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臭氧這麼難控制?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萬薇 無毒先鋒

上一節主要關注三個問題:第一個是臭氧汙染有什麼危害?第二個是汙染是如何產生的?我們現在中國的臭氧汙染的水平變化是什麼樣的?哪些地方比較嚴重?

這一節將探討臭氧是不是我們獨有的新問題,為什麼這麼難控制和我國在臭氧方面取得的進展與努力的方向。

01

臭氧是不是我們獨有的新問題?

下一個問題。剛才我們一直在說是2013年之後臭氧反彈這麼厲害,這是不是有新的問題,中國獨有的問題?

之所以說2013年以後,是因為我們2013年之後才依據2012年修訂的新標準,開展6項主要汙染物的監測,這個監測裡面包括了臭氧8小時濃度的新指標,並且對它進行評價。從那之後就發現更高了,但實際上這真的不是一個新問題,也不是我們獨有的。

我這裡準備了幾張圖。可以得到,一個女士在煙霧之中打電話,這是1943年的洛杉磯,當時臭氧汙染的瞬時濃度能達到120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非常可怕。就是因為這樣,洛杉磯還專門建立了煙霧局,即便是不學環境的人,可能大家都聽過人類歷史上的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就是洛杉磯煙霧,這就是當時的一個情景。洛杉磯成立煙霧局,比美國國家成立環保局早30年,加州地區有臭氧標準,也比美國國家的標準都早10年以上。所以可以說當時的臭氧汙染推動了他們的管理和政策的啟動。

中間這個圖是日本的小朋友戴口罩。這是1970年日本東京,有一些學生在學校上課過程中就暈倒了,後來調查也是因為高濃度的臭氧汙染造成的,引發了非常大的社會反響。70年代的時候,日本掀起了環保大浪潮,說必須要解決光化學汙染的問題。當時專門召開了公害國會,對他們的基本法和標準做了大的修改。

還有一個同樣是發展中國家的例子,墨西哥80~90年代的時候,他們空氣汙染也非常嚴重,臭氧也很厲害。因為都在美洲,當時墨西哥跟加州的洛杉磯被比喻成難兄難弟,這兩個城市的曲線圖經常放在一起比較,所以看得出來就這個事情實際上既不新也不獨有,是很早就有的空氣汙染問題。在咱們國家之前其實也有。

對於臭氧的研究最早就在加州,因為是最早爆發嚴重光化學汙染的地區,1952年就發現了機制,當時是Haagen-Smith博士,他本身就是做空氣汙染研究的,他發現加州的光化學汙染主要是臭氧,和美國東北部城市的煤煙型汙染不一樣,因為在那之前倫敦的煙霧就已經是舉世皆知,當時美國東北部的煙霧也其實很厲害。美國重工業主要布局在五大湖地區和沿著密西西比河縱向分布,南北走向的,在那片地區有一個城市是匹茲堡,是一個重工業城市,它那時候的霧霾比北京的霧霾、比河北城市的霧霾還嚴重,但是Smith博士發現在加州的霧和匹茲堡的霧不太一樣,然後就發現了最早的臭氧問題是二次光化學生成的物質。

咱們國家其實臭氧汙染起步研究也很早,最早是北京大學團隊在蘭州西固80年代初就做了比較前沿的研究,當時就做了數值模擬,觀測等等,當時都還沒有現代計算機。

這張圖片也看到,大氣科學領域先驅唐孝炎院士在圖片裡面。那個時候為什麼是蘭州?是因為蘭州是咱們國家西部一個重要的石化城市,蘭州石化企業基本上輻射了整個城,蘭州本身的地形也不太好,它是一個建在河谷中的城市,日照又非常的充分,所以基本上光化學汙染的不利因素它全有。所以蘭州市最早空氣汙染非常厲害的一個城市,以前被稱為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也經過非常早期的研究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現在蘭州已經甩掉了這個帽子,已經是大氣汙染防治的標兵城市之一了。前段時間我們機構還在地球知識局發了一篇文章,裡面就介紹了蘭州相關的一些情況,感興趣的聽眾朋友可以去看。

02

為什麼臭氧這麼難控制?

下一個接著說一下,為什麼臭氧這麼難控制,在前面這張PPT的時候,我們其實都已經提到了一個詞叫非線性控制機制。當時在蘭州的研究包括這個內容。為什麼是非線性的?因為是之前我們提到光化學汙染的機制是一個鏈式反應機制,使得它前體物的濃度和量和二次生成的臭氧的濃度之間,它不是一個單調的線性關係,它是一個非線性關係。

這裡有一個EKMA曲線,只講一部分,當前體汙染物VOCs和NOx之間的比例,在藍色的區域,它是在VOCs控制區,如果在這個區域VOCs沒有控制好,反倒氮氧化物下降了,它會造成臭氧濃度的上升,也就是說如果它的比例失調的話,減排不一定帶來濃度的降低反而會上升,這和顆粒物特別不一樣。

PM2.5它有一次排放也有二次生成的,氮氧化物和VOCs都是PM2.5的前體物,如果這兩個汙染物隨便哪個降低,它對於顆粒物、PM2.5濃度降低都是有益的,但臭氧卻不是這樣。右上角還有一張圖可以看到,過去這些年實際上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氮氧化物排放量基本上降下來了。前面的圖也跟大家說過,二氧化氮濃度也在不斷的降低,但我們的VOCs控制沒有跟上,而我們大量的重點區域和城市都是VOCs控制的特徵,也就是我們的特徵是在圖的藍色區域。所以這種情況下會使得臭氧濃度不降反升。

在今年疫情第一季度的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小的實驗場。疫情來了,到處都停工停產,但實際上我們疫情期間的PM2.5濃度下降的很厲害,但是臭氧比去年同季度環比上升的,上升了不少,為什麼呢?因為都下降的同時,比例仍然是失調的,所以又造成了反彈。類似於我們平時會出現的周末效應,像在洛杉磯和上海這些大都會區都會出現,到周末的時候,明明工廠可能就休息了,不上班了,排放活動減少了,但實際上它的臭氧濃度還是會上升,叫周末效應。這個複雜的機制使得我們臭氧很難控。

前面提到了,我們的VOCs控制沒有跟上,是不是大家不知道要控制VOCs呢?其實不是。2013年行動計劃就明文要求要開展VOCs的控制,但實施上太難了。我們注意到VOCs下面不還有個小s嗎?這裡有個小s是因為揮發性有機物它不是一兩個汙染物,而是很多汙染物的組合,活性特徵不一樣,來源非常的複雜。

舉個例子,我們去汽車站加油,你聞到加油站有汽車油的味道,那就是加油站有逸散。我們打開一瓶洗滌靈聞到了一個味道,也是VOCs。走在樹林裡,聞到清新的植物的香味也是VOCs。你拿著一個香蕉聞到一個香蕉散發的味道都是,非常多樣。排放差異很大,有的源排放很多,像石油煉化廠,也有剛才說的那些排放量很小的一些源,很難控制,更難監管。所以這使得我們在過去幾年一直沒有特別地管好,但現在是越來越重視,也在起步之中。

這個難題也不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個難題。實際上日本在過去臭氧汙染控制中也走過彎路。前面提到日本從光化學煙霧之後,有非常大的環保運動浪潮,他們採取了很多減排措施,但部分措施不當也導致了新問題。

在2001年的時候,日本開始在大東京區逐步推廣到全國實施機動車排放控制對策,減少了很多氮氧化物排放,因為氮氧化物主要的來源就是機動車,它實施對策之後,NOx和顆粒物的濃度一路下降。

我們可以看得到二氧化氮濃度、顆粒物濃度一直在一路下降,但是臭氧濃度卻發生了反彈,所以他們在2004年的時候,也意識到自己VOCs沒有跟上氮氧化物控制的步伐,立即加緊出了VOCs對策,要減少30%的VOC的排放量,來控制它整個臭氧濃度,當時臭氧上抬不光是日本東部,連日本西部都上抬了,但是大家如果熟悉日本地圖,會發現他們的大城市和工業化城市都在東部海岸,西部其實沒有什麼太多的人為排放源,所以他們為控制採取了很強的措施,並且超額完成了任務。他們的VOC對策實施之後,減少了35%的排放,後面臭氧濃度才逐步的往下降。

03

我國取得的進展與努力的方向

然後我們國家做了什麼減排努力?路徑跟日本特別像,其實我們一開始在2013年行動計劃之後,採取了很多大力度的減排措施,這裡列了很多類別,提升排放標準,淘汰高汙染企業,落後產能淘汰,鍋爐清潔化替代,民用的散煤清潔化,機動車減排,計劃所有大類的措施都能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也能減少一部分VOCs。但是相對來說減少的沒有那麼多。

這張片子主要是講我們採取的VOCs的一些管控措施。2013年開始就已經說要控制,但真正的提出總量控制(因為前面是沒有控制的特別好,總量還在上升)是2016年,開始做總量控制,也有很多保障措施,比如排汙收費,通過許可證進行管理等等一些辦法,對重點行業去抓重點。

VOCs重點行業包括石化、製藥、油墨生產、油墨使用,像印刷,還有工業塗裝,這些都是主要的重點行業。

我舉了兩個例子,上面這個例子是石化行業,石化行業的源太多了,措施和技術非常多。比如之前的拱頂罐固定頂的罐比較容易產生VOCs,現改成浮頂罐。下面這個例子是印刷的一個流程機制,印刷有一個特徵,它是使用油墨,如果本身是含VOCs比較高,它的印刷操作過程就會產生很多排放。所以它如果進行原料替代,就可以減少很多排放。然後在整個作業過程中,如果把它無組織排放,通過一個密閉的系統集氣的方式,儘可能收集到一個排放口進行燃燒銷毀,就可以大幅度減少印刷行業的排放。類似的技術例子非常多,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到我們的空氣知庫了解重點行業的減排技術相關材料。

前面也講到了,減排不能蠻幹,需要找到科學的配比,要不然反而是適得其反。科學配比需要依據很多科學手段來達成。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個方面,首先是需要開展監測,你知道你這個地方的空氣中的背景的濃度、VOCs的情況和氮氧化物的情況分別是什麼?是什麼特徵的,需要開展監測和分析去了解這些情況。

現在咱們國家VOCs的環境監測其實做得越來越好了,並且在去年2019年開始,新的政策要求,那些臭氧超標的城市需要差別化監測,非甲烷總烴是VOCs一個主要監測指標,除了監測非甲烷總烴,還需要監測一些醛酮類的組份,相對來說活性比較高的部分。

其次,除了監測之外,要知道VOCs什麼行業排了多少,要知道它的量,也就是建立排放清單。現在各地需要建立本地化的排放清單,來指導它的政策實施,也評估政策是否有效。這個清單有一些先進城市已經做了,但是整體做的還不夠好,要進一步的加強。

還有一個就是需要去解析,回答剛才科學配比的問題,根據你自己這個城市,了解你是應該優先控制VOCs,控制哪些行業的VOCs,如何配比能夠不造成反彈,能夠實現協同減排,最終實現臭氧濃度下降。這些都是我們開始正在做,但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的一些方向。

如果說還需要做什麼,其實還能做挺多的。在減排方面,氮氧化物在「答應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期間又開始實施清潔柴油機計劃,就是前面我們提到交通行業是現在氮氧化物主要排放源,柴油機又是重中之重,所以這是目前的一個重點政策。這裡面現在其實也有比較薄弱的,我們通常知道,車是很重要的,但是可能會忽視一點,一般老百姓可能不太了解,施工機械,就是在工地上或者是或者在港口作業的一些機械,它也是燒柴油的,只要是柴油機它就有排放,而現在是我們非常薄弱的管控環節。

VOCs無組織排放的標準,去年剛剛出來,現在是需要更好地怎麼去落實這些政策,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手勢控制到底為什麼這麼難用?
    我相信大家現在家裡的電腦也好,筆記本也好,或者電視也好,他們都具備手勢控制的功能,但我們從來不用。因為本身這個需求不是剛需,是我們假想出來的需求——我們控制電腦的時候,滑鼠就在旁邊,我為什麼非要抬著手去控制?搖控器我按兩下就可以選擇,為什麼非要用手?所以這個東西不適用。
  • 藍天下的汙染:臭氧來襲 PM2.5後臭氧治理提上日程
    另據《南華早報》報導,儘管控制其他主要汙染物的努力已經顯現出了好的轉變,香港的臭氧汙染自2013年到2018年間增長了20%,創下了二十年來的高峰。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6月2日的發布會上指出,與全球氣候變暖、人為汙染排放、及區域大範圍傳輸等因素有關,全球臭氧背景濃度呈增長趨勢,平均每年上升1微克左右,這與中國的情況較為一致。溫度升高有利於臭氧的形成。
  • 南極臭氧洞的發現
    但是,人們後來發現,Chapman反應所給出的臭氧含量遠高於真實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因為在Chapman反應中,臭氧的生成速率大約5倍於臭氧的分解速率。後來,催化化學反應被提出,認為氫氧基(OH)、氮氧化物(NOx)、氯族化合物(CH3Cl、CH3Br)都可以導致臭氧分解的催化反應發生,使得臭氧分解速率加快,以至於臭氧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達到平衡,並維持現有的濃度。
  • 實戰|關於紫外線及臭氧消毒的經驗總結!
    二、臭氧消毒臭氧消毒在給水的深度處理中運用十分廣泛,在汙水處理中也有一定的運用,與給水處理不同的是,汙水採用臭氧主要是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對汙水進行脫色處理為主,而給水採用臭氧主要目的是提高和改善水的感官特性,使得難降解的高分子有機物得到氧化降解及殺滅水中的病毒、細菌與致病的微生物。
  • 與臭氧汙染「短兵相接」需注重協同解決
    隨著治理的深入,「十四五」期間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一次汙染物和二次汙染物並重是大勢所趨。 在近年來的治氣工作中,我國一些地區與臭氧汙染「短兵相接」,採取了多項有力措施,積累下一些經驗和教訓,有的地區還面臨新的問題,正在探索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來有效防控臭氧汙染。如香港在氮氧化物減排明顯的情況下,臭氧濃度仍不斷攀高,急需弄清汙染來源。
  • 不衰減技術的臭氧發生器,成功研發推向市場
    基於該技術的臭氧發生器,應用了頻率抖動跟蹤技術,使得變頻電源、高壓電路、臭氧電極諧振頻率一致化,再通過旋風式高壓電離技術生產的高濃度臭氧,效果比AORODO臭氧技術更加優越,再基於5G物聯網技術的臭氧發生器控制系統軟體、智慧物聯網空氣消 毒機自動控制系統軟體及可編輯的臭氧分配器綜合應用,徹底解決臭氧發生器有應用,無連續性驗證的不可追溯的歷史。
  • 可攜式臭氧檢測儀
    對於環境中的臭氧濃度檢測,我們以前講過有臭氧檢測儀和臭氧檢測管以及臭氧濃度分析儀,今天我們為大家主要介紹下可攜式臭氧檢測儀,因為可攜式臭氧檢測儀是武漢聚舟科技供應的臭氧檢測儀的主要形式
  • 2020年中國臭氧發生器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行業前景向好
    2014-2019年,中國臭氧發生器行業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2019年,中國臭氧發生器市場規模為215億元,同比增長8.5%。臭氧發生器分類臭氧發生器是氧氣通過介質阻擋放電產生臭氧所必需的裝置,由臭氧電源、臭氧發生室、冷卻裝置、儀器儀表等組成。臭氧發生器是臭氧系統最核心的裝置,與氣源裝置、接觸反應裝置、尾氣處理裝置、檢測控制儀表等共同組成一套完善的臭氧系統。
  • 京津冀現臭氧汙染,比PM2.5還可怕?
    北京環保監測中心截圖環保部稱,5月16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受低壓系統控制,在氣溫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汙染物擴散條件不利,光照加強、溫度升高等氣象因素為臭氧生成提供了便利條件。看到臭氧汙染,許多小夥伴不禁懷疑自己的記憶,小學認識臭氧的時候,它還是保護地球的「小天使」,它還可以殺菌消毒,怎麼今天重新認識臭氧,就變成了「小惡魔」呢? 事實上,臭氧素有「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風評。
  • 什麼是臭氧汙染?危害比PM2.5還嚴重?
    北京環保監測中心截圖環保部稱,5月16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受低壓系統控制,在氣溫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汙染物擴散條件不利,光照加強、溫度升高等氣象因素為臭氧生成提供了便利條件。看到臭氧汙染,許多小夥伴不禁懷疑自己的記憶,小學認識臭氧的時候,它還是保護地球的「小天使」,它還可以殺菌消毒,怎麼今天重新認識臭氧,就變成了「小惡魔」呢? 事實上,臭氧素有「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風評。
  • 人民日報說道:對待臭氧,莫要一概而論
    一邊是汙染成因,一邊是地球衛士,對待臭氧,要正確認識、區別看待,不能簡單一概而論日前,我國首例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涉刑案件在浙江湖州市宣判。祁某某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生產組合聚醚,被法院以環境汙染罪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 應用臭氧消毒儀——讓您豬場遠離非洲豬瘟的危害
    一.什麼是臭氧?臭氧(O3),最初是由德國科學家在1840年發現的,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組成元素相同,由3個氧原子組成,分子量48,構成形態相異,又稱綠氧、富氧等;有特殊的青草氣味,性質極不穩定,在空氣和水裡十多分鐘臭氧(O3)就分解為氧氣(O2)了。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神奇「癒合」!原因是……
    原來北極上空迄今為止監測到的最大臭氧層空洞又 「癒合」了!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以下簡稱CAMS)對今年春季北極上空形成的異常臭氧層空洞進行了監測,發現4月23日這一空洞已經「癒合」。今年3月,北極上空平流層臭氧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 足浴盆有臭氧殺菌功能,臭氧殺菌原理是什麼?_泰昌 TC-Z5900_健康...
    足浴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個送禮送健康的好產品,足浴盆有臭氧殺菌的功能,很多人也聽說過臭氧能治腳氣,治療香港腳,像電子鞋櫃之類的產品就是利用臭氧來達到殺菌的效果,那麼臭氧是怎麼殺菌的呢?臭氧殺菌的原理是怎樣的呢?臭氧的殺菌力為氯的 3000 倍,消毒力為甲酚原液的 30 倍。細菌以蛋白質、 RNA、 DNA為主要成分,由多糖類、蛋白質、脂質等構成。
  • 測評丨無臭氧紫外線殺菌燈也會產生臭氧?是質量問題嗎?
    安全性能:初始臭氧產出率、紫外線輻射照度、殺菌/消毒時間、殺菌效果、啟動特性、燈的外形尺寸、燈頭使用性能:質感、使用說明書易讀性、操作簡易性能、防誤操作性、殺菌後嗅覺測評申明:本期測評由廣州市消委會和質尚生活圈共同出品,質尚生活圈與文內品牌無任何利益關係,測試結果僅對樣品負責。
  • 臭氧消毒對人體有害嗎?掌握正確消毒方法
    臭氧消毒對人體有害嗎?平時生活中可以嘗試消毒液消毒、酒精消毒等方法,但是和這些方式相比,臭氧消毒則更加有效。那麼問題又來了——臭氧消毒對人體有害嗎?畢竟我們在消毒殺菌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身的健康。下面就從專業角度來聊聊臭氧消毒對人體有害嗎。
  • 臭氧滅菌機,除菌淨味打造健康好生活
    我們也不斷地發掘出一些滅菌好物來幫助除味滅菌,目前臭氧滅菌機憑藉著它強大的淨味除菌能力而備受青睞,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臭氧滅菌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它在滅菌方面又有什麼優勢。臭氧滅菌機,通過氧化分解實現滅菌臭氧被稱為一種強氧化劑,早在19世紀,人們就發現了臭氧的滅菌能力。
  • 臭氧氧化技術的發展史及技術原理
    1937 年,世界上第一座使用臭氧處理的商業遊泳池在美國啟用,目前臭氧已成為奧運水中競賽項目指定的水質消毒方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開始利用臭氧技術處理生活汙水,1982 年瓶裝水開始使用臭氧殺菌,目前礦泉水、純淨水廠家幾乎都裝備了臭氧設備。到二十世紀末,臭氧的工業應用已非常普遍,廣泛應用於飲用水處理、汙水處理、紙漿漂白、中間體合成、紡織脫色、香料合成、廢舊輪胎處理、疾病治療、倉儲運輸等領域。
  • 淨化零臭氧 濾巨人永洗王高效淨化99.9%
    雙飛燕濾巨人全球首創永洗王空氣淨化器特點:  全球首創永洗濾網,第三代高效空氣淨化,淨化0成本  創新高效淨化,3x3淨化方程式  零臭氧,自然負氧離子群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治病,治療很重要,控制更重要。空氣淨化也一樣,某些普通空氣淨化器,其本身在淨化空氣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產生有害物質。例如市面上的某些負離子淨化器,在負離子產生的過程中就會伴隨著臭氧的產生。
  • 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獨立報》援引CAMS主任文森特·亨利·珀什的話說:「每年臭氧層空洞事件的發展程度有很大的差異。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臭氧空洞相似,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洞……」到底什麼是臭氧空洞?為什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會如此嚴重?臭氧空洞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