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方超童海華上海報導
日前,控股股東花王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王集團」)所持部分股份被凍結的信息,讓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03007.SH,以下簡稱「花王股份」)引發外界關注。
7月11日,花王股份對外發布公告稱,花王集團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被凍結,凍結股份數量佔公司總股本比例達10.38%,而原因則為申請人丹陽通泰房地產與花王集團存在債權債務糾紛,因疫情等原因影響了雙方的全面合作。
除此之外,花王股份的業績更受市場關注,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花王股份營收同比下滑79.3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84.73%。此外,其近年來的業績也不容樂觀,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處於下滑狀態。
而以園林綠化業務起家的花王股份,近年來也不斷拓展業務版圖,最受關注的,則是進入文體旅行業。相關信息顯示,其自2017年起,就明確了「生態+文旅」和「生態+文體」的行業定位和戰略理念。
對於公司業績下滑及進軍文體旅行業原因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此前致電致函花王股份,但是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新籤額下滑
雖然身為全國園林行業第二家主板上市企業,但幾年時間過去,花王股份風光已不在。
相關信息顯示,花王股份以園林綠化業務起家,現已開拓園林古建、市政建設、「生態+」等多項業務,天眼查顯示,其源於2003年成立的江蘇花王園藝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肖姣君,實際控制人為肖國強。
花王股份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其營收為0.52億元,同比下滑79.33%,歸母淨利潤-0.2億元,同比下滑184.73%,而其扣非淨利潤亦同比下滑180.11%。
對此,花王股份表示,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下降79.33%,主要系報告期內因疫情的影響,大部分工程都未開工所致。但在天風證券統計的18家園林上市公司中,花王股份一季度營收增速下滑幅度最大,而行業「整體營收進一步縮減49.53%」。
不僅如此,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可發現,花王股份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也難言樂觀。
Wind數據顯示,2017-2019年,花王股份的營收分別為10.37億元、12.64億元、12.35億元,增速分別為102.94%、21.95%、-2.35%,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1億元、1.00億元、0.97億元,增速分別為137.23%、-41.45%、-2.54%,同期的扣非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42.52%、-54.89%、-50.41%。
由此可見,花王股份除了營收徘徊不前外,其淨利潤已連續兩年下滑。在2019年年報中,花王股份將扣非淨利潤下滑的原因,歸為按帳齡計提的應收帳款壞帳準備增加、報告期內因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導致工程毛利率下降等。
東興證券研報也認為,園林綠化行業按客戶類型一般分為市政園林與地產園林,前者業務模式以EPC、PPP為主,其中PPP模式回款期較長,而地產園林業務模式近年來受地產景氣度下降影響,該類公司業務量與毛利率呈不斷下行趨勢。
梳理花王股份歷年財報可發現,近年來,其主營業務毛利率確處於逐年下滑的狀態,2017-2019年,上述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1.98%、29.02%、25.59%。
進一步探究可知,在花王股份2019年主營業務分產品情況表中,除了市政園林業務外,其生態旅遊景觀、市政道路及其綠化、地產景觀等九大板塊業務毛利率全部處於下滑狀態,其中,地產景觀業務毛利率更是減少了244.71%。
除此之外,在影響企業未來業績的新籤訂單上,花王股份表現也並不理想,其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累計新籤項目數量11個,金額9.85億元。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花王股份新籤額增速為-82.55%。
加碼文旅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政園林等營收佔比依然較高,但花王股份早已開始謀求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2017年1月及7月,花王股份對企業經營範圍進行了拓展,其陸續增加了「生態溼地開發修復與保護」「生態景觀的規劃設計、城鄉規劃設計、旅遊規劃設計」等業務。
與上述企業經營範圍變更同步的是,花王股份亦在2017年進行了大手筆的收購,分別完成了鄭州水務60%股權、中維國際80%股權的收購工作,前者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後者擁有涉及領域三項甲級、三項乙級資質。
值得一提的是,花王股份2017年收購的新三板公司鄭州水務,此後的業績似乎並不理想。花王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鄭州水務經營業績未達承諾,需履行業績補償,2019年年報顯示,鄭州水務扣非後淨利潤為-2592.74萬元。
而謀求多元化的花王股份,顯然不滿足停留於上述領域,同樣在2017年,花王股份將觸角延伸到了文旅領域。
花王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其依託「生態+文旅」和「生態+文體」的戰略理念,以旅遊景區、體育綜合體等為載體,「持續推進生態建設與文化旅遊和體育產業的深度融合」。
梳理可發現,2017年,花王股份曾與鎮江文旅產業集團籤署《PPP項目合作意向框架協議》;2018年承接了韶山市美麗鄉村建設PPP項目(生態+文旅)、清豐紅色單拐文旅綜合體PPP項目(生態+文體)等項目;2019年,其成立了子公司花聖文體,「探索傳統生態工程與新興文體旅業務的有機融合」。
「未來三到五年,公司傳統產業與文體運營板塊的收入佔比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在2020年1月15日的投資者調研會上,投資機構調研者曾如此發問。
對此,花王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文體運營板塊的發展對業務拓展與收入增量有積極影響,隨著其業務比例的加大,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其認為文體運營板塊產生的現金流較好,此外,產品與模式可複製推廣。
「更重要的是,運營板塊是跳板,可以改變公司在市場上的傳統刻板影響,從運營的角度給項目賦值,並獲取更好的項目資源。」花王股份上述負責人如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花王股份也曾在年報中如此表示,其近年來在生態、旅遊等產業實現業務領域的延伸發展,「如果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未能及時調整、完善,高層管理水平和人才儲備無法適應發展需求,公司可能面臨管理風險」。
對於加碼文旅業務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等問題,記者此前致函花王股份,但是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