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潘瑋柏發文宣布結婚,表示2020年是很辛苦的一年,但現在自己真的很幸福。
新娘不是吳昕,而是他2017年時上《我們相愛吧3》時否認過的「緋聞對象」。
吳昕也大方地送上祝福:「真好真好。」
這般作態,我只能說,娛樂圈果真是往事如過眼雲煙。
當事人都知道戀愛綜藝不能當真,但偏偏屏幕前的觀眾卻當真了,還比誰都入戲。
你們還敢信戀愛綜藝嗎?
我先來回答,我不敢了。
葉璇也曾討論過這個話題:真人秀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是「真」的成分比較多還是「秀」的成分比較多?
她說:「我以前也遇到過一個真人秀,打著真人秀的牌子,就各種造假啊。」
說到這裡,葉璇翻了個白眼:「假到什麼程度?就比如說,它表面上是一個比賽嘛,我還贏了,但這個團隊的公關就會直接和我們講,他賄賂了評委。」
葉璇很無奈地說:「好吧,就是他們完全不忌諱被知道說造假。」
不難看出,葉璇給出的答案——真人秀多半是假的,「秀」的成分遠遠比「真」多。
作為觀眾,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人是真的,其他的就很難說了。
而在《Running man》中談了6年戀愛的「周一男友」姜Gary,他在結婚後很坦蕩地說:「綜藝節目裡的戀愛線都是不能實現的。」
畢竟,他和宋智孝在節目裡是這樣的。
郎情妾意,好不般配。
但現實很殘酷,出了節目,他們卻各有各的感情生活。
戀愛也好,結婚也罷,都與之無關。
兩個人像兩條平行線,毫無交集。
說回「無尾熊CP」,即吳昕和潘瑋柏。
其實,在潘瑋柏上節目和吳昕「甜蜜交往」之前,臺媒已經爆料潘瑋柏有女朋友。
那個緋聞女朋友不是別人,正是現在官宣的這位空姐。
2018年,臺媒又爆料潘瑋柏和這位空姐疑似同居,但均被否認。
所以,潘瑋柏這次官宣,直接惹惱了「無尾熊CP」的粉絲。
她們憤怒地發言:「雖然說好了不在一起就分別祝福,但今天不行,就這個空姐不行!」
但明星們多半只是合作演一場戲,只有觀眾當真了。
潘瑋柏早就說過,直到節目第六集,兩人才互加微信。
後來,吳昕上節目談起「無尾熊CP」,委婉地表示不可能,並感謝潘瑋柏對自己的照顧。
而在場的海泉更直接地替吳昕總結:「真實的人放在你面前,就是演一場戲。」
真人秀終究是一場秀,明星有備而來,演一齣好戲。
明星戀愛綜藝裡出一對鍾麗緹張倫碩這樣的真情侶,寥若晨星。
所以,我們觀眾看個熱鬧就散了吧。別入戲太深,到最後真相揭開才感覺「世界崩塌」。
有的人認為明星戀愛綜藝很假,而素人戀愛綜藝則不同。
理由很簡單——嘉賓是素人,不是個演員,不會設計情節。
但事實很殘酷。
《戀夢空間1》的一位女嘉賓就曾坦白:「節目組一開始就是帶著預設,按照要求在找人。」
一檔大熱戀綜的工作人員也曾透露:工作的難點在於選人。
因為節目組是按照固定人設找嘉賓的,很多戀綜嘉賓候選人會同時收到了2、3檔戀愛綜藝的邀約。
所以下節目後,很多觀眾發現戀愛綜藝是一個圈,參加不同戀愛綜藝的嘉賓竟然都互相認識。
為了強化可看性,戀愛綜藝節目組一般將男女嘉賓劃分為幾種類型。
女嘉賓的差異性較大,有端淑型、可愛型、文藝型、反差萌等各種類型。
而男嘉賓的差異性較小,多為暖男型和霸總型。
完成初步挑選後,節目組會提前跟拍候選人的日常生活,以保證嘉賓本人平常的表現和節目中的反差儘可能地小,淘汰帶有表演性質和與人設不符的素人。
嘉賓確定好後,節目組會在開拍前強調:「這是一個交友節目,交友目的要始終貫徹。」
什麼意思呢?
《喜歡你,我也是》的男嘉賓周海濤解釋道:「也就是說,我們在小屋裡要積極地跟異性去接觸,不能因為那裡沒有自己心儀的異性,就全程拒絕和異性互動,或只和同性小夥伴玩。」
參加戀愛綜藝的素人,每天的任務除了上班,就只剩下戀愛。
甚至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戀愛環境,節目組會說服你的老闆取消加班,也會提供浪漫的約會方式,還會儘可能滿足你所有的戀愛願望。
拍攝期間,嘉賓的世界被縮得很小,社交對象仿佛只剩下那幾個人,但又被強制交友。
所以,我們能看到,戀愛綜藝裡,嘉賓總是愛得很快,也愛得很深。
但下節目後,那些牽手成功的情侶卻很快就分手了,甚至根本沒有真正地在一起過。
所以,戀愛綜藝播完了,觀眾看過就忘了吧,摘下CP濾鏡,別再執著於別人的愛情了,過好自己的生活吧。
戀愛綜藝裡,明星和素人的確很有可能動過心,但這心應該很快就收回了。
因為,拍攝現場裡,有密密麻麻的、數不清的攝像頭對著嘉賓,記錄他們的的一舉一動。
《喜歡你,我也是》的男嘉賓周海濤說:「尷尬、緊張,是我錄節目的第一感受。」
第一次跟三位女嘉賓見面,節目組給他安排了一家餐廳。
偌大的餐廳整個一層全部被清空,僅在中央處擺了一張餐桌。
而為了拍攝收光好,餐桌周圍貼上了很多極亮的輔助燈,在靠牆處還立上了十幾個攝像機。
鏡頭裡簡單的一個畫面的背後一點也不簡單。
吳昕也說:「我錄第一集的時候,我一進去,就有六個攝像機放在那兒。」
「我都很疑惑,這個節目不是隱藏的攝像機嗎?」
而早幾年火爆全亞洲的韓國戀愛綜藝《我們結婚了》的拍攝現場就更恐怖了。
攝像大叔扛著「長槍短炮」懟著嘉賓,旁邊還有一大群圍觀群眾追著不放,然後嘉賓身上還別著麥。
你說,這種情況下,嘉賓怎麼能投入真感情?
這一切都在提醒他們:醒醒,你在錄節目呢!
根據2018國務院發布的人口數據統計,目前中國有近億人口單身,佔據總人數的14%,而這個比例在1990年是6%。
社會上的單身貴族越來越多,這也就有了相應的市場。
根據「使用與滿足」理論,受眾在傳播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來使用和接觸媒介,這就是使用媒介的動機,並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戀愛綜藝恰恰能滿足單身貴族們的戀愛需求。
因為,當自己的生活缺乏戀愛時,人們就會通過觀看他人的戀愛來滿足自己的戀愛需求。
這是近幾年戀愛綜藝火爆的原因,同時也是偶像劇長盛不衰的原因。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求從高到低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五個層次。
我們通過觀看戀愛綜藝,可以滿足自我實現需求,還可以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缺少的戀愛需求,同時在節目播出後與人談論又滿足了社交需求。
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戀愛綜藝不是不能看,而是不要當真!看個癮就好啦。
最後,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
謝謝你可以看完。
我是早每,歡迎關注,了解更多有意思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