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視五臺今年推出一部田園牧歌式復古劇——《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這部清新脫俗的硬核清水劇,帶著青草泥土氣息,創下英國五年來最高收視率。6小集,網評9.4分。
由《唐頓莊園》的導演執導,取景地在北英格蘭約克郡。一望無際的草原,連綿的山巒,男主角哈利開著一輛剎車不靈哪兒都響的老爺車,輕鬆愜意地穿行在鄉村原野間,令人心曠神怡。
故事平常、溫暖、動人,太適合四面楚歌的2020年看了。
背景在二戰後,百廢待興,民生凋敝,城市裡根本找不到工作,連音樂家都跑去碼頭當苦力。
剛畢業的年輕人哈利不得不離開都市,前往約克郡鄉下的一個獸醫診所面試,面試中一身西裝革履的他被村馬一腳又一腳地踹到了爛泥坑裡。但憑藉自身的踏實可靠,他留了下來,認識了這個小鎮形形色色的居民。
診所主人Mr Farnon外表暴躁苛刻內心正直善良 ,其弟Tristan遊手好閒愛耍小聰明,精幹的管家Mrs Hall則是從皇家女子海軍退役回來的神槍手,還有與德牧犬相依為命的失聰退伍老兵、把京巴當成兒子養的伯爵老夫人、及各戶散落的農牧民等。
劇情慢節奏、輕情緒、弱幹擾、重沉浸,都是些緊緊圍繞小鎮農牧生活的的日常小事,包括給難產的牛接生、給腸梗阻的馬安樂死、給過肥的寵物狗減肥、為小鎮動物比賽做評估...等,充滿生機,盎然有趣。
在這裡,很多動物既是農民的經濟來源,也是主人們情感寄託所在,有時候甚至是唯一夥伴。
同時,也會淺淺呈現一些懵懂而微妙的情感,各色人等都在對溫情、愛情的渴望和失落之間搖擺。當然,迷人的風景可以治癒一切傷心。
總之,人物鮮活,動物軟萌,村野純淨而美好,維多利亞時代的鄉村生活質樸、充滿人情味。
每一幀鏡頭就像一首陶淵明或王維的田園詩: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部劇改編自英國20世紀最有名的獸醫吉米 哈利的原著《萬物既偉大又渺小》,此外作者還有《萬物有靈且美》,《萬物既聰慧又奇妙》,《萬物剎那又永恆》,《萬物生光輝》等作品,筆觸溫柔謙和、細膩雋永,描述了自己在約克郡行醫時的鄉土人情、動物百態,人類與自然萬物之間的互相依賴,及對各種動物生命的尊重。
萬物系列曾多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被時報譽為「其寫作天賦足以讓很多職業作家羞愧」。功成名就之後,他依然堅持在英格蘭鄉間從事獸醫長達幾十年。是一位「心低到塵土,卻始終在仰望星空的人」。
過去的歲月無法回頭,卻仍然可以回味。
寫《瓦爾登湖》的那個小夥子梭羅講過一句話:我們天性中最美好的品質,好比果實上的粉霜一樣,只能輕手輕腳,才能得以保全。然而人和人之間就是不能如此溫柔相待。
當今人類社會的一切危機,其實都是人性的危機。
物質雖泛濫,全民皆焦慮。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一個人貧窮還是富有,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但梭羅覺得,如果這樣,人生就只能在獲取與享受、生產與消耗之間無限循環,永不停歇。
梭羅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很多消遣和娛樂,是因為要藉此掩蓋(而不是真正處理)內心深處的絕望。所以一個人的富足程度恰恰取決於他在多大程度上不需要購買這些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
有位《瓦爾登湖》的讀者曾給梭羅寫了一封信,說:「......你這一生的意義在於:遠離社會,遠離體制、習俗以及傳統的魔咒,心懷上帝,過一種清新而簡樸的生活。你非但沒有用舊形式來束縛自己,反而在內心開啟了一段全新的生活。我十分仰慕你,因為你過著無為的生活,讓靈魂儘可能地敞開,讓自己成為某種可能。在這樣一個喧囂、充滿膚淺表演的世界中,能夠退守一旁說,我只想簡簡單單地生存,這是一種十分高尚的行為。」
有這麼一位知音,梭羅這本書沒白寫。
劇中,Mr Farnon一直期待弟弟Tristan可以儘快畢業回來診所幫忙,但Tristan每次拿了學費到學校吃喝玩樂泡妞,一直通過不了考試。
最後,Mr Farnon和弟弟把因過度寵愛不得不醫療減肥的寵物京巴送還伯爵夫人,老夫人心疼莫名,抱著它說怎麼「摸起來跟把扳手」一樣,然後不顧勸阻,繼續投餵各種膏粱厚味。
Mr Farnon看到這一幕,把給弟弟的支票拿來撕碎,說以後你在家跟著我學,一定可以通過考試。
所謂荒唐,就是不斷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
(It's the definition of insanity,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日復一日地重複同樣的行為,卻想要成就不一樣的人生。——這當然不可能,但你我又何嘗不是如此過活的呢。
來自公眾號 在雲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