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裡那些濃濃的年味,和孩子一起重溫吧!

2021-02-28 SharonSharon

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啦!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意味著歡聚,團圓,也意味著辭舊迎新,對孩子來說更是有著不一樣的吸引力。姐姐和弟弟也早就開始期待這一天了,今天他倆在家貼春聯、剪窗花、掛燈籠,高興極了。

話說熱熱鬧鬧的春節是我小時候記憶中最快活的時光啦!都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沒「年味兒」,在我看來,其實年味兒無論形式怎麼變,都有一個不變的內核,那就是每個人內心的人情味兒。這種情感的基因,決定了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向何處去,也決定了我們的孩子將來身在何方,說何種語言,都還是會有一條腳踏實地的根。

所以說春節蘊含著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值得小朋友們好好體驗,也非常值得傳承下去。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帶孩子體驗濃濃的年味兒呢?讀繪本是個很好的方式哦。

家裡大大的灶臺中間貼著一張大大的灶王爺。他總是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我們!過節吃飯的時候,他會笑眯眯地看著我們。每年臘月二十三,他會離開我們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我們的生活,嘴裡嚼著黏黏的糖瓜,哎呀,他不在,我們還有真點想他呢。

所謂傳統,並非照搬給孩子們一些氣息陳舊的故事。這本書將現代兒童不熟知的鄉村生活和寓言故事通過改編和再創作一一展現,姐姐弟弟特別愛讀。

你聽過「年」的傳說嗎?它是一個孤獨的怪獸,四隻眼睛,一張大嘴,每到冬天寒冷的時候,他就會特別生氣,從山上衝下來,抓住那些孤獨的人,把他們吞掉……怎樣才能從「年」的手中逃脫呢?除舊迎新的習俗又有哪些呢?這本充滿年味的書講述了「小年獸」的故事!

《小年獸》和《灶王爺》都是中國原創繪本作者熊亮的作品,他的作品他的繪本,帶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意趣,畫面背後的思考和觀念,他也是第一個在中國提出和推動繪本「紙上戲劇」概念,其繪本立意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哲學。

《北京的春節》選自老舍的散文名篇,讀完後最大的感受是,老舍先生描寫畫面就是我兒時記憶裡關於春節最完整的樣子了:掛年畫、觀燈會、包餃子……要多熱鬧就有多熱鬧。這本書更推薦年紀大一些、理解力強一些的小朋友來讀,能了解很多正在慢慢消失的傳統民俗。

這本應該算是一本關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的繪本,但是鮮豔的畫風真的太適合春節來讀了。裡面圖畫非常漂亮,濃濃的中國風,可以讓小朋友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虎頭帽的魅力。故事情節也很有趣,一個華裔孩子戴上了中國傳統的虎頭帽,獲得了自信和勇敢,所在的橄欖球隊神奇贏得了比賽。對了,看完繪本,還可以讓小朋友用布、紙和橡皮泥親手製作一頂虎頭帽,非常好玩。

這是一本適合3~6歲兒童閱讀的圖畫書。除夕這天,全家人好忙好忙,忙著煮年夜飯、大掃除、買年貨、貼春聯……大人忙進忙出,我和弟弟也忙著玩了一整天!代代相傳的除夕日常,在大人忙碌準備、孩子熱情參與中,凝聚了一家人溫暖團圓、有情有味過年的深厚情感和對傳統節日的傳承與熱愛。

我覺得這本繪本的形式很特別。結合了手繪鉛筆畫、中國剪紙還有立體書的樣式,色調很簡單,畫風像小時候看的國產動畫片,很有意思哦。整個故事是根據過年的傳統民間故事改編的,形象的告訴孩子們原來人放鞭炮、掛燈籠、張燈結彩是為了把一個叫「年」的怪獸嚇走。書裡面還真配了燈籠,窗花這些小道具哦,讀完小朋友就可以玩起來了,超級方便。

打燈籠是陝西省的一種過年風俗,書中的小女孩從期盼挑燈籠,到點亮、燃燒、熄滅,再到重新心懷期待的溫暖描寫,表達了對傳統漸漸丟失的一種不舍、淡淡的離別鄉愁,以及在懷抱希望中慢慢長大的情愫。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畫家,是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獎得主朱成梁,別具一格的畫風讓小朋友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味兒。為什麼會推薦這本呢?因為繪本、童謠和兒歌一定是孩子最樂於接受信息的方式,用一些膾炙人口的傳統童謠來讓孩子感受傳統文化,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兒哦。從去年開始在每個傳統節日我都會帶著姐姐弟弟一起朗讀關於這個節日的童謠,詩詞他們非常喜歡,潛移默化中也對一些傳統有了更深的理解。歡迎欣賞姐姐弟弟朗讀的童謠《過了臘八就是年》↓,哈哈~
其實不管哪個傳統節日,小朋友唯有參與其中,才能與傳統文化有親密接觸,從而更加全面直觀地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一直有被問到一個問題:Sharon,看你平時也會和孩子一起過西方的節日,這和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會衝突嗎?我的觀點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可以引領孩子以開放性的視角來看待不同的風俗和文化差異。
歷史也證明了閉關鎖國只能使人落後。我們都說希望孩子見識更廣闊的天地,那麼就不需要去局限孩子在生活中的對不同文化的體驗。重要的是,孩子在看外面的美好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在孩子心中搭了一個溫暖的家。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孩子依舊會知道他需要的是什麼。只要我們平常帶孩子多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管西方文化如何入侵,我們的優良傳統依舊可以得以傳承。

記得在美國留學的那些年,每次農曆新年到來的時候,總是我最想家的時候。親切的鄉音,熟悉的味道,看著那鮮豔的中國紅,我的內心也會一點一點安寧沉靜下來。

曾經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明白了——正是那令人魂牽夢縈的傳統文化,賜予了我源源不斷的力量。現在,這份傳承已經到了我的下一代,而我真的無比樂意能夠為此做出無限努力。傳統文化,不僅僅讓我們記住自己是誰,也能促使我們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還能讓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迷失。

我開通視頻號啦

想看更多驚喜

趕緊長按二維碼關注吧

作者簡介

我是Sharon兩個混血寶貝的媽媽。海外留學生活多年,畢業於常青藤盟校。曾任職於跨國投行,後投身母嬰行業十多年。希望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和你一起發現更多育兒驚喜。動動手指加星標,還有更多福利哦!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年味是剪出來的!兒童剪紙圖樣大全,讓孩子剪出濃濃的年味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感覺春節除了年年不變的春晚和盯著手機搶紅包這兩項「保留節目」,有「年味兒」活動都沒有了?
  • 情人節和孩子一起閱讀那些關於愛情的繪本
  • 精選3本超有藝術風格的繪本,為孩子講講「年」
    吃月亮精選了3本最具創造力的中國傳統繪本來為你解答,為孩子們講述年的由來,讓孩子可以近距離感受中國的傳統神話故事,了解中國文化的傳承和藝術的魅力。現在,和我們一起紅紅火火過大年吧~關於過年的由來流傳下來很多版本,有的適合孩子,有的不適合孩子,所以更加需要我們以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去描述,才能體會更多傳統習俗背後蘊藏的文化和藝術。
  • 《過年都是新的》這本繪本藏著孩子不該忘記的民俗記憶
    如今的年似乎總少了一些年味,孩子們不再期盼著過年的新衣和滿滿一桌的團圓飯,沒有了壓歲錢的儀式感,取而代之的是捧著手機搶紅包,城市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因此大街小巷也少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童年漸行漸遠,年味兒越變越淡。
  • 凱迪克大獎繪本:1938-39年這5本獲獎作品適合幾歲孩子?
    1939年的獲獎繪本中,國內引進了4本,分別是金獎作品《美麗的新年》(新版本譯本《美麗》)、銀獎作品《安迪和獅子》、《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森林池塘》。當我翻開書的時候,看到了很多舊時候的老北京年俗的描繪,聯想起老舍的《北京的春節》這樣的書,也驚嘆,這樣一本體現中國文化的書出自一個老外之手。不論從畫風還是內容,都是一種濃濃的「中國味」,而且是那個時代的「中國味」,是現在沒法模仿的年代感。
  • 適合親子共讀的聖誕英語繪本,和孩子一起開啟聖誕之旅吧
    聖誕節就要到了,小育今天收集了一些關於聖誕主題的繪本和書籍,爸爸媽媽們可以提早給孩子準備著。在聖誕節送上一本給孩子,相信那會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I LOVE》系列繪本是一套可愛、有趣、甜美、溫馨的雙語繪本。書中描繪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耍的快樂時光溫暖動人,適合爸爸媽媽和孩子在親子共讀中一起感受親子之樂,加深父母和孩子間的交流和情感。
  • 繪本故事那些在黑暗的小角落裡滋生的孩子的想像力,你還記得嗎?
    其實成長就是一個不斷把過去覺得「天大的事」看成「小事」的過程,讀書以後覺得之前的玩耍沒什麼大不了,工作以後覺得讀書很單純,戀愛的時候覺得大過天,事過境遷又覺得生活比戀愛難多了…… 但是人如何在經歷著成年人的複雜的時候,還能那麼精準的感悟並展示小朋友那些天馬行空邏輯放飛的想法的呢?這是我對這本繪本的作者最大的敬佩。
  • 想讓孩子愛上繪本,那就讓孩子多接觸繪本
    自從我來到寶寶知道,看了一曼老師的直播以後,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原來這世間還有一種東西叫做繪本。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給寶寶入手了他的第一本繪本-《恐龍王國》。那是寶寶第一次接觸繪本,沒想到他第一次接觸繪本,就對繪本表現的異常的興奮。
  • 那些繪本裡的小妖怪……
    幼兒園裡,一起製作妖怪牆。雖然是可怕的妖怪,但因為是自己精心製作的,所以誰也不會看著這堵牆哭。 孩子們看的故事書裡,也常常有小妖怪登場!繪本作家瀨名惠子回憶兒子小時候的經歷,當她打開電視,準備起身離開,兒子又抱住她的大腿,「陪我一起看嘛——」兒子對妖怪又愛又怕的心情讓瀨名惠子哭笑不得,她為此畫出了有點可怕,又很可愛,會和兒子交朋友的小妖怪。 什麼事讓小狗和小貓爭得面紅耳赤?原來是為了一個美麗的箱子。
  • 講述春節故事,喚醒年味記憶!
    這些年,春節的味道仿佛越來越淡。遙想兒時過年熱鬧的場景和忙年的氣氛,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了。當準備和孩子去講述春節的那些風俗習慣時,才發現自己還真說不上來幾個。 兒童文學名家王一梅與著名畫家於鶴忱聯手創作,喚醒年味記憶,帶你回到田野、星星、螢火蟲和遼闊的遠方……為了小孫女小悅,外婆決定離開鄉村來到城裡過年。
  • 乾貨丨小丸子新春繪本推薦,陪伴中國孩子過大年!
    還有不到10天就到春節了,這兩天年味開始變濃啦,家長們給小朋友買新年衣,精心裝飾下家裡,多囤點年貨,期待著這個中國最重要的節日的到來。《灶王爺》明天出版社高婧 著青島出版社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平凡,武漢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我們的孩子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假期要呆在家裡,不能出去走親戚、旅行,今年疫情仍然沒有結束,我們可能還要繼續呆在家裡!我們要怎麼跟孩子解釋能讓他們不會害怕,更容易接受呢?
  • 新年來臨之際,不妨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這個繪本,感受節日文化
    《過年啦》很好地幫助父母給孩子普及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知識,也是孩子學習和了解傳統習俗的平臺。更多的遊戲參與還原過年時的有趣場景和年俗,孩子可以打開衣櫃,換上一身自己喜歡的新衣服、揭福袋、貼春聯,更多的有趣互動更具參與感,對春節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作者介紹孫肇志:榮信教育副總經理,童書策劃、編輯。「樂樂趣」互動童書首席設計師。
  • 2020年版《歡樂中國年》立體繪本,「玩」出濃濃年味兒
    來源:金融街見聞2019年的餘額已經不到20天,距離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猶記得我們小時候過年,辦年貨,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晚,守年夜,穿新衣,領壓歲錢……種種極具儀式感的習俗,為我們帶來濃濃的快樂,成為一輩子的幸福記憶。但如今過年,很多傳統年俗越發少見,年味兒也越來越淡了。
  • 超值團 | 別給孩子壓歲錢了,2020年最火的禮物是這個
    然鵝,儘管現在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每天吃的穿得都跟咱小時候過年似的,卻還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不如從前那般熱鬧,也少了心底期盼的那股子濃烈的年味。可對於中國年的極具儀式感的那些傳統習俗,寶寶們大多都沒有親歷過,其實是無感的。
  •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書
  • 讓孩子了解「憤怒」,教孩子如何排遣憤怒情緒的繪本《憤怒的龍》
    一聽到這話,我就生氣,於是,我變成了一隻到處搞破壞的噴火龍……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憤怒的龍》吧!一、作者簡介蒂埃裡·羅伯埃克特於1960年出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他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擅長詩歌創作,在漫畫和兒童繪本領域更是成績斐然,曾獲得過許多*文藝大獎。
  • 好繪本都是國外的嗎?NO!這些原汁原味中國風原創繪本,讓孩子感受...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本原汁原味中國風的原創繪本,非常好看,絕不輸那些國外的經典繪本哦~清明上河圖童話版閱讀年齡:4-10歲知識性:★★★★★,趣味性:★★★★★一千年前,中國處於北宋時期,北宋首都汴京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 過年的習俗如何讓孩子了解?這樣講年味更濃!
    猶記兒時,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和家人一起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年夜。。。濃濃的儀式感,承載了許多溫馨美好的回憶。如今年味兒越來越淡,很多傳統民俗漸漸凋零,關於新年,我們和孩子這一代共有的溫情記憶似乎越來越少。所以,我一直想找一些既有趣,又能讓孩子了解咱們傳統節日的繪本共讀。
  • 這本繪本裡有一家西瓜遊泳場,帶孩子經歷一場夏日狂歡
    想要在西瓜遊泳場裡盡情玩耍嗎?打開這本繪本,讓你即刻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夏日狂歡。絕妙的畫風,帶孩子重溫清涼夏天這本繪本實在太有夏天的感覺了,每個讀過它的人都忍不住這樣感嘆道。這得益於它的絕妙畫風。不過,這本繪本裡可不只有西瓜,還有雲朵、星星、螢火蟲……這些都是孩子喜歡的事物。當然,它們也存在於大人的童年記憶中,因此他們也會被這個故事感染,感受到久違的快樂。
  • 童書出版人帶領您和孩子賞析優秀繪本《月亮婆婆講故事》
    花時間研究,為孩子選購優秀繪本,親子共讀。今天有幸邀請資深童書出版人王豔芳老師,帶領熱愛親子閱讀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鑑賞、品味《月亮婆婆講故事》。除了編輯和創作者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東方娃娃》也得到了讀者的認可,2004年 《東方娃娃》榮獲中國第六屆裝幀插圖金獎;2005年,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2010年「爸媽講故事」「自然博物館」「怪事多多」欄目獲中國幼兒期刊學會優秀欄目一等獎。說回「爸媽講故事」欄目,它的基調和《月亮婆婆講故事》是一致的,十多年下來,積累了幾百篇優秀的故事,而且名家雲集,從中選擇,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