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異星覺醒》/外星生命(港) / 異星智慧(臺) / 生命
豆瓣:6.7分/33553人評價
時長:104分鐘(上映版未剪輯)
一句話推薦:劇情不新鮮,人物很蠢,但依舊是電影院裡那種好看的恐怖片。
奇葩說第四季有一個挺奇葩的討論話題「得到一枚高等生物的蛋,我們是該細心呵護還是毀滅TA?」這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創意、腦洞性辯論題。
才上映的《異星覺醒》(這片名真是一點都不劇透啊!)也算是包括在這種外星物種太空驚悚片的範疇,一般來說,這種電影的配置必然有:癲狂的科學瘋子或者嗜血的太空怪獸,外加太空密閉環境必然導致船員扭曲的人性,還有一堆排隊等著毀滅地球的外星文明……當然,這樣的B級片的風格特別容易出驚悚片,畢竟黑暗森林法則是很酷炫的,它對宇宙秩序的表達有種逼近真理的壓迫感,高級文明都應該保護自己隱藏起來。
《異星覺醒》就是典型的「太空+密閉空間+觸手+怪物」的風格故事,那麼如果要誕生這樣一部外太空的驚悚片,就必然要有作死的人類去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
一切就發生在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有機體身上,而它甚至被心懷善意的地球人海出了一個名字:卡爾文(Calvin)。
最開始小小的卡爾文看起來有點萌萌噠,但一次操作事故開始使情況朝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黑人叔叔愛的供養,完美展現出了對於外星生物的美好願景,可能會治癒癌症什麼的…… 而且他出於對卡爾文(片中的外星生物名字)的愛與憐憫則過於聖母導向,黑叔叔認為卡爾文只是出於生物的本能想生存下去,錯不在它,是這個殘酷的世界的錯,於是就決定以自己的身體供養它,大叔對卡爾文的感情,以及他寧可置隊友於死地,也不願看到卡爾文被消滅掉。
生存的本能,驅使它消滅「敵人」,這個動機比起奇葩說討論的話題更加現實。
(黑叔叔用腿供養卡爾文)
生命,來自死亡,這只是宇宙的一條定理而已,卻更讓人感到後怕。
卡爾文的聰明和超強的適應能力與飛船上人類太空人精英的愚蠢反應遲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00億美元建造的空間站,它防範機制和設計白痴到讓人髮指,不過這一切,都是為劇情背書。編劇的目的就是要使異形(卡爾文)的能力遠遠超出人類的控制力,只是劇情在設置這一塊沒有塑造出嚴謹的說服力而已,但是編劇要展現的目的其實是很直接的,要讓人學會敬畏。
敬畏什麼?那些未知和我們尚不能掌控和預測的一切。
據編劇介紹,影片的創作緣起正是我們當下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外太空是否真的存在生命,人類是否應該貿然和未知生命接觸?而一旦接觸,這個後果我們是否有能力承擔?
這裡就和奇葩說開篇那個話題完美切合,得到一枚高等生物的蛋,我們是該細心呵護還是毀滅TA?」,羅振宇在那一集最後的拷問就是,這道題的本質是「玩不起的事情不要玩!」。
羅胖說,兩個選擇擺在你面前,選擇A會得到一百萬美元,選擇B有可能是一億美元,也有可能是零,選哪個?好,這個還有人會想著賭一把,畢竟大不了一場空。
那麼,如果是一把左輪手槍,轉輪裡有三顆子彈,對著自己腦袋開一槍,要麼得到一億美元,要麼一槍崩碎腦袋,選哪個?
當時看到這個辯題,作為太空驚悚片異形的忠實擁躉,我從頭到尾的選擇就是死都不孵化,立馬砸了,孵化就是作死,在觀影時及時是卡爾文前期搖擺搖晃招人喜愛的時候,我都是看的背涼涼的。
人類的骨子裡有探索未知的DNA,好奇作死這種本能幾乎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全部進程中。第一個使用火的人類、第一個在雷電下放風箏的人類……作死似乎也成為社會進步的階梯。當我們的科技發展到與宇宙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人類越來越可能探索進宇宙深處時,心懷一顆敬畏之心,總是好的。
回到這部電影製作本身,對於一部科幻驚悚片來說,整體而言,不管是太空場景製作、動作節奏把控都保持在很高的水準,尤其在前期驚悚氣氛的營造方面相當出色,是國內電影院比較罕見的很完整的恐怖類型片(部分血腥場面少兒不宜),而且沒有特意轉製成意義不大的3D版,它的缺點在於劇情和題材都不夠新鮮,人物塑造有時過於愚蠢,對於影迷來說有些似曾相識,普通觀眾還是會收穫不少「驚嚇」的樂趣。
ps:
1:本來瑞安·雷諾茲原本打算以主演身份加盟該電影,但由於檔期衝突,最後只能以配角身份加盟,所以早早就掛掉了,大家可以想像下,如果黑人叔叔或者真田廣之的日本人角色由小賤賤瑞安·雷諾茲來演的話,戲份會多很多。
2:最後飛船落地點是在越南,如果是廣東省的話,可能就沒有續集了。
而且知乎上已經有在討論如何烹製卡爾文了:
「第一,卡爾文有細胞壁,直接滷水肯定不行,要破壁。第二,火焰槍都殺不死,所以直接高溫加熱不行。第三,無氧外太空,多輻射線也可以活動,所以什麼燜燉煮,微波爐應該不可以。
我建議,先液氮保鮮滅活,它進入休眠期,然後破壁,入上等藥材長期醃漬,使得其生命活性消失,由此變得美味爽脆,醃製時建議將老抽、生薑、紅糖、蔥花、辣椒、九層塔、桂皮、八角調和成濃汁注入裝有卡爾文的真空食物保管箱中。這可以通過浸泡使得湯汁浸入每一個細胞內。」
怎麼辦,有點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