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頭琴《綠島小夜曲》,婉轉動聽,撩人心弦!
🌷小提琴論壇🌷邀 請 全 球 琴友 聚 會
-
《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
-
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是由周藍萍作曲,潘英傑填詞,胡以衡演唱的歌曲,發行於1954年。歌詞中的「綠島」指的就是臺灣島。 當年潘英傑和周藍萍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看看綠島小夜曲的誕生
《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潘英傑趁著靈感,以一個晚上的時間,綜合了他對臺灣的印象以及對愛情的感受,寫出歌詞。
-
【合唱欣賞】《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有多種翻唱版本,包括粵語填詞的《友誼之光》(香港電影《監獄風雲》插曲,填詞:南燕,原唱:黃寶欣)本曲於1954年,由在中國廣播公司工作的周藍萍(譜曲)、潘英傑(作詞)二人創作,描寫戀愛中的男女那種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最早由晉秦灌錄,金錢唱片公司發行, 第一個灌錄此曲的女歌手可能是司馬音(1927 - 2001)。
-
綠島沒有小夜曲
-
一首60年前的小夜曲,故事還挺多!古箏版一樣深情婉轉
苡箏閣 小驢《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電影中,但是沒有成功,想不到菲律賓的萬國唱片看上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後引介到菲律賓,立刻在當地十分風行起來,甚至還流傳到馬來亞(當時馬來西亞還沒有成立)、印尼一帶。馬來亞的報紙還繪影繪形地描述,說這首歌原來是一名爭風吃醋的殺人犯在獄中寫給女友的一封情書,情意感人。
-
[好歌是怎麼誕生的199]周藍萍作曲、潘英傑作詞《綠島小夜曲》
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沉靜,姑娘喲,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綠島小夜曲》周藍萍作曲,潘英傑作詞。發行於1954年。這一年,周藍萍29歲。周藍萍 1954年盛夏某夜,同在中廣音樂組共事,並住在中廣仁愛路單身宿舍的周、潘二人,閒聊時談到創作流行歌曲的話題,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綠島小夜曲】經典懷舊歌曲
《綠島小夜曲》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綠島小夜曲》動態歌譜示範伴奏,高勝美版本
《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潘英傑趁著靈感,以一個晚上的時間,綜合了他對臺灣的印象以及對愛情的感受,寫出歌詞。
-
那首很多人叫不上名字的《綠島小夜曲》,背後有著那麼多的故事
歌曲創作故事:《綠島小夜曲》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那年夏天,《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
-
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音樂奇才」周藍萍
新華社臺北7月8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果陀劇場打撈起一段「音樂奇才」周藍萍的塵封往事,將於8月推出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青春與愛情。《綠島小夜曲》《高山青》《一朵小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華語流行樂壇上,這一首首風靡兩岸和港澳的歌曲,都出自周藍萍之手。其中,《綠島小夜曲》因轟動一時的電影《監獄風雲》而被再塑成「囚犯之歌」。「《綠島小夜曲》其實是一首無關地域的情歌。」音樂劇導演梁志民介紹,當年隻身來臺的周藍萍任教於金甌女中,他對年僅18歲的將門千金一見鍾情。
-
【老歌】《綠島小夜曲》作詞:潘英傑 作曲:周藍萍
歡迎大家踴躍來稿,請將歌曲的視頻或音頻、詞曲作家、演唱者的簡介等發電子郵箱至:czcsy@qq.com《綠島小夜曲》,歌名,作曲:周藍萍,作詞:潘英傑,原唱:紫薇。歌詞中的「綠島」指的是臺灣島,並不是指臺灣省的火燒島(又稱火燒嶼、綠島)。
-
【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系列之(14)《綠島小夜曲》
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詩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沉靜,姑娘呀,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這首創作於臺灣,流行於全球華人50多年的綠島小夜曲,抒情優美,委婉動人。(周藍萍於邵氏錄製配樂)歌曲誕生《綠島小夜曲》詞作者潘英傑和曲作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
-
婉轉而動聽的小夜曲,如漣漪般漫散開來
小夜曲,充滿了華麗的思緒與浪漫,編織出既清新又妖豔的色彩,聆聽這幻化如夢的小夜曲風情如果在仲夏之夜,小夜曲如微風徐徐吹來,如漣漪般一陣一陣漫散開來,讓人感覺到澗流潺潺的清涼世界。
-
《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在老歌中凝視臺灣
同時,新書發布會上,楊渡以多首人們熟知的臺灣經典老歌——《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等,為近幾十年來臺灣的社會風情定調。「因為,每一首歌都代表著一個時代。雖然它不能很全面地解釋臺灣的歷史,但是它可以讓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集體心靈脈動。」
-
海頓小夜曲
《海頓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樂四重奏曲,為小提琴之父海頓所作,大約作於1762年。原作為《F大調第十七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後來被改編為管弦樂曲、管樂合奏曲、小提琴獨奏曲、吉他曲等。 其他三個聲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拔弦奏法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它伴奏的音響效果。用小提琴獨奏形式演出時,則由鋼琴奏出相似的伴奏音型,保持了原曲的特點。
-
周藍萍與《綠島小夜曲》傳奇(一)
[7]由於周藍萍的作曲手稿僅存數頁,本文所用《綠島小夜曲》樂譜均為依據唱片的實際錄音重新譯譜而來。 周藍萍,湖南湘鄉人,生於民國15年農曆元月4日(陽曆2月16日),死於民國60年農曆4月23日(陽曆5月17日),享年46歲。
-
綠島小夜曲裡的紫薇——流金歲月憶老歌
第一次聽《綠島小夜曲》是在一個「不正經人」的家裡,那個不正經人,其實是有正經職業的,還是一老師,教外語。 外語老師有一個「半頭磚」單卡錄音機,隨著一圈圈磁帶的「滋啦滋啦」轉動,密密麻麻的小孔裡就溢出了臺灣歌手紫薇的甜柔的聲音。 那可真叫一個甜,聽了之後有一種懶洋洋的幸福感。
-
大環島之小環島——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作詞:潘英傑作曲:周藍萍原唱:紫薇 這綠島像一隻船 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 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 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 吹開了你的窗簾 讓我的衷情隨那流水 不斷地向你傾訴 本人乘坐火車 一個縣一個縣「環島」走遍寶島 其中還有一個「小環島」——綠島之旅在枋寮火車站乘車前往福岡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