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百家行丨牛家牌村:怡然鄉村 致富花開

2021-01-18 寶坻融媒

村莊名片:牛家牌村

【 明朝永樂年間建村。據傳,劉伯溫隨燕王掃北至此,計劃在大宮城建都,在此一帶建牌樓。因大宮城是土城,於是,改在北京建都,故此地留下了牌樓的名稱。其間,有姓牛一戶從山西隴東遷此定居,隨後發展成村,以其姓氏加牌樓,取名牛家牌。】

在天津市寶坻區南部,在流水淙淙、林木蔥鬱的青龍灣河畔,有一個具有600餘年歷史的村落,這就是牛家牌村。相傳,明朝劉伯溫途經於此建有牌樓,山西洪洞牛氏移民到此創業立莊而得名。

藩王戍邊,劉基輔伴,途經寶地,牌樓始建。

燕王掃北,民遭塗炭,荒田殘垣,蕭條人煙。

永樂初年,移民屯田,洪崖古洞,折槐東遷。

牛氏兄弟,碎鍋五片,信物傳世,尋根溯源。

同盤一脈,落籍拱都,鄉黨裡甲,休戚相關。

朝乾夕惕,畢力時艱,祖佑繁茂,花開葉散。

運糧河畔,石板橋南,立戶建莊,六百餘年。

三十六代,孝悌為先,克己厚人,家風永傳。

牛家牌村是牛家牌鎮黨委、鎮政府所在地,人口、村莊佔地體量為鎮內第二大村莊,毗鄰潘青公路,西距津圍公路8公裡,東距津薊高速(溫泉城出口)18公裡,北距寶坻城區30公裡,南距市區外環線約50公裡。全村581戶,1625人,黨員77名。耕地1184畝,因地處退海窪地,土壤鹽鹼貧瘠,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村內有小型服裝廠、地毯廠、養殖、修理、商業等業態,主要年輕的勞動力在周邊工業園就業。

2017年8月,牛家牌村接受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新一輪結對幫扶。在鎮黨委和派出單位的領導下,村幹部及幫扶組履職盡責,苦幹實幹,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村莊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黨建引領,率先垂範,鄉村治理,井然有序。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抓實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高基層黨支部生活質量。夯實基礎,重點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定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村黨總支「五好黨支部」創建成功,村「兩委」有能力成為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後和實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黨日活動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土道坑窪塵土飛揚,老奶奶盼走溜光道」,這就是村子基礎設施歷史欠帳多的真實寫照。2019年,村莊在工作組的協助下實施美麗村莊建設,2.8萬平方米道路硬化、420盞路燈和自來水、汙水、天然氣管網入戶全部到位。配合美麗村莊建設,對村內坑塘及荒地進行綜合治理建設,種植觀花賞葉的喬灌木,使之成為鳥語花香的休閒娛樂健身好去處;對2.24萬平方米胡同裡巷及道路兩側路面進行硬化,達到黃土不裸露,雨天腳沒泥;為村內610戶發放了分類垃圾容器,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推動習慣養成,「新時尚」讓「家園更美麗」。黨總支購置了辦公設備、電子屏及家具,村基層組織硬體建設質量不斷得到提升。

硬化後道路

辦公設備

產業發展,穩步推進,鄉風文明,持續發展。根據牛家牌村人多地少的現狀,長遠是產業的工作思路。發揮幫扶單位技術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協助產業統籌鎮企善達科技公司啟動了花卉種植產業項目,首批次種植了五色草、長春花、孔雀草、雞冠花等近10個種類48萬株草花,營業金額35.77萬元。此項目帶動了當地運輸、施工、維修、農資銷售等行業,帶動了當地留守婦女的就業,增加了收入。第二、三批次花卉種植工作有序推進。

花卉產業

這裡民風淳樸,牛、孫、王、賈等幾大姓氏家族和睦相處,共存共榮,村裡80歲以上的老人近百名,90歲的老人近10名,究其原因,家家戶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孝老是很重要的原因。革除農村陋習、樹文明新風,著力挖掘評劇、京東大鼓、民間花會表演等村莊文化元素。村裡的書屋,閱讀人員不斷。男人們喝酒打牌的少了,常常坐在一起談論發家致富好項目和種植養殖技術。村裡少了酗酒賭博、封建迷信,多了關心集體、熱心公益,村裡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如今牛家牌村村是:街道平坦寬敞、路燈夜晚明亮,民居鱗次櫛比、房前屋後石榴海棠、村民舉止文明、集市人來人往、田野麥浪金黃、池塘水波蕩漾,一派清潔美麗、怡然恬淡的鄉村風光。

【牛家牌村村名書法作品由書法家李紹晨創作】

李紹晨,天津寶坻人,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畢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天津印社副社長、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秘書長、天津市寶坻區篆刻家協會主席、渠陽印社社長。自幼隨外祖父張家佺學習書畫印,受業於孫伯翔先生。作品多次在全國性展覽中入展、獲獎。2007年天津團市委、天津書協授予「十佳青年書法家」稱號,2013年出版《李紹晨篆刻集》。

編輯:侯芷晴

相關焦點

  • 百村百家行丨小高莊村:小康路上 步步登高
    兩年多來,在爾王莊鎮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在派出單位領導的關心幫助下,在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為小高莊村加強組織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完善基礎設施、鄉風文明、鄉村治理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打造戰鬥堡壘基地。
  • 百村百家行176丨李英莊村:建新農村 繪新面貌
    李英莊村位於寶坻區東部,大鐘莊鎮政府駐地西南10千米,佔地面積14.93萬平方米。聚落呈東西長方形,南北向主街,主街西部為新建於住宅區,院落整齊成排;東部為舊住宅區。持續強化村「兩委」班子戰鬥堡壘作用,提高村級組織建設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在黨建陣地建設上,完善黨建基礎設施,建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院落,併購置辦公家具、電腦、空調、柱頭燈庭院燈、LED顯示器等,進一步提升了黨建陣地的功能性。  李英莊村道路兩側進行提升改造,村莊進行了綠化及美化,視頻安防系統和LED電子顯示屏近期也即將完成。
  • 百名記者進百村|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走出脫貧新路子 村民過上好日子
    村名片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距玉峰場鎮4公裡,由原鬥笠村與紅苗子村合併而成,全村幅員面積3.1平方公裡,共有村民548戶1936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鬥笠村村內建有紅苗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玉鑫麗景產聯式專業合作社、大英縣鑫鬥笠家庭農場,引進大英縣綠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規模種植脆紅李600畝,建有百香果觀光園。
  • 鄉村「鎮」興•決勝小康——「匯」眼看百村 系列報導③
    為濃厚鎮江新農村建設氛圍,近日推出「鄉村『鎮』興·決勝小康——「匯」眼看百村」系列報導,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等方面,宣傳展示鎮江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新成就。
  • 馬嶺深處有故事 振興致富此村中
    馬嶺深處有故事 振興致富此村中 2020-12-24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黨建引領實踐 天津韓村書寫新版「致富經」
    他還加入到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中,為村民傳授致富經驗,帶動大家共同『奔富』。」被稱為天津市武清區白古屯鎮韓村「一肩挑」的劉萬剛對記者說。韓村,後晉天福年間由韓姓成村,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過去的韓村,黨組織引領作用不強,村民收入不高,經濟不振,精神不振。黨的十九大以來,這一局面徹底改觀。
  • 鄉村振興丨楊田鎮下東堡村:做活產業文章 扮靚鄉村顏值
    李寶來告訴記者,他家種植了7、8畝地的苗木,有杉木、紅葉石蘭、紫薇等多個品種,隨著城鎮綠化建設再加上最近幾年搞美麗鄉村,附近的幾個村都在他那裡買苗木,一年大概能掙到7、8萬元。 實實在在的收入堅定了李寶來發展苗木的信心。如今在他的苗木基地,除了常年聘請的3名村民,還請來了村裡的種植能手李明能進行田間管理。
  • 聚焦青神·《眉山在線》報導:甘家溝村:橘香引民富 奏響鄉村致富曲
    ▲青神縣甘家溝村風景美、產業旺、村民富甘家溝村在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同時,也不斷發展壯大柑橘種植特色產業,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美了鄉村、富了村民,也使該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我的小康故事江虎:搬得出、住得下生活有了新盼頭「快到屋頭來吃水果,自家種的柑橘,甜得很!」
  • 新聞特寫:電影《秀美人生》在百坭村放映 文秀「回來」了
    8月25日,以第一書記黃文秀為原型創作的電影《秀美人生》在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放映  當天,電影導演攜主創人員來到百坭村,在村部廣場,與當地幹部群眾共同追憶心中的文秀書記。  【同期聲 電影《秀美人生》導演苗月:我們帶著影片來了,所以我們說我們是陪文秀回百坭,特別激動也特別感動,很希望給我們百坭的父老鄉親,重溫一次跟文秀在一起的日子。】  夜幕降臨,電影開場。
  • 天津的「村兒」有多牛?葫蘆、薩克斯、手鞠球啥都有……
    2020年1月  天津10個村入選  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2020年7月  西青3個村子入選了  國家級旅遊名單  2020年9月  天津有11個村被列入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  你知道天津的「村兒」  到底有多牛嗎?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_新華報業網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曾記畔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華:做優特色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
    「這兩天得抓緊把小雜糧加工廠實施方案報上去,這個項目關係到村民的增收致富。」張華告訴記者,曾記畔村歷來有種植小雜糧的傳統,因為土壤和氣候的原因,這裡生產的蕎麥等小雜糧品質優良,但傳統粗放的加工方式並未給農戶帶來好收益。為了進一步提升小雜糧產品的附加值,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增收,同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裡從自治區農業農村部門爭取到一筆50萬元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扶持資金。
  • 淄川區下端士村:開荒山種花海 百畝萬壽菊開出「致富花」
    「這是我們村第一年種植萬壽菊,5月份種上,現在已經開花了,到金秋十月就長成大花朵了,這片花海不僅有觀賞價值,為我們的旅遊事業助力,還能為村民帶來收入。別看現在這麼漂亮,種萬壽菊之前都是荒山荒地。」在肖玉愛眼裡,只要把山打扮起來才能變成金山銀山,才能吸引人來,才能讓村民真正的靠山吃山,走上致富路。經過反覆考察,肖玉愛看重萬壽菊適應性比較強,生長力旺,集觀賞和藥用價值於一身。於是,肖玉愛帶領村民開墾土地,在鳳凰山上種菊花,建花海。收穫花海觀景所帶來的實惠,成了解決發展瓶頸的突破點。
  • 百名記者進百村 | 走進船山區老池鎮芋禾村
    從傳統種植到種養循環,生態效益與產業發展雙贏是實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趨勢。截至目前,芋禾村共引進9個業主,流轉土地約2100畝,主要種植桃子、李子、葡萄、柑橘等。四年來,芋禾村也實現了產業從0到9的突破,產業化發展之路讓昔日的「荒山坡」變成了「金土地」,芋禾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寬。產業壯大,不僅讓村民增收,更推動村集體經濟壯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2020-10-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三星助力鄉村致富經驗足 幹埝村踏上發展新徵程
    依託民宿旅遊產業,催開致富振興之花,蘇溪鄉幹埝村的脫貧致富之路,如今已經成為村莊發展建設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中國三星「分享經營」理念的又一次完美實踐。自中國三星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美麗鄉村——三星分享村莊」項目啟動起來,幹埝村完整複製了南峪村精品民宿的運營經驗,即採取組建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體系與分紅模式,打造了「溪賢山舍」這一民宿品牌,幫助幹埝村擺脫了發展困境。
  • 百名記者進百村|船山區老池鎮福龍村:近2000畝土地在流轉中煥發活力
    近年來,福龍村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引能人回鄉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領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9戶371人全部脫貧並實現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能人回引」富鄉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精準扶貧,產業是關鍵。 近年來,福龍村兩委開啟「能人回引」模式,反覆向外出的農民工及農民企業家介紹福龍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和返鄉創業各項優惠政策,對適合他們創業的項目進行集中推介。
  • 泰安大河峪村:「獼猴桃」撐起鄉村致富「大產業」
    五月,山東省泰安市省莊鎮北的大河峪村獼猴桃花開正盛。在景色宜人,如詩如畫的大河峪村的獼猴桃產業園裡,乳白淺黃的小花簇擁著,繁星般綴在果架上,一顆顆嫩綠的小獼猴桃掛滿了支架等待著果實的成熟落地,迎風搖曳,長勢喜人。
  • 「百年夢圓看百村」之夏邑縣楊呂廟村:蛋鴨養殖唱響致富歌
    「百年夢圓看百村」之楊呂廟村:蛋鴨養殖唱響致富歌記者 宋聖英 白 鵬 韓 豐7月16日,夏邑縣郭店鎮楊呂廟村,成方連片的養鴨大棚與蓮藕水塘相間,「桂柳蛋鴨養殖基地記者 韓 豐 攝致富鴨子「嘎嘎叫」,養鴨年收入真喜人。2017年年底,鴨棚建起來,開始上鴨苗。10個月之後開始分紅。「2018年正趕上好時候,蛋價高的時候,一組棚一天賺1萬多。」一位鎮幹部說:「我那個月提了20萬元,與養殖戶對半分。」一年下來,14組鴨棚純盈利582萬元!出資建棚鄉村幹部和養殖戶當年每人分了三四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