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自爆曾想輕生 | 心理學:高敏感人格是種「天才病」嗎?

2020-09-04 舟飯

歌手華晨宇在寫給抑鬱症患者的單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中,細膩準確地傳達了抑鬱情緒的內心世界,藉此呼籲大家多關心身邊人的心理狀態,發現異常能及時伸出援手。

可能很多人聽過這首歌,卻不知道,華晨宇在創作這首歌時也曾陷入抑鬱情緒,故而才能對抑鬱症患者們這麼如此感同身受。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歌詞

在前段時間的節目《王牌對王牌》中,張歆藝作為華晨宇私下裡關係很好的朋友被請來節目,談到自己還有丈夫袁弘初次聽到這首歌時,卻被歌詞嚇傻了,忙問華晨宇最近是不是不開心?這才得知,創作這首歌的那段時期華晨宇一直情緒低迷,甚至曾經站在自己陽臺上想跳下去

節目中,張歆藝給大家講述華晨宇創作過程中的心理狀態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不止華晨宇,還有許多有著藝術創作天賦的名人,多多少少都有著些憂鬱自閉的氣質。這種天賦和抑鬱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高敏感人格」是否是兩者的共性呢?擁有「高敏感人格」的人,又該如何自我調節,如何取捨呢?本文將按以下結構逐一解答這些問題。

本文大致內容

本文約3900字,閱讀時長10分鐘。

01.為什麼「天才」多抑鬱?


有這樣一句戲言:沒抑鬱過,都不好說自己是藝術家。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詩句洋溢著生活的熱情,然而它的作者海子卻在寫出這首詩的兩個月後因為抑鬱選擇了臥軌自殺。

寫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童話詩人」顧城最後精神失常,拿著斧頭砍死了妻子又自殺。

文森特·梵谷由於生活壓力、性格孤僻逐漸產生了躁鬱傾向,但他也正是在精神病院中期創造出了大量諸如《星空》的優秀畫面。

《星夜》梵谷

貝多芬幼時一直受到過於嚴苛的管教和教育,被父親虐待,形成了高傲孤僻的性格,但也正是在這樣的自我掙扎中爆發出了對命運的不屈不饒,創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

凌晨四點還會觀察「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卻在創作的高峰時期,由於從小失去雙親,體弱多病,加上受到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的刺激,多年的刺激累積,也選擇了口含煤氣管離開這個世界。


左為川端康成,右為三島由紀夫


在舞臺上光芒四射,演藝和唱歌上都有著非凡成績,待人接物也令人如沐春風的張國榮,最後也在抑鬱中苦苦掙扎,最後選擇了自殺。

人類歷史上還有許多閃亮的名字——哲學家叔本華、尼採、福柯,作家愛倫坡、海明威、伍爾芙、艾略特,作曲家沃爾夫、聖桑、舒曼……都在作出了令人驚嘆的藝術成就的同時,自身卻長期在精神世界中痛苦掙扎。


伏案寫作的海明威


這樣看起來,似乎詩人、畫家、作家、音樂家是抑鬱乃至自殺的高危群體,藝術創造力似乎是與抑鬱是正相關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天妒英才,藝術家就是更容易患上抑鬱症呢?究竟是藝術本身的性質讓他們痛苦不堪,還是正是因為痛苦的經歷才走上了藝術之路作為宣洩的出口?

有人解釋,這可能是因為藝術類工作收入不穩定、時間不固定,而且創作時常常需要承受孤獨和寂寞,但這顯然不適用於所有的藝術家,因為許多名人,如伍爾芙、張國榮,他們在優裕的物質條件中創作時,一樣經歷了痛苦掙扎。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我們的大腦集中精力應付某類複雜問題——比如創作時,就會把腦海裡其他事物全部排除,就會出現一些近似抑鬱症的表現,比如昏沉、入睡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對外界興趣缺失等,這其實是大腦在為主要任務節省能量,這種大腦機能被稱為「沉思分析」。這似乎解釋了創作者們在創作狀態下的古怪,但這仍然不能解釋為什麼在生活中,在非創作狀態下,他們仍長期處在一種憂鬱敏感的狀態?



但如果我們不再把創作才能和抑鬱症狀看作一對「因」和「果」,而是把他們看作兩個「果」,我們便會很容易發現它們共同的成因——「高敏感人格」。敏感的人,吸收的靈氣更多,痛苦也更多。


02.「高敏感人格」是病嗎?

「敏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人格特徵的維度,不是簡單的「敏感」或「不敏感」,而更像是一個變化的區間。「高敏感」是一種敏感程度較高的體現,高敏感的人群通常能夠更完整細緻地處理外在世界積極和消極的信息。他們對外在的環境有很強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夠迅速抓取信息、抽絲剝繭、順藤摸瓜,但也常常容易被這些外在的刺激所影響,而變得不知所措。


「高敏感」在我們生活中並不罕見。如果你也曾在聚會上待了較長一段時間後,感到強烈的疲勞,需要自己一個人待一會兒來恢復能量;如果你也愛好獨處,喜歡花一些時間來做無用的事,與自己對話,整理思緒;如果你聽朋友抱怨身邊的矛盾衝突時,往往感覺自己比當事人更憤怒悲傷……那麼你身上多多少少也有著一些「高敏感」的特質。

你是否曾在聚會上精疲力盡,想要逃走?


所以說,「高敏感」只是一種常見的人格特質,自然不是病。但是「高敏感」這一特性確實對擁有者的日常生活有著一些負面影響,比如:


①大腦信息容易過載,被自身情緒淹沒

高敏感人格擁有活躍的想像力和豐富的精神世界,可以感受到事物之間更細微的差異,並對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加工。這樣大腦一旦從外界接收到各類情緒和信息,就會觸發各種靈感,在概念之間產生連結,這樣一來,大腦的「硬碟」很快就會被塞滿,進而感到不堪重負。說白了,高敏感的人容易注意到生活中的各種細節,並且自己會忍不住牢記並聯想,最後自己給了自己太多壓力。

②高度共情,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

共情

高敏感的人有著非常敏銳的觸角,來感知別人的情緒,因而往往在幫助和照顧別人方面十分盡心。就如同很多明星在事後回憶起張國榮時都評價說,他總是很能體諒別人,無微不至地照顧和關懷的身邊的人。但糟糕之處在於,高敏感的人往往也很不擅長把自己從別人的痛苦中抽離出來,甚至會和自己的經歷聯繫起來,陷入更深的痛苦。

③獨處的需求可能成為社會生活的負擔

高敏感的人往往會覺得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太多,因此需要大量時間自我獨處,消化整理這些信息。但在現代社會的高節奏生活中,很難得到這麼多的獨處時間,而且在人際交往中也很跟對方解釋為什麼自己需要這樣的緩衝。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很多高敏感的人會覺得這個特性是他們生活中的負擔。可是正如同《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中提到的那樣,高敏感人格其實也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可以給我們帶來人生加成。

高敏感的人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處境,在深度人際交往中也往往會得到更高的評價和喜歡。同時,他們對生活中細節的感知力更強,思維也更為活躍,因此有著極強的創造力,上文提到的藝術家們就是最好的例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敏感人格」的人中,確實更容易出天才。


對於高敏感的人來說,如何平衡這種人格特質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創造力,就成了極重要的問題。


03.「高敏感人格」該如何平衡情緒

高敏感的人帶著別樣的濾鏡來到這個世界,當你悅納這種特質,你能體驗到別樣的自由。如何在保留「高敏感人格」帶來的正面特質的情況下,比如極強的創造力,儘量避免自己受到過多的刺激,生成負面情緒呢?

高敏感人從自身角度出發,首先應該學會停止內耗。很多時候,面對同一事物,如果可以適當轉變思維方式,就可以把情緒上的惡性循環轉化為良性循環。


惡性循環的思維方式


良性循環的思維方式


適合的人際關係也可以平衡性格中的敏感特質。如果高敏感的人可以擁有外向活潑、復原力極強,同時還能尊重你的敏感特質的伴侶或者密友,你生活中的艱難就會少很多。

正如同華晨宇在《王牌對王牌》中提到的一樣,自從他來參加這個節目,認識了沈騰、賈玲、關曉彤這開朗活潑的三個人,整日嘻嘻哈哈地打鬧,在這樣輕鬆溫馨的氛圍中,感覺整個人好像都打開了。從節目剛開始時的封閉緊張,到後來越來越放鬆自如,講話的音量也是越來越高。家中的布置也逐漸有了很多陽光,變得柔軟而有人情味。


參加《王牌對王牌》給華晨宇帶來的正面影響

當華晨宇和張歆藝在一起,兩個敏感的人在一起會更多地交流內心的掙扎,雙方都陷入其中。不是說這樣的深剖內心類型的人際交往模式對高敏感的人不好,而是說如果他們可以擁有像沈騰們創造輕鬆氛圍的朋友的話,負面情緒就可以被平衡許多,正如同一位網友的評價:「敏感的靈魂就得粗壯的神經來治」


眾多搖滾愛好者的夢中情人,歌手鄭鈞,最後選擇的妻子鄭芸讓很多粉絲大跌眼鏡。原因無它,只因為她太俗了,和嚮往著遠方和自由的搖滾歌手在一起,怎麼看都不搭調。但其實仔細想想,正是這種活得熱熱鬧鬧、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俗人」,才是文藝青年那枚敏感纖細的靈魂的最好的歸宿。


鄭鈞和妻子鄭芸的合照


文藝青年,直向遠方,像雲一樣飄在天上,不食人間煙火。一點點事兒,就不開心了。一句話就輕重了,一個眼神就多情了。歌寫得做得不盡人意了,畫畫得鈍了,就糾結難受得趴在床上不想呼吸了。


要是找個也文藝的,日子就不用過了。兩個人一個眼神就互相通曉了,你看低我了,你鄙視我了,你覺得我庸俗了。沒有比引起兩個文藝青年吵架更容易的事兒了。


最好吧,就是找一個大俗人,一頂一的大俗人。你方要矯揉造作,她就把你從被單子翻出來,她要打掃衛生,她要買房裝修,她要攢錢花錢,她要和姐妹們攀比頭花。你剛一張嘴,說自己有點痛苦。她就把豆漿大餅揣你嘴裡,給你扯起張家場李家短,扯起她投資的基金有多賺了一兩萬。生活從此熱熱鬧鬧,生活從此炊煙嫋嫋。


04.結語——藝術創作和「平靜喜悅」之間的矛盾


很多時候,高敏感的人為了避免生活中的不便,往往會選擇「自我鈍化」,避免了「高敏感人格」帶來的生活中的不便,可也失去了它帶來的感知力和創造力


張歆藝心疼華晨宇在創作過程中的痛苦掙扎,希望他以後的作品可以更多地在平靜和喜悅中誕生。可是同為創作者的大張偉卻勸大家理解華晨宇,因為「只有痛苦不安才能出藝術」


「痛苦不安才能出藝術」


以我們普通人的觀點來看:藝術自然崇高,可是如果對於生命和健康無益,那它的價值便是值得懷疑的。可是對創作者自身而言,就算知道了鈍化「高敏感人格」的方法,他們會選擇為此放棄創作的靈感嗎?如果只能在痛苦但靈感充盈,平和喜悅但作品平平中進行選擇,他們又會如何取捨呢?這始終會是一個無解且千人千面的難題……



停止思考,世界便失去了色彩。關注我, 帶你從心理學的角度觀察人間,讀書觀影,尋找更好的自我。


部分插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華晨宇自爆曾想輕生|「搞藝術的都矯情」,敏感是種天才病嗎?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不止華晨宇,還有許多有著藝術創作天賦的名人,多多少少都有著些憂鬱自閉的氣質。這種天賦和抑鬱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高敏感人格」是否是兩者的共性呢?擁有「高敏感人格」的人,又該如何自我調節,如何取捨呢?本文將按以下結構逐一解答這些問題。
  • 高敏感型人格是種天賦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
    大約70%的內向者是高敏感型人格,而不是所有內向者都是。有些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其實也擁有這種特質。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型人格。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花花被爆想過輕生,幸有二姐勸慰:高敏感族該如何拯救自己?
    花花就是屬於典型的高敏感人群,特別在乎對方的感受。二姐就說他雖然不是一個打得開的人,但他是一個心腸特別軟的小孩。在二姐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懂事的花花擔心二姐比較累,就有兩三個星期沒有打擾二姐,他覺得自己不應該佔用他們太多時間。二姐就主動給花花打了個電話。花花在電話中就問道:「二姐,你們好嗎?你累嗎?」二姐說:「我沒事兒,你要餓了,你就過來,或者我們就過去看你。」
  • 「極度敏感且多疑的人,內核其實是天才.」
    置 頂 了 小 安的 人 都 很 酷2017.12.08  GOODNIGHT☽▲回  復「 暗號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今天有個女生問我:「小安,我真的好討厭好討厭自己的性格,我是一個特別特別特別敏感的人
  • 「歌王他不配」 一場因華晨宇引起的凡人吵鬧
    節目幕後操盤者、內地選秀教母龍丹妮多年後評價說,華晨宇出現的時代「沒有巨星,都是自我,碎片化的自我」,「這就是整體90後的現狀:追求自我人格和獨立精神世界的強大」。 雖然當時的華晨宇沒有歐豪和於朦朧的高顏值,又不像白舉綱、寧桓宇有綜藝感、會接梗,但他「怪誕」,或者說有個性,敢表達自己,就像超女時期的李宇春,一下戳中了90後的內心反骨。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人格 | Personality
    人格,一提到這兩個字,人們往往迅速聯想到「人格分裂」、「雙重人格」、「多重人格」等心理學名詞,即使大家可能並不明白它們確切的含義,對它們的了解也往往停留於字面含義。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人聲稱自己是雙重人格,他們常常為此向親戚朋友尋求各種幫助。對此,往往是聽者嗤之以鼻,而說者卻表現的煞有介事。為什麼有如此多人都曾產生過相似的感覺呢?
  • 犯罪心理學 |「心理癌」——反社會人格障礙
    他們的大腦與我們一樣嗎?每當出現一些暴力性質比較高的刑事案件,「反社會」、「反社會人格」這些個詞在新聞下面的評論裡就八成是跑不了了。1806年的法國發生了一起命案,一名叫做萊斯曼的村夫把一位女士直接推進了井裡,調查後他的犯罪動機是「憤怒的情緒表達結果」。精神病學專家皮內爾(P·Pinel)對此十分不理解,他認為憤怒的情緒表達不應該如此極端,於是他在分析意見上把萊斯曼的精神問題定義為〝無妄想出現的躁狂症發作〞。
  • 華晨宇在《王牌對王牌》自爆曾經欲輕生,粉絲喊話照顧好自己
    昨晚的《王牌對王牌》不知各位看了嗎?小魔是笑著開始看的,然後哭著看完了。別問,問就是華晨宇太讓人心疼了。可是在感動之餘,又在想花花是在什麼情緒下會寫出這樣的歌?「曾想過離開卻又堅持到現在,熬過了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
  • 心理學:如何正確的改變內向敏感的性格?
    而是「過於敏感+討好型人格+自卑」,屬於原生家庭的負面產物。我2019年初,痛下決心改變自己改變敏感和討好型人格。下面是我自我救贖的全部經驗,高能幹貨,能幫助你擺脫敏感和討好型人格,「敏感+討好型人格」是高效的天敵。擺脫了他們,用高效做出點成績,自然也不會自卑。
  • 《女神降臨》超還原男主角「臉蛋天才」車銀優自爆被父母禁拍拖
    外號「撕漫男」的銀優從小成績優異,還精通各類運動,堪稱萬能偶像;不過完美的他卻自爆至今只拍過一次拖,戀愛零分!近年憑《我的ID是江南美人》晉身「演技dol」(意指有演技的idol)行列,劇中車銀優完美守護傷痕累累的女主角,以滿滿的男友力俘虜萬千少女;不過他卻自爆,拍攝吻戲時內心極度慌張,更不知道雙手要如何擺放,一切全因經驗值低:「一生只談過一次戀愛,是高中時代、當練習生的時候;當然也有暗戀過別人,但是沒能告白,因為我不太會表達。」
  • 高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
    最近,看了一本書《高敏感是種天賦》後,才知道30%的高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分子,估計人群中每5個人就會有1個高敏感型的。原來敏感並不少見,更不是病。可是,我卻被自己的敏感性格困擾了20多年,常常會很羨慕那些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活得那麼肆意灑脫。而自己,卻總是對周圍的一切異常敏感,活得小心翼翼的。
  • 擁有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蘇菲說
    隨著伊爾斯・桑德的《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熱賣,『高敏感人群』這個定義開始不定期的在一些媒體中出現。通常『敏感』這個詞在我們的語境裡都帶有負面含義。往往令人想起林妹妹一樣多疑、玻璃心、消極、甚至內向和自閉等特質。也因為這些固定概念,讓許多屬於高敏感人群的人不自知,或者不想承認自己的這個特點。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嗎
    高敏感型人格,在某程度上是內向型人格的變體,高敏感型人格不僅僅只的是心理上的敏感,還有感官上的,如聽覺、嗅覺、觸覺等。高敏感型人士,能在人群中一眼分辨得出誰會喜歡自己、誰會討厭自己;到敏銳感受到別人變化的情緒,容易因為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容易胡思亂想,莫名地焦慮;也容易感動、流淚。高敏感型人士更容易成為悲觀主義者,凡事愛往壞處想。不喜歡社交、更喜歡安靜地獨處,看看花看看海。低自尊感,缺乏自信。
  • 第五人格本子 第五人格園丁漫畫大全 第五人格狼奈
    其實,這裡體現的就是「依戀型人格」的不同。心理學上把小艾的人格特質,稱為「焦慮型依戀人格」,而男友,被稱為「迴避型依戀人格」。心理學有研究,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大多來自童年早期的依戀模式。這種依戀模型,將伴隨著我們長大,然後如影隨形地被他複製在其他的親密關係之中。當我們無法覺察各自的「人格」模式,在一段親密關係裡,那些明明是索取「愛」的行為,就往往容易變成「互相傷害」的理由。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嗎
    一旦你這種敏感超過了客觀情況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胡思亂想,用自己想像中的「事實」去衡量當前實際問題的發生,正如開頭我舉的那些例子,那麼這種敏感,就會對你的身心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 而你,也就成為了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了。
  • 想沒想過或許你是高敏感一族?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會把有著這些特質的人稱之為「內向」、「脆弱」又或是「害羞」,但或許我們也該改口了,因為他們並非脆弱內向,他們只是「高敏感」。什麼是「高敏感」?「高敏感」(Highly Sensitive Person) 一詞由美國精神科學者 Dr.
  • 高敏感型人格
    高敏感人格常常表現為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的一種複雜人格,在本質上是內向型人格與其他人格的一種複雜變體,約佔人群的20%~30%之間。如同人的性別可以分為男人和女人,我們也可以將人格分為敏感型和復原型。30%的高度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分子,估計人群中每5個人就會有1個高度敏感型的。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碰到恐怖情人「先認輸」!專家:小心被動攻擊性、邊緣性人格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節目透露,「時間就是渣男最好的試金石」,並舉例戀愛過程中應該小心的兩類人,「一種是邊緣性人格,一種是被動攻擊性人格」,男女之間相處應特別小心呵護對方自尊,不要給對方造成錯覺。▲李玫瑾表示有兩類人需要特別小心。
  • 華晨宇歌不出圈,網友評論嚴重兩極化,他是天才還是瘋子?
    拿了《歌手·當打之年》的冠軍後,新一屆的歌王華晨宇如是說,對於他的這句話,很多人心有戚戚焉。不可否認,華晨宇的歌就像他的人一樣,似乎永遠遊刃於塵囂之外,獨樹一幟就是他的招牌。七年之前,華晨宇從《快樂男生》出道,一路上滿是鮮花與掌聲,身上背著「首位在鳥巢開演唱會的90後」的標籤,就像一位遊吟詩人自說自話,他唱著自己的歌,毫不顧忌別人的眼光,有網友評論說,就像早期的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