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一百年前的中國生活影片被修復!網友:太神奇…

2021-02-13 青島交通廣播FM897



老舊的黑白影片,如果能變成彩色的,會是一種怎樣的新奇體驗?近日,一名小夥利用AI程序修復了一部百年前記錄北京人日常生活影片,走紅網絡。

視頻中原本色彩單調輪廓模糊的人影經過修復後變得面目清晰,動作流暢,加上後期逼真的音效,瞬間帶著觀眾穿越回1920年的北京。

網友紛紛表示:太厲害了,猶如身臨其境

@ZmRuuuuuu :Wow~ 一百年前的vlog。

@清野摘酒:好厲害啊,有一種和一百年前的人見面的錯覺,不過我們是上帝視角

@天天豬蹄機 : 視頻裡剛出門的這個人怎麼也想像不到,一百年後會有一個人躺在床上拿著一個神奇的物品,能夠觀察到他們當時的一舉一動吧。

@露飲秋風:一百年後的人看著一百年前的來來往往的人,感覺好奇妙哇!

@騎摩託的小畫家:他們看鏡頭的時候好像在看我

@KKKwonjiY:太容易代入了,感覺是兩個時代人的見面

@玉玉Maxaxax:攝影是讓瞬間變成永恆的魔法

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黑白變彩色,影片是如何修復的?

「作為老北京人,我也是很好奇100年前咱們北京是什麼樣的?我剛好我也了解到有這種復原的技術,我就想試一下。」視頻創作者,獨立遊戲製作人,大谷Spitzer表示。

今年28歲的大谷是一名獨立遊戲製作人,閒暇之餘,他喜歡研究一些新開發的AI程序,並嘗試將它們利用在遊戲設計中。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大谷看見了這部影片,萌生出要修復它的想法。

大谷表示,視頻中一共用了3個AI,就是不同的程序,不同人做的,他們都把自己的作品公開到開源程序網站,所有代碼和他們訓練的模型都是公開的。其中第一個是負責做補幀的(DAIN),第二個是做解析度擴增(ESRGAN)的,第三個是上色的(DeOldify)。

「這幾種分工綜合到一起來使用的,中間還有一些小的免費的插件,我用了一些。」大谷介紹說。

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AI修復的影片和人工修復的有哪些不同?

大谷介紹,其實它們背後有著同樣的工作邏輯,而AI修復的優點在於速度快。

「傳統的修復視頻是一幀一幀手繪的,由藝術家們把這些黑白視頻重新上色。AI人工智慧做的是同樣的一個步驟,只不過它的運算效率更快,它的積累相對也更快一些,因為都是計算機,它只要去看這些資料,不斷地學習,還是比人要快很多的。」大谷說。

大谷也表示,目前人工智慧所處的階段還比較初級,後續還需要不斷學習變得更成熟。比如視頻中的顏色就是計算推斷的結果,現在還不能做到完全精確地符合歷史事實。

「你們看到那個影片顏色其實比較淡的,而且其實並沒有很準確,就是歷史上是不是這個人穿的就是這個顏色,是不一定的,它只是一個憑它自己的訓練,它感覺這個人可能是這個顏色,那個人穿衣服有可能那個顏色,它沒法做到完全歷史精確。但如果我們是由人類的藝術家來做的話,他肯定是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做得應該就會更準確,我覺得這是人工智慧現在還不足的地方,是要通過不斷地訓練來加強的。」

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未來還要有更多的嘗試

見到小片受歡迎,大谷表示未來會嘗試多修復一些黑白影片,在和大家交流分享經驗的同時,也去精進技巧。

同時,他還會繼續做科普視頻,向公眾介紹新鮮好用的AI程序,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人工智慧的「門檻」其實並不高,希望同好者們都有機會去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實際上現在的很多這些人工智慧可以說是工具,它都是開源的,然後有的已經是變成只要點按鈕,或者輸幾行字,它就可以幫你實現這些功能。我就希望把它做成一個平易近人的門檻很低的,就每個人看完我的視頻都可以上手去嘗試的,給它簡化成一個誰都可以操作的一個簡單的工具,然後讓他們去嘗試去學習這些東西,來做自己的作品。」大谷說。

太神奇啦!↓↓↓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社綜合自中新視頻、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他修復了100年前的北京,網友直呼太神了!
    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一百年前的北京城,可真是一點也不堵車。從出行方式來看,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人力車、馬車、轎子三種形式,但大多數情況下,選擇步行的人居多;畢竟,在一百年前,不是誰都打得起車、坐得起轎子的。雖然一百年前沒有現代購物商場,但有著各式各樣的大集市,小商販們就地擺攤,顧客們駐足觀看,這樣看來也是別有一番購物風味啊。
  • 紅星觀察|經典影片修復成趨勢,《上甘嶺》修復師揭秘幕後故事
    今年國慶期間,彩色修復版《我的祖國》受到了網友「刷屏式」好評,這段長約5分鐘的視頻畫面,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並上色。不久前,中國電影資料館還舉行了《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令不少影迷激動不已。修復師們採用先進的修復技術使這部經典電影煥發新生、重返大銀幕,修復背後有什麼幕後故事?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師王崢和胡曉彬。
  • 北京小夥用AI修復百年前"北京vlog",網友贊:穿越了
    5月8日,一段人工智慧技術修復的「100年前的老北京」影像視頻在全網刷屏,到11日下午,已獲60多萬點讚,3.3萬評論,@人民日報等也轉發點讚。網友熱議100年前真實的北京生活這段視頻10分12秒,來自《人民日報》4年前發布的資料影片,由加拿大攝影師在1920-1929年間拍攝。記者看完這段視頻,跟很多網友的感受一樣,覺得這簡直就是現在流行的vlog。
  • AI修復大小S二十年前青春照片,驚豔網友!
    大小S這對娛樂圈姐妹花又刷屏了。5月11日,有娛樂博主在微博上曬出大小S少女時代的照片。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來南京啦,十部修復佳作難得一見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 李藝蘅)12 月 10 日到 30 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將在北京、南京、上海、重慶、杭州、濟南、長沙、廣州等 11 個城市舉辦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 ",10 部修復版國產經典影片將在此次展映中與當地觀眾見面。
  • AI修復100年前的京城視頻爆火網絡,作者:7天完成,顏色還有不足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劉俊寰、牛婉楊昨天,一個「修復老北京街道」的視頻刷屏全網。一段由加拿大攝影師在100年前的北京被AI修復後,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一百年前人們打招呼的方式、使用的樂器、交通工具,在這段視頻中,都清晰可見。
  • AI修復的真實影像,帶你瞬間穿越回100年前
    100年前的北京」的視頻刷屏全網。同時也讓人們發現,AI這項技術不僅面向將來,為人們無限暢想未來的科幻場景提供了技術支持,也面向過去,修復和保存過去模糊卻又珍貴的記憶,帶我們身臨其境地在歷史中自由穿越。視頻修復者也表示,他的初心是想用技術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讓人們意識到,現在的生活有多麼來之不易。
  • 一百年前的美國,竟如此眼熟
    這個國家已經吃到了麵包,卻還想看看雜耍馬戲,如今在前頭等著他們的就是不計其數的精彩表演。 ——《僅僅是昨天》 我常常想,當下的中國更像是歷史上哪個國家的哪個階段。
  • 原來一百年前老北京人見面這樣施禮!︱他傾家蕩產,拍攝了北京老照片
    5月8日傍晚17點33分,一位身在美國叫大谷Spitzer的微博網友,將一段老北京黑白影像資料利用AI技術進行修復、完成上色、調整幀率、擴大解析度等步驟,然後上線推出。沒想到,這支嶄新的古董紀錄片立刻火爆網絡。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啟動,11城同看全修復經典影片
    12月10日晚,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主辦的「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開幕式在北京天幕新彩雲國際影城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現曾出席開幕式。本次影展是全國藝聯首次推出的全修復經典影片展映活動,也是對老片復映的一次市場預熱。
  • 《花木蘭》評分跌破5.0,好萊塢的畸形中國風,一百年前就有了
    難怪有網友調侃,當初確實錯怪了《花木蘭》的DVD風海報,因為那張海報竟然如此準確地反映了這部電影的水平。但其實,好萊塢對中國元素的畸形執著,其實從一百年前就開始了。如果說對於《花木蘭》的造型尚有好與壞的爭議,那麼影片上映後在劇情上的水土不服,則是全方位的口碑崩塌。
  • 中國電影資料館已修復完成3100餘部影片
    新華社南京9月26日電(記者劉碩、劉巍巍)記者從26日在江蘇蘇州舉行的「2020致敬經典·修復電影主題論壇」上獲悉,電影檔案影片數位化修復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國電影資料館已完成影片修復3100餘部,其中包括普通影片修復2606部,2K和4K修復分別完成525部和15部。
  • 紀錄片《一百年很長嗎》教會我們好好生活
    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一百年很長嗎》已放在必看影片的收藏夾中很久,心血來潮,再次刷了起來。細細品味,在兩位主人公身上看到了整個世界的微小版,看到了芸芸眾生都在經歷的生活。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一百年很長嗎》,從宮廷到民間,導演蕭寒一直將鏡頭對準手藝人,手藝人是當代中國最具有匠心的群體,一生執著於一件事,或因心中熱愛,或因吃飯餬口。但在《一百年很長嗎》中,蕭寒更注重的是手藝人背後酸甜苦辣的日子。每個人看過後,總能在某個點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 賀歲檔前半段影片扎堆卻爆款難出,本周《緊急救援》與《神奇女俠...
    早在今年賀歲檔來臨前,業內對其抱有的期待並不低。眾所周知,今年因為疫情原因,電影院到7月下旬才開始陸陸續續恢復營業,隨後在《八佰》《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的帶動下,讓人看到了中國電影市場快速修復的能力。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啟動 十部經典電影精緻修復煥發新生
    12月10日,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主辦的「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現曾出席開幕式。開幕式後,放映了經過4K精緻修復的國產經典影片《上甘嶺》。
  • 讓我們摸了一下午魚的老照片修復工具,到底有多神奇?
    倒不是因為臨近年末無心搬磚,而是被一個老照片修復工具給徹底折服了。。。這個工具到底有多神奇?經過修復之後,可以看到照片裡的人物輪廓確實變清晰了不少,不過可能是因為被拍對象太小的緣故,修復效果只能說是有,但是並不明顯。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啟動 十部經典電影精緻修復煥發新生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現曾出席開幕式。開幕式後,放映了經過4K精緻修復的國產經典影片《上甘嶺》。影片放映前,本片的修復師王崢向在場觀眾介紹了影片修復過程。「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是「2020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放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獲得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啟動,《上甘嶺》《祝福》等十部經典電影精緻修復煥發新生
    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主辦的「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開幕式今天在北京天幕新彩雲國際影城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現曾出席開幕式。孫向輝館長在致辭中向大家介紹了此次展映的四個單元、十部影片的具體情況,並特別提及了中國電影資料館相關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堅持《祝福》4K修復工作,確保影片及時報送坎城經典單元的過程。
  • 背後有一群超厲害的「修復師」
    不久前,彩色修復版《我的祖國》受到了網友 " 刷屏式 " 好評,這段長約 5 分鐘的視頻畫面,出自 1956 年的經典黑白電影《
  • 一百年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和現在到底有多少區別?
    但很遺憾,建國前中國電影市場的認知是很模糊的,大部分電影愛好者和發燒友的中國電影早年印象,可能只停留在首部中國電影《定軍山》之上。  一百年前的中國電影居然是成系統、有體系、並市場化的,這可能和很多人對於舊中國和舊中國的電影相關概念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和側面說,當把電影輸入到一個國家和地區之後,他的本質永遠都是一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