查和繁重的體力勞動,晚上苦思越獄之道,儘管艱難但他們從未放棄。很多個夜晚,詹金都坐在床上盯著鎖。
  • 上象娛樂第二十期分享會:韓劇《機智的監獄生活》
    該劇主要講述了超級明星職業棒球選手金濟赫一夜之間鋃鐺入獄後,在監獄裡發生的故事。劇中出場人物按照男主的劇情線推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最先出場的就是男主的家人朋友,隨後男主被暫時羈押在西部看守所,在此認識的教導員以及囚犯,最後是男主被判有罪,轉到西部監獄遇到的人物。
  • 《逃離普利托利亞》的真實改編:木頭做監獄鑰匙,刺激超乎想像
    《逃離普利托利亞》的故事描述了兩個反對南非種族隔離的白人,他們因實施街頭爆炸而被捕,並被送往戒備森嚴的普利托利亞白人男子監獄。十多年的牢獄生活使他們決定計劃越獄。所有這些影片都揭露了監獄管理的黑暗,這裡有惡劣的環境,虐待狂的獄警,還有殘忍和口渴的囚犯。這些影片強化了這些殘酷的元素,使劇中的監獄等同於人間煉獄,並強調「逃離生活」是主人公永不放棄的目標。《逃離普利托利亞》的確在臭名昭著的普利托利亞白人男子監獄中設置了故事的背景,也有獄警不笑,不輕易毆打囚犯,他們也認為黑人是反芻狗。
  • 火柴人逃離監獄
    :★★★★★感覺像是上個世紀的flash小遊戲,不過劇情出乎意料地好。玩梗覆蓋面甚廣,從星際爭霸到FC古老遊戲泰森全集都有涵蓋。也有很多我認不出來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玩梗。嘗試各種不同的選擇去探索支線的樂趣已經很久沒有在文字遊戲裡體驗到了。
  • 《逃離普利托利亞》:囚犯把木頭做成了監獄鑰匙,成功越獄!
    光天化日之下逃離了監獄的大門,令人震驚的是,這部劇是真實事件改編的。《逃離普利托利亞》背景就設定於1978年非洲人民大會召開秘密反種族隔離行動之際。講述兩個南非白人因反種族隔離制度而入獄,最終越獄的故事。主演是我們熟悉的「哈利波特」19世紀70年代,南非處於種族隔離之下,同一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受到不同的待遇。白人喜歡海灘,海浪,葡萄酒。
  • 重回經典:《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安迪為何能逃離監獄?
    漸漸的,安迪融入了監獄,交到了很多朋友,更是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能為監獄長和預警成功避稅。面對監獄長不想讓自己出獄的殘忍現狀,安迪沒有放棄,相反他藉助友人從監獄外給他帶進來的小錘子,花了近二十年時間,成功挖出了一條通道,最終逃出監獄,重獲自由。監獄的高牆和獄警的看管,讓罪犯失去了自由,很難想像在如此的高壓態勢下,一個大活人竟然能夠跨越監獄的高牆,成功越獄。
  • 《逃離普利托利亞》,「哈利·波特」終於又演了部好電影
    >提默西·詹金和史蒂芬·李很快就在監獄裡遇到了同情他們的人,但在普及了普利托利亞監獄的特點之後,對方勸他們最好放棄。,那麼意味著要先走到監獄後門。在敘事上,《逃離普利托利亞》可謂簡練緊湊,而它的張力之處,在於就是不斷通過製造一系列小小的「危險」,讓觀眾隨著提默西等人提心弔膽——比如一件丟失在牢房門外的小物件、一道鎖舌出了問題的鎖,甚至是幾滴不應該出現的汗水,都會讓人感覺一切隨時都要崩盤……
  • 56歲,她終於第一次逃離了「肖申克的監獄」!
    原創 侯虹斌 侯虹斌客廳蘇敏在山裡繞了8、9個小時,一共只見到兩輛車,她沒有恐懼和孤獨,她只覺得自由。看到閱讀「極晝」裡的這篇專稿《五十六歲女人的一次「逃離」》(原創:文 | 殷盛琳,編輯 | 王珊),我居然對這一句話最感概。
  • 龍珠英雄:官方揭曉悟空逃離監獄惑星的方法,與最強最可愛的全王有關!
    龍珠英雄目前已經從監獄惑星篇章更新到了宇宙爭亂篇,之前消失的悟空穿上了大神官之衣,整個人可以說是重生歸來。
  • 被判無期的人,在監獄裡的日子怎麼打發?事實與想像中有所不同
    說到監獄,那基本上都是壞人呆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在電視上看到過,被關在監獄裡面人的生活,除了沒有手機和自由以外,還是挺享受的該吃吃該喝喝,就像是被囚住的「金絲雀」一樣。那麼,監獄的生活真的是這樣嗎?電視劇中的監獄和生活中的監獄有什麼不一樣之處呢?
  • 逃離普利托利亞:高智商男子靠記憶做出監獄鑰匙,404天成功越獄
    光頭哥已經被關15年了,他一眼就看出眼鏡想要越獄的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於是好心勸說他們放棄這個危險的想法,這所監獄的牆有20英尺,而且上面的鋼絲鐵網都是帶刺的,探照燈能夠無死角的照射到每一個地方,從白天到黑夜從不間斷,圍牆上24小時都有士兵持槍看守,一旦有人試圖越獄,一定會被當場擊斃。
  • 《派出所的故事2019》第十四集播出受觀眾好評
    《派出所的故事2019》第十四集播出受觀眾好評 2020-04-03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逃離普利托利亞》:堂堂正正的自由傳奇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薦一部傳奇電影《逃離普利托利亞》,《逃離普利托利亞》由真實事件改編,故事背景為1978年的南非。當時的南非「種族隔離」運動興起,男主蒂姆·詹金是非洲人民大會中的一員,因在大街上和同伴(李)一起利用小型炸彈(無殺傷性)散發傳單被捕,但是在這個世人皆醉的世界,男主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於是為了反抗這個政府,和同伴踏上了越獄之路。
  • 10部監獄題材的經典電影推薦
    《肖申克的救贖》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在監獄裡面,安迪該如何生存下來?他做了什麼樣的有意義的事情?
  • 世界上最舒服的三個監獄,你知道哪幾個監獄嗎???
    世界上最舒服的監獄,連獄警都沒幾個,自由得像度假一樣!
  • 《逃離普利托利亞》影評:極富娛樂性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因此《逃離普利托利亞》把故事背景設定在1970年代末,曼德拉所成立的「非洲民族議會」(ANC)還是非法政黨的南非,確實為這個有如電影情節的真實逃獄故事增添許多不同的探討面向。《逃離普利托利亞》電影評價好看嗎?
  • 來自伊朗監獄的長電話:蘇萊曼尼被擊斃前一個中國博士的伊朗冤獄
    這幾期播客我都聽了很多遍,那段時間逢人就推薦這個播客,拉著人陪我重聽這幾期。依稀記得夕越還講過一期關於邊疆民族的,不久就被和諧了。 王夕越講的那幾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一個學術淵博,遊歷廣泛又異常風趣熱情的人。
  • 逃離普利托利亞,「哈利波特」到「開鎖匠」,他終於轉型成功!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逃離普利托利亞》。《逃離普利托利亞》是一部2020年上映的英國劇情 / 犯罪片,又名《鑰命監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由弗朗西斯安南執導,哈利波特演員丹尼爾雷德克裡夫,伊恩哈特,丹尼爾韋伯主演。
  • 《使徒行傳》電影剪輯:彼得奇蹟般的逃離監獄
    《聖經》中有數個名叫希律的人。「希律」是一個統治王朝的君王的家族姓氏,所以「希律」的意思是「統治者」。希律王(大希律)聽說了耶穌誕生的事,想要殺害嬰孩耶穌。彼得知道他可能成為下一個殉道者,在監獄裡他居然還能睡著,這真是令人驚訝的一件事。有時候神的旨意是要我們脫離困境,然而有時候神的旨意是讓我們經歷苦難,在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