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人格」才能爬到高位

2022-01-07 上海市黃浦區心理諮詢師協會

擁有少許或適度的病態人格特質,是很有優勢的,不只對個人有利,對社會也有益。連當代病態人格研究之父羅伯特.海爾博士都說:「我就很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幾種病態人格特質。」

「穿西裝的蛇」(a snake in a suit)。這話是羅伯特.海爾博士(Robert Hare)和保羅.巴比亞克博士(Paul Babiak)想出來的,用來形容他們在做研究期間碰到的一種人:他們上班時很會摸魚,卻可以靠著一路鑽營而爬到公司最高層;他們心狠手辣,沒血沒淚,但又人見人愛—他們能爬到高位,靠的就是上述人格特質。是不是很熟悉?這種人表面上裝得像小綿羊,討人喜歡,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不只是陰險毒辣而已,他們其實是「企業裡的神經病」(corporate psychopath)。

巴比亞克是一位工商心理學家,過去三年來,有七家企業聘用他來評估他們的員工是不是「升遷的料」。他所評估的對象從主管到執行長都有,甚至還有總裁。

巴比亞克考核這些人的工作表現和整體潛力;他獲得授權,可以使用「海爾病態人格檢核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來評估這些人。「海爾病態人格檢核表」是一種心理評量,通常是用來評估罪犯是否具有病態人格。巴比亞克考核了二百零三個人,他發現,儘管這些人過去都沒有犯過罪,但他們當中每二十五個就有一個可以被歸類為病態人格者,和普通人群裡的病態人格者比例相比,足足四倍之多。

海爾仔細研究這些數據後有了新的發現。海爾表示,「企業內部對這些人的評估經常是:『這個人是團隊的領導人;他們很會創新,很開朗,很可靠,是萬人迷,諸如此類的。』事實上,病態人格檢核表分數越高的人,給人留下的印象就越好。」

「不過當我們衡量這些人的工作表現,研究他們對公司的貢獻,我們發現,檢核表分數越高的人,工作表現就越差。事實上分數很高的人,工作表現通常都欠佳。公司早就該炒這些人魷魚,請他們回家吃自己,但他們還是高枕無憂,因為大家都不認為他們做得很爛—這些人很會做表面功夫。」

「海爾病態人格檢核表」評量二十種指標性的人格特質,這二十種人格特質都和病態行為有關。所謂的病態行為包括了:巧言令色、很會做表面功夫、性濫交、說謊成性。檢核表中每一種人格特質最多給兩分,最少給零分,總分是四十分,等測驗做完後再來算分數。

三十分以上的人就是病態人格者。這份測驗通常是用來評估住在高度戒備的精神病院裡的病患是否合適重返社會。但在我們討論的情況裡,那些看起來相當正常的人也擁有這些病態人格特質。這些性格特徵可以使人眼睛眨也不眨地去殺人、致人傷殘,也可以讓巴比亞克所評估的企業員工擠下同儕、一路往上爬。

那「神經病主管」和「神經病罪犯」到底有什麼區別?海爾說:「連續殺人狂世上罕有。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人會變成連續殺人狂。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病態人格者會變成連續殺人犯,而其他成千上百的病態人格者卻不會。這可能是機會問題、機率問題、運氣問題,或是實驗法的問題。我們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一個神經病會變成罪犯,而另一個卻會變成執行長?原因我們真的不清楚。不過新墨西哥州有一間監獄正在進行一項研究,這項研究應該可以告訴我們,神經病的腦子裡是怎麼一回事。這間監獄叫作「西新墨西哥州懲教所」(Western New Mexico Correctional Facility),它的牢房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這裡的囚犯可以布置自己的牢房,他們會在牆上懸掛親朋好友的照片,以及一個相當稀奇的東西:他們腦部的磁共振造影掃描照片。

這些腦部掃描照片是肯特.凱爾博士(Kent Kiehl)和他的研究團隊送給他們的,以報答他們在磁共振造影掃描儀裡一連坐了好幾個小時。做研究時,囚犯們坐在掃描儀裡非常無聊,只能互相吹噓他們的大腦長得有多大。因此一宣布休息時,他們都很高興。凱爾(囚犯們都叫他「博士」)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人變成了神經病。

他的理論是:病態人格者的腦部有個叫「旁邊緣系統」(para-limbic system)的部位有缺陷。旁邊緣系統是好幾個腦部結構所形成的網絡,這些腦結構一起運作,人就能夠覺察並理解情緒。這個系統也能夠控制我們的克制力和注意力。

到目前為止,凱爾所做的掃描結果似乎能夠支持他的理論。當一個被歸類為神經病的人坐進了磁共振造影掃描儀裡,研究員就會叫他權衡一個嚴肅的道德兩難問題,比方說,有列電車失控了,你是該想辦法讓電車轉向去撞一輛載滿學童的校車,還是去撞一家養老院?這些人腦部的運作方式,遠遠不是他們原本預期的那樣。一般來說,人聽到這場假設性的災難後,杏仁核應該會因驚嚇而晃動才對。杏仁核是腦部一個杏仁形狀的部位,處理的是原始情緒,象是恐懼和狂怒等等。但病態人格者的掃描結果卻顯示,他們的杏仁核一點動靜也沒有。事實上,越神經病的人,他們邊緣系統2的這個部分就越沒反應。

他們不只這個部位沒反應,其他部位好像也沒反應。凱爾說:「前額腦區底部(OFC,又稱眼框額頁皮質)會把強烈的情緒波動跟恐懼刺激連結起來,換句話說,這個部位有助於理解杏仁核所形成的基本情緒。當我們叫有病態人格的囚犯權衡違反道德的行為,他們這個迴路3的活動量也比沒有病態人格的囚犯低很多。病態人格者不僅無法了解『是什麼衝擊了情緒』,他們的大腦好像也沒辦法賦予『造成衝擊的事件』意義。」

病態人格者的情緒反應迴路有缺陷,結果,他們要不是缺乏同理心、無法在第一時間就了解某種情緒,就是不知道如何對情緒做出適當的反應。關於後面這一點,凱爾有第一手的見證。

凱爾說:「有名連續殺人狂曾跟我招認,除了他被判有罪的幾項罪行,他還犯了其他幾條罪,但沒人知道,他也沒因這些罪被判刑。跟我說完沒多久後,他就被指控犯下這幾起殺人案。他認為是我告發他,所以要殺我滅口。他的牢友跑去跟警衛告密,於是警察找來我家,跟我說為了我的人身安全,在事情還沒查個水落石出之前,他們要拘留我、保護我。」

「結果那個周末我只好出去旅行,等我回來後,那個傢伙已經知道把他招出來的是他的一個同夥。那個同夥被警察抓了,為了爭取減刑,就把他供出來了。我和神經病打了十七年的交道,我的運氣很好,還沒碰過比這更嚴重的事情—呃,呸呸呸,大吉大利。」

雖然凱爾的核磁共振造影掃描室雖特別,但想從罪犯的大腦下手來研究病態人格的根源的,可不只他一個。以英國來說,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精神醫學研究所,麥可.克雷格博士(Michael Craig)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有了重大進展。他們發現,病態人格者的腦組織的確和一般人的不一樣。

克雷格運用了一種稱為「擴散張量神經纖維追蹤術」(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的新造影技術,它可以更仔細地觀察連結杏仁核和前額腦區底部的腦組織;前述兩個部位是凱爾博士所辨識出來的。克雷格說:「我們知道腦部的這兩個部位是不會單獨運作的,因此連結這兩個部位的腦組織就很重要。總之我們發現,比起控制組來說,病態人格者身上連結這兩個部位的腦組織比較不健全。」

換句話說,比起正常人,病態人格者連結腦部這兩個部位的神經元通路「更崎嶇不平」,而這兩個部位對於理解情緒相當重要,因此他們所發送的信號就更難通過了—差不多就像CD被刮傷後,播放起來會卡卡的。這個生物學上的差異雖然微小,卻很重要,這意味病態人格不全然是心理疾病,也有生理因素存在。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病態人格研究小札(三)
    戈登的講話體現了病態人格患者的典型處世方法——叢林法則——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以及弱肉強食。你要麼拿起屠刀、伸出利爪、露出獠牙開始宰殺,要麼就溫良恭儉讓做一隻待宰羔羊吧。自然界本身具有的不受社會性和人性影響的這種刺激的野性特徵,對於病態人格患者甚為受用。而銀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大到金融業)特有的風險性和刺激性對於病態人格患者來說,簡直就是遨遊的天堂。2.
  • 病態人格研究小札(一)
    似乎是受到了這些屏幕形象和新聞報導的影響,不論是媒體還是個人,在日常生活裡也傾向於把病態人格與殺人犯聯繫起來。但是這兩者並不是必然的重合關係。只能說,典型的殺人狂魔裡病態人格患者比較多;而病態人格患者則不一定是殺人犯。
  • 你屬於「貓型人格」,還是「狗型人格」?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提到過這兩種人格:假如將人分成「狗型人格」和「貓型人格」,我覺得自己堪稱徹底的貓型人格。↓你屬於「貓型人格」,還是「狗型人格」?如今,貓和狗已經成為我們的好夥伴。跟貓狗相處久了後會發現:「哎,我們的性格和它們好像哦!」
  • 「你的名字」貴氣男神被揭病態真面目 前妻心碎、震驚
    歐美演藝界近日有幾位男星先後爆出醜聞,合作單位紛紛切割,其中就包括了曾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人類人格大賞之病態人格篇:表演型人格,特性及其日常表現
    病態人格第二期,每天11點更新(大概)尋求他人關注本來1~13歲的小朋友才會出現的情感需求,成年人也會時不時的出現,可長期的隨時隨地的處於這種狀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病態人格:表演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 又被稱為尋求注意型人格,特徵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表演型人格障礙是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
  • 病態人格者搞不清他人偽裝的痛苦;你測測看?
    結果顯示,當他人偽裝成悲傷時,高心理病態的被試(比如冷酷、淺薄和缺乏同情心)很難加以分辨。達維爾說:「我們發現,對於病態人格者來說,相比於偽裝悲傷的人,他們對於真正悲傷的人並不會抱有更多的同情。因此,他們似乎很難分辨他人的悲傷是真實的還是偽裝的。所以,他們不像大多數人那樣願意幫助那些真正痛苦的人。然而,病態人格者的這種障礙似乎只會影響他們識別痛苦以及悲傷和恐懼的情緒。
  • 你人格隱藏的黑暗面有多大?丨黑暗人格測評
    01 權謀主義「權謀主義」特點:善於權謀,操縱、實用主義、陰謀算計內心戲▼求人幫忙:該怎麼說才能讓ta心甘情願幫我?做決定時:哪個決定才能使我利益最大化? 03  精神病態「精神病態」特點:這並不是我們常說的神經病,而是情緒衝動、愛刺激、少共情、難自控內心戲 ▼和人吵架:畫個圈圈詛咒你!被領導教訓:兇什麼兇,總有一天讓你刮目相看。
  • 人格病態者≠變態狂 心理學家:適度變態,其實是好事
    其實,我們俗稱「變態狂」的人格病態者,未必就是罪犯,他們都是普通人,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中,甚至很多是專業人士,救人助人反而是他們的拿手好戲。那麼,人格病態者究竟擁有哪些人格特質呢?Hare),他是研究人格病態者的頂尖權威。1980年,海爾設計出《病態人格檢測表》(Psychopathy Checklist),供臨床心理學家測試對象符合多少項題目得分,作為判斷人格病態者的標準。一般人的得分大約只有2分,而分數達到27分便符合人格病態者的標準了(1991年更有相關修訂版))。
  • 黑暗人格核心測試:看看你的黑暗人格
    其實每個人的人格裡,都隱藏著黑暗面(別以為你人畜無害就沒有),只是有的人擅長控制,有些人容易釋放。這個黑暗面心理學上稱之為「黑暗三角」,分別是權謀主義、自戀、精神病態。權謀主義內心戲▼求人幫忙:該怎麼說才能讓ta心甘情願幫我?
  • 原來「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不是一回事?!
    新年假期可是很多人在家補劇的大好時機,小編也趁此機會補了不少心理學相關的影視劇,不過,在刷劇的時候,我卻常常在彈幕、評論裡看到有人將「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
  • 細談劇集與電影那些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塑造
    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作為人格障礙的一種,因著諸多有此障礙的劇集和電影角色而廣泛為公眾所知。這些角色往往聰明絕頂且充滿人格魅力,但他們不具備常人的感情,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時常操縱他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這些角色讓觀眾們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能感受到絲絲寒意。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以「病態型人格」角度,解讀松子的人生
    松子這種渴望從別人身上獲取「關愛」,來對抗內心焦慮的行為,其實是病態型人格的一種行為表現。 她追求愛並非出於本能,而是受內心焦慮的驅使,為保護自己而不斷尋求愛。說到底,松子對愛情的追求,是一種為滿足自身安全感的「病態」需求。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第五人格漫畫:「迷失之地」第六話——合作
    歡迎大家又來漫醬這裡吃狗糧(也可能是刀子)~每篇都可能會有你不喜歡的cp,請自行避雷, 勿在評論區ky哦~最後如果你喜歡這位大大的漫畫,請記得去給這位大大一個關注,一個點讚,啾咪~漫畫作者:碳落出自:半次元(已授權),禁止二次轉載第五人格漫畫:「迷失之地
  • 華晨宇自爆曾想輕生 | 心理學:高敏感人格是種「天才病」嗎?
    「高敏感人格」是否是兩者的共性呢?擁有「高敏感人格」的人,又該如何自我調節,如何取捨呢?本文將按以下結構逐一解答這些問題。「因」和「果」,而是把他們看作兩個「果」,我們便會很容易發現它們共同的成因——「高敏感人格」。
  • 「推薦」闡釋精神病、精神分裂的十部電影
    國家:美國導演:比利·懷爾德「推薦語」經典黑色電影。然而,導演並沒有從內心入手,而是更多地從社會、旁觀的角度將這個女人的病態呈現了出來。」希區柯克的經典電影,又名《驚魂記》。」一對瀕臨婚姻崩潰邊緣的夫妻,一起惡性兇殺案,一段夢魘般的往事,一連串詭異的視覺體驗……在大衛·林奇的的這部電影中,你看不到什麼清晰的偵破線,只是病態者混亂的思維以及視角在推動著故事向前發展。
  • 蔡正元的「亡命徒」與「恐怖情人」病態心理解析
    單純從他們動機和應對方式看,還不足以解讀全部,還應納入病態心理學來解釋才能夠揭示深層的東西: 蔡正元發難是其在臉書上爆料,吳敦義直接將從企業那裡募集到的捐款交給韓國瑜。導致韓國瑜不惜以如有此事,辭去高雄市長證明清白。儘管蔡正元說這是聽說來的。但並不道歉,反而代韓國瑜自擬聲明,暗示,不是直接但是否間接,不是4000萬,但是否其他金額。
  • 伊能靜的「雙重人格」
    在我看來,這一切都源於她的「雙重人格」。 02伊能靜首先,是一個具有表演型人格的人。她的幸福,一定要讓外界看到;她的才華和能力,一定要向外界展示。她需要,從聚光燈下,汲取能量和自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填補自己內心那個大大的愛的空洞。
  • 碰到恐怖情人「先認輸」!專家:小心被動攻擊性、邊緣性人格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節目透露,「時間就是渣男最好的試金石」,並舉例戀愛過程中應該小心的兩類人,「一種是邊緣性人格,一種是被動攻擊性人格」,男女之間相處應特別小心呵護對方自尊,不要給對方造成錯覺。▲李玫瑾表示有兩類人需要特別小心。
  • 新一代真香定律「女A男O」
    圖片來源:豆瓣還有前不久的熱播韓劇,金秀賢的兵役歸來之作《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直球魔女與純情少男的設定同樣也是標準的「女A男O」,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女主站在「傻白甜」「聖母蓮」的絕對反面,上來便對如小鹿一般純情的男主展開強烈撩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