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式糕點製作工藝精湛,用料簡單,是受群眾歡迎的糕點

2021-01-18 下飯君聊美食

糕類糕點主要是用糯米、綠豆的炒粉(或生粉)配以油、糖、蜂蜜、果料壓制而成。有的還需蒸製、切片,有的則用生粉蒸製。糕類糕點製作工藝雖較複雜,歷時也較長,但用料簡單,是比較受群眾歡迎的糕點。

蒙自年糕

一、配方

糯米粉49斤,紅糖30斤,豬油8斤,豆腐皮2斤,炒香的藝麻3斤,玫瑰糖2斤,水約13斤。糖可用紅糖或白糖,視品種名稱而定。

二、製作工藝

1,將紅糖加水熬化,過濾,冷卻至微溫,成為糖水。

2,將豬油、炒香的芝麻、玫瑰糖放入微溫的糖水內,攪拌均勻,加入已篩過的糯米粉,調合成濃糊狀。

3,將已用清水泡軟並洗淨的豆腐皮墊一層在碗底,定量注入已調好的糊,及時入蒸籠用恆火蒸四個小時;出籠,冷卻,磕出,即為成品。

三、感官標準

規格形狀,呈半球形,每個重2.5公兩,外殼光滑、油潤,成型規則。

口味口感:味甜而有糯米香,柔韌適口,久食不膩,能較長時間存放,除當日生產的可直接食用外,其餘均須切片油煎或烘烤才能食之。

內部組織:組織緊密、細膩,無空洞,無孔隙,無雜質;芝麻和玫瑰分布均勻。

昭通綠豆糕

糯米炒粉19.5斤,白糖粉28斤,紅糖14斤,豬油29斤,幹的綠豆沙9斤,玫瑰糖0.5斤,薑黃0.3斤。

1,用紅糖14斤,加水約5斤,加溫熬化,過濾,去其雜質,冷卻加入豬油7斤、玫瑰糖0.5斤,攪拌均勻,再加入幹的綠豆沙,攪拌均勻,製成柔軟細膩的綠豆沙,作心子料。

2,用少許涼開水溶化薑黃,並與豬油22斤、白糖粉28斤混合均勻,再加入糯米炒粉,混合均勻,搓揉成細膩的糕面,作糕底料和糕面料用。

3,成型:將木框(糕箱)置於案板,稱一斤糕面入箱,扒平,再稱一斤心料入箱,扒平,又稱一斤糕面入箱,扒平,用糕鏡按平,壓緊,據光滑,切塊,取框,包裝,即為成品。

糯米妙粉的製作:選上好純淨的糯米,去其雜質,用熱水(約80C)燙過,入籮,用數層布蓋嚴,悶兩小時以上,用油沙炒成米花,冷卻,磨細成粉即成。

幹綠豆沙粉的製作:選上好綠豆,去其雜質,淘洗乾淨,用水浸泡透,煮熟,曬乾,磨細成粉即成。

規格形狀,方形或長方形,面底相同,中間夾綠豆沙,厚薄一致。

口味口感:甜香、油潤,入口滋潤、易化,明顯的綠豆香。無異味。

內部組織:組織細膩、緊密,無麵疙瘩,無雜質。

麻醬糕

一、配方(以一盒四市斤計)

糯米炒粉0.65斤,激沙糖(提糖)2.5斤,芝麻醬0.6斤,豬油0.25斤。

1,制糯米炒粉:先將糯米用70-80c的水燙幾分鐘,濾去水,晾至次日用油沙炒熟、炒泡、炒香,磨成細粉備用。

2,制激沙糖(提糖):用白糖加糖量三分之一的水,加溫溶化,去其雜質,熬到一定濃度,加入白糖用量的百分之十的豬油,拌均勻,冷卻即可。

3,制芝麻醬:將藝麻用水淘洗乾淨,晾乾水分,炒熟、炒香(火色不宜過老),用磨磨細,成細膩的藝麻醬。

4,配製成型:按上述配料(計四市斤),混合均勻,用手搓細,裝入糕箱,鋪平,壓緊,用糕鏡光滑,切為十六條。每條八小塊,每四條為一市斤。取框,每兩條包為一封,即為成品。三、

規格形狀:長方形,塊狀,每包半市斤十六小塊(或一市斤三十二小塊),重量和厚薄一致,成型端正。

口味口感;香甜、松,入口細膩,明顯的藝麻香,無異味。

內部組織:組織細膩、緊密、酥鬆,無麵疙瘩。

相關焦點

  • 蘇式糕點徵戰英倫,馬卡龍那都不是事兒
    欣(yan)賞(chan)完了這些精緻的糕點們,小編又去觀看了即將赴英的楊建雄師傅製作雙釀糰子一搓、一壓、一包、一捏、一揉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陳師傅瞬間就做出了一排QQ的糰子陳師傅看著年輕,小編一問才知道他已經製作了三十多年的糕點,是蘇式糕團製作技藝第六代傳人
  • 中國「最出名」4大糕點,蛋黃酥上榜,第4種已經「吃不起了」
    中國糕點從工藝上分有八個大類,油酥類、混糖類、漿皮類、爐糕類、蒸糕類、酥皮類、油炸類、其它類;按地區分類有12個流派: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西點。中國「最出名」4大糕點,蛋黃酥上榜,第4種很多人不喜歡吃,一起來看看都是哪四種吧!1、蛋黃酥蛋黃酥的主料有小麥、黃油、蛋黃,配料有白砂糖、水、黃豆、豆沙、鹹鴨蛋等,做法與蘇式月餅有很多共同之處。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現在多用的黃油,就除去了熬豬油的麻煩,並且增強了口感。
  • 你不知道中華傳統糕點京式蛋糕,重油,輕糖,酥脆柔軟
    讓我們看看京式糕點。京式糕點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口味各異。京式蛋糕原本是胡王室王族婚喪儀式儀式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禮物和裝飾品,後來,這個食譜從御膳房流傳到民間。
  • 中國最有名的十大中式糕點,每一款都是精品,堪稱舌尖上的美味
    國外傳進來的點心多是麵包、蛋糕等麵食,而我國的傳統點心就要豐富很多,多是一些中式的糕點,不僅注重口味,外形也很有講究,色香味俱全。古人們在製作點心的時候,講究應季而食,就是在春季桃花盛開的時候,就製作桃花糕點,夏季荷花盛開時,製作荷花相關的糕點。經過精心的製作,就能做出一個個漂亮的中式糕點來,再邀請上三五好友,一起品茶聊天,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 舊時農村的蘇式糕點,魚米之鄉代代傳承的美味
    說起蘇式糕點,因其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品類繁多而令人稱道。作為一個地道蘇州人,我卻並沒有嘗過蘇州城裡那些正宗的蘇式糕點,因為兒時家裡條件也不寬裕,大人很少有閒錢上城裡購置物品。長大以後,國家富裕了,百姓家裡條件也慢慢好起來了,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吃食也不再局限於日常三餐了。
  • 4種「零差評」的中式糕點,好吃到停不下來,哪一個是你的最愛?
    現如今,許許多多的西方糕點備受大家的喜愛,什麼馬卡龍、慕斯蛋糕、黑森林、布丁等等,簡直是很多年輕人們的每日必備。殊不知,其實相比於西方的各類糕點甜點來說,我們中國的糕點的魅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哦!而且現如今有許多與傳統糕點相結合的新晉糕點,非常具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風味,簡直令人慾罷不能!下面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在網友心目中「零差評」、深受吃貨們喜愛的幾款糕點,不知道你吃過幾款呢?蛋黃酥,說到好吃的中式點心,蛋黃酥可是數一數二的,層層疊疊,口感酥鬆,酥皮纏繞著豆沙,豆沙裹著鹹蛋黃,鹹香四溢,回味悠久!
  • 獲得央視垂青的芬芳糕點——新塍母女糕點店
    他們在母女糕點店細細拍攝了四天時間,將定勝糕、方糕、青糰子製作流程變成光鮮流動的畫卷,即將呈現於國人面前。 嘉興古稱由拳,三國時屬於吳地,吳黃龍三年喜見「野稻自生」,故改稱「禾興」。此後一千餘年,嘉興皆為全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勤勞的百姓善於利用豐饒的稻米製作多樣的精細糕點,點綴濃鬱的節日氣氛,映襯農家結婚生子造屋的喜慶。
  • 我國「最好吃」的5種傳統糕點,個個經典美味,全吃過的是糕點師
    如今走在大街上能看到很多麵包店,裡面賣的大多都是麵包、蛋糕等一些西點,反倒是我國的一些中式糕點比較少,你覺得這種現象是好是壞呢?雖然現在正是糕點在我國是挺受大家歡迎的,但咱也不能忘了自己國家的糕點啊,不能讓老外們覺得是我們的中式糕點比不過他們的西點。
  • 彭澤男子從事糕點製作42年,憂慮傳統手工糕點失傳
    哥哥今年58歲,從事糕點製作整整42年。 1974年8月,年僅16歲的哥哥初中畢業就被父親安排在黃花供銷社糕點廠學徒,師從曾永慶老人,曾師傅當時年過七旬,是浩山喬亭人,祖輩曾是宮廷糕點師,他製作的糕點遠近聞名!萬人稱讚!我父親就是看中這位名師,才請他收哥哥為徒!要知道當時哥哥讀書可是名列前茅啊,為了勸說父親讓哥哥重返校園,學校校長親自上門做父親思想工作,但倔強的父親卻說學門手藝比讀大學強!
  • 漢糕堂新中式糕點、觸手可及的美味
    漢糕堂金牌蛋黃酥中式糕點充斥在大小城市的旮旮旯旯,街頭巷尾,中式糕點店層次不窮,城南城北,比比皆是。漢糕堂金牌蛋黃酥400-887-2599漢糕堂金牌蛋黃酥,一個傳承了中式糕點經典味道的品牌,不論從食材的嚴格挑選,還是糕點的精心製作,都經過廚師的嚴格把關。
  • 中秋月餅 VS 全球糕點
    每逢節慶,當地糕點店鋪會特別製作「瑪阿穆勒」等糕點供客人選購有些家庭也會自製這種糕點羚羊角酥是摩洛哥最著名的傳統甜點之一羚羊角酥的原料包括麵粉、杏仁、黃油、糖、橙花水等製作工藝主要是將杏仁糊裹在酥皮內然後捏製成月牙形,送入烤箱內烤制羚羊角酥口感酥脆、香甜適口
  • 「情」與「餅」交融,小小模具如何製作出深入人心的糕點
    從那以後,人們就經常在壽辰時送給老人壽桃或者桃子形的糕點,這寓意著祝老人身體健康的美好祝願。糕點承載著人們對喜事的嚮往與歡喜,慢慢的成為了傳統祝福中的一種方式。2,逢年過節的糕點喜事少不了糕點的身影,逢年過節人們自然也會在家製作一些美味的糕點。每到盛大的節日,人們總會自己在家裡製作一些糕點,或自己食用,或送給親朋好友。
  • 新鮮糕點,當日現烤 | 唐酥宋餅開業啦~糕點免費送!!
    遠遠就傳來糕點的芳香。店很小,三五個客人能把店擠了個水洩不通。蛋糕類由店員幫忙拿。另一邊自己動手,想要多少自己取。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柜子裡的糕點展示著誘人的金黃,鮮香熱乎的糕點香。保證有你想嘗的那一款!
  • 趙五彬:在傳承和創新之間烘焙人間美味|糕點|月餅|鮮花餅|特色美食...
    大理民族傳統糕點鮮花餅的製作工藝,配上肥瘦相宜、顆粒、比例精確規定的雲腿,再加上絕對純手工熬製的豬油,吃起來香而不膩,口感穩定......這樣的搭配,讓這款雲腿月餅想不紅都難,因而成為「比德仔」系列產品中銷量前三的爆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漢糕堂讓人一嘗難拒的中式傳統糕點!
    漢糕堂始終秉承「百年傳承,堅守如一」的文化精神,將中式糕點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營造一種全新定義中式糕點。憑藉綜合資質平臺和專業手工技術,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手工傳統蛋黃酥蛋黃酥是最常見的傳統糕點,是重甜的蘇式糕點中的異類。
  • 爆款網紅宮廷糕點-吳穌生
    相傳明嘉靖年間,朝廷有位江西籍首輔被奸臣陷害,其家人逃到江西老家老虎山地區,其家人曾在宮廷中為太后製作宮廷糕點便在龍虎山地區做起了糕點生意從而便把宮廷桃酥的技術傳承了下來,此宮廷糕點深受百姓喜愛,由此聞名。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江西吳氏族人繼承獨門手藝。
  • 法式糕點的秘密1 - 歷史鳥瞰
    法國糕點的秘密上篇。視頻就像在看微電影一樣,佩服剪輯工藝。大家一定要看看視頻來的,會有哇~喔~哎!恍然大悟大開眼界的感覺。                                                                                        每次和朋友提起法式糕點,他們通常都會很自然地問:什麼是法式糕點?是什麼令它那麼著名?
  • 【人物】烘焙媽媽翻花樣:糕點匹薩一個月不重樣<附聖誕餅乾製作教程>
    崔莉的女兒家樂今年8歲,她從小就喜歡吃餅乾、蛋糕、麵包等各種西點,尤其愛吃造型漂亮的食物,譬如一塊精緻的小動物餅乾、咖喱飯裡切成花朵型的胡蘿蔔。由於擔心外面買來的西點用料不夠健康、生產不夠衛生,崔莉便萌生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想法。
  • 公認色味俱佳的4種中國糕點,發糕排上第二,第四種受老外追捧!
    糕點的樣子雖然不好看,但是,吃起來的味道就是大家的最愛,對於有些研究糕點的人,總會去迷戀糕點,在部分人的心裡,味道極好的糕點並不多,吃出來的味道總有有些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就會去其他地方尋找糕點,不同的城市去吃不同味道糕點,當然了,色味俱全的糕點確實不過,但是,有些就能看見,而公認色味俱佳的4種中國糕點,發糕排上第二,第四種受老外追捧!一起倆看看吧。第一種:豌豆黃許多人都知豌豆黃的味道很好,吃在嘴裡就是一樣的味道,在吃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豌豆黃的味道在吃的時候就會發現。
  • 【中醫】「秋天裡的第一份糕點」——中秋養生糕點製作比賽
    【中醫】「秋天裡的第一份糕點」——中秋養生糕點製作比賽 2020-10-15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