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七十二拐,為何稱為川藏線上最危險的路段?13條生命永留這裡

2020-12-24 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邦達-業拉山-八宿縣城 單程 95公裡 業拉山海拔4658米

七十二拐

天路七十二拐,川藏線上最險峻的路

邦達,一個海拔4300米的小鎮,雖然在地圖上寂寂無名,但它確實川藏線上重要的一個小鎮,因為川藏南線,川藏北線在這裡交織,同時它也是古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驛站!小鎮並不大,寥寥幾家賓館,飯店!

遠眺邦達小鎮

出來就是一個十三公裡的上坡到達業拉山埡口,海拔4658米!這應該是進藏以來最容易的一座大山了,因為邦達本身的海拔已經在4300米了,因而坡度很緩,路程也不長,到達埡口拍照以後趕緊走了,因為最美的觀景點在下坡七公裡處!

業拉山埡口

318國道上,有太多美麗的景觀了,不然也不會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但是最富盛名,眾所周知的也就那麼幾個!這其中就是即將出現在我面前的天路七十二拐!也叫做怒江七十二拐!

怒江七十二拐

318國道在這裡呈之字型盤旋,因山勢所限,這段公路只能在山間往返折回,從4658米的業拉山口到2700米的怒江邊,海拔落差接近2000米!由於公路在這裡的折回次數連續集中,竟然一連拐了上百個180度的回頭彎,是川藏線上拐彎最多的路段。之前在剪彎子山遇到的天路十八彎,和這裡一比,竟然顯得渺小無比!

當我站在觀景平臺面對這樣一條如此壯觀的天路時,簡直無法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沿著這條山路飛馳而下,到達谷底,竟然有四十公裡,需要用去近兩個小時!我一向以下坡最快聞名於群內,但是今天面對這樣的下坡,到處是180度的U型大彎,而且最要命的是大部分地段靠近崖邊基本都沒有護欄,一旦摔了出去,估計渣渣都找不回來了!

怒江七十二拐,可以說是川藏線上最危險的路段,因為這裡掩埋了好多騎友的騎行夢想,甚至是生命!我絕非危言聳聽,這張路邊的警示牌明確的告訴了我們,有多少騎友懷揣夢想而來,卻不想竟把生命永遠的留在了這裡!我對他們心存敬意,願你們安息!

危險指示牌

怒江大峽谷

雖然努力地控制著下坡的速度,無奈高度太陡峭,車速依然可以用風馳電掣形容也不為過!七十二拐下來以後,海拔降低到2700米,就來到了怒江大峽谷的谷底!

怒江峽谷

怒江兩岸,黃褐色的山體,層層疊疊,光禿禿的看不到一顆綠色的植物,不時有幾塊落石從山上滾了下來,落盡奔騰的怒江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怒江在狹長的深谷裡奔騰著,翻滾著,咆哮著,難道這就是之所以稱之為怒江的緣故嗎?

我們沿著怒江一路前行,路況很好,可是卻也是騎的心驚肉跳的,一方面擔心靠近懸崖的山體上偶爾落下來的小石塊,再小的石塊,砸到頭上也足以要了我們的小命;另一方面呢,還要擔心這左邊麼有護欄的江邊,一不小心摔車掉到怒江裡面的話,估計也就這麼交代了!陽光依舊熾熱,中午的時候我和另外兩個騎友選擇在一個橋下把午飯打發了!

休息之後,繼續趕路,很快就到達了很著名的一座大橋,怒江大橋!怒江大橋是一座軍事化管理的地方,常年有人駐守,因為是跨越怒江唯一的通道,因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不允許在橋上拍照的,因此我也就只能遠遠地拍下一張。

穿過怒江大橋以後,道路依舊艱險,不過兩側山體也越發變的奇特無比,就像是摺扇一般的褶皺此起彼伏,顏色也各不相同,青灰色,褐色,黃色,而此時的江水,也變得安靜了許多!

今天的騎行路程只有90多公裡,而且幾乎全部都是下坡,所以相對來說是比較輕鬆的一天,下午四點鐘左右就到達了八宿縣城,安置好住處以後,我們就到縣城裡面去逛上一逛,體驗一下這座獨具特色的藏區縣城,八宿縣城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熱鬧繁華的,各種特色飲食也都應有盡有,我們選擇了一家陝西面瓜,我點了一份油潑麵,味道不錯,尤其是就著青稞啤酒的味道!

相關焦點

  • 騎行西藏第十六天,邦達-八宿,令人驚嘆的怒江七十二拐!
    上坡裡程為14公裡左右,需要騎行2個小時左右,由5道「S」形彎盤旋至山頂,前10公裡的騎行路段視野開闊,我們可以注視著邦達鎮和邦達草原進行緩上坡騎行。第四個「S」彎和第五個「S」彎之間相隔有4km,這一段是業拉山上坡最艱難的路段,第五個「S」彎過後,距離業拉山埡口(K3709)就只剩下3.5公裡。達到埡口後,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因為繼續騎下去,會有更美的風景,那裡有一處觀景臺,是欣賞風景的好地方。
  • 藏區紀實·天路七十二拐,那座橋墩墓碑永遠聳立在怒江邊
    川藏線上的七十二拐我走過兩次,第一次是從裡往外走,第二次是從外往裡行,「裡」是指拉薩。有趣的是,第一次走這裡,它的名字叫「怒江七十二拐」,第二次再來,牌子改了,叫「天路七十二拐」。很顯然,後者層次更高些,仿佛是青藏高原上最了不起的盤山道。對於大多數生活在平原人來說,盤山道總是令人驚奇的。
  • 中國的魔鬼公路:業拉山和天路七十二拐
    在風景絕美的318川藏線上,有一段穿梭於崇山峻岭之間,險峻而壯觀的天路。它就是從業拉山之巔橫穿、依偎怒江而過的天路七十二拐。由於緊依怒江,又叫怒江七十二拐。因其從海拔奇高的業拉山之巔開始,高山與懸崖並存,陡峭而險峻,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魔鬼之路,又被稱為魔鬼公路。
  • 川藏南線上,連接著朝聖地的天路「怒江七十二拐」,最美在夕陽下
    位於西藏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是世界有名的景點之一,然而在西藏卻發現了一個意外的景區。這個地方更是有迷人的夕陽和創意無窮的彎曲山道,在這裡能讓你的心靈如同一個朝聖者一樣,感悟到天地之靈氣,觸碰到了天界的朝聖點,讓你懷疑你是否身在人間。
  • 追夢西藏:第七天 翻越生命禁區的東達山
    圖7-3川藏線風景二左貢的下一站是邦達。邦達建有昌都市的邦達機場,所以這裡也是南北川藏線的交匯處。318國道在這裡沿著陡峭的山脊不斷地折轉而下,一條白色的線條在蒼涼又猶如沙盤般玲瓏的山勢峽谷間折轉而下,一路下降到怒江邊,形成了氣勢磅礴的怒江72道拐。
  • 川藏線的怒江大橋,唯一可以通過大型車輛的橋梁,背後故事很感人
    它位於西藏昌都巴蘇縣的山溝之間,因地勢險要而被稱為「川藏線咽喉」,也是318國道川藏線上唯一可以跨越大型車輛的橋梁,因此是國家戰略中常年戰備的軍事通道。它是川藏線巴蘇縣橫跨怒江的橋梁,值得注意的是,這座橋和雲南省怒江地區瀘水縣六庫鎮怒江大橋是兩個地方。由於川藏線怒江大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國家採取了戰略措施保護該橋,禁止在附近拍照或無故停車,主要是防止敵特破壞。
  • 走川藏線時,要不要去稻城亞丁和雅魯藏布大峽谷?
    前往川藏線的旅行方式多種多樣:騎行、自駕、包車拼車、摩旅、徒步、搭車等,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旅行追求以及時間預算,總有一款合適的川藏線旅行方式等著你。318國道全長5476公裡,東起上海人民廣場,西至西藏樟木鎮的中尼友誼橋(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後已關閉),其中被稱為川藏南線的成都至拉薩段大約裡程為2260公裡左右。
  • 皖南「川藏線」,五一假期安排上!∣該去·遊
    ●皖南川藏線● 皖南川藏線,又名「江南天路」,東起寧國市的青龍鄉,西至涇縣的蔡村鎮,其最神秘、最精華路段全長 這裡是一條集自駕、騎行和攝影的好線路,景色優美,但沒有點功底的司機,是萬萬不敢在這條公路上自駕的。
  • 怒江大橋為何不準拍照,甚至還有武警把守?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故而被稱為橫斷山脈。於是,川藏線的南北雙線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於上世紀的50年代初年完成了修繕。 位於昌都地區八宿縣與邦達鎮的怒江大橋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它更是由於架設於怒江之上,這一地區唯一一座能夠通行大型車輛的橋梁的特點,而成為了川藏線上的咽喉樞紐。
  • 自駕西藏第8天,左貢翻越業拉山過72拐,怒江大橋與大峽谷到波密
    這樣的行車堅持了4個多小時,終於走出了噩夢般的修路路段,車子髒的已經面目全非了,見前面一洗車處,牌子上寫著洗車10元,我覺得不貴啊,把車洗洗吧,不能這樣行車了,從內心覺得也對不起我的小白馬。停車後準備洗車,一問才知是讓你自己動手洗,洗車處只提供從山上引下的一根水管。
  • 離江浙滬僅一步之遙的「川藏線」,絕美景色叫板喀納斯!現在去驚豔正當時~
    那這條距江浙滬僅一步之遙的皖南川藏線,也有著類似318川藏線九拐十八彎的陡峭山路,但又獨具皖南山水之精華,曲折驚險,可以滿足你「高路入雲端」的樂趣。其中最精華的路段非桃嶺公路莫屬,有N道連續彎道盤山公路,驚險絲毫不遜於川藏公路,在山間穿行的體驗絕對是江南一帶最令人神往的自駕路線! 看到如此刺激的盤山公路,團小姐也忍不住了,上個周末立馬拉上視頻組同事實地採風走起~!
  • 川藏線上最常見的十款車,最後一款越野性能藐視一切!
    而隨著高速公路的修通,川藏線已經開始慢慢的變得不再風險多舛,對車型的適應性和要求也在慢慢放寬。所以現在的川藏線更多的是意指318國道,只有走這裡才能真正體會到川藏線秀麗天險的精髓所在。而這條路並不是任何車都能走的,比如...... 那麼到底怎樣的車才真正適合跑川藏線呢?一起看看該線路上能見度最高的車型便知!
  • 自駕川藏線,不可錯過的帕隆藏布江秋天
    西藏/自駕/騎行川藏線318國道是多條進藏線路中最艱險,也是最美的一條線路,深受自駕、騎行西藏的驢友們追捧,被譽為風光走廊。沿途雪山、峽谷、懸崖、草原、海子、寺廟、村寨,一路風光旖旎,四季變換,美不勝收。
  • 他們是在川藏線上「滾輪胎」的人,只需滾上15天,就能賺上百萬?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川藏線上出現了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或是一人獨行,滾著半人多高的輪胎;或是幾個人同行,背著碩大的包,輪流滾著輪胎。 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川藏線」。川藏線,東起四川省會成都市,西止西藏首府拉薩市,故而簡稱「川藏線」,它由我國的318國道、317國道、214國道、109國道的部分路段組成。
  • 西行漫記·03 川藏線上的移動課堂
    以上幾條進進藏幹線中,川藏線名氣最大,它也是延續了昔日茶馬古道之一的傳統路線。川藏線通行難度略高,但路徑最短,沿途風景也最優美,是初次進藏的首選。我猜測,這隻隊伍如果不是最後帶上了我,幾位熱情的老驢友到這裡一定會帶讓一兩位女大學生上車。想到這,作為一位大學教師,我頓感羞愧。出了天全縣城,路面時好時壞,擁堵時常發生,有些路段的險峻,在內地也難得一見,川藏線開始露出了猙獰的一面。擁堵殘破的川藏線03 二郎山中午,開到了二郎山下,在山腰的路旁青年旅社解決了午飯。
  • 川西公路之旅,條條線顏值爆表完勝美國66號公路!
    從《末路狂花》到《摩託日記》,從《加州殺手》到《天生殺人狂》,這些都是史上最經典的公路電影,無一不是有著美麗的風景,引人入勝的劇情。在川西這邊雖然沒有老美的速度激情,但裡面的美景和細膩的情感更值得我們回味。最為重要的是,這些公路場景毫不遜色於老美,也不乏有大製作的電影在這裡拍攝。
  • 太行山最危險的「摺疊公路」九層十八拐,玩的不是車技是生命
    太行山最危險的「摺疊公路」九層十八拐,玩的不是車技是生命。日本人攻不破的太行山,充滿著各種神秘。祖傳印記中的「愚公移山」,移的就是太行山。「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李白覺得「行路難」的也是這座山。800裡巍巍太行,山外進不了山內,而大山深處的人也很難走出大山。
  • 美景與危險並存,翻越東達山,2018年自駕西藏花絮之一
    東達山位於西藏左貢縣境內,埡口標註5130米,逼近珠峰大本營的高度,是整條川藏線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由於高海拔,一年四季都被冰雪覆蓋,氣溫在零度以下。北京自駕西藏第七天,開始翻越東達山。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埡口?埡口是高原上最常講的一個詞,常為高山大嶺的交通孔道。埡口在地理意義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
  • 中國「西部行」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公布 含318川藏線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國家旅遊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中國「西部行」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的通知,通知稱,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認定318川藏線等十條線路為中國「西部行」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川藏線上的風景:玉曲河從遠處雪山緩緩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