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楊佳:拐過彎迎來生命輝煌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一個人可以看不見道路,但絕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

  見到楊佳之前,給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電話裡悅耳的笑。除了笑,還有抱歉:「對不起!採訪的時間我實在確定不下來,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的。」

  楊佳的確是忙。她的正式身份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此外,她的肩上還層疊著一副副社會重擔:全國政協委員、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全國婦聯執委、中國科學院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盲協副主席、北京市殘聯理事……肩負如此多的重擔,她也只能過著比蜜蜂還要忙碌的生活。

  約了許久,楊佳終於在周末擠出了時間。一見面,她那悅耳的笑聲就真實地響起在記者耳邊,與之相伴的是她臉上甜美的笑容。她戴著一副精緻的眼鏡,衣著得體,舉止優雅。看著她鏡片後面那友好的「目光」,記者不由自主伸出手去。她依然盈盈地笑著,並沒注意到記者伸出的手。那一刻,記者突然反應過來:哦,這是楊佳。難怪她的許多學生在聽了一學期的課後,竟然不知講臺上那位熟練使用教具、寫一手漂亮的板書、有著充滿關切眼神的老師是一個什麼也看不見的人。

  雖然楊佳的眼前不再有色彩,但她卻把人生演繹得絢麗多彩。

  轉折

  從小到大,楊佳在周圍人眼裡,就兩個字——「奇才」。楊佳生活的路是從故鄉長沙開始的,嶽麓山是定格在窗前的風景。她就讀的湖南師大附中,是人才輩出的百年名校。楊佳是這所中學那屆實驗班的學習委員和外語課代表,並在長沙市中學生數學、外語競賽中名列前茅。

  1978年,全國剛剛恢復高考,老師建議正上高一的楊佳也去一試,不料,這一試居然提前把她送進了大學的門——鄭州大學英語系。

  在大學裡,15歲的楊佳成了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的追趕對象。可怎麼趕,也無法望其項背。學校也十分看重「奇才」學生,讓她提前半年畢業留校任教。

  3年的教書生涯一帆風順,但楊佳的內心深處還深埋著一個夢。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對她影響至深。1985年,楊佳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科院研究生院,終於圓了自己7年之久的夢想。

  1987年,楊佳再一次留校教書,24歲的她成了研究生院最年輕的講師。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楊佳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話感悟頗深,她也因此身體力行,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看書和備課。

  因為用眼過度,所以二三年後當楊佳感到自己視力有所退步時,並沒多想,以為是近視加深罷了。然而,眼睛怪怪的感覺還是漸漸多了起來,也重了起來。1994年夏末,老父親陪著楊佳一起去了北京的同仁醫院。一系列檢查之後,醫生把老父親叫到一邊,悄悄告訴他:你女兒這種病很厲害,發展趨勢就是失明。

  在眼睛逐步失明的一年多時間裡,楊佳一邊治病,一邊堅持教書。她不願請假,怕誤了學生的課,總是把看病時間安排在假期或休息日,幾乎沒耽誤過一節課。

  不可逆轉的病情發展終於使楊佳知道了真相。她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種罕見的眼病,也知道迎接她的將是另一個世界——一個沒有光明的世界。

  這一年,楊佳29歲。

  重生

  看不了書,楊佳開始聽書。從此,她家裡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錄音機,又出現了成箱的錄音帶。原聲帶是聽各種有聲讀物的,空白帶是收錄電臺的英語廣播的。磁帶一天天多了起來,一箱一箱的,從門口到過道,再從過道至臥室至陽臺,長城似的蜿蜒著。

  中斷了半年的教學之後,楊佳的笑聲再次響起在講臺上。 為了適應新的生活,她每天早起收聽當天的英語新聞,晚上睡得更晚。很快,她尋找到更好的交流方式,即運用語音系統軟體上網收發郵件、批改學生的電子文本作業。同時,她還要轉換閱讀的方式,學會用指尖去觸摸點狀的盲文。

  重新掌握生活主動權的楊佳開始了她新的徵程。編著《研究生英語閱讀》,幫助研究生渡過英語閱讀的難關,那是她失明前就想寫的一本書。為了寫書,她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起床,晚上一直工作到12點以後。父母心疼她,卻沒有阻止。他們知道,女兒生活裡除了事業再沒有別的了。

  失明一年後,30歲的楊佳被評上副教授,出版的《研究生英語寫作》深受好評,被一些大學定為博士生寫作教材;另一部著作《研究生英語閱讀》被導師李佩先生稱之為「一部非常好的令人起敬的著作」。

  「29歲之前,我是在超越別人;29 歲之後,是在超越自我。」楊佳如此總結自己。

  絢爛

  磨難沒有壓垮楊佳,反而使她的人生脊梁挺得更堅實了。 「殘疾人和健全人一樣,沒有什麼可以限制你,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關鍵是一定要有追求。」楊佳對記者說。

  2000年,楊佳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試,進入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攻讀公共管理碩士(MPA)學位。

  楊佳攻讀的這個專業當時在國內還沒有,而甘迺迪政府學院的MPA專業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是排名第一。「常常想起小時候背的『春江水暖鴨先知』這首詩,我覺得,一個人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種『先知』的能力。」

  在哈佛攻讀學位,對正常人來說都非易事,更何況一位失明者!楊佳最大的遺憾就是時間不夠用,她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在學習。白天,她要在課堂裡聽課,用計算機記筆記;課後,又要把老師指定的幾本書進行掃描,靠計算機讀、聽;晚上,她幾乎每天都要學習到深夜兩點以後才能休息。

  取得甘迺迪政府學院的MPA學位,需要8個學分,而一門功課往往只有0.5學分。楊佳不僅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拿到了10個學分,而且各門成績都是優秀。

  一年之後的畢業典禮上,當主持人念到楊佳的名字時,在場的幾千名師生全體起立,為哈佛曆史上第一位盲人MPA熱烈鼓掌。

  時隔十年,楊佳再次回到這裡,迎接她的是更加熱烈的掌聲——她成為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校友成就獎2011年度唯一的得主。在過去的14年間,僅有18人獲得此項獎勵,獲獎的18人中15位是美國政府官員。

  從哈佛學成後的楊佳在研究生院開設了《經濟全球化》和《溝通藝術》兩門新課,創院裡空中課堂點擊量最高紀錄。而這兩門課在哈佛大學都是頂尖級教授所開設的課程。在研究生院建院三十周年之際,楊佳榮獲「傑出貢獻教師」的殊榮,和她一起獲得這項榮譽的大多是德高望重的院士。

  除了教課,楊佳把大把精力投入到殘疾人事業。連續4年,她擔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此外,她還投身於各種社會活動,不久前她還榮獲了「2013北京榜樣」這一稱號。

  楊佳告訴記者,她目前正忙於即將召開的兩會,她為此準備了好幾份提案。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4-02-28 第11版 學人)

相關焦點

  • 楊佳:你怎樣 中國便怎樣---中國文明網
    記者:我們再來聊2000年,相信談到這一年,您的整個情緒就會變得非常高漲了,因為這一年您迎來了人生當中的一件大喜事,您拿到了一份來自哈佛的offer(錄取通知書)。  楊佳:是,這也是我失明以後第8年。
  • 說話多拐個彎,你喜歡嗎?
    有一回有兩個同事爭論,一個說說話直點好,一個說彎點好。兩人各不相讓,半天也沒分個勝負。要我說,直和彎就像刀和叉兩個工具,切肉就用刀,送嘴裡要用叉,各有各的功能。不過我發現,習慣說話直接的人看不上拐彎抹角的。他們認為,一兩句就講完的事,非鋪墊一堆繞著說,虛不虛偽,累不累呀。反過來,說話愛拐彎的人,也看不慣說話直接的,直不楞登說話不過腦子。
  • 要拐幾個彎,愛才會來?
    十幾歲的時候,誰沒有偷偷喜歡過一個人?全世界,只有自己知道的那種喜歡。他的背影,他的笑容,他的筆跡,他的籃球……但往往因為不能分心,擔心拒絕,一瞬間找出一百萬個理由或藉口,便只是默默關注,暗暗祈禱,靜靜等待。
  • 《拐個彎兒遇見你》助力虐心愛情即將上演
    網易娛樂5月9日報導 隨著網絡電影市場題材豐富多樣,聚焦時裝題材的超現實喜劇類網絡電影《拐個彎兒遇見你《拐個彎兒遇見你》著眼於當下時尚設計圈,講述人物的成長蛻變。
  • 《拐個彎兒遇見你》天才設計師池嶽如何演繹霸道總裁範?
    據悉,該片服裝組由杭州基英文化的三位創始人親自上陣抄刀把控——畢業於美國FIT紐約時裝設計學院的貓野,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阿諾,和近年來受邀與眾多明星設計師品牌聯合出款的春人。此外,《拐個彎兒遇見你》中服裝組力邀了眾多國內極具質感和品位的設計師品牌聯合助陣,將這個發生在時尚圈的故事用眼花繚亂的服化道完美呈現,從側面反映出懷揣著年輕人充滿浪漫色彩的夢想,完美演繹青春、陽光、正能量   華美的服裝不單單是為了外表加分而被人們所喜愛,更重要的是,通過精美的服裝所傳達出來的獨有品味和個性。
  • 網易小說改編電影《拐個彎兒遇見你》上線
    近日,時裝題材網絡電影《拐個彎兒遇見你》在優酷VIP電影頻道獨家上線播出!本片由基英文化、春夢芸文化出品,奇樹有魚、網易文漫、任性智能科技、杭葡科技、東陽途人聯合出品。根據網易雲閱讀平臺獨家連載小說《拐個彎兒來愛你》改編,由原著作者貓野擔任製片及監製,陳聚力擔任導演,青年演員趙義,王泊文,張彥琨,李思等主演傾情演繹。
  • 路不通時,拐個彎,很多美景,就在人生的拐彎處
    01有時候拐個彎,就會柳暗花明。人生難免會遇到困境,有時候你會發現拐個彎兒,就會柳暗花明。拐個彎兒,不是逃避,而是在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有的事總是那麼機緣巧合,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早有安排,你早那麼一段時間,就不能夠成功,只有在某個時刻去做才是對的,才是順的,就像桃花要開在三月,你二月去,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樹。
  • ——記九三學社社員、中科院研究生院盲人教授楊佳
    記者採訪楊佳的時候,她穿著漂亮的白色小西服,戴著金絲邊眼鏡,化著淡妝,腰身筆直,笑容爽朗,一副典型的知識女性模樣。很難想像,她已經在黑暗中摸索了19年。這19年裡,她沒有因為失明而沉淪,反而愈挫愈勇,留學、出書、參政議政、對外交流……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如今,她身兼數職,生活忙碌而充實。
  • 飛翔的大白菜--楊佳
    文:渠首楊佳,一個在29歲之前一直一帆風順的女人,她的人生在29歲那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身體病變,至親離去,然而她卻沒有屈服於命運的擺布,不拋棄、不放弄,在無數困難和挫折面前依然高昂起頭。等她背完,父親一把拉過她的手,這才發現她的十指都已經磨破。父親把她的雙手攥在自己的手裡,禁不住嚎啕大哭。父親說:「女兒呀,咱不學了。爸爸有工資,爸爸可以養活你一輩子。」她沒有哭。她反而笑著安慰父親說:「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兒,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親很著急,四處尋找。最後,父親在她工作過的教室裡找到了她。學生已經放學。教室的燈光已經熄滅。
  • 「中國科學報」花開有時的基因奧秘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授李培金課題組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李培金給《中國科學報》舉了一個例子,玉米在開花時期對高溫異常敏感,如果在七月份高溫天氣開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協調和授粉失敗等問題,嚴重時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因此,深入解析植物的開花機制,對植物分子輔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中國科學報】《美麗化學》填補中國高端原創科普作品空白
    【中國科學報】《美麗化學》填補中國高端原創科普作品空白 2014-11-20 中國科學報 楊保國 【字體:大 中 小】
  • 機智過人丨無人車48小時學拐「蛋糕彎」 挑戰天門山天險
    機智過人丨無人車48小時學拐「蛋糕彎」 挑戰天門山天險 原標題: 視頻花絮: 無人車首次挑戰「天門山」最險蛋糕彎近年來,考駕照越來越難,同時無人車上路的新聞屢見不鮮,讓無數考不下駕照又渴望獨立駕車出行的人十分期待無人車來改變現狀
  • 網易小說改編電影《拐個彎兒遇見你》上線 超人氣IP聚焦時尚盛宴
    近日,時裝題材網絡電影《拐個彎兒遇見你》在優酷VIP電影頻道獨家上線播出!本片由基英文化、春夢芸文化出品,奇樹有魚、網易文漫、任性智能科技、杭葡科技、東陽途人聯合出品。根據網易雲閱讀平臺獨家連載小說《拐個彎兒來愛你》改編,由原著作者貓野擔任製片及監製,陳聚力擔任導演,青年演員趙義,王泊文,張彥琨,李思等主演傾情演繹。
  • 怒江七十二拐,為何稱為川藏線上最危險的路段?13條生命永留這裡
    這其中就是即將出現在我面前的天路七十二拐!也叫做怒江七十二拐!由於公路在這裡的折回次數連續集中,竟然一連拐了上百個180度的回頭彎,是川藏線上拐彎最多的路段。之前在剪彎子山遇到的天路十八彎,和這裡一比,竟然顯得渺小無比!當我站在觀景平臺面對這樣一條如此壯觀的天路時,簡直無法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沿著這條山路飛馳而下,到達谷底,竟然有四十公裡,需要用去近兩個小時!
  • 今天我想誇一誇《拐個彎兒遇見你》
    今天不知道是心情好還是以前吐槽國產劇太多了,突然想誇一誇今天這部《拐個彎兒遇見你》。這部電影在今天上午便在優酷上映了,我在第一時間去看了這部電影。 可能是期望值很低,看完之後竟有點意外。因畢業前的一場誤會分道揚鑣,直到七年後,他們共同喜歡過的女孩陳鬥帶著當初三人一起創業的誓言從國外學成歸來。三個年輕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被捲入森海CEO Emma的連環陰謀之中。面對重重阻撓、離間與挑唆,他們從沮喪、受挫,到冷靜後選擇彼此信任、一路越戰越勇,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先不論演技,劇情等諸多因素。
  • 【中國科學報】成都生物所發現閃皮蛇新種
    至此,中國蛇類閃皮蛇科增加到了2屬10種。相關論文刊登於《俄羅斯爬蟲學雜誌》。  據悉,該標本發現自雲南南部地區。這裡是全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兩棲爬行動物種類豐富。2019年9月,該所副研究員丁利等人在雲南省江城縣爬行動物本底調查中,發現該蛇類標本與國內已知蛇類形態差別較大。
  • 太行山最危險的「摺疊公路」九層十八拐,玩的不是車技是生命
    太行山最危險的「摺疊公路」九層十八拐,玩的不是車技是生命。日本人攻不破的太行山,充滿著各種神秘。祖傳印記中的「愚公移山」,移的就是太行山。「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李白覺得「行路難」的也是這座山。800裡巍巍太行,山外進不了山內,而大山深處的人也很難走出大山。
  • 《拐個彎兒遇見你》今日上線 超人氣IP該改編聚焦時尚盛宴
    網易娛樂5月14日報導 本片由基英文化、春夢芸文化出品,奇樹有魚、網易文漫、任性智能科技、杭葡科技、東陽途人聯合出品,奇樹有魚獨家發行的時裝題材網絡電影《拐個彎兒遇見你
  • 重慶這地方有45道「情人拐」!少女拐,愛妻拐,愛拐不拐
    在接近川河蓋景區最後6公裡時,海拔從625 米驟升到1175 米,坡陡拐急彎多,共計45道拐。環山公路貼著峭壁百轉千回,像一條巨蟒蜿蜒盤旋。每一道拐都是驚險的急彎,驚險壯觀!堪稱「重慶公路彎道之最」,被稱為「川河天路」,是名副其實的山路十八彎。
  • 【中國科學報】雅礱江冬麻豆陷極度瀕危
    科研人員把收集到的雅礱江冬麻豆種子保存到中國西南野生種質資源庫,並呼籲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儘快採取有效措施對其原生生境加以保護。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3-10-30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