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花都華嚴寺是廣州市目前規模最大的新建寺院,也是一處集參禪學佛、佛教文化研究、福利濟世為一體的新型佛教叢林。隨順2020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因緣,我們有幸來到這一殊勝的華嚴道場,並對話了花都華嚴寺方丈印覺大和尚。
今年是廣州花都華嚴寺落成開光的第十個年頭,也是廣州花都華嚴寺恢復重建的第二十個年頭。廣州花都華嚴寺在今年承辦廣東省佛教講經交流會,成就廣東佛教青年僧才在此會聚一堂,講經說法,互相切磋,可謂因緣殊勝,善妙吉祥!
我們抵達花都華嚴寺的時間是9月23日午後,印覺大和尚此時正帶領華嚴寺四眾弟子籌備2020廣東佛教講經交流會。
因為疫情的關係,寺院護法居士並不多,很多事務都是印覺大和尚帶領弟子親力親為。也正是因此,我們對話大和尚的時間,從中午調整為晚飯過後,對話地點則定在華嚴寺丈室。
晚餐過後,在覺海法師的引導下,我們在丈室見到了印覺大和尚。
初次結緣印覺大和尚,是在美國紐約舉辦的中美加三國佛教論壇,時隔一年,再次見到印覺大和尚,他還是那樣的精神矍鑠。雖然因講經交流會已經連續忙碌了幾天,但大和尚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一雙神採凝聚的眼睛,始終流淌著由衷的喜悅和慈祥,讓人歡喜、讓人信賴。
對於我們的到來,大和尚十分歡喜,在近一個小時的對話中,大和尚思維活躍、條理清晰,所言猶如家長裡短平常事,沒有絲毫晦澀。
印覺大和尚童真入道,1977年即萌出世之念,1980年正月投福建支提山華嚴寺出家,1981年正月赴廣東丹霞山別傳寺禮當代佛門泰鬥本煥老和尚為師,1987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1988年本煥老和尚授法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1991年奉恩師本老之命重興福建福安千年古剎獅峰寺並委任住持,1993年任丹霞山別傳寺首座兼監院。
印覺大和尚是帶著本煥老和尚之囑託,重建華嚴寺的。回憶這段經歷時,印覺大和尚頗感因緣殊勝。
丹霞山別傳寺為愛國高僧澹歸禪師於清康熙初年創建,其師天然和尚曾於別傳寺說法。
天然和尚是明末清初廣東佛門中的領袖人物。在那樣一個社會劇烈變動的時代,天然和尚開法訶林,大振宗風;創立海雲、海幢、丹霞別傳諸名剎,禪教並重,使法席一派繁榮;整肅綱紀,森嚴規矩,使叢林為道德所屬;古道婆心,隨緣接引,文人學士、縉紳遺老雲集禮歸,得於亂世有所遮蔽。無論是在個人修為上還是在弘揚佛教的貢獻上,天然和尚都可稱得上是佛門一時之龍象,法門一方之砥柱。天然和尚的故鄉就在花都。印覺大和尚翻看史料,發現天然和尚在世時,廣州花都有幾十所寺院,但光陰流轉、時過境遷,這些寺院逐漸殘破,印覺大和尚初到花都的時候,花都一個寺院都沒有。也正是因為如此,印覺大和尚恢復華嚴寺也多了一份願心。
華嚴寺舊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廣州華嚴寺)
印覺法師出任華嚴寺住持後,成立籌建委員會,積極興建寺院。
建寺工作千頭萬緒,繁重艱難,但印覺大和尚從未退轉。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以及眾多護法居士的相援支持下,印覺大和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先後建成了華嚴萬佛寶殿、天王殿、法堂、齋堂、講堂、藏經樓、方丈樓、鐘鼓樓等寺院主體建築。
印覺法師在華嚴寺復建工程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廣州華嚴寺)
恢復重建的華嚴寺,融古今建築之精萃,集寺院、園林於一體,是廣州僅有的一座仿唐風格寺院。花都區政府還將華嚴寺列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接待點,華嚴寺由此成為「花都文化名片」。
印覺大和尚追隨本煥老和尚多年,十分重視學修,在出任丹霞山別傳寺監院時,他就領眾禪修,打精進禪七,曾經首次成就禪修者閉關修行,開創南粵佛教閉關之先河。
在花都華嚴寺,印覺大和尚同樣注重佛教教育,不僅言傳身教,還通過各種方式,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佛教人才。華嚴寺的年輕法師們,廣學多聞,學修並重,言行舉止,契理契機,令人讚嘆!
印覺大和尚還十分重視寺院佛教文化建設,他與中山大學合作,整理了有關明末清初嶺南佛門高僧天然和尚的史料,其中有一部分史料被收入「華嚴叢書」系列。華嚴論壇東方問禪現在已經成為廣州花都華嚴寺的文化品牌,在以往的九屆華嚴論壇中,你可以看到天然和尚、嶺南文化、佛教中國化等關鍵詞。
為了紀念恩師本煥長老,印覺大和尚出版了《三十載法乳憶師恩》,2014年迎請本老舍利永久供奉。本煥老和尚專修華嚴經,曾經刺血書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現今華嚴寺核心建築華嚴萬佛寶殿外牆壁上,鐫刻的是本煥長老的血書字跡《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不僅如此,寺院取名「華嚴寺」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繼承發揚本煥長老弘法利生的精神。
繼承本煥老和尚「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印覺大和尚在建成華嚴寺安僧弘法的同時,悲心不已,行願無窮,遵循「以慈悲濟世同體大悲、以正法教育啟發大智、以文化互鑑成就大願、以精進共修實踐大行」的宗旨,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得到各界認同,廣東省佛教協會也將華嚴寺列為廣東省的模範叢林寺院。
對於花都華嚴寺的未來,印覺大和尚也有自己的期待。廣州自古是海上貿易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樞紐和前沿,素有「海濱法窟」之稱,「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州發展提供重大機遇,他希望花都華嚴寺能成為一個現代化、全球化的佛教文化基地。
從歷史到未來、從恩師到徒弟、從宗教到文化、從信仰到慈善……跟大和尚聊天恢復華嚴寺的二十年,信息量很大,時間也過得很快,一個小時轉瞬即逝。
我只是鳳凰網佛教的一名小編輯,但印覺大和尚對話中滿懷的謙恭,讓人讚嘆。
在文章的最後,衷心地祝願印覺大和尚法體安康、長久住世,法輪常轉,祈願花都華嚴寺山門清淨、海眾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