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提起麵食簡直欲罷不能,每天的三頓飯當中,必須得有一頓麵食,否則就會覺得一天沒吃飯一樣。除了包子、饅頭、麵條,我最喜歡吃的當屬餡餅了。記得小時候媽媽就很愛烙餡餅給我們吃,但每次都是一面薄一面厚,即使這樣,我也會一頓吃它個三四個。
其實餡餅的做法在南方和北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北方把餡餅都是當做主食,餡料一般都是選擇鹹鮮口味的,例如韭菜雞蛋餡、豬肉大蔥餡等,而且都是煎或者烙。而在南方則把餡餅當作點心,餡料一般是水果、蛋醬等,更偏向於甜的口感,且多是用烤箱烤制的。
說實話我對於南方的餡餅還沒有深入研究,今天咱們先來做一個地道的北方餡餅吧!至於餡料我選擇了最經典的韭菜雞蛋餡,要知道初春時節的韭菜品質最佳,晚秋次之,夏季最差,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所以千萬不要錯過哦!
【韭菜餡餅】
麵團:300克麵粉、180克溫水、1克鹽、食用油適量
餡料:韭菜100克、雞蛋2個、蝦皮、鹽1克、雞精1克、蠔油、食用油各適量
具體做法
(1)先來和面。盆中加入300克麵粉,加入1克鹽,增加面的筋性,然後少量多次的加入180克溫水,攪拌成面絮狀,下手揉成麵團。
tips:這裡教大家一個做餡餅和面的技巧,一般水和面的比例控制在500克麵粉300克水,這樣做出的餡餅涼了也不會硬。
(2)麵團雖然已經揉好了,但裡面的內部組織還沒有足夠的筋性,所以把麵團放在案板上,一直朝一個方向把面揉勻,增加面的筋性。麵團變得軟硬適中,然後蓋上蓋子餳面10分鐘。
tips:死面的製作過程中,餳面的作用主要是讓麵團中的麵筋得到鬆弛緩解,延展性增大,更便於下一步操作。也有利於讓麵團中沒有吸足水分的粉粒有一個充分吸收水分的時間。
(3)餳好的麵團表面變得十分光滑,放在案板上,揉搓兩下,然後用刀成兩個大的面劑子,然後直接搓成長條狀。
(4)搓成的長條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個面劑子,喜歡吃小一點的就分割成6個面劑子。然後把面劑子切面朝上,搓成長條。
tips:這裡有個重點,一定要是切面朝上,因為面的筋性在切面這邊,另外搓的時候朋友們要注意,不要搓成兩頭尖尖的,這樣包的時候不好擀開,一定兩頭都是圓的。
(5)搓好的麵條放進油盆裡,以沒過麵條為宜。然後浸泡兩個小時。
tips:為什麼要泡進油裡,這裡也是重點,讓面通過油的滋潤把韌度提上來,這樣有利於後面扯麵。
(6)等到麵條快要浸泡好了,接下來準備餡料。蝦皮倒進平底鍋裡,不用放油,開小火炒2分鐘,這樣吃起來更香。兩個雞蛋打散,鍋熱放油,倒入雞蛋,用筷子快速劃散,熟後放進碗裡。
(7)韭菜提前洗淨,控幹水分切碎放在碗中。
(8)之後把蝦皮和雞蛋倒進碗中,先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攪拌均勻。
tips:先把油加進餡料中,這樣是為了讓油把韭菜的水分鎖住,後面就不會出水了。
(9)之後再加入鹽、雞精、蠔油調味。
tips:鹽的量要靈活掌握,因為蝦皮本來就是鹹的,可以嘗一下餡料的味道,一定要嘗著味道淡一點。如果你嘗著鹹淡合適了,有可能最後做出來的餡餅會鹹,因為餡兒的量比較大,量變引起質變。
(10)案板上抹上少許油,拿出麵條,先用手按壓成長方形,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在不擀破的情況下,越薄越好。用手按住一頭,另一頭往後拉,在不拉破的情況下,越長越好。
(11)然後放上餡料,先把兩邊對摺,然後像包三角一樣包上即可。
(12)電餅鐺熱後,刷上一層薄油,開小火,把做好的餡餅生坯放進來,再用手按壓一下成餅狀,不能用力哦!之後把所有的餡餅生坯都放進來,上面刷上一層薄油,用來鎖住水分。
(13)一面烙至金黃定型再翻面,等到兩面金黃熟透即可出鍋,全程大約10分鐘。
這樣做的餡餅不僅皮薄餡大,而且麵團開始用油浸泡過,表皮特別的酥脆,涼了也會不硬。喜歡吃餡餅的朋友不妨試試這種做法哦!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果您有不懂得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