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過坎,迎難而上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2020-12-28 中國軍網

近日,法國新一代航母方案「出爐」,但從構想變為現實卻仍面臨諸多挑戰——

爬坡過坎,迎難而上


■海  鏡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新一代航空母艦將於2025年開工建造、2038年服役,以替代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新航母滿載排水量將達7.5萬噸,艦長約300米,可搭載30架艦載機,各項指標均優於「戴高樂」號航母。

回顧往昔,法國的航母發展之路一直走得磕磕絆絆:由於資金有限,自從兩艘克萊蒙梭級航母退役後,「雙航母」就成了夢想;儘管推出「戴高樂」號航母,晉級為除美國外全球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這艘服役20年之久的航母卻面臨多種問題:如航速較低、總體設計「頭重腳輕」、飛行甲板太短等等,甚至曾出現螺旋槳的槳葉突然斷裂等隱患。

有鑑於此,展望未來,法國新航母要從構想變為現實也不會太容易,需要不斷爬坡過坎——

航母艦載機「按時就位」尚存變數。FCAS(「未來空中作戰系統」)項目由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三國合作,但德國沒有航母,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號航母則只能配備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兩國均無研製固定翼彈射起飛艦載機的需求;加上領導權和費用分攤等方面的分歧,法國需時刻提防項目「散夥」的隱患。

關鍵的電磁彈射系統難免受制於人。二戰結束至今,法國從未研製過航母艦載機彈射系統,一直從美國購買,「戴高樂」號也不例外,致使不僅相關技術仰人鼻息,價格上還被美國「大敲竹槓」。

面對上述堪稱「卡脖子」的嚴峻挑戰,加之法國近年來經濟總體低迷、國防預算吃緊,新航母能否掙脫費用漲、性能降、服役期拖的怪圈,實難預料。

不過,新航母的研發可拉動法國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更承載著重大戰略意義:從歐洲範圍看,英國「脫歐」後,法國已是歐盟唯一的擁核國家,「戴高樂」號則是歐盟內戰鬥力最強的航母。法國打造這一歐盟內航母的新「標杆之作」,可保持歐盟內核力量和海軍實力兩項第一的「桂冠」,從而鞏固其歐洲防務一體化「旗手」的地位。

放眼全球,航母仍是當今和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大國的象徵」,有強大的戰略威懾力和投送能力。新航母與法國遍及全球、數量僅次於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相互映襯,不僅可有效維護法國廣泛的海外利益,還能有力支撐法國的國際地位及其相應的對外政策。

可見,新核動力航母不僅如馬克龍總統所言,是確保法國「戰略自主權的基石」,更彰顯了法國的勃勃雄心,驅動著法國迎難而上。

相關焦點

  • 「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處於爬坡過坎關鍵期!
    「老大上幼兒園已經是10年前的事兒了,那時是在家附近的社區裡上幼兒園,花費也不貴,報名就能上。沒想到現在老二上幼兒園,連名都報不上。」回憶起一年多前的報名經歷,郭華抱怨道。「入園難」不僅發生在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雷萌(化名)住在四川省某縣城,也是一名「二孩」媽媽。她的小兒子是農村戶口,而縣城的公立幼兒園優先錄取縣城戶口。無奈之下,雷萌不得不到處託人找關係,為小兒子今年9月份上學做準備。「要想家門口有一家放心的幼兒園,真難。」雷蒙嘆了一口氣說道。
  • 黃明:直面爬坡過坎期迎難而上 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
    黃明在應急管理部部務會上強調直面爬坡過坎期迎難而上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1月30日,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副部長黃明主持召開部務會議,聽取近期全國安全生產形勢匯報黃明強調,當前安全生產正處於爬坡過坎期,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扭住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會議指出,當前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一些行業領域重大事故上升,較大事故多發。
  • 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鎖定大年三十
    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軍營過大年》海報中國軍網、強軍網訊 記者金婧怡報導: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軍營過大年部隊官兵點擊進入中央軍委機關網即可收看整套晚會節目;全國網友可以通過中國軍網、解放軍報客戶端、軍報記者微博,以及中國軍網抖音號等平臺,收看節目精彩片段。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以「追夢強軍賀新春」為主題,突出戰味、兵味,充分展現廣大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的嶄新風貌。
  • 展示國威軍威的軍服文化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當過兵的人,軍服是一輩子的記憶。 軍服,以其特有的雄壯美徵服了無數人的心靈。陽光帥氣的軍服襯託著風華正茂的軍人,給人以英姿颯爽、朝氣蓬勃之感,讓任何流行時裝都顯得黯然失色。軍服作為一種有著獨特蘊涵的文化現象,引來不少學者的關注與研究。
  • 江蘇「唯一」趙姓開國將軍,曾任解放軍報總編輯,他是誰?
    很多軍事迷,一定會訂閱《解放軍報》,該報創刊於1956年,是解放軍報社出版的中央軍委機關報,1999年《解放軍報》網絡版進入國際網際網路,2004年更名為「中國軍網」。而我們江蘇唯一的趙姓開國將軍,曾任解放軍報總編輯,他是誰?
  • 解放軍又添後勤神器:高原炊事車全身「黑科技」隔壁印軍酸了
    新型高原炊事車 圖源:中國軍網當然不是,戰士們能在第一時間吃上新鮮出爐的飯菜要歸功於新型高原炊事車。據炊事車駕駛員和愛軍介紹,新型的炊事車越野能力極強,還可以在行進中加工製作各類菜餚主食,十分快捷高效。
  • 黃明在應急管理部部務會上強調 直面爬坡過坎期迎難而上 從根本上...
    黃明強調,當前安全生產正處於爬坡過坎期,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扭住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會議指出,當前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一些行業領域重大事故上升,較大事故多發。
  • 夜戰科爾沁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回聲還沒消失,連長李松和偵察班長藉助微弱的拇指燈燈光,在隨身攜帶的陣中日記上記下溫度、風向、距離等數據。 「夜間能見度低、目標難捕捉、車載火器射擊精度低……」一個個棘手難題令剛到任的李松措手不及。從作訓參謀調任連長崗位時間不長的他,剛點上「三把火」,就被夜訓這「三盆水」給澆滅了。從軍十餘載,參與大小演訓不下百場,實踐讓他明白:「神槍手不僅需要苦練,更需要大量的實戰數據支撐。」
  • 黃玉治:當前煤礦安全生產仍處爬坡過坎期
    來源:中國能源報(文丨本報記者 武曉娟)煤礦安全生產實現「三下降」,30萬噸小煤礦仍是整治重點2019年全國煤礦發生死亡事故170起、死亡316人,分別下降24.1%和5.1%;繼2018年百萬噸死亡率首次降到0.1後,2019年繼續下降10.8%
  • 「我在東北玩泥巴」,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歌曲,印媒:解放軍打心理戰
    印度流行愛情歌曲《Tunak Tunak Tun》曾被網友空耳改編為《我在東北玩泥巴》一時火遍網絡最近這首歌在中印邊境對峙區域的上空被多個擴音器循環播放~~~印媒:人民解放軍對印軍「打心理戰」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
  • 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就是這首歌!1962年對印反擊戰前也用過這招
    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播放印度「國民神曲」,1962年對印反擊戰前也用過這招據「今日印度」網站9月17日報導,在中印邊境列城地區,解放軍架設了多個擴音器不停向印度軍隊播放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歌曲,印度媒表示,這似乎是一種分散印度軍隊注意力的舉措,這種心理戰策略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時也曾被解放軍使用過
  •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澎湃新聞記者 蔣曦 2014-12-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 人民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歌曲,果然是這首!
    「打心理戰」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印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猜測,解放軍此舉或是為了轉移印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為了給自己減壓。大聲播放歌曲不僅表明解放軍試圖分散印軍的注意力,還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了解印軍所有的行動。印媒稱,印度軍隊的大部分士兵都使用印地語和旁遮普語交談,解放軍可能曾經聽到印度軍隊用印地語或旁遮普語哼唱歌曲,並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並不擔心最近的事態發展。
  • 受到全網怒罵的《亮劍3》,為何被《解放軍報》誇讚
    這是一部誰看誰氣,受到全網怒罵的電視劇,所以它只是簡單停播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所以希望已經得到如此結果的劇方可以好自為之,不要再出來「作妖」,但劇方似乎一直都不死心,除了髮長文硬剛人民日報外,他還將解放軍報官媒的一篇文章掛起來當擋箭牌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小推車」見證大國力量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去年10月,武漢市軍地有關部門剛剛完成新一輪動員潛力調查。質量、位置、使用狀況……一條條翔實、精準、可靠的動員潛力數據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為工程建設迅速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時代的「小推車」更加高效。面對嚴重疫情,一大批汽車、手機等製造企業紛紛改線跨界,加入生產口罩的大軍,最快一家企業僅用76小時就造出口罩機。
  • 解放軍給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1962年也曾播放過相似歌曲
    、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最終解放軍大獲全勝,收復了部分領土,邊境因此安穩了幾十年。印度不吸取1962年的教訓,如今的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1962年武器裝備落後的解放軍都能打的他們潰不成軍,如今,解放軍只是不想輕啟事端。然而,如果印軍不知悔改,那麼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具有和諧民主的社會,這次的中印對峙,完全是因為印軍越線挑釁在先。
  • 12月23日解放軍報導讀
    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23日星期三,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12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以上內容敬請關注頭版。近日,北部戰區海軍某作戰支援艦支隊一場全要素實戰化綜合補給演練,在海天之間打響。
  • 英雄輩出的時代記憶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當武漢這座城市的畫面上出現剛健雄渾的「英雄之城」四個字時,一段感天動地的中國全民抗疫記憶展現在觀眾面前。由新華社傾力打造的紀錄片《英雄之城》在全網發布後,產生了熱烈反響。 疫情之下,沒有橫空出世的英雄,卻有無數挺身而出、勇敢逆行的普通人。
  • 家風一條河 涓涓育忠烈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我把出嫁時娘給我的那隻銀手鐲當了,換成銀錢,買回了一堆布料和針線,給前方的解放軍親人縫製了幾十雙布鞋。後來聽說,連陳老總都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我真為自己感到驕傲。1975年,部隊來徵兵。我對大兒子蔡敬朋說:「好鐵要打成釘子,好男就該當兵。孩兒,去吧!」敬朋去了內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當了一名鐵道兵。那時,我總盼著他寄回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