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呆到第四年,被兩岸人民開了無數個「為何不找臺灣男友」這樣的玩笑。而且不光如此,現在一問到「畢業後要留在臺灣工作嗎」的問題就感覺被設了套,因為隨之而來的必定是 「想要,但政策規定陸生不能留臺」 ——「噢 那趕緊找個臺灣男友結婚!這樣就可以留下來啦!」
………
我們看臺灣偶像劇長大的這一代人,來臺灣前總是懷揣著一顆撲通撲通的少女心,憧憬著即將踏入粉紅泡泡偶像劇裡,遍地都是不僅帥而且講話溫柔的男豬腳。而事實呢?每天觸目可見的大多是校園裡穿著營隊大字服配籃球褲排球褲羽球褲各種褲加上室內拖的肥宅們,營隊服非紅即紫的鮮豔配色更是給著裝賦予了鮮明的個性色彩,總感覺在思考難題般雙眼堅定地往前疾走衝往教室;校外的呢?也大多是穿著衝鋒衣雙眼堅定衝往竹科的男工程師們……衝鴨!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其實臺灣帥的可愛的男生還是很多滴,可能是錯在我生活在臺灣小矽谷而不是臺北或其他地方。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對臺灣男生完全無感。相反,我喜歡極了臺灣的各種女孩子們!
尤其是臺灣腔。被媒體放大宣揚後公眾往往對它有了誤解,我要為其正名——其實真正的臺灣腔並不是志玲姐結那樣嗲得發膩的腔調,更不是近日某高齡臺灣女孩的陰陽怪氣……相反,臺灣國語講起來不疾不徐,吐字清楚,溫柔有力,簡直不要太好聽啊!讓我一個來自閩南操著一口地瓜腔的粗糙女孩熱淚盈眶羞愧不已。
臺灣腔給我的感覺,像是吐詞咬字間含著糯米,如果說爽朗的東北女孩講話如蹦豆子,臺灣女孩講話則仿佛是藕斷絲連,慢條斯理。這是大家公認的臺灣腔的「溫柔之感」。聽慣了臺灣腔的我每次回大陸都極其不適應,覺得為什麼大家說話都這麼快這麼大聲,像在吵架,聽久了頭就開始嗡嗡嗡嗡。的確,誰會不喜歡臺灣女生的臺灣腔呢?簡直是酥軟倒地恨不得化在裡頭。
但除了溫柔,較為中性風的臺灣女孩亦令我傾心不已:她們罵起幹來亦是個個乾脆利落英姿颯爽;除了罵幹外,臺灣腔的發牢騷、碎碎念也都很有趣。我的臺灣女友A每次罵幹的時候都是用那種小小聲氣急敗壞的嘟囔,讓我覺得可愛不已。(可以參見大S在那個夫妻真人秀裡的說話方式還有焦安溥每次live前的話癆時間)
她們其實是極善於把生活中的不如意用語言的魅力巧妙化解的一群人。她們的抱怨、指責,都是一分抱怨加上兩分揶揄,三分無奈,四分好笑。很多事看得太認真太較勁時人會很累,反而失焦於一開始的重點。在和她們相處的過程中,我深有體會,往往我在氣急敗壞的時候,她們怡然自得。
·忘記帶鑰匙,流落在七月的維也納深夜街頭——「沒關係啊,我們可以在樓下的咖啡館坐一晚,行程耽誤也沒關係。」
·某學弟不願攤錢給沒見過的學長買畢業禮物——「學弟好機車噢!算了算了,這次我們先幫他付。」
但看似隨和的性格不等同她們沒有原則。遇到原則問題,她們比誰都堅持倔強。
這就是我所愛的臺灣腔,以及臺灣小女孩子們。
最後分享給你一個近日在臺灣大熱的Youtuber「理科太太」,她有一個很帥的老公,讓我聯想起高中暗戀過的男同學。(不是重點,誤)略帶中性的慵懶聲音,以及面癱的表情,但卻讓人格外舒服,是我認識喜歡的很多臺灣女孩的樣子。
最後的最後 ,祝看到這裡的單身男士有朝一日可以找到一個優秀的臺灣女生!(圓了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