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4個草莓新品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2020-12-26 騰訊網

本報訊(記者 姚程程) 「『秋紅』『秋香』『秋怡』『夏怡』這4個日中性草莓(四季草莓)新品種,我們都已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了。」近日,新近收到《2020年植物新品種權證書》的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阮繼偉博士開心地通報:「這是國內第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日中性草莓新品種,有望打破我國日中性草莓長期被國外品種壟斷的局面。」

近幾年來,因雲南氣候條件優越、種植方法恰當和烘焙行業市場需求巨大,雲南種植日中性草莓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這次獲得授權的新品種,填補了雲南日中性草莓自育品種的空白。它們的甜度比起國外日中性草莓品種提高了2至3度,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大眾對鮮食草莓甜度的需求。硬度方面,新品種雖然不如引進品種,會給草莓外銷帶來一定難度,但相信隨著採摘、運輸環節技術提升,這一劣勢會慢慢弱化。目前,新品種累計推廣1000餘畝。阮繼偉團隊還先後培訓農戶800餘人次,推進了會澤縣日中性草莓的綠色、高效種植。

2007年以來,阮繼偉團隊針對日中性草莓品種開展引種評價、繁育和綠色栽培研究。從2008年至今發表論文11篇,其中《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7篇;累計推廣脫毒種源300萬株,脫毒種苗700餘萬株,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累計推廣3萬餘畝;研發種苗繁育和綠色栽培國家技術發明專利4項,目前獲授權2項:滇中地區草莓鮮果的綠色安全生產方法、滇中地區短日照草莓催花苗生產方法。

在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精品溫室瓜果科研示範基地內,他們運用2項授權技術種植的草莓長勢喜人,一顆顆草莓又紅又大、香味濃鬱。「這裡生產的草莓鮮果綠色安全無農殘,產量可達3000至3500公斤/畝,掛果期長,口感佳,還不容易得病。」阮繼偉介紹。這種滇中地區草莓鮮果的綠色安全生產方法,種植模式適宜休閒觀光採摘,種植步驟還可精準操作,可進一步增加種植收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在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上,阮繼偉團隊的專利技術為大賽提供了有力支撐,他們使用滇中地區短日照草莓催花苗生產方法後,草莓催花處理成本低、效果好(催花率在90%以上),在9月中旬就實現了批量掛果,較省外提前2個月掛果上市。

相關焦點

  • 農業植物新品種權轉讓合同範本正式發布
    12月9日,由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中國種子協會承辦的2020年全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研討會在山東省壽光市舉行。會上,農業植物新品種權轉讓合同範本正式發布。據介紹,為了減少品種權轉讓糾紛,該合同範本給出了農業植物新品種權轉讓合同要素和示範性文字,內容涉及轉讓品種的品種權信息、轉讓前品種權實施情況、轉讓後繁殖材料交付、技術服務和培訓、後續智慧財產權歸屬約定、轉讓費及支付方式、中介費用、保密責任、違約責任、稅費支付、糾紛解決、不可抗力的約定及處理、合同生效等。上述內容可以在一個合同約定,也可以通過多個合同約定。
  • 5個蘋果新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
    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蘋果育種團隊,經過10多年的努力和研究,選育的「福九紅」、「福星」、「福美」、「黃金脆」、「賽金」5個新品種獲得了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據悉,青島農業大學蘋果育種團隊是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崗位科學家團隊,長期從事蘋果新品種選育和育種技術研究,得到了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山東省良種工程等多個課題的資助。
  • 中國農科院「十三五」期間取得338個植物新品種權
    累計獲得有效發明專利2964件,取得植物新品種權338個,新獸藥、新農藥46項,推廣新品種300餘個、新產品700餘個、新技術200餘項,這些成果的推廣運用有效支撐了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植物新品種權是指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 滇花企三個切花月季新品種獲授權
    本網訊 記者柏斌報導  記者從由雲南錦苑花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總經理曹榮根、雲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功等人選育的切花月季新品種『王妃』、『熱戀』和『錦豔』最近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權。
  • 雲南育成四個多肉植物新品種
    藍狸貓中國園林網7月29日消息:特約記者柏斌報導 由雲南大學農學院吳學蔚教授與雲南雲景園藝有限公司合作,歷時三年通過雜交方式選育的『煙花』、『冰月』、『貓耳』和『藍狸貓』四個多肉植物新品種近日在雲南省林業廳園藝植物新品種註冊登記辦公室獲得註冊登記
  • 我市舉行草莓新品種全國觀摩暨越秀、粉玉新品種發布會
    近日,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杭州市農業科學院、建德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建德市新安植保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草莓新品種全國觀摩暨越秀、紅玉品種發布活動在我市舉行。
  • 印臺區珍特果木研究所又有兩個苗木新品種獲國家新品種認定
    繼去年8月2日國家林業草原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認定三個苗木新品種之後,近日,印臺區珍特果木研究所又有兩個苗木新品——「傲雪青」「傲雪翠」獲國家新品種認定。  近日,國家林業草原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專家組一行來到印臺區,就印臺珍特果木研究所申報的「傲雪青」「傲雪翠」兩個苗木新品種進行審查。
  • 迎接中國農民豐收節「6+1國家聯盟」田間展示132個水稻新品種
    本次活動在中科荃銀(奉賢)科研展示基地舉行,集中展示了「6+1國家聯盟」及中科荃銀最新育成的132個水稻新品種,包括中科荃銀在全基因組測序解析指導下配組選育的特優質水稻新品種滬科優泰香等。「6+1國家聯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韓斌院士,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馬淑萍,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一級巡視員王國忠等領導、專家和企業家近百人出席,活動由6+1國家聯盟理事長、上海中科荃銀董事長張琴主持。
  • 花椰菜西蘭花竟有700個新品種
    摘要: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溫商網訊(記者 劉娜筱)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
  • 湖北省兩個畜禽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湖北省兩個畜禽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4日 10:30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勝、通訊員劉夢)種子又被稱為農業的「晶片」。1月8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公告(第381號),25個畜禽和蠶新品種及配套系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
  • 草莓新品種「粉玉」培訓班在我市召開
    近日,杭州市農科院在我市舉辦了草莓新品種「粉玉」配套技術培訓班。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蔣桂華、福建省農科院研究員季潔、杭州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餘紅以及我市草莓辦負責人授課,來自全市草莓種植育苗大戶70餘人參加了培訓。
  • 國內第一個!特殊用途小麥新品種來了
    現在,肩負提升「營養、品質」重任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麥新品種誕生了。近日,由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田紀春教授最新育成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麥新品種「山農藍麥1號」和「山農101」(山農黃酮麥1號)獲得審定,進入推廣種植和加工應用階段。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山農101」是國內審定的第一個高黃酮小麥新品種。
  • 【展會介紹】2020年IPM ESSEN亮相的植物新品種
    從1982年第一次舉辦至今,IPM都會在每年的1月底準時上演,剛剛過去不久的2020年IPM展會上,共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1538個參展商和54000多名觀眾參加此次展會。IPM的展出內容主要分兩大板塊,一是設備設施方面,展示應用在園藝上的最新科技成果;二是園藝作物的展示,展示各家園藝公司即將上市的新品種。
  • 草莓布丁、提拉米蘇……松江這裡的植物讓人「食慾大開」哦~
    草莓布丁、奶油黃桃、提拉米蘇這些聽起來是甜點的名字怎麼就和花朵掛上勾了呢?近日,辰山植物園園藝部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持申報的3種鼠尾草屬雲南省園藝植物新品種獲得註冊登記證書,標誌著該屬的中國野生原產植物新品種資源首次納入法律保護範疇,為未來利用該屬優良種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 首屆昌平草莓節明天開幕 有2個草莓新品種首次亮相
    形似春季少女的「彌生姬」,口感綿軟的「光點」,白裡透紅的「白雪公主」……31日開幕的首屆昌平草莓節上,將推出21個各具特色的草莓優新品種,還有2個草莓新品種首次亮相,市民屆時可品嘗採摘,聽草莓趣事,感受草莓文化。昌平新一茬兒的隋珠草莓。
  • 食品領域27個項目擬獲得2020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5日,雲南省科技廳公示了2020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擬獎勵項目(人、單位)和獎勵等級。其中,食品領域27個項目擬獲得2020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獎6個,科學技術進步獎21個。
  • ...旅順口區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發布活動——農科院四個櫻桃品種
    旅順口區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十)旅順口區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發布活動——農科院四個櫻桃品種 2020-09-19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麥38等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山東省2020年第二批農作物審定品種的通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濟麥38、濟麥70和濟麥106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濟麥38具有高產穩產、穗大穗多、矮稈抗倒、抗病抗逆等特點,區試平均穗粒數41.7粒,比濟麥22多6.4粒,平均畝成穗42.3萬,實現了大穗品種畝穗數的突破。
  • 一個瓠瓜新品種,近5年新增效益4億多元
    「『浙蒲6號』瓠瓜新品種平均畝產量超過5000公斤,畝產值達2~3萬元,每畝增效700~1000元。」近日,記者從浙江省農科院獲悉,在浙江省科技廳農業新品種選育專項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瓠瓜育種團隊,應用傳統育種結合現代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育成了能在低溫、弱光條件下種植的瓠瓜新品種——『浙蒲6號』,設施早熟栽培比普通瓠瓜每畝增產750~1000公斤。
  • 全國「新米」品鑑大會,江蘇水稻新品種「寧香粳9號」捧金獎
    5位院士和全國29位水稻知名專家擔任評委,現場品鑑了78個優質稻品種,最終評選出15個優質粳稻金獎品種、15個優質秈稻金獎品種。作為米界新秀,由南京農業大學萬建民院士團隊選育的新品種「寧香粳9號」,首次參賽表現不俗,位列優質粳稻金獎榜首,這也是獲獎稻中唯一一款產自江蘇的水稻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