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上這位大叔名叫蔡中華,今年76歲,老人家是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張汴村人,說起蔡大叔那可是個名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網紅」,大叔雖年已古稀,可是身強體壯,尤其是飯量驚人,很喜歡吃燴麵,常常一頓飯要吃2大缽碗外加一個大饅頭,讓很多的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2020年11月份的一個周六中午,我們就見識了大叔的飯量,確實是名不虛傳,同時得到大叔有關飲食的另一個信息,他說肉裡有細菌,幾十年不吃肉了!文章發表後,引發大家熱議,然,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卻有一些網友看上了大叔的大缽碗,給攝影師發私信留言:大叔的那個大飯碗看上去是個古董,應該是個元青花什麼的,有時間去問問他賣不賣?更多的網友對大叔幾十年不吃肉表示懷疑,覺得另有隱情。1個月後,攝影師帶著網友的囑託前去看望了大叔。
說起蔡大叔那可是個有故事的人,大叔幼年父母雙亡,跟著大姐長大,10來歲的時候就學會了做飯,開始下地幹活,成年後父母留下的優秀基因讓他長成了一個1米9的英俊小夥子,他身強體壯,幹起活來一人能頂三個人,雖然家境不是很好,可是找媳婦卻不是難事,本村的馬姑娘便和他成了家。大叔沒有什麼文化,在農村老老實實當了一輩子的莊稼漢,他認為當農民種莊稼吃飽肚子便是好生活。
大叔身材高大,一身的好力氣,飯量自然很大,吃飯最喜歡的就是「河南燴麵」,每天吃麵是必不可少,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小時候跟著大姐學會的做飯技術讓他受用了一輩子,因此總覺得老婆做的飯菜不如自己做的香,每天中午吃麵的時候便是他親自操刀上陣的時間,一口大大的黑鐵鍋裡先炒好蔬菜,然後倒入開水,柴火燒開煮熟便下入麵條,鍋開2次就是開飯的時候。他說吃菜不講究,都是時令蔬菜,多以蘿蔔,白菜,南瓜,茄子為主,炒熟和麵條一起煮就能入味。
大叔吃飯用的飯碗看上去很大,直徑在20CM以上,當地人習慣把這種大碗稱作「大缽碗」,上次看到大叔坐在院子裡,不顧剛出鍋熱飯的燒燙,一連吃了2大碗,儘管嘴中沒有牙齒,卻「呼嚕呼嚕」吃得很快很香,甚至可以用狼吞虎咽來形容。吃飯中間,鄰居大嫂站在地坑院上給我們介紹說:「蔡大哥年輕的時候才厲害,這樣的麵條最少能吃3大碗,他力氣大飯量大在村子裡是出了名的!」2大缽碗麵條下肚,大叔有點不足興,又吃了個大饅頭,偶爾就上幾口燴麵留下的菜。
吃飯中間影友老師建議大叔做燴麵放點肉會更香,「我幾十年就不吃肉,肉裡有細菌,不能吃!」,我們對大叔的話難以理解,只是聽大娘小聲說道,「他以前吃哩,我不想說他!」看來另有隱情。再說大叔這隻大缽碗,看上去很真是特別,不但很大,而且碗口和碗底幾乎一般大小,碗口外側是一道藍色的細線條,外側有簡單的草木造型,甚至還有一圈黑黑的「包漿」,難怪有影友認為,這可能是個很值錢的古董「元青花」。
這次我們去看王大叔女影友Z老師特意給他帶了3斤豬肉,兩位老人家顯然非常高興,立即在地坑院裡燒柴火煮大肉,40分鐘後熟肉出鍋,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大娘坐在一邊似乎毫無興趣,蔡大叔卻是滿臉笑容,甚至夾起一塊肉先嘗了起來,嘴裡連聲說著「香香香,美美美!」
馬大娘坐在那裡說道:「我不愛吃豬肉,只喜歡吃牛肉,過年的時候,我買一些牛肉,老蔡買點豬肉,他不是不吃肉,是怕花錢,從小受過苦,一輩子很節儉。」Z老師一邊拍著小視頻一邊問大叔吃不吃肉?大叔樂的笑呵呵,「我是一年春節只吃一次肉,年對年的吃肉,農村賺錢不容易,要節儉過日子,不能講奢侈,家有餘糧心裡才不慌,豐年要想到荒年。」看來大叔幾十年不吃肉卻有隱情。
接下來的午飯自然還是大叔喜歡吃的河南燴麵,不同的是鍋裡有了豬肉,出鍋後大叔吃得特別香,2大碗和一個大饅頭順利地下了肚子。我們注意到,大叔家裡還有同樣的另一隻大缽碗,看來家裡的「古董碗」還真不少!
吃完飯站在院子裡我們聊開了大叔的「古董碗」,老人聽我們說可能是個很值錢的「老古董」,哈哈哈地笑了,馬大媽說這是前年過小年的那天在鎮上買下的,5元一個很便宜,農村人有講究陰曆23都要添碗筷,這裡邊的肉比碗貴!蔡大叔很爽快說道:「你們要看上這大缽碗,拿走好了,不要錢!」
兩位老人家和我們是6年多的老熟人了,關係一直都很融洽,聊天開玩笑都很自然。他告訴我們說現在是村子裡的大名人,幹部們都知道他上了網,叫啥網紅,孩子們在外邊手機上也能看到他,你們多拍點,這樣孫子能經常看到他,說完後嘴裡不停地說著「捏捏捏,照照照。」
大叔說和我們成了好朋友,好久不見心裡怪想念的,昨天晚上還夢到了我們,今天就吃上了你們帶來的肉,讓他提前過了一次癮,心裡覺得過於不去,要送給我們一袋子地裡產的紅蘋果,大家自然是婉言謝絕了老人家的好意,Z老師特意對大媽說下次來給她帶牛肉吃!
大媽說你們不嫌棄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隨時都可以回來轉轉,大家自然是很樂意地答應了,以後會常回家看看。
蔡大叔身體一直很健康,一直堅持種著20多畝地,甚至還承包其它村民的土地,他認為做農民種莊稼就是本分,外出打工那是孩子們的事情,只要身子能動就要下地幹活不能誤了農時,日子呀還要節儉著過。他家早已在村子裡蓋起了新房子,在市區還有住房,都讓孩子們住著,他和老伴圖自由,喜歡地坑窯洞的冬暖夏涼,不願意離開這裡,要把好生活留給孩子們。
這次看望蔡大叔落實了網友們的2個問題,攝影師認為不虛此行,無論大叔說不吃肉是啥原因,還是大缽碗是不是古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間的真誠相處,各位您說是不是啊?
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