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筆下的「雙男主」:《聊齋志異·王六郎》

2020-12-27 芹草草

近年來,影視界興起一種「雙男主」的創作趨勢。

拋開背後的市場商業利益不談,單從劇本創作來看。這可能是男女主愛情套路已經被各種影視劇編到了「陳腐舊套」的地步,難以創新為繼。而以雙男主「兄弟情」「嗑cp」為主情節設置,為劇本創作開闢了新的路徑。

但不得不說,有些劇作,強行賣腐,強嗑cp,情節雷同,難稱佳作。

今天我們來看一篇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雙男主」小說。其敘友情,「君子之交淡如水」,卻又跨越人、鬼、神三界。最後分別之時,讓人欣慰、惋惜、感慨、留戀。

這篇小說就是《王六郎》。

男主一登場:漁夫

男主之一,姓許,家住臨淄城外,以打漁為生。

漁夫每天晚上都到河上打漁。他有一個習慣,就是邊喝酒邊打漁。而且經常會酹酒於地,並祝禱說:「河裡的淹死鬼也請喝酒。」

同樣是打漁,別人都沒有什麼收穫,獨有他能夠滿載而歸。

男主二登場:王六郎

一天晚上,漁夫仍然像往常一樣,一邊打漁,一邊喝酒。

這時候來了一個年輕人,在岸邊來回走動。漁夫便邀請他一同飲酒。

當天晚上一條魚都沒有打到,十分失落。

年輕人站起身說:「我去下遊幫你趕魚。」說完,便飄然而去。

過了一會兒,年輕人回來,說:「魚群來啦!」果然,聽到水中有「唧唧呷呷」的聲響。

漁夫下網,便捕到了好幾條一尺多長的大魚。

漁夫很開心,向年輕人道謝。

臨別之時,漁夫要贈魚給年輕人,年輕人不接受,說:「屢次喝您的美酒。區區幾條魚,還說什麼回報呢?如果不嫌棄,以後我們便一起如此打漁喝酒。」

漁夫說:「才認識一晚上,為什麼說『屢次』呢?如果您願意如此,正是我的心願,只是我沒有辦法報答您的情誼。」

漁夫又詢問年輕人的姓字,年輕人說:「姓王,沒有字,可以稱呼我『王六郎』。」

第一次分別

第二天,漁夫賣魚得了不少錢,又買了酒。

晚上到了河邊,六郎已經到了,於是便一起喝酒。喝了幾杯酒後,六郎又為漁夫趕魚。

就這樣過了半年。

一天晚上,六郎突然告訴漁夫說:「與您結識,就像骨肉兄弟一般。可惜,就要分別啦!」說得十分傷心。

漁夫很驚訝,就問是怎麼回事?

六郎猶豫半天,才說:「你我情同手足,說出來不要太驚訝。如今要分別,不妨實話告訴你。我其實是鬼。因為平素喜歡喝酒,喝醉之後,溺死於此,已經好幾年了。 之前你之所以能夠打到很多魚,就是我暗中為你趕魚,報答你酹酒的緣故。明天,我的罪業已滿,將有人來代替我,我就要去投生人世了。我們相聚,只有今天一晚了,所以不由感慨。」

漁夫剛聽如此說,也十分害怕。但與六郎十分親近,就不覺恐怖了。因此,也唏噓不已。

漁夫又倒了一杯酒給六郎:「六郎喝了這杯酒,不要傷心。剛剛結識,就要分別,的確值得傷心。但是你能夠擺脫罪業,正是一件值得慶賀之事。如果傷心,實在不像話。」於是兩人繼續痛飲。

漁夫又問:「什麼人將要代替你呢?」

六郎說:「兄長你明天在河邊觀察,中午時候,有女子過河,會被淹死。」

天快亮時,聽到雞叫之聲,兩人流淚分別。

第二次分別

第二天,漁夫在岸邊等著觀察。

果然,有一婦人抱著孩子走來。到了河邊,就掉了下去。

婦人慌亂之中,將孩子拋到岸上。孩子伸手蹬腿大聲哭泣。

婦人在水中沉浮了幾次,突然又攀著堤岸爬了出來。躺在地上歇了一會,抱著孩子就走了。

漁夫剛看到婦人落水,心裡十分難受,想要跑過去救助。但轉念一想,這是要替代六郎的人,就忍著沒有施救。

等到婦人自己爬上了岸,內心疑惑為什麼六郎的話沒有應驗。

到了晚上,仍然到舊處打漁。

六郎再次出現,說:「我們今天相聚,從此就不說分別了!」

漁夫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六郎說:「本來那婦人已經替代了我,但我十分憐憫她懷抱的孩子。為了代替我一個人,卻傷害了他們兩個人的性命,實在不忍,所以又放了她。等到下一個取代我的,還不知道還要多久。或許這是因為我們兩個緣分未盡吧!」

漁夫感嘆說:「你這般仁愛之心,足以感通上帝!」

於是兩人便如往常一般相聚。

過了幾天之後,六郎又來告別,漁夫以為是又有人來代替他。

六郎說:「並非如此。上一次憐憫婦人,果然感通上帝。我被任命為招遠縣鄔鎮的土地神了,明天就要赴任。如果你不忘我這個朋友,可以來鄔鎮探望我,不要擔心路遠難行。」

漁夫說:「你因為正直之心,成為神靈,真是令人欣慰。但是人神兩隔,即便我不害怕路遠難行,又能夠如何呢?」

六郎說:「只管前去,不要考慮太多。」又多次叮囑漁夫,才分別回去。

第三次分別:

漁夫回去之後,便要整治行裝前往鄔鎮。

他的妻子笑話他說:「你此去數百裡之遠,即使找到了那個地方,恐怕見到的是泥胎塑像,也沒有辦法和你對話。」

漁夫不理妻子,去了招遠縣。在那裡一打聽,果然有「鄔鎮」這個地方。

尋至鄔鎮,投訴在旅店之中,向店主人打聽土地祠在何處。

店主人一聽,十分驚訝,問說:「客人您是姓許嗎?」

漁夫說:「是啊,你怎麼知道?」

店主人又問:「客人您是從臨淄來的嗎?」

漁夫說:「是啊,你怎麼知道?」

店主人沒有回答,突然就跑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男女老少,紛紛而至,將旅店圍得水洩不通。漁夫更加驚訝。

大家才回答說:「數天之前的夜裡夢到神仙我們說:我臨淄的許姓朋友將要到來,你們可以資助他一些路費。我已經敬候他很久了。」

漁夫也很驚訝,便到土地祠祝禱說:「和你分別之後,睡夢之中也不曾忘記,所以跋涉至此,踐行約定。承蒙你想當地人託夢照顧我,心中十分感動。可惜沒有豐盛的祭品祭奠你,只有一杯酒,如果不嫌棄,就如同我們在河邊喝酒吧。」

祝禱完畢,焚燒了紙錢。

突然,從神座之後颳起一陣旋風,盤旋很久才散去。

到了晚上,漁夫夢到六郎前來,穿著光鮮,與以往情形有很大不同。六郎致謝道:「有勞你遠道而來看望我,使我又歡喜又悲傷。但我如今有職務在身,不便與你相會,近在咫尺,卻如遠隔山河,心中十分悽愴。村中人有微薄的禮物相贈,就算代我酬謝一下舊日的好友。當你回去的時候,我必來相送。」

漁夫在那裡待了幾天,打算回去。當地人殷勤挽留,每天早晚輪流著請他吃飯餞行。

漁夫堅決告辭,當地人又爭著送來許多禮物,為他充實行裝。不到一天,送的禮物裝滿行囊,男女老少都聚集來送許出村。

忽然颳起一陣旋風,跟隨許某十餘裡。

許對著旋風再拜說:「六郎自己珍重,不要遠送了。你心懷仁愛,自然能為一方百姓造福,無需老朋友囑咐了。」

旋風又盤旋許久,才離去。村中的人也都嗟嘆著返回了。

許某回到家裡,家境稍稍寬裕些,便不再打魚了。後來見到招遠的人,向他們打聽土地的情況,據說靈驗得像傳說的那樣,遠近聞名。

故事講完,不禁感嘆流淚。不同於《聊齋》其他故事,沒有花妖狐媚與書生的愛情故事,也沒有《畫皮》般那樣的惡鬼妖魔。

王六郎雖為水鬼,卻是彬彬少年。二人相交沒有什麼誇張的情節,奇怪的境遇,卻在平淡之中,將二人知己之情,表現得十分感人。三次分別,都是悲喜交加,讓人反覆體味。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麻煩點讚、收藏分享。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好久沒寫書評了,今天給大家講講耳熟能詳的《聊齋》故事。記得最開始知道這本書,還是在語文書上《聊齋志異》中的選段《狼三則》,大致講的是一位屠夫夜晚挑著擔子回家,途中被兩隻狼跟隨,屠夫躲到稻草中,一隻狼站在前面假裝睡覺,想讓屠夫放鬆警惕,另一隻狼從後面悄悄靠近,最終被屠夫識破,手起刀落,成功反殺兩匹狼的精彩故事。書頁的下面小字部分會對這些古文中一些字詞進行解釋,《聊齋志異》的解釋,一直印象深刻。
  • 淄博聊齋俚曲:蒲松齡繼《聊齋志異》之外的另一大創作
    聊齋文化,是一張舉世皆知的名片,是山東淄博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日前,「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活動拉開序幕,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淄博淄川夢幻聊齋城、蒲松齡紀念館品讀聊齋文化,穿越時光的輪迴與一代文豪蒲松齡相遇。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達摩祖師轉世?!
    2017年9月2日至13日,我把25集電視劇《聊齋先生》慢慢看完,這之前有通讀《聊齋志異》的基礎,第一次通讀時間是2013年11月24日到2014年4月18日。這首次的通讀,與我1989年6月18日在廈門新華書店購買《聊齋志異》這本書,竟然相隔25年。我的深切體會是,學佛修行到需要「打開窗戶」看「六道」的時候,通讀《聊齋志異》有助於更深地理解佛法奧妙。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不得意的人生有了得意之作
    在中國文學史上,以志怪傳奇為特徵的文言小說中,最富有創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就是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總共近五百篇,其中絕大部分篇章敘寫的都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域,有的是異類化作人形進入人間,也有一些人、物互變的內容,具有超現實的虛幻性和奇異性。
  • 《聊齋志異》:精靈成精報恩的故事,是蒲松齡和妻子的寫照?
    作者:孔祥舉一、蒲松齡先生的生平自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問世以來,後人不斷翻拍成各個版本的電影與電視劇。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由成龍飾演的一代文豪蒲松齡從陰陽判化身神探,與捕快嚴飛(當紅小生林柏宏飾)聯手追蹤金華鎮少女失蹤案。
  • 蒲松齡《聊齋志異》: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by 裡索斯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動物裡面,覺得狐狸倒是可以親近,尤其《聊齋志異》中的一群狐狸,狐狸精都不是太糟糕,主要它們幻化的人形,對了男主們的秉性喜好,除了奉獻皮囊,別無所求蒲松齡到底還是倚窗而卒,我們也不能倖免,做為閱讀者之一,豔羨蒲松齡的人間異事,有一點,寫作者和閱讀者都曉得,這不過是豆棚瓜架下的空夢一場。短小精悍的《酒友》有趣,在於摒棄了男女之情。
  • 蒲松齡與酒
    ———蒲松齡《聊齋志異·狂生》蒲松齡祖上是山東淄博的世家,但到了蒲松齡這一代,已經是家道中落了,科舉成了唯一的出路,偏偏不知何故,考官卻總也不能青眼相中他,無奈之下,蒲松齡只得以在私塾教書和給知縣做幕僚為生。古代讀書人,多以科舉作為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科舉不順遂的,便大多流落鄉間,做個私塾先生,或是為人讀寫書信為生,一輩子籍籍無名。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一個山東女人成就的偉大作品
    1715年,中國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家,志怪傳奇類小說大宗師蒲松齡,就曾經準確地預見了自己生命的終結。說到蒲松齡,我們都知道他的傳世名作《聊齋志異》,卻未必知道撐起這部偉大作品的,卻是他背後的女人。「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只有深情的投入,才讓《聊齋志異》避開了妖言惑眾的嫌疑,反倒成了志怪小說最高的巔峰,風行天下。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一句話,算是對蒲松齡和《聊齋志異》的到位評價了:「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蹟。」
  • 苗懷明整理:2001年—2020年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簡目
    誌異聖手蒲松齡/馬瑞芳/山東教育出版社2. 聊齋學研究論集/張永政、盛偉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3. 姑且白日說夢:閒侃《聊齋》/牧惠/遼寧畫報出版社4.《聊齋俚曲》語法研究/馮春田/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18.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袁世碩/山東文藝出版社19. 《聊齋志異》與川劇聊齋戲/杜建華/四川文藝出版社20.
  • 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美醜對照四個模式與法國雨果思想的異同分析
    蒲松齡在開設私塾之餘,寫的《聊齋志異》和詩集裡為讀者營造了藝術美的世界,塑造了很多有著真性情的花仙狐妖的形象,以至於在後世的研究者眼裡,蒲松齡《聊齋志異》就是蒲松齡美學思想、審美經驗和藝術感覺的綜合產物,是蒲松齡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 300年了,我們依然沒有放過《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蒲松齡整整花費了30餘年寫成了490餘篇的聊齋故事,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封建官吏、豪紳惡霸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抨擊科舉制度的罪惡,讚揚許多狐鬼與人相愛的真情和品質。
  • 【6月5日】《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出生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著有《聊齋志異》四百九十餘篇,世稱聊齋先生,鬼聖 。自稱異史氏。蒲松齡對民間鬼狐故事的興趣、寫作志怪小說的熱情,不是在功名無望、滿懷「孤憤」的情況下才萌發的;而是在潛心舉業的青年時代,就「雅好搜神」、「喜人談鬼」,並且熱心地記錄、加工,從事創作。這是興趣和才華的頑強的表現,也是成就《聊齋志異》這部偉大作品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 《聊齋志異》與中國狐鬼文化
    蒲松齡對狐鬼的描寫尤其注重人情味,與其它文學作品中鬼、狐奸狡詭譎,雕心鷹爪截然不同。[1]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可見《聊齋志異》確實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專集之最有名者」。《聊齋志異》中的狐鬼大多熱情洋溢,蔑視禮教規範,大膽追求愛情,與封建淑女背道而馳。
  • 蒲松齡筆下的「美豔皮囊」,鏡頭裡的《聊齋新傳之畫皮人》
    自古以來,玄幻觀念深入人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種古老文化是一種堅定信念,也是一種無形的束縛,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展示了神仙狐鬼精魅的千姿百態,跨人、妖、鬼、狐四界,揭露社會黑暗,批判科舉弊端,歌頌「人妖相戀」,追求美好理想。蒲松齡對狐鬼的描寫尤其注重人情味,與其它文學作品中鬼、狐奸狡詭譎,雕心鷹爪截然不同。
  • 我與聊齋志異結緣是從席方平開始的
    長大以後才得知我的姥爺蒲含章是蒲松齡的第十代長孫,使我的心中對蒲松齡產生了崇敬的心情,也有了幾分自豪。從此就對蒲松齡和聊齋志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了解到蒲松齡後人闖關東的坎坷經歷,以及聊齋志異手稿輾轉流失的曲折過程,也就有了去山東省淄博市蒲松齡的故鄉遊覽的願望。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我到山東青島的途中正好路過淄博,就決定順路去蒲松齡故居看看。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命運不濟的風水之謎
    蒲松齡其人為《聊齋志異》的作者,被國際上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是中國明清時期的偉大作家。蒲松齡生於1640年明朝末期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請看松齡故居蒲松齡為什麼一生坎坷,懷才不遇?此外,蒲宅坎(北)、艮(東北)低下,也對相對應的「中男」、「少男」產生了不利人丁的影響:其叔祖中年吐血而亡以及其晚年幾個孫子突然「被天花奪去了性命」等等。至於因其「兩個嫂子尖酸刻薄」而受氣、分家、亦是因坎位不足,陰盛陽衰的結果。蒲松齡生在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 根據小說《聊齋志異》改編的影視劇和戲曲一覽
    自上個世紀20年代以來,蒲松齡的名著《聊齋志異》被改編成許許多多的電影,電視劇和戲曲。其中有些故事被反覆重拍,可見它們非常受歡迎。這些故事包括:胭脂,聶小倩,嬰寧,連鎖,魯公女,花姑子、嬌娜,小翠,伍秋月,翩翩,張鴻漸,阿繡,等等。  86年版的電視劇《聊齋》非常接近原著,拍攝的藝術水平也非常高。
  • 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為何沒入選四大名著?
    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為何沒入選四大名著?現在說起我國古代名著,我們首先想到是《三國演義》、《水滸》、《紅樓夢》和《西遊記》這四大名著,其實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流傳甚廣的文學作品,比如《聊齋志異》、《金瓶梅》、《儒林外史》等作品,但無論從文學造詣,以及文言文的水平,《聊齋志異》都能名列第一,為何把這部優秀作品排除在外呢?
  • 蒲松齡《聊齋》西漸巴黎
    街內有一家查理·莫羅出版社,亦名映像書局,熱衷於光揚中國古典文學,今年與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簡稱「外研社」)合作,共同推出《聊齋志異》線裝法文繪圖本,進入法蘭西全國的銷售渠道。出版者表示:「《聊齋志異》繪圖本是首次在異邦面世,期望讓西方讀者更形象地賞析中國十八世紀傑出作家蒲松齡心目中的奇幻世界。」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於19世紀末葉傳入法蘭西。當時,法國東方學學者於維樂率先將蒲松齡的《種梨》譯成法文,刊載在《亞洲志》上。于氏的法譯文相當準確,且保留了「異史氏曰」的作者結語,表達蒲松齡對「蠢爾鄉人」慳吝昏聵的鄙棄,讓法國讀者得以對《聊齋志異》管中窺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