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鑄就了它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中醫藥學,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中醫的理論、方法、經驗等,是無數先賢驗證、積累的瑰寶。經過歷史的檢驗,經過千年歲月洗禮,中醫藥學仍然蓬勃發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傳承。
禮樂傳道、慈航授業、仁術解惑,岐黃濟世
2020年12月21日上午,時值冬至,北京和通世嘉中醫館上空晴空碧藍,館區煥然一新,賓客滿門,喜氣洋洋。前來嘉賓有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製劑專家王承華先生,北京大學教授、藥理學專家李衛東女士,原衛生部法制與監督司司長趙同剛先生、佰澤醫療集團創始人李國軍先生等二十餘位嘉賓,還有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本門弟子。
隅中吉時到,系統國醫第五代傳人牛志剛先生收徒儀式隆重舉行。現場嘉賓及觀禮群眾見證了這一莊嚴、美好時刻,共同分享著系統國醫一脈相承、代代相傳的喜悅,並送上了溫馨的祝福。
師徒合影
儀式現場,莊嚴喜慶,牛志剛先生及眾弟子皆身著傳統服飾入場。供桌安放眾祖師牌位,香爐,並呈放芹菜(業精於勤)、蓮子(苦心學修)、大棗慄子(早立大志),寓意吉祥。隨著悠揚地擊謦聲,牛志剛先生燃香奏告祖師,隨後與夫人共同落座;在熱烈莊重的氣氛中,宋香梅、牛曉雷、翟利軍、張禹堯、張殿立、白瑞睿、胡正俊、趙燕明共八位青年才俊恭恭敬敬地向牛志剛先生遞上了拜師帖。牛先生莊重的宣讀師訓,守則,師誡,眾弟子欣然稱諾、奉茶改口;隨後牛先生莊重的拿起戒尺,教誨勉勵眾弟子,最後,賜名、賜帖。
本次參與見證的趙奎先生(系統國醫第五代傳人)、方詠梅老師聲明本次收徒的合規性,並宣布以上八位弟子正式成為系統國醫第六代(第二批)傳人。
在莊重的氛圍中,牛志剛先生率眾弟子叩拜祖師!
禮樂傳道,慈航授業,仁術解惑,岐黃濟世!
拜師儀式現場
大醫精誠,澤被蒼生,厚德載物,兼濟天下
世系統國醫是融中醫文化和養生文化為一體的中醫流派,現以第五代傳人牛志剛、趙奎,第六代傳人牛小川、袁會芝為主要代表。是承前啟後,促進民族國學復興,由封閉家族醫學發展成為開放、進取、共榮的民族醫學。
牛志剛先生,「系統國醫」傳承人,也是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中醫世家的第五代傳人。祖父鄭述康(1903-1966)為山西省名醫,曾授業於民國名醫彭子益,曾編纂《系統中醫》。父親牛新民為山西省名老中醫,行醫50餘載,術精岐黃,診治大量疑難雜病,並結合基層缺醫少藥之情況,編寫快捷簡便的行醫實用手冊。
牛志剛先生設館開診,已近二十載,臨床診治門診病例22萬人次以上,築沙成壇,經驗豐富,並於《系統醫學》、黃元御醫學體系、彭子益醫學體系及張錫純醫學體系作過深入的研究與探索,以還原古漢醫學體系為醫家本體的現代社會責任,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推崇「人病兼治」的理念,倡導從醫人員首先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其次則是勤勉謙遜的態度,與現代醫學相併重。感召有志的年輕學子拜於門下學習,共同為傳承國粹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收徒儀式是牛志剛先生繼2018年開科納賢以來的第二次收徒,歷經3年篩選,經過層層考驗,最終確定今年這八名謙遜躬良、德才兼備的青年才俊收授為徒。
牛志剛先生及諸位弟子合影
以醫帶藥,以藥助學,以學育人,以人治本
八名弟子,出身不同,年齡不等,於醫道之因緣路徑亦各有不同,然皆慕先生之名而來,學醫救人之心志堅定純粹,懷揣大醫精誠之志。未來,他們將追隨牛志剛先生,在傳統中醫學領域繼續深入研修,謹遵醫訓、嚴守醫戒、履行醫道。
新弟子張殿立在拜師帖中寫到:「親眼目睹患者為病所苦,因病致窮,更有窮鄉僻壤之人,呼號無門,扛大包拖行李,四處求醫,艱辛備至」,感嘆「時先生赴交口義診,為鄉人診病。先生醫術之高,餘早有耳聞,先生醫德之高,餘則親眼見之,感念非常!餘為先生醫德之高尚、醫術之精湛而折服,亦篤信先生救人致世之理念」。遂發心俾世嘉傳統廣為人知,令世嘉大名發揚光大。
千年國醫,百年家學,青藍相接,薪火相傳。系統國醫第六代弟子們將牢記恩師教導,精勤不懈,以身載道,將系統國醫發揚光大,為振興中華傳統醫學而不懈奮鬥!
牛志剛先生帶領諸弟子向歷代先賢祝禱
牛志剛先生說:「以醫帶藥,以藥助學,以學育人,以人治本,是系統國醫經過多年探索、實踐才形成的完備育才體系,只有完善的傳承體系,才能更好的培育出優秀醫師,只有恢復師徒傳承,系統國醫方能後繼有人!中醫不是一家之學,不是一己之私,怹是民族的,更是社會的,系統國醫向全社會的岐黃英才敞開大門,幫助優秀青年中醫醫師打開深入學習純正古醫學之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