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把三惡道轉過來?最關鍵是自己心中,「息滅貪瞋痴,常生戒定慧。」這是最重要的。如果遇到一些障礙痛苦的時候,我們應該能夠轉變自己的心,你的痛苦就是你的地獄,所以轉變自己的心。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就很難。祖師說,「善友罕逢,惡緣偏盛。」你要修行,障礙很多。造惡業,惡緣偏盛,怎麼辦?
我們一定要轉變自己的心,運用文殊菩薩所教我們的三種智慧,來面對一些困境和逆境。
第一個是遇到不順利的事情的時候,不對抗。不要抗拒你所遇到的任何境界,無論它是順還是逆。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自心的顯現,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我們遇到這種不是很順的境界,那我們自己懺悔自己的業障就好了。對一切眾生好,就是對自己好。永遠用一種大慈悲心,包容和寬恕一切眾生。那我們的心境就可以「快樂無憂,是名為佛。」動一念的排斥,或者憎恨眾生的心,首先就傷害了自己的慈悲心,首先就染汙了自己的心相續,自己的心也就失去了歡喜自在,所以永遠保持一個慈悲喜舍的心念。
華嚴上所說的「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而且一切的生活中間的苦與樂,都只是在我們的看法,念頭轉變而已,在一念之間。念頭上下功夫,就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就不必要過那種煩惱痛苦的生活。有一些時候,我們之所以有一些痛苦,是因為我們自己過不了自己的心這一關。我們執著於一些東西,這個執著就是你的障礙,就是你的苦。如果能夠轉變念頭,那麼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歡喜自在。
我們經常說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喜無量心,就是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上,保持絕對的喜悅的心。不管我們遇到什麼,都不會動搖我這個喜悅的心。這個世界相對的,有好人、有善人、有惡人,有順境、有逆境,有高山、有低谷,那麼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之中,永遠保持我們絕對的心。那我們的心就可以是絕對的喜悅的,歡喜自在的心。我們的心就可以如如不動。
有一位現代的慈航法師,本來是大陸人,後來在臺灣圓寂了。這位法師是專修法相唯識的,他在臺灣汐止建了一個彌勒內院。他以前在大陸生活的時候,是在福建鼓山湧泉寺給方丈做衣缽師。有一次,他要搬寮房,換一個房間。剛剛就有一個茶房頭,一個茶房師過來他這裡坐。以前叢林住的法師很多,所以每個人就有具體職務,這個人就專門負責整個寺院所有法師的茶水。
有一次慈航法師到洗手間去了,以前都是公共衛生間,剛剛沒帶紙。看到這個茶房師在他旁邊,就找茶房師要點紙。那個人就有一點使壞,故意把用過的很髒的紙遞給他,弄得他兩隻手都很髒,他也沒生氣。
後面搬寮房的時候,這個茶房師又來了。他就說,「法師,你在這裡坐一坐,我先搬東西。」他就把東西搬出去。
這個茶房師一個人就坐在那裡。等慈航法師回來的時候,清理這個抽屜,發現抽屜裡本來有一百個銀元,少了六七十個。就只有這個茶房師在房裡。但是他心裏面知道,當時也不說。
這個茶房師看到他不說,以為他不知道,以為他沒數了。坐了一下,這個茶房師藉故要告辭走了。
慈航法師就反過來,馬上打開抽屜,另外又送他十五個銀元。
這個茶房師突然之間就很有錢,天天跑出去買東西。其他人覺得很奇怪,就問他這個錢是從哪裡來。
也有一些人問慈航法師,但是法師還是隱瞞不說這個茶房師不好。
這個做到什麼?做到我們《八大人覺經》上的教導,「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任何時候都寬恕眾生,不與所遇到的任何境界相對抗。這樣的一種心,就可以增長福德智慧,是真正的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