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偉大的時代,那是一個大師的時代。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可以說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文藝復興」!
電影界有永恆經典《教父》。
曾經影響美國一代年輕人的《計程車司機》。
還有史蒂文·史匹柏的《現代啟示錄》、麥可·西米諾的《獵鹿人》以及庫布裡克的《發條橙》等等無數經典!
音樂界更是群星璀璨,有舞動世界的「流行之王」邁克·傑克遜,美國搖滾界最耀眼的巨星萊昂納爾·裡奇,《see you see me》是他的金曲。
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英國勳爵艾爾頓·約翰。
那個年代人人璀璨奪目!而皇后樂隊——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在大師的年代不被巨星所淹沒,足可見其偉大和與眾不同!
佛萊迪在印度長大,父母是帕西人,也就是印度的波斯人。
從小就對音樂非常敏感的佛萊迪,天生擁有著只要聽見音樂就可在鋼琴上重現的詭異才能。
印度寶萊塢歌曲的影響,也奠定了他戲劇的華麗表演風格。
上世紀60年代,佛瑞克隨家人來到了英國倫敦。貓王、滾石樂隊、約翰·列儂以及披頭四的音樂深刻影響了佛萊迪。
70年代初,佛萊迪加入了由吉他手布萊恩·梅與鼓手羅傑·泰勒組建的Smile樂隊。
佛萊迪加入樂隊後,意欲打造一個至高無上、與眾不同,並獨一無二的樂隊,因此借皇后高貴無上之名,命名其樂隊。
皇后樂隊的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1975年皇后樂隊正式發行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
該曲多元的演唱風格是皇后樂隊典型的代表。古典音樂、硬搖滾、歌劇與清唱的雜糅,一度被稱作搖滾中的「歌劇」!
2018年皇后樂隊眾望所歸的榮獲了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同年由布萊恩·辛格與蓋伊·裡奇聯合執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打破了有史以來音樂傳記類電影的票房紀錄!
電影展現了佛萊迪傳奇而短暫的一生,演繹了與父親的傳統觀念強烈對抗,又極度渴望父親認可內心矛盾的佛萊迪。
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佛萊迪與他愛過的人們,樂隊的組建,正式成名和各種起起伏伏。
以及這首偉大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如何誕生的。
影片對佛萊迪的幾次經典的演唱會做了一定程度的重現,如果在影院裡觀看會有種身臨其演唱會的錯覺,導演簡直就是把帶我們回到了LIVE AID那次音樂的盛宴!
無論是舞臺的構架、演員的裝扮、道具的還原,主演拉米·馬雷克對佛萊迪的每一個神態、每一次振臂高呼甚至微笑,都做出來精準到幾乎毫無差別的模仿。
1985年的那場演唱會LIVE AID(拯救生命),提起來大家可能會有點陌生。
但說起《讓世界充滿愛》和《明天會更好》可能會把大家拉近一些。
1984年,衣索比亞遭遇了巨大的災難,第二年費城與倫敦便同時舉辦了這場由100位搖滾明星一同演出大型演唱會,為衣索比亞募款。
邁克·傑克遜與萊昂納爾·裡奇為此共同創作了那首膾炙人口的《we are the world》,由美國搖滾群星演唱。
國內則創作出了《讓世界充滿愛》以及《明天會更好》。
佛萊迪在那次演出的形象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兩撇濃密的鬍鬚、白色跨欄背心與一條淺藍的牛仔褲。
讓人能體會他身上那种放蕩不羈、捨我其誰的強烈感覺!
若是一般的明星誰又怎麼敢穿的這麼隨意?
他可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亞裔搖滾巨星,記住這個遙遠而又偉大的名字:佛萊迪·摩克瑞。
他用生命點燃了音樂,他用音樂影響了世界!
如果不想讓你的聲音被這世界淹沒,就要努力讓自己被聽見。——Freddie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