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隱娘 刺客的成本

2021-02-10 人物

「隱娘」這一稱呼完全沒出現在電影裡過。為何名為「隱」?謝海盟說,「隱」指的就是刺客在等待時機的當下,隱匿其形影,聶隱娘的「隱」,是藏身在光與影交際,隨著光影變化伺機而動,迥異於一般人對刺客晝伏夜出的印象。「『刺客的成本』是我們借這部片要向觀眾展示的東西,各行各業、各樣的所作所為都是有成本的,刺客當然也不例外 .」

作為《刺客聶隱娘》的編劇之一,大學畢業後不久即加入電影《刺客聶隱娘》編劇工作的謝海盟參與了電影從劇本討論到拍攝殺青的全過程。從臺前幕後,她跟我們談了談侯導的《刺客聶隱娘》——「一個武功絕倫的女刺客,卻無法再殺的故事。」


本文系《人物》新媒體原創稿。


侯孝賢與朱天文

我是在2009年大學畢業那年加入(《聶隱娘》)劇組,是這個劇組的第三名成員,前兩名是侯導跟天文(朱天文)。我們三個人持續了三年的工作狀態,大致上是,咖啡館坐一下午,天文和我聽侯導主講,偶爾提出意見(或吐槽),由我們下筆撰寫,再研究侯導閱讀後的反應,判斷OK不OK(侯導不會直接說寫出來劇本好或不好),OK便順寫下去,不OK帶回重寫,如此反覆修改會有三十七次之多,修改的部分大多集中在聶隱娘十三年前的回憶要如何放入電影中(結果仍是都沒放進去),以及聶隱娘的道姑師父的背景,如何建立師徒倆殺人的正當性等等。

每當這樣的會話,侯導主講他的想法,不僅用說的,還會自己演,哼哼唱唱自創曲目,用兩掌框成攝影機運鏡,天文認為,這就是侯導最好看的電影了。

侯導(所執念)的俠義是正直與英勇,因正直而行俠仗義、濟弱扶傾,以英勇支持這樣行俠仗義,如同他在現實生活中一再再實踐的。侯導想要拍聶隱娘,卻不是因為俠義。聶隱娘不是俠,俠是有強烈的道德觀為基礎而生,刺客卻是沒有道德觀的,只管接下並執行殺人的任務,不問是非,因此聶隱娘吸引侯導的點必定在別處。

侯導最早是受原著中的這個(聶隱娘)角色吸引,聶隱娘自由、一切由自己做主,要嫁給磨鏡少年,一句話就嫁了,父母完全不敢吭聲;棄魏博投奔陳許也是全憑一個念頭。然而當電影開始醞釀,以侯導就著演員發展劇中人的習慣,聶隱娘這一人物逐漸偏離原著,回歸到舒淇身上,這樣的聶隱娘傻傻的,有一種純質,「一個武功絕倫的女刺客,卻無法再殺的故事」是這個角色的核心,也正是著眼隱娘由殺到不殺的澈悟,因此完全去除充滿玄幻元素的原作主線劉昌裔一線,聚焦在聶隱娘與田季安的情感上。


《刺客聶隱娘》劇照

聶隱娘是個可憐之人,如同那句說爛了通關密語般的「一個人,沒有同類」。《刺客聶隱娘》的視角彷佛就是她的視角,她與攝影機一塊站得遠遠的,疏離的看著這個故事的發生,而這一切,彷佛與她沒有任何關係。

舒淇和周韻在片中都是飾演刺客,刺客是壓抑的,不被允許擁有感情──刺客刺殺如同掠食動物捕食,只是工作和生存所需,如同進食一般自然,不須帶有任何的情緒。然而,聶隱娘的情緒其實是相當多的,要在壓抑的神情中表達出這些情緒,是給舒淇發揮演技的時機,同時我認為這樣的反差才是最動人的,若是情感從頭泛濫到尾,到最後只會令觀眾非常疲憊且厭煩吧。


侯導此番拍片,已算是最跟著劇本走的一次,因古裝劇必須事先籌備而難臨場發揮,比之過去帶著模模糊糊的劇本半成品就到現場來,這次算是有完整的劇本,但即便如此,劇組中需要熟讀劇本的人也不多,就我所知就是副導小姚跟場記芝嘉,拍片現場唯一一本翻爛了、寫滿筆記的劇本也是在芝嘉手中,因其場記工作所需。

初初作為編劇負責盯場,聽聽演員對白是否出錯(例如女官與奶媽的腔口就不同),以及檢查置景陳設,是否有唐代不該出現的東西(如玉米,如約克夏大白豬),久而久之,覺得劇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類學調查對象,興起將之記錄下來的念頭,加上當年天文的《戀戀風塵》電影側記的鼓舞,在劇組中工作的重心便由完全的盯場,進一步到隨拍紀錄上。


《刺客聶隱娘》後期製作

像,與不像

侯導剪片的標準,在「像」與「不像」,這「像」與「不像」指的就是能否與真實世界無縫接軌,如此剪接手法因要在現實世界中過一過水,結果必然就會去戲劇化,天文稱為「濃縮果汁加水衝淡」。

侯導是「剪接機上剪接」,有時劇本裡的東西怎麼樣也拍不到,但相對的,也有可能拍到一些不在計劃中但很過癮的鏡頭,這些有拍到與沒拍到,往往到了剪接機上才知道。因此侯導很喜歡拍即興的鏡頭,看到好景就拍,這樣的鏡頭剪進哪裡都很過癮。因此侯導拍片從不替自己設限,拍就對了。

《刺客聶隱娘》全片,我自己覺得最拍不夠的還是嘉誠公主,感覺這個雖然只存在回憶畫面中、神明一樣的人物,對聶隱娘心理的轉折卻是至關重要,也是我們在建構劇本時對其最情感深厚的人物,甚至超過了對聶隱娘,然而嘉誠公主在片中只剩下撫琴與「青鸞泣鏡」這一個鏡頭。當然這也不能說是拍不夠,而是拍了都剪不進去!


《刺客聶隱娘》劇照

等,與一直等

侯導口中的商業片鏡頭,所指的應是蒙太奇的影劇傳統,景框外沒有東西,鏡頭會很明顯要觀眾看這個東西看那個東西,所有的訊息都清楚交代、一個扣著一個,觀眾一路接收鏡頭中傳遞的訊息,該哭就哭、該笑就笑,到最後一切得到驗證,甚至能因此預測劇情的發展,故較能得到滿足,觀影的成就感高。

我作為侯導的編劇,倒是很單純的,只想與侯導共同完成這件事,並努力達到我們想望中這部影片該有的模樣。《刺客聶隱娘》不能說是大幅度修改,一切大致都還照著劇本走,只是剪掉很多東西而已,我不會因此覺得失落,但說成就感也還好,畢竟這裡是侯導的主場,而我還是在跟著他學習的階段,這還不是我該有成就感的時候。

《等雲到》,拍片時光就如同黑澤明導演的場記野上照代這本書名,總是在等,當然不只等雲,往往有雲時在等陽光,有陽光時在等雲;沒霧時等霧起,有霧時等霧散;無風等風起,風起等風停……外景時的等待時光是比較有趣的,這是侯導與我健走運動兼看景的時間,在拍攝現場周遭走晃,總會找到些隱藏版的好景,拍下許多驚喜即興的鏡頭。

臺北中影文化城的內景就比較無聊了,等的時候只能滑手機,打CANDY CRUSH 殺時間,我是當時劇組打CANDY CRUSH 最高段的人之一,自己破關之餘也四處當傭兵幫人破關。


導演侯孝賢

熱,與疏離

他(侯孝賢)本身是個世故、愛觀察人、喜歡火雜雜人世的人,可以像速溶顆粒(語出天文《巫言》)一樣迅速融入各色各樣的人群,並始終關注參與弱勢維權運動,如擔任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召集人(監督各族群之間的歧視)、原住民權益如三鶯部落(原住民部落在城市河川地的居留問題)、樂生療養院(被隔離形同監禁的痲瘋病療養院的居住正義和歷史保留)、動物保護議題(動保法的修改與催生動保司的設立、流浪動物紀錄片的拍攝)、國際移工的權益爭取、新移民配偶的基本公民權、蟾蜍山眷村保留活動(一九四九年來臺的凋零中的老兵聚落),以及其他更多因為是真正的弱勢(臺灣許多號稱的弱勢,其實根本是政治正確的潮流時尚)而無法見諸報章媒體的運動。

但在電影中,他最終感興趣的仍是影像而不是人(儘管他對外宣稱他想拍的只有人,以及人與人間的關係),他有一個老電影工匠對技藝的極度追求,影像本身通不通得過他的考驗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

這樣的侯導的確是矛盾的,火雜雜的侯導與冷靜疏離的侯導,這兩個身份都是他想要擁有而割捨不掉的,我認為也不該割捨掉,是個胸襟足夠寬廣的人,本來就該能包容種種的美好事物,即便這些事物本身是背反矛盾甚至拉扯的。

儘管我現在的身份暫時以電影編劇自居,但我心知肚明,能忍受我的狂躁與任性,讓我發揮所長、讓我「有用」的導演,大概只有侯導一人,所以侯導一日不嫌棄,我便一日會在他手下工作下去,至於工作形式,也不一定局限在編劇吧,端看侯導要怎麼用我吧。

行雲紀

作者: 謝海盟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

謝海盟:一九八六年生於臺北,二〇〇九年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喜歡無用的知識,現職電影編劇與自由寫作。

曾寫作數百萬字作品,鮮少示人,謂以「自娛」。二〇一五年,以《舒蘭河上》入圍臺北文學獎年金計劃。



你最想在2015年《人物》年度特刊中看到哪一張中國面孔?在《人物》微信後臺留言,你將有機會收到我們送出的謝海盟新書《行雲紀》。



點擊「閱讀原文」,用微博帳號登錄成為《人物》會員,每月將受到我們精心遴選的至少10篇文章,包括全部拳頭產品。1月僅5元,按年更有優惠。

* * *

相關焦點

  • 《刺客聶隱娘前傳》來了!原來聶隱娘之前的故事是這樣的!
  • 《刺客聶隱娘》:侯孝賢把聶隱娘寫成了一個完人!
    作為同是描寫盛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影視劇作品,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和2017年的《妖貓傳》比較起來,更加具有一種寫意山水的禪意,用疏寥的筆觸,稀薄的敘事,大量的留白與空鏡的堆積,通過一種刻意稀釋的情感和氛圍,來填補那種即將進入末世的悵寥之感!
  • 電影《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人裴的傳奇小說《聶隱娘》和榮獲第68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請看下面的細節。聶隱娘(舒淇)是魏博藩鎮的聶鋒將軍的女兒。10歲時,她被一名修女帶走,受訓成為武功優秀的刺客。13年後,她回到家中,奉師之命帶走了表弟魏博田吉安勳爵(張震飾)的性命。
  • 周末電影:《刺客聶隱娘》
    衝著侯大導演的名字,看了《刺客聶隱娘》。勿論好壞,只說說我的觀感。        一、語言極少。
  • 刺客聶隱娘——好是不好?
    《刺客聶隱娘》讓臺灣導演侯孝賢獲得了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於內地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按理說來,這應該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值得人們走進電影院。然而,就目前來看,《刺客聶隱娘》的口碑卻遭遇了滑鐵盧,僅從豆瓣評分來看,上映一天就從上映前的8.2跌倒了7.7,不少觀眾甚至表示「無聊至極」,「看的睡著」。這到底是誰的問題?是坎城的評審們不懂中國文化?是中國的觀眾不懂這種情懷?還是導演的指導不接地氣?
  • 刺客聶隱娘:一部電影的誕生
    從《海上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紅氣球》《最好的時光》《千禧曼波》,再到最新的《刺客聶隱娘》,她是最大的幕後功臣之一,「侯氏美學」的開創及實現者。 侯孝賢睽違七年,交出一部《刺客聶隱娘》,用侯氏風格的東方美學在坎城迷倒一眾西方媒體,「很遲緩,很輕柔,畫面美到讓你屏住呼吸」,「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觀看的佳作」,好評如潮,更博眾評委青眼相待,摘得最佳導演獎。
  • 《刺客聶隱娘》觀後
    想看《刺客聶隱娘》這電影,是讀了朱紅《唐時明月》中《新縑故素》一文後,看這電影,是在下載了約半個月後。
  • 《刺客聶隱娘》美術手記
    圖片來自:世紀文景,攝影:楊明《刺客聶隱娘》對於我來說,意義非凡。
  • 文藝片難逃「票房毒藥」魔咒:《刺客聶隱娘》黯淡離場
    就在近期,《碟中諜5》與《小黃人》等商業大片相繼上映,同檔期的唯一一部文藝片《刺客聶隱娘》卻已經悄然離場。  根據第三方票務機構的統計數字,截止到9月15日下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午4時,《刺客聶隱娘》的當日票房進帳僅4.6萬元,票房累計總額6094萬元,排片數量已不足0.1%。
  • 虛實相生:《刺客聶隱娘》對唐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小說中,聶隱娘四年苦練功夫,達到「白日刺其人於都市人莫能見」的程度,「以首入囊……以藥化之為水。」聶隱娘可以變形,化成小飛蟲鑽進人的腸中;她還會化屍術,及時將被刺者消屍滅跡;她能用紙剪成驢當坐騎,還有仙丹讓人服用免遭病患一年。聶隱娘的師傅送別她時說「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 尹鴻:聶隱娘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刺客
    用一個女刺客的「哈姆雷特式」的猶豫呈現了人倫情愫對政治正確的超越。內容和人性深度上並無驚人之處,表達卻完全東方語法和修辭。笙曲弦音與鳥叫蟬鳴的音樂音效在不緊不慢的鼓點調度下絲絲入扣。哈姆雷特式的刺客故事聶隱娘本是一個傳奇故事。據說是侯孝賢大學時讀唐人傳奇,就開始喜好並早就想拍成電影。
  • 虛實相生: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對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小說中,聶隱娘四年苦練功夫,達到「白日刺其人於都市人莫能見」的程度,「以首入囊……以藥化之為水。」聶隱娘可以變形,化成小飛蟲鑽進人的腸中;她還會化屍術,及時將被刺者消屍滅跡;她能用紙剪成驢當坐騎,還有仙丹讓人服用免遭病患一年。聶隱娘的師傅送別她時說「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 看電影 ▍《刺客聶隱娘》與候氏美學
    從《海上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紅氣球》《最好的時光》《千禧曼波》,再到最新的《刺客聶隱娘》,她是最大的幕後功臣之一,「侯氏美學」的開創及實現者。侯孝賢睽違七年,交出一部《刺客聶隱娘》,用侯氏風格的東方美學在坎城迷倒一眾西方媒體,「很遲緩,很輕柔,畫面美到讓你屏住呼吸」,「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觀看的佳作」,好評如潮,更博眾評委青眼相待,摘得最佳導演獎。而黃文英除擔任電影藝術指導、服裝指導、造型指導外,還將她在電影中所展現的本領化作一本《刺客聶隱娘》。
  • 《刺客聶隱娘》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
    舒淇飾演的聶隱娘偷偷地在紗簾後面聽田季安夫妻講話。1、偷偷地看舒淇飾演的聶隱娘武功極高,其師傅的評價是「劍術已成」。然而當師傅讓她去謀殺某為官僚,她躲在房梁上,偷偷的看著他們一家其樂融融,就從房梁上跳下來,走了。她向師傅解釋,說「大僚小兒可愛,未忍便下手。」於是師傅說她「道術未成」。又說,劍道無親,不與聖人同憂。
  • 幻象裡的情感世界——評電影《刺客聶隱娘》
    枯樹、霧氣繚繞的山和湖水是影片給人印象深刻的景境:湖光山色,月光下,湖中孤島上的樹,深秋中褪盡了繁葉,默默的站著,沒有任何動物和人在畫面中,只有湖面上霧氣在起舞、變化鏡頭移動,似乎有什麼驚動了樹上棲息的鳥群,一群鳥在鳴叫中飛起,遠去,片刻,一隻孤鳥艱難起飛,轉向另一個方向獨自飛去……這個鏡頭長得超過人們通常的觀影經驗,也許這就是侯孝賢設計的「陌生化效果」,他要告訴大家:這就是刺客聶隱娘的感情世界:孤傲
  • 今晚再看《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它不是商業片,也不是武俠片,亦不是歷史劇,它只是一部純粹的侯孝賢式的電影。淡到極致,重映千年。適時正是安史之亂之後,各地藩鎮的勢力,與朝廷或消或長,其中最強的是「魏博」 藩鎮。魏博大將聶鋒(倪大紅飾)之女隱娘(舒淇飾),十歲即被道姑嘉信公主(許芳宜飾)帶走,被並訓練成絕世刺客。十三年後返家,奉命要取青梅竹馬的表兄——魏博藩主田季安(張震飾)的性命。
  • 【熱映】打開《刺客聶隱娘》的正確方式
    不過,影片上映之後,文言對白和緩慢的節奏實打實地讓影院中催眠一片,也是一大奇觀。文藝青年視之如蜜糖,但睡著的觀眾談之如砒霜,還有一群雖然沒睡著但也沒看懂劇情的,已經準備買好咖啡去二刷了。到底應該如何正確評價和欣賞《刺客聶隱娘》?小編今兒就給大家科普科普,侯孝賢內地大銀幕處女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 繪本 · 刺客聶隱娘
    進入《刺客聶隱娘》傳奇詭譎的刺客世界,探尋高手對決的秘境,看他們武藝啟發、神秘性格、各式絕招、弱點與內心糾結。❖ 刺客登場❖ 刺客的訓練❖ 刺客的任務❖ 道姑師父與嘉誠公主01│刺客登場│刺客的名字:隱娘,本名聶窈。
  • 碟友發燒 | 自製 CC《刺客聶隱娘》盤封攻略
    閒來無事自製了刺客聶隱娘的CC封面,封面:電影美術黃文英老師手繪人物圖。
  • 刺客聶隱娘:一段傳奇(上)
    ▲『刺客聶隱娘』海報楔子 從空空兒、精精兒說起『聶隱娘』小說的主線劇情發生在唐德宗到憲宗時期,地點在「河朔三鎮」之一的魏博。當時魏博節度使的職務由田氏一家所掌控,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關於『聶隱娘』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主要有裴鉶、袁郊、段成式三種說法,這裡不詳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