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對面住著一個公園,望江公園。風傳公園裡住著一個美人,死了一千多年的美人,唐代的薛濤薛校書。在薛濤井畔,有老人給我講述了一個詭異、浪漫而傷感的故事。
公元809年,元稹元大少入蜀,這時他剛30歲而薛濤已到中年。在枇杷巷口,元稹對薛濤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與你年輕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貌。」
千秋絕豔圖(局部),明·佚名
元稹和薛濤迅速陷入愛情的銀河,並成為其中最亮的兩顆星星。在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元稹從薛濤的香榻起來,走到廚房,用榔頭外加火鉗拔下一顆牙齒,送給情人。薛濤很感動,她留了點兒香淚,接著又跟元稹出了身香汗。
不過明星間的愛情,就像政客間的友誼一樣不穩定。他們的感情不久就破裂了。元稹每天都喝醉,拿流的眼淚澆花,吐的血洗腳,唱「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如此幾周,還是想不通,就跑去找薛濤想要回牙齒。
薛校書正站在園子裡看一朵開得好的香水百合,琢磨著要不要提點香精出來加到信箋裡。元稹傷心欲絕地闖進來,徑直對薛濤說:「把我的牙齒還給我。」
薛濤微微一笑,款擺腰肢,小手指頭彎曲著點點空中,說:「跟我來。」
元稹隨薛濤進到閨房,薛濤拉開抽屜,說:「自己拿。」
哦!原來一抽屜都是各種型號各種顏色的牙齒,橫七豎八放著,各顆齒上血的顏色有些新鮮有些已經頹敗,因為薛濤開抽屜有些用力,那些牙齒就在裡頭做不規則運動,四處散落就像古戰場的骷髏頭們遇到一場狂風沙。元稹元大少呆立當場,故事也到此結束。
千秋絕豔圖(局部),明·佚名
這個故事很有趣,但不可靠,原因有二。
其一,故事原型乃是杜牧。說小杜拔牙贈妓女,感情破裂後去索還,遭遇一抽屜牙齒,見於李敖的演講。李敖沒有說明出處,而我遍查《舊唐書·杜佑傳》中附的《杜牧傳》、《新唐書·杜牧傳》,以及近人繆鉞的《杜牧傳》、《杜牧年譜》,都沒有這個段子。也許這個故事只是民間流傳的「都市傳奇」,到了成都,又被本土化,安到了薛濤身上。
其二,薛濤與元稹的不了情,極可能是後人杜撰。卞孝萱作《元稹年譜》,有詳細考辨,結論是二人從未謀面,目前所存傳為兩人唱和的三首詩,均不見於兩人的詩集,細考其文辭,疑點也多,基本可斷為偽作。
千秋絕豔圖(局部),明·佚名
因此,老人所講的故事,不能契合薛濤的平生。望江公園裡那個集句對聯,也許才更能反映薛濤活色生香又悽涼生哀的際遇:獨坐黃昏誰是伴,怎叫紅粉不成灰。
故事雖不可靠,但其中折出的社會風俗,仍足玩味。非健康原因的拔牙習俗,在距今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蹟中已可窺見,至龍山文化始衰落,此後不斷南移,抵達蘇、滬、浙、鄂、蜀、閩、粵等地,漢唐後主要保存在南方民族。前面講的拔牙贈情兒的兩故事,一發生在揚州,一發生在成都,從地緣位置來看,是靠譜的。
至於拔牙的動機,則眾說紛紜。
有稱是為了美。晉代《博物志》說:「荊州極西南界至蜀諸民曰僚子……既長,皆拔去上齒牙各一,以為身飾。」宋代《太平寰宇記》也說:「僚婦人,長則拔去上齒如狗牙,各以為華飾。」如此則牙齒跟淡水珍珠、鉑金戒指、翡翠墜子等的功能差不多,都是為了使佩者的容光更豔麗。不過想想牙齒那形狀及牙根的血跡,我覺不出有啥豔麗的。
有稱是為了孝順。清《峒溪纖志》記:「仡佬者,父母死,子婦各打二齒,投棺中。」《大清一統志》中也記:「貴陽府苗蠻……父母死,子婦各打二齒,納諸棺中,以為永訣。」父母死了,兒子和媳婦就各拔掉兩個牙齒,置於棺中,代替自己陪葬,好讓至親逝者在泉下不那麼孤清。這風俗略嫌血腥,卻也透著質樸真情。
有稱是為了嫁娶。元《雲南志略》記:「土僚蠻男子及十四、十五,則左右擊去兩齒,然後婚娶。」這是男子娶妻前要拔牙。清《貴州通志》記:「女子將嫁,必先打其二齒,恐傷夫家。」這是女子嫁人前要拔牙。清《臺海使槎錄》記,當地土著「成婚,男女俱去上齒各二,彼此謹藏,以矢終身不易。」則是男女在婚前都要拔牙。如此可見,在古代不少地區,拔牙是獲得成婚資格的必行儀式,其中藏著何種哲學今已不可考,大約總是為婚姻幸福穩定,「兩情若在長久時,最好先拔倆牙齒」。
千秋絕豔圖(局部),明·佚名
也有為了愛情的。清《裨海紀遊》記臺灣高山族青年自由戀愛之俗:「女擇所愛者,乃與挽手。挽手者,以明私許之意也。明日女告其父,召挽手少年至,鑿上顎門牙二齒授,女亦二齒付男。期某日就婦完婚,終身歸以處。」這條就更明確了,小情侶們必須每人拔牙兩顆互贈,才能永結同心。可為啥愛情需要拔牙來助興?電影《愛情的牙齒》中的一句臺詞或許可以解釋。片中,男主角魏迎秋在與愛人分手前夕,突然用鉗子拔下那顆被對方誇讚過的虎牙送給她,說:「只有疼才能讓我記住你。」若將這臺詞譯成四字俗語,那就只能是「沒齒難忘」了。
魏迎秋的拔牙方式,耿直粗魯,挺接近臺灣原著民。人類學家發現,臺灣高山族支系邵人用敲法拔牙,通常由三個人合作:一人用黑布蒙住受術者眼睛,並緊抱其頭部,不使動搖;一人力持受術者手足,防其掙扎;一人左手使受術者上頜大齒露出,右手持錘猛擊使其脫落,旋以火灰塗抹牙床止血。高山族的布嫩和大麼等支系則用技法脫牙,通常由父母為其孩子施術:先以兩塊木板夾住目標牙齒,門齒或大齒,再以錘子慢敲木板,使牙根鬆動,接著以帶小木柄的繩套拴住牙齒,猛拉而出,最後在牙槽內塗煤煙以止血(此術在近現代黑獄中為獄卒襲用,頓成酷刑)。
千秋絕豔圖(局部),明·佚名
「愛我,就把牙齒給我」,古代的情種們,就是這樣將愛藏在血淋淋的牙齒裡,代替玫瑰花或鑽戒,贈給愛人——「牙齒恆久遠,一顆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