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英雄】黃繼光血肉之軀為什麼能擋住子彈?

2021-03-01 邯鄲新聞網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事跡也不是靠「常識」來否認的。針對近期網絡上頻頻出現的「唱衰英雄」行為,中國之聲微信推出系列策劃——《捍衛英雄》,以當事人見證、科學論證等方法駁斥對英雄的質疑。邯鄲新聞網微信平臺從今天開始予以轉載,今天推出第一篇:《黃繼光血肉之軀為什麼能擋住子彈?》

1952年韓戰相持階段,美方計劃一天時間奪下五聖山(被彭德懷稱作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前的兩個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這兩個高地背後的山地裡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就是上甘嶺。此時,志願軍只有一萬人,而敵方則聚集了七萬餘兵力及火炮、飛機等。

在敵人的炮彈、航彈的打擊下,上甘嶺主峰標高被削低整整兩米,寸草不剩。志願軍堅持四天後,傷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陣地全部失守。美軍在奪來的高地上修了地堡。

志願軍反攻,黃繼光所在連僅存16人,要爆破4個子母堡,連續失敗後,只剩下營參謀長張廣生、六連連長萬福來、六連指導員馮玉慶、營通訊員黃繼光、連通訊員吳三羊和肖登良。他們炸掉了三個地堡,付出的代價是吳三羊犧牲,肖登良重傷,黃繼光爬到最後一個地堡前的時候,全身也已經七處負傷。他爬起來,用力支起上身,向戰友們說了句什麼,只有指導員馮玉慶省悟了:「快,黃繼光要堵槍眼。」隨後,黃繼光就用他並不寬闊的胸膛,堵住了那孔噴火吐焰的槍眼。

圖為1954年部隊畫家創作的英雄畫像被翻拍成相片。對於黃繼光英雄壯舉,近年網絡上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人質疑,從人體構造上看,肉體擋不住子彈。連續射擊將使人體殘缺不全,肉體無法抵擋機槍的持續掃射。

地堡類工事防護性強,但視野有限,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相當於在敵人碉堡的機槍射擊方向上,擋住了敵軍的視界和射界。

即使敵人通過持續射擊打穿黃繼光的身體,也無法恢復整個射擊口的觀察視野。如果敵軍想正常射擊,就必須推開黃繼光。而不管是用工兵鏟等器械從內部推,還是從工事中走出搬動屍體,敵人都需要時間,射擊也要停止。

黃繼光捨生忘死的犧牲,為志願軍後續部隊衝上陣地、拿下美軍火力點,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圖為戰友事後公布的黃繼光遺體照之一,照片中黃繼光用來封堵槍口的胸部以上部位,被大量敵人子彈擊中,已難以辨認。這組照片的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而戰友肖登良更是目睹了黃繼光堵槍眼的全過程,肖登良的女兒肖冬梅說,為了戰鬥的勝利,黃繼光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

圖為肖登良(持槍者)。他一生做報告上百場,為傳承黃繼光精神做貢獻。

在當時的韓戰期間,蘇聯衛國戰爭的電影《普通一兵》熱映,講述的是一位叫馬特洛索夫的蘇聯英雄撲向敵人炮火,用胸膛堵住了槍眼的故事。黃繼光英雄事跡與馬特洛索夫如此相似,有網友質疑,黃繼光事跡為了配合當時的宣傳需要虛構的。

黃繼光戰友王精忠回憶,黃繼光是一位好學、思想覺悟很高的好戰士,在軍中環境的薰陶之下,選擇了和馬特洛索夫相同的用血肉之軀堵住炮火的行為是必然的而絕非偶然。

馬特洛索夫之後,也湧現了一批以肉體堵槍眼的英雄們,有媒體曾統計,朝鮮人民軍中至少有22名英雄捨身堵槍眼。

有人曾以英雄的家鄉無人叫黃繼光為由質疑英雄的存在,事實上,黃繼光出生後,按族譜起名「黃際廣」。黃繼光參軍登記時,文書將他的名字聽成並登記成「黃繼光」。

那時黃繼光還不識字,沒能及時更正。當負責接新兵、後在其所在連隊擔任指導員的馮玉慶發現有誤時,對黃繼光說:「繼光,繼光,繼承光榮傳統嘛,多好的名字啊,就叫黃繼光吧! 」所以直至犧牲,黃繼光一直沒用真名。

毛澤東曾多次接見黃繼光媽媽鄧芳芝,一場戰爭讓他們同時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鄧芳芝曾寫信給毛主席,「光兒光榮犧牲之後……大家親切地喊我"黃媽媽"。大家都說願作我的兒女,請我到他們工廠、機關、學校、鄉村去耍……」英雄捨身為國,英雄的母親堅毅和剛強,這是中華民族的脊骨,也是我們所要捍衛的!

來源:中國之聲微信號

相關焦點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2020-11-15 05:05:04 修橋工兵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奮力修橋,用血肉之軀搭起鋼鐵橋梁,用犧牲換來了準時抵達前線,創造出一個令敵膽寒的奇蹟。  志願軍官兵在敵人完全掌握制空權、連番狂轟濫炸中,利用極少量的防空力量反擊,連續修橋,人人不怕死,個個不懼敵,最後用血肉之軀搭起了人橋。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敢打必勝的戰鬥意志、軍紀如鐵的紀律觀念,在慘烈的戰爭背景下顯得愈發鮮明而厚重。影片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令人潸然淚下。
  • 《八佰》之後再無八百,用血肉之軀捍衛最後的尊嚴
    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曹操大軍,成就不朽戰神名號,以一人之力敵曹軍百萬雄兵,讓曹軍將領人人膽寒,他心中有「國」,面對百萬雄兵,仍然無怯戰之心,即使知道此次有去無回,為了心中地「國」也義無反顧。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卻快忘記了曾經是誰為了能有如今的生活,用血肉之軀硬捍敵軍冰冷的子彈
  • 《金剛川》: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英雄讚歌
    影片以四個章節講述了一群血肉金剛拼死戰鬥的故事以及「毀橋——修橋——過橋」的全過程。戰爭年代的分離,來不及好好告別:吳京所飾演的老關是一位捨生取義的英雄為了掩護正在過橋的主力部隊,他主動暴露位置,吸引敵機攻打,他的血肉之軀綻放在了炮火之中。
  • 火影:沒有血肉之軀的穢土轉生人,為什麼可以使用通靈術?
    為啥火影中穢土轉生沒有血肉之軀的人也可以使用通靈術?實際上問這個問題的人明顯對於穢土轉生這個技能不是太了解,穢土轉生個體有血肉之軀,同時通靈術的使用條件也是比較簡單的,下面具體說明一下。穢土轉生能夠成功發動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活人載體,沒有血肉之軀的穢土轉生個體是不存在的。有一部分火影迷對於穢土轉生這個術存在誤解:認為轉生出來的個體並非血肉之軀,實際上按照劇情中的設定,穢土轉生的本質就是把已經死去的個體靈魂重新強制附著在火影主世界者的活人載體上面,隨後利用塵埃模擬被召喚者之前的容貌。
  • 解密黃繼光犧牲細節,身體擋機槍有用嗎?是真英雄還是無用的犧牲
    因此戰爭時期的不少英雄事跡,都被標上了「誇大,不算什麼」的標籤,甚至有人大放厥詞,稱:黃繼光擋機槍,董存瑞炸碉堡,那都是簡簡單單的事情。這種「唱衰英雄」的行為,讓人不由憤怒,那身體究竟能不能擋住機槍?又能擋多久?  首先說到子彈的傷害,在很多影視劇中,中彈之後,還能夠行動自如,甚至於中彈數槍,依舊生龍活虎,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金剛川》致敬歷史關照當下 詮釋「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片中志願軍戰士為了大部隊過河、支援金城前線,克服傷痛與重壓不惜以肉身架橋;幕後武行演員們身處秋季的丹東
  • 英雄不朽丨「鐵腿通信員」穿梭槍林彈雨 用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口
    今天(16日)的《英雄不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報導,為您講述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的故事。1953年7月,李家發所在的連隊主攻敵人扼守的轎巖山。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 郎曉彤:當時部隊的戰士距離主峰約200米的時候,突然一陣密集的子彈從半山腰的地堡裡射了出來,幾名爆破員衝上去全部犧牲了。李家發挺身而出,主動請求炸掉敵人的地堡。
  • 李繼德: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我親眼看見他堵槍眼
    李繼德,男,職業:士兵,取得的成就:英雄!1935年出生,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木李鎮三聖村人,現年(2020年)已85歲,參加過抗美援朝,當時的部隊是45師135團,是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戰友。李繼德說:「抗美援朝我參加了,我和黃繼光是戰友,我們關係很好,我親眼看見了黃繼光堵槍眼,他犧牲時我就離他只有50米。
  • 抗疫電視劇《在一起》:每一個血肉之軀下,都有一顆英雄魂
    每一個單元的故事,都有真實的原型;每一個故事的原型,都是疫情期間閃閃發光的英雄。2020年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我們肩負了太多的痛苦,也收穫了太多的感動。因為疫情,更讓我們明白,我們總掛在嘴邊的蓋世英雄,並不是空穴來風,全都是血肉之軀。
  • 黃繼光犧牲的戰役,郭蘭英唱的這首歌曾火遍全國:一條大河波浪寬
    這部以上甘嶺戰役為背景的電影,成功塑造了張忠發、孟德貴等志願軍基層指戰員的英雄形象,在全國觀眾中引起了共鳴。電影上映時,萬人空巷,而由郭蘭英演唱的電影插曲《我的祖國》,更是火遍全中國。可以說,在那個年代,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唱這首歌曲,所以這首歌曲又有著「第二國歌」的稱呼。
  • 《金剛川》:血肉之軀架起民族脊梁,英雄之魂不滅
    為了支援前線,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動出擊,在物資極為匱乏,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一次次搶修架設在朝鮮金剛川上的一座浮橋,以血肉之軀保證大部隊順利通行。影片上映後遭遇不少批評的聲音。也許是工期太趕,它沒有取得預期的反響,豆瓣評分也明顯不如上一部熱播戰爭劇《八佰》。
  • 枕上書:鳳九燃燒血肉之軀,替帝君擋下誅心之劫,帝君失聲痛哭
    枕上書:鳳九燃燒血肉之軀,替帝君擋下誅心之劫,帝君失聲痛哭。(文章由有才情的女子原創,嚴禁轉載,侵權必究,全網搜索,無處藏身。)大家都知道,帝君和鳳九馬上就要離開阿蘭若之夢了,回到九重天之後,帝君就著手準備跟鳳九的婚禮了,只是在結婚當天,姬蘅以秋之毒發作之由把低聚騙了過去,並且要挾帝君帝後之位永遠空缺,永遠不能再娶,真的是夠狠的了,只能說女人狠起來,都沒男人什麼事了,但是帝君可不是一般的人,怎麼會受姬蘅擺布,為了擺脫姬蘅的困擾,所以帝君把姬蘅身上的秋水之毒全部引到了自己的身上,而一直被帝君封印者的魔君渺落
  • 北美票房:《血肉之軀》超級碗另闢蹊徑登榜首
    北美票房:《血肉之軀》超級碗另闢蹊徑登榜首 《血肉之軀》 登頂
  • 《金剛川》「人橋」幕後,是血肉之軀搭建的英雄橋
    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金剛川》發人橋特輯 戲裡戲外共克時艱合力搭橋日前,正在熱映中的電影《金剛川》發布人橋特輯,直擊感人至深的人橋場面幕後艱辛。
  • 血肉之軀的駱駝,為什麼能以仙人掌為食,它們不怕疼嗎?
    駱駝雖然被譽為「沙漠之舟」,但是駱駝也需要水分才能維持自身的生長。在水源較少的沙漠地區,駱駝為了適應這種環境,演化出了一種獨特的生存能力,那就是能夠以沙漠植物:仙人掌為食。那麼問題來了,仙人掌有許多尖銳的刺,駱駝也是血肉之軀,為什麼它們不怕這些尖銳的刺呢?
  • 我的叔叔是黃繼光
    &nbsp&nbsp&nbsp&nbsp他的「三爸」叫黃繼光。黃擁軍,是黃繼光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也是黃繼光弟弟的兒子。&nbsp&nbsp&nbsp&nbsp20日是黃繼光犧牲68周年的紀念日,紀念館內要舉行紀念活動。黃擁軍對記者說:「關於黃繼光的這一事跡早已耳熟能詳,但我卻想告訴大家更多有血有肉的黃繼光。
  • 《金剛川》:血肉之軀,奠和平盛世 | Weekend Movies
    《金剛川》卻另闢蹊徑,沒有像以往軍事題材影片一樣,著眼於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中的風雲人物,卻將鏡頭對準了普通士兵,記錄下他們以血肉之軀守住那座橋。他飾演高射炮炮手張飛,傳神地表演出這個角色從起初的懦弱猶豫到最後的決絕無畏,為戰友報仇、為大部隊能渡河而拼死一搏。
  • 《冰血長津湖》:志願軍戰士用血肉之軀鑄就的豐碑
    2019年5月,CCTV6央視電影頻道在黃金時段播出了4部抗美援朝題材影片,包括故事片《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和紀錄片《冰血長津湖》。看了《冰血長津湖》這部電視紀錄片,被志願軍戰士勇敢無畏的精神所折服!在那冰雪的戰場,志願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英雄讚歌!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一場決定性戰鬥,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東線部分。
  • 軍報評論:捍衛英雄,就是捍衛民族脊梁
    那些黨史軍史上的英雄人物,又一次鮮活地呈現出來,在全社會掀起一股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熱潮。「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回顧歷史,每當中華民族和國家出現危難時,總有許多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人之不敢為,當人之不敢當,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 海賊王:布魯克黃泉果實覺醒,「血肉之軀」回歸,不再是一副白骨!
    海賊王:布魯克黃泉果實覺醒,「血肉之軀」回歸,不再是一副白骨! 來到新世界,並經歷了許多冒險之後,草帽一夥終於來到了和之國。在和之國,索隆本應該是眾人矚目的焦點,但卻被霍金斯壓制了,而且還暈倒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