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躡跡聶隱娘 | 張怡微

2021-02-19 文匯筆會

電影《刺客聶隱娘》(2015)劇照

前不久,我重看了一遍電影《刺客聶隱娘》,這幾乎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我對這部晦澀的電影略有情懷。2015年香港書展時,我第一次見到侯孝賢導演。因為住在同一間酒店,在電梯裡也遇過幾次,可我除了說「導演好」「導演再見」之外,沒有敢說任何話。

    

當時我對這篇唐故事的印象也不深,只記得一個細節,小說開篇寫隱娘十歲被乞食老尼擄去,五年後回家和父親對話,父親問她這五年裡做了什麼,隱娘說讀經念咒,父親不信,再問,才得知老尼教會了她飛簷走壁、刺殺虎豹鷹隼,三年後「劍之刃漸減五寸」——這簡潔有力的文學描寫可與《三國演義》中的「其酒尚溫」(溫酒斬華雄)媲美,讓人驚懼。

    

那一次,侯孝賢導演還做了公開演講,他講的大部分內容我都記不清了。只記得有人問他,為什麼電影不索性叫《聶隱娘》,而叫《刺客聶隱娘》。導演說得很輕盈,因為《聶隱娘》已經被人註冊了。其實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在明代出現過的俠義小說專輯和小說選所列的俠義專卷中,都將聶隱娘列為「俠」,分別以「劍俠」「女俠」「義俠」參差界定,特別是以「劍俠」為核心(康韻梅語),《太平廣記》將《聶隱娘》歸於「豪俠」一類,但導演卻沒將電影命名為《豪俠聶隱娘》或者《劍俠聶隱娘》。相反,身為「刺客」的聶隱娘,在電影的呈現中其實是很失敗的。她只在電影開始「如刺飛鳥般容易」地刺殺了一位大僚。後因看到某節度使在內院與小兒玩耍,不忍行刺而導致失敗。她的主線任務是刺殺田季安,又因為種種舊年是非、宮廷迷局再度失敗。最後她居然刺殺了在電影裡的師父嘉信公主,也不算成功。整部電影沒有見到一滴血。

    

去年,我有幸參與了一項給中學生編選古代小說的工作,這是我第一次編書,選了《聶隱娘》。此篇可算是晚唐裴鉶撰作《傳奇》中的名篇,見《太平廣記》卷一九四,也是唐傳奇中跳出個人悲歡的「奇人怪事」(王夢鷗語)之一。裴鉶,約公元860年前後在世,事跡不見於史傳,《全唐文》八〇五「裴鉶」條下說他「鹹通(唐懿宗年號)中,為靜海軍(屬嶺南道,治交州)節度高駢掌書記,加侍御史、內供奉,後官成都節度副使,加御史大夫。」輯注《裴鉶傳奇》的周楞伽先生認為,《傳奇》作於裴鉶早年,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也開拓了新奇的幻想境界。雖是以唐人小說常見的人物記傳的敘事方式,所敘的主要人物是一位行為方式頗為怪異的女俠。這篇小說影響很廣,被後代反覆仿寫,宋市人小說中的《西山聶隱娘》,清人尤侗所作《黑白王》(電影《刺客聶隱娘》開始就出現了一黑一白兩頭驢的符號)等皆源於唐傳奇《聶隱娘》。「妙手空空」一詞,更成為一般人所習用的成語了,代表竊賊別名。著名漢學家韓南(Patrick Hanan)在《〈平妖傳著作問題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平妖傳》裡妖女胡永爾的人物設計可能與聶隱娘有關。相似的唐代女俠故事,還有袁郊所作《紅線》,收入於《太平廣記》卷一九五。

    

《聶隱娘》講述了元和間,魏帥派聶隱娘暗殺陳許節度使劉昌裔,她反為劉昌裔擊斃了魏博派來的刺客精精兒,又設法避免了魏博刺客妙手空空兒對劉昌裔的搏擊。聶隱娘身世傳奇,本為平常女子,十歲時被女尼擄走,五年後被送回,父親問起她所學經過,得知聶隱娘已能於「峭壁上飛走」,刺猿狖虎豹百無一失,甚為恐懼。後聶隱娘主動自媒而婚,父親也不敢反對。而她與磨鏡少年的婚配,也不似尋常俗世夫妻,被認為是對女俠身份的掩護。聶隱娘的技能除了來去如風、能取人首級之外,還有劍術、隱身之術、彈丸法術、預言、用藥(「以藥化水,毛髮不存」)等,這些法術似乎都與道教有關,原作記載擄走她的卻是「女尼」。這樣佛道混雜的故事,中古時期倒也不鮮見,譬如小說《杜子春》。聶隱娘的「棄田投劉」之舉,因正史記載中田季安的兇暴、侈靡等行徑,使得整個故事架構於藩鎮傾軋的歷史之上,展露出聶隱娘作為劍俠心中的國家大義及同情弱者的心腸。小說末尾的預言與神隱,更為這一人物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仇鹿鳴先生曾在《文匯報》上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聶隱娘時代的魏博》,非常精彩:「聶隱娘的故事發生在田緒、田季安時代的魏博。這一時期是唐代中央權威日漸瓦解的衰世,但正是這樣一個朝廷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不斷發生著明爭暗鬥、合縱連橫的變動時代,為聶隱娘這樣傳奇的出現提供了想像的空間。」根據他的爬梳,再對照電影劇本,我們可以看到編劇的設計和對原著的改動,主要還是集中在聶隱娘的婚姻上。貞元初嫁給魏博田緒的嘉誠公主添有一個妹妹嘉信公主,取代小說裡的「老尼」成為了聶隱娘的師父。嘉誠公主因為田季安的庶出身份,做主為他重新安排婚事,這也摧毀了田季安與聶隱娘的姻緣。田季安政治婚姻裡的太太元氏,也就是史實中義節度行軍司馬、洺州刺史元誼之女,與小說裡聶隱娘的手下敗將精精兒形象合一。這一設計,使得電影中兩人的決鬥頗有女性爭鬥的意味,明面上兩人背負著政治使命,暗地裡曾是情敵。電影裡的聶隱娘還是很在意這件事的,因為她在和母親談論嘉誠公主生前往事時悲傷地哭了。母親聶田氏說,「公主娘娘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是當年屈判了阿窈(聶隱娘乳名)」。這在原著中是不可想像的。

    

原著中的聶隱娘,其實是中國古代小說中極其罕見的新女性,她不事父母、自媒而婚、不事舅姑、也不生兒育女,小說裡對她的外貌沒有任何描寫,只說她最後一次出現,「貌若當時」。她對丈夫的態度也非常冷淡,愛情似乎從未降臨。作家展現了聶隱娘不同於一般唐代女性的生命樣貌,小說最讓人難忘的也正是聶隱娘的「怪」,她「怪」又有好心腸,願意幫助弱者。

    

電影《刺客聶隱娘》卻淡化了這一人物的主要特徵,為隱娘增添了不少感性的色彩。將她的行刺訓練歸結為失婚後被家人主動送走的無奈,其父聶鋒在電影中兩次提到他非常後悔這麼做。聶隱娘和負鏡少年的重逢,作為影片結尾的點睛之筆,正應了她師父嘉信公主的裁判:「劍道無親,不與聖人同憂。汝劍術已成,惟不能斬絕人倫之親……你去吧」。

    

電影裡的聶隱娘,心裡有太多放不下,太多猶豫不決,在歷史亂局中,她不願是個好刺客,這是導演和編劇疼惜她的地方。她告別了原著裡「沉醉而去……自此無復有人見隱娘矣」的仙氣,甘願成為塵世裡「青鸞舞鏡」的化身。塵世的盡頭是什麼呢,好像導演自言自語說的,「你往前看,越看越深,最後就是一個人。」這倒比唐故事的「奇異」多添了一份過來人的蒼涼。

2018筆會文粹《那「通關密語」》已經出版,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可在文匯出版社微店購買,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至噹噹購買

【筆會近期作品推薦】

趙雯:紀念伯父趙樸初逝世二十周年

吳學昭:一封無法投遞的信,寫給楊絳姐

舒飛廉:【武漢特稿】開城這天

張弘:今天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童書

孔明珠:日本浴衣的故事

顧文豔:隱逝,在巴黎

曹景行:我的世博,最好的世博

曹文軒:寫在《兒童時代》七十華誕之際

吳福輝:我們家族的一百年

嚴修:「儂」——一個令人驚嘆的字

林語塵:我總能遇到一些可愛的人



相關焦點

  • 張怡微個人簡介
    [摘要]張怡微新作《都是遺風在醉人》是張怡微在臺灣生活三年的圖文集,是典型的的「異鄉人手記」。張怡微 資料圖【提名理由】2013年在臺灣連獲大獎,應該看做是這一年新銳作家中最重要的收穫。個人簡介:張怡微,1987年出生,上海作家協會籤約作家。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中文系文學寫作專業碩士畢業,現就讀於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班。曾獲全國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38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第二屆「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佳作獎、第十五屆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
  • 張怡微 ╳ 陳芳洲:「家族試驗」生長史
    張怡微顯然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她在訪談《寫作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裡說:「寫作本身能讓你成長的東西是很難的。恰恰是你必須回過頭面對那些事情,才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時候。」  張怡微的寫作生長基本適切於她的教育經歷。其中,重要的成長節點發生在碩士階段。考入復旦大學文學寫作碩士的張怡微,聽過兩年王安憶教授的寫作實踐課,在理解寫作時很受王安憶要求理性的影響。
  • 張怡微 人生何處不尷尬
    世情生猛◇◆◇駱以軍為張怡微的小說《細民盛宴》作序,稱她寫的故事是「那麼大的離散,那麼小的團圓」。他以此比附張愛玲的《小團圓》,「這樣一組組人,這樣展開的時間括弧,像剪紙窗花、影影綽綽、疏眉淡影。」《細民盛宴》是張怡微「家族試驗」寫作計劃的第二部,亦是以前很多小說的「總綱」。
  • 張怡微:另一種活著的人們 駱以軍
    ──《小團圓》(《試驗》臺灣發表時更名為《小團圓》) 這樣的句子,若是出現在張愛玲的《小團圓》裡,你恐怕覺得驚心動魄,被那時光殘酷、水磨砂紙將所有怨恨、懷念、感傷、對人事裡啼笑皆非、交代不清其糾纏債務,而遠鏡頭再跳遠鏡頭的這樣一句唏噓給重擊。
  • 專訪|張怡微:散文是非常世故的文體,能照亮我們情感的傷痛
    青年作家張怡微四年前獲得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士學位後,回到了母校復旦大學,任教於中文系的創意寫作MFA專業。2017年,她開始接手學校的現代散文寫作課程,面向的學生既包括創意寫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也上普通本科生選修的大課。
  • 《刺客聶隱娘》:侯孝賢把聶隱娘寫成了一個完人!
    《刺客聶隱娘》的故事脫胎於《太平廣記》,而人物聶隱娘是唐代裴鉶所著《傳奇》中虛擬人物。原本聶隱娘的故事很簡單,其原著僅僅一千七百餘字,講述作為刺客的她如何保護自己看重的人物,抵擋同僚的刺殺,然後功成身退,隱匿江湖的故事。
  • 《刺客聶隱娘前傳》來了!原來聶隱娘之前的故事是這樣的!
  • 虛實相生:《刺客聶隱娘》對唐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小說中,聶隱娘四年苦練功夫,達到「白日刺其人於都市人莫能見」的程度,「以首入囊……以藥化之為水。」聶隱娘可以變形,化成小飛蟲鑽進人的腸中;她還會化屍術,及時將被刺者消屍滅跡;她能用紙剪成驢當坐騎,還有仙丹讓人服用免遭病患一年。聶隱娘的師傅送別她時說「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 聶隱娘 刺客的成本
    謝海盟說,「隱」指的就是刺客在等待時機的當下,隱匿其形影,聶隱娘的「隱」,是藏身在光與影交際,隨著光影變化伺機而動,迥異於一般人對刺客晝伏夜出的印象。「『刺客的成本』是我們借這部片要向觀眾展示的東西,各行各業、各樣的所作所為都是有成本的,刺客當然也不例外 .」作為《刺客聶隱娘》的編劇之一,大學畢業後不久即加入電影《刺客聶隱娘》編劇工作的謝海盟參與了電影從劇本討論到拍攝殺青的全過程。
  • 虛實相生: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對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小說中,聶隱娘四年苦練功夫,達到「白日刺其人於都市人莫能見」的程度,「以首入囊……以藥化之為水。」聶隱娘可以變形,化成小飛蟲鑽進人的腸中;她還會化屍術,及時將被刺者消屍滅跡;她能用紙剪成驢當坐騎,還有仙丹讓人服用免遭病患一年。聶隱娘的師傅送別她時說「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 聶隱娘傳奇
    此文據《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四《豪俠二》記載,出處為唐• 裴鉶《傳奇•聶隱娘傳》。 原文:聶隱娘者,貞元中魏博大將聶鋒之女也。年方十歲。有尼乞食於鋒舍,見隱娘,悅之,云:「問押衙乞取此女教。」鋒大怒,叱尼。
  • 聶隱娘是日本忍者的原型?
    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的新片《刺客聶隱娘》即將上映,充滿期待的觀眾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一些電影的內容,筆者也不例外,冒著劇透風險先睹為快之餘,卻驚奇地發現電影故事和唐人傳奇原著存在著不小的差異。聶隱娘背後的大唐歷史唐代傳奇小說《聶隱娘》被奉為中國第一篇真正的武俠小說,而聶隱娘作為其中當之無愧的女一號,也被後人視為大唐第一女刺客,這個人物當然純屬虛構,但是聶隱娘故事的背後,卻隱藏著真實的唐代歷史。
  • 電影《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人裴的傳奇小說《聶隱娘》和榮獲第68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請看下面的細節。聶隱娘(舒淇)是魏博藩鎮的聶鋒將軍的女兒。10歲時,她被一名修女帶走,受訓成為武功優秀的刺客。13年後,她回到家中,奉師之命帶走了表弟魏博田吉安勳爵(張震飾)的性命。
  • 聶隱娘的遐想_作者:邵明
    ——「唐傳奇」裡的《聶隱娘》《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該片取材於《唐傳奇》裡的《聶隱娘》神奇故事,與《封神榜》、《聊齋志異》裡的故事有點相似。唐代有四大傳奇、五大傳奇之說,後人統稱為「唐傳奇」。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唐傳奇》評價——「敘述宛轉,文辭華豔,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唐傳奇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
  • 坎城金棕櫚錯過《聶隱娘》
    侯孝賢:在唐人傳奇裡聶隱娘是被道姑帶走的,道教在唐朝基本算是國教,所以聶隱娘其實是被朝廷訓練成刺客,用來對付政敵或者叛亂者。他們秉承的是孟子的概念「殺一獨夫可救千百人,千百人可以殺之」。聶隱娘被帶走訓練成刺客後,有一次刺殺過程中碰到一個小孩,她下不了手,師傅教她要先斷其所愛再殺之,讓她摒除婦人之仁。
  • 【影評】《聶隱娘》一部「耐看」的電影
    劇本中的開場,嘉信公主白衣白驢,聶隱娘黑衣黑驢,這種強烈的比對源自中國神話中索命的「黑白無常」,這對師徒的任務就是屠殺惡人,而不念及人倫之情。不同之處是,影片中的驢沒有黑白之分,只是拴在兩人身後的樹上。驢子在古代稱為「衛」,清代尤侗根據《聶隱娘》改編的戲曲便以《黑白衛》命名,靈感來源於原小說中聶隱娘摺紙成驢的典故。
  • 聶隱娘和她的「小時代」
    下面,視點君就為大家做一回小幫手,為大家講一講聶隱娘背後的歷史故事。(電影《刺客聶隱娘》中舒淇扮演的聶隱娘形象)關於《刺客聶隱娘》的出處,片方在宣發過程中引用最多的論述是:《刺客聶隱娘》取材自唐代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一篇。
  • 刺客聶隱娘——好是不好?
    《刺客聶隱娘》讓臺灣導演侯孝賢獲得了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於內地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按理說來,這應該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值得人們走進電影院。然而,就目前來看,《刺客聶隱娘》的口碑卻遭遇了滑鐵盧,僅從豆瓣評分來看,上映一天就從上映前的8.2跌倒了7.7,不少觀眾甚至表示「無聊至極」,「看的睡著」。這到底是誰的問題?是坎城的評審們不懂中國文化?是中國的觀眾不懂這種情懷?還是導演的指導不接地氣?
  • 周末電影:《刺客聶隱娘》
    衝著侯大導演的名字,看了《刺客聶隱娘》。勿論好壞,只說說我的觀感。        一、語言極少。
  • 聶隱娘外傳——磨鏡的少年郎
    聶隱娘說,我跟著道姑學藝了。聶鋒說,她都教你什麼了。聶隱娘說,每天讀經念咒,也沒學什麼東西。聶鋒說,讀經念咒那不能把人給帶走啊,這幾年她到底讓你做什麼看,你爹我的心裡,不想好事啊。聶隱娘說,我說真話你們也不會信。聶鋒說,那你快說。 聶隱娘說,半夜,我被道姑帶走了,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裡路,那些路,我以前沒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