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謀殺了英國少女?《午夜北平》記錄懸案背後的老北京

2021-01-18 第一財經

1937年,日軍已兵臨城下的北平,一個英國少女被殺害並戮屍,死相極慘。這起當年轟動一時的案件,早已蒙上了厚厚的歷史塵埃。不過經由姜文在《邪不壓正》裡提及,重又勾起了人們的興趣。

姜文是從保羅•法蘭奇(Paul French)的書中了解到這樁懸案的,徵得他的同意後,把其中一些情節用在了電影裡。現在,這本獲獎無數的《午夜北平》終於出了中文版。

「愛倫坡獎」得主的中國情結

出現在上海市中心一棟寫字樓的保羅•法蘭奇,與想像中的作家形象差異甚大。他看上去更像一名軍人,身材高大,兩道劍眉掛在一張方臉上,高高的眉骨下,細長條眼睛藏在深陷的眼眶裡。

2011年前的很多年裡,他在上海經營著一家廣告公司。在他家所在的江寧路上,周圍鄰居經常能夠看到這個老外從公寓踱步出來,到定西路、新華路、華山路那一片散步。時間充裕的話,他還會順道去中山公園逛逛。沒人知道,閒逛的時候,他腦子裡正轉悠著怎樣驚險的故事。

法蘭奇散步的地方,曾是上海的公共租界,歷史小說《罪惡之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這個英國人眼中,這片土地是「外國勢力之外的區域」,「甚少有警察來管,很多人在這裡犯罪,一切都亂鬨鬨的」。亂鬨鬨的地方,往往是奇異故事的滋生地。《罪惡之城》寫的是1930年代「孤島時期」的上海,兩個外國人走私、販毒的故事,他們身後的世界散發著俗麗邪惡的末世氣息。

法蘭奇對民國時期的上海和北京很感興趣,原因或許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一名曾於1920年代駐守上海、香港和威海衛的英國軍人。從小,他就聽祖父說起許多關於上海的奇聞異事,那時候的上海生活,對一名英國軍官來說是如何美輪美奐、自由自在並充滿驚喜。法蘭奇在中國住了20多年,寫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故事和評論。前不久,他又來到了上海和北京,向人們介紹他的另一部作品,那便是《午夜北平》。

正是《午夜北平》,讓他成了世界範圍內的暢銷作家,帶給他諸多獎項,上了《紐約時報》好書榜,被英國一家電視臺拍成劇集,還為他贏得了堪稱偵探小說界奧斯卡的「愛倫坡獎」最佳罪案實錄獎。

正如獎項名稱所示,雖然被英國《金融時報》稱為「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技巧講述了這個令人扼腕的故事」,但《午夜北平》不是一部小說,而是一部扎紮實實的「罪案實錄」。它不光「偵破」了1937年北平城裡一樁聳人聽聞的懸案,也記錄了當時北平的政治環境和風土人情。

藏在小小註腳裡的懸案

如果不是法蘭奇恰巧被埃德加•斯諾傳記中一條小小註腳吸引,可憐的英國漢學家倭訥和他的女兒帕梅拉都將永難瞑目。

在那條註腳裡,斯諾提到,有人在北平離他家不遠處找到一具被肢解的屍體。鄰居的慘死讓斯諾的妻子海倫非常緊張。死者是19歲的英國少女帕梅拉,她的父親倭訥(Edward Theodore Chalmers Werner,1864~1954)是著名漢學家,曾擔任英國駐華領事。但兇手一直沒被抓到。

法蘭奇那晚看著書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他心頭湧上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樁懸案。這位作家相信,「如果你早上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頭天晚上隨意讀到的某些東西,這通常說明你讀到的是一個極好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確吸引人:1937年戰爭陰雲籠罩下的北平、19歲的英國少女、古怪而有學問的外交官父親、對不正當性行為的暗示、城中瀰漫著的恐怖氣氛和竊竊私語、殘忍的謀殺手段以及懸而未決的結局……所有這些,推著他開始了找尋真相之旅。從1937年的北平報紙入手,他先後在北京、上海、香港和倫敦尋找檔案。

「在1937年北平的報紙上,這樁案件幾乎每天都是頭版頭條,因為死的是一個英國人,一個外交官女兒,而且死狀極為殘忍。」帕梅拉的屍體,每一根肋骨都被向外折斷,臉被砍得模糊不清,內臟幾乎被掏空。圍城日軍的一次襲擊已讓北平的中國人和外國人心驚膽戰,而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姑娘的慘死,更被視為這座城市的兇兆。流言蜚語傳遍大街小巷,因為一直找不到兇手,底層社會傳播著狐狸精的故事,英國人則私下對幾樁醜聞竊竊私語。這一切,都發生在大戰前夜。

案件牽涉到北平的各個階層,住在帕梅拉家附近的海倫也為之夜不能寐,神志恍惚。命案發生的時候,斯諾即將完成《西行漫記》最後一稿。這本書記錄了他本人和紅軍在1936年共度的歲月,有對毛澤東的採訪,以及對蔣介石政府腐敗的抨擊。

當時,戴笠等人的藍衣社正為國民黨清除敵人,接連發生的暗殺,搞得人心惶惶。海倫斷定,他們夫婦都在這些秘密警察的黑名單上。而且,斯諾家和帕梅拉家僅僅相隔兩個院子,位於胡同的同側,海倫每天也都會騎車經過命案發生的狐狸塔下。所以她相信原本會死的人是她,只是因為殺手在黑暗中看錯,才誤殺了帕梅拉。

這樁動用了中英兩國高級警官的案子,終究還是在各種勢力的幹涉下不了了之。直到70年以後,才有另一個人關注到它。法蘭奇成了又一個調查此案的「偵探」。順著當年的一條條線索,他追蹤到了英國邱園的國家檔案館。在那裡,他找到一批1941~1945年從北平寄出的信件。透過密密麻麻的字跡,法蘭奇意識到,這正是倭訥當年展開調查的細節。原來,在警方調查無果之後,老人就獨自展開了調查。他幾乎用盡了作為一名探險家和學者的執著與縝密,才在幾年以後找到了真兇。

可惜,正義依然與倭訥失之交臂。戰爭如泥石流般衝亂了北平的秩序,泥沙俱下的時局裡,再沒人願意騰出時間來管管老外交官的請求。直到倭訥在哀哀無告中病逝,這樁案件都沒有被重新審理。對兇手的指認——倭訥和法蘭奇都相信是牙醫普任迪斯——就這樣整整遲到了70多年。

盔甲廠胡同1號

一連在檔案中泡了4年,法蘭奇的腦子裡已經有了一本1937年的北平地圖,他仿佛是目睹了帕梅拉被殺害的經過,聞過了使館區周圍胡同裡蘇州麵攤飄出的香味,知道了北平的車夫們是如何「趴活」,也看過了六國飯店裡的男男女女如何跳著一場場貼面舞。當他再一次來到21世紀的北京,才發現,與帕梅拉一生有關的地點以及被害那天去過的地方,居然全部保留下來了。從倭訥和帕梅拉家所在的盔甲廠胡同1號,也依然能看到那座曾被成百上千隻蝙蝠包圍的狐狸塔。這樣的事情,對於經歷了大規模拆遷重建的北京來說,機率之小可想而知。

如今,盔甲廠胡同1號已經遷入好幾戶人家,淹沒在北京眾多四合院之中,並無任何顯眼之處。《午夜北平》出版後,很多看過書的老外路過,都會去尋找倭訥和帕梅拉的家。因為有太多外國人來訪,漸漸地,胡同口賣飲料的「老北京」也開始了解到這個故事,一見到外國人走進來,他們會熱心指路。

寫書的過程中,法蘭奇並沒有找到倭訥的後人。兇手的後人也沒有聯繫法蘭奇。但對於曾在天津文法學校與帕梅拉同窗過的老人而言,這本書的意義非同一般。當年這起案件,轟動了中國的外僑圈。學校的學生家長們對此議論紛紛,學生們也不明白,這個明快漂亮、男生緣很好、與當時學校最受歡迎的大帥哥談著戀愛的女孩,怎麼就在一夕之間消失了。法蘭奇把自己的調查公布在博客上,收到了很多帕梅拉同學的來信。這些老人如今都已經90多歲了,分散在世界各地,他們有的向法蘭奇描述自己心中的帕梅拉,有的對懸案告破感到高興。

還有很多來信者,與法蘭奇一樣,都是祖輩曾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他們寫信給他,向他回憶祖輩口中的北平。根據追蹤懸案過程中獲得的口述,法蘭奇還撰寫了一本小冊子,細緻地描繪了北平的妓女、舞女、毒販、老鴇以及一位神秘陰陽人的生活,他們也同樣與帕梅拉的案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所有這些人物的生活,構成了1937年北平的社會肌理,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自始至終,帕梅拉的故事都被一種神秘、焦躁而又荒誕的氣氛所環繞,一切看似百無聊賴,內裡卻是暗流湧動,兇險異常。正是這種氣氛吸引了當時正在拍《邪不壓正》——講述的也是1937年發生在北平的故事——的姜文。姜文曾與法蘭奇一起吃飯,表示自己很喜歡這本書,並希望借鑑書中的一些描述,安排電影中的情節和布景。法蘭奇欣然同意。「我很欣賞這位藝術家,他在他們那一代導演中是很出色的一位。他的作品有一種幽默感,不像張藝謀那麼嚴肅。」在電影裡,姜文把帕梅拉案包裹在整個故事裡,其中對協和醫院的描述、一些布景的設計,以及電影中關於醫生的隱喻,靈感也都來自《午夜北平》。

如今,法蘭奇依舊在寫關於中國的故事,他把目光投向了內戰時期的上海。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他還會製作一本有聲書,讓人們能夠在網上聽到他筆下的故事。

《午夜北平》
[英]保羅·法蘭奇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3月版

相關焦點

  • 網飛中國版「福爾摩斯」劇《午夜北平》曝光 姜文主演神探破案
    英國作家保羅·法蘭奇近日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曝光,其真實懸案小說《午夜北平: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將被網飛拍攝成電視劇《午夜北平》,姜文主演警察署長韓世清。
  • 午夜系列05:邪不壓正和北平大麗花
    北平何時淪陷也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城中的乞丐和那些高高在上的洋人一樣,都感到前途迷茫,不可終日。     在這樣混沌的情況下,一起針對一個英國少女的殘酷謀殺,無疑撼動了整個北平的外國人社區。帕梅拉是知名漢學家、英國前外交官沃納的養女。沃納是一個古怪又倔強的人,作為中國通之一的他,並沒有住在使館區中,而是住在了四合院裡。
  • 微史記 | 姜文將出演《午夜北平》,該片講述狐狸塔下的一樁真實的...
    據媒體報導,著名導演、演員姜文將主演Netflix劇集《午夜北平》。該劇改編自老北京真實事件的罪案小說《午夜北平: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姜文出演警察署長韓世清。《午夜北平: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一書作者為法蘭奇,該書於2012年由企鵝集團出版,次年即獲得愛倫·坡獎最佳犯罪實錄獎(愛倫·坡獎為世界最權威的偵探小說獎)。法蘭奇生於倫敦,曾在中國生活20年。2009年,他在閱讀斯諾《紅星照耀中國》時,發現一個腳註,腳註中提到1937年北平發生的一場神秘拋屍案,拋屍地點正是斯諾的妻子海倫每晚回家的必經之地。
  • 這場離奇午夜謀殺案,成為他透視近代中國的窗口
    慘案發生的「午夜北平一九三七」,侵華戰爭的硝煙正逐漸逼近,盧溝橋的炮聲中斷了這場神秘謀殺的跨國調查,砸鍋賣鐵也要調查真相的帕梅拉父親,最終也被日本人送往了山東的集中營。就此,北平神秘謀殺案在戰爭與革命的號角中逐漸地被遺忘了……七十五年後,英國作家保羅·法蘭奇從蒙塵的檔案中爬梳出歷史的真相,這場真相不明的世紀懸案終於大白於天下。
  • 讓姜文和Netflix 都中意的《午夜北平》到底講的是樁什麼奇案?且聽我細細道來.....
    透露這個消息的,是英國作家保羅·法蘭奇,而《午夜北平》的文學原著,正是他在2011年出版的歷史非虛構作品,當年不但成為暢銷書榜的常客,還拿下了包括愛倫·坡獎在內的一系列非虛構獎項。《午夜北平》中文版這本書其實很簡單,就是講了發生在1937年北平的一宗懸案——「帕梅拉案」。 民國北平奇案
  • 這樁82年前的北京兇殺懸案,為何令姜文念念不忘?
    在姜文執導的電影《邪不壓正》中,廖凡飾演的北平警察局長這樣勸告由彭于晏飾演的海歸外科醫生:「所以說,你們美國人晚上不要出門。」 事實上,這樁兇殺案在歷史中確有其事,不過案件的受害者是一位英國人。1937年1月8日,前英國外交官倭訥的養女帕梅拉,被發現死於狐狸塔(今北京東便門)下,兇手幾乎將她殘忍地肢解,並掏空了器官。
  • 87年前轟動英國「完美的謀殺」案真正兇手是誰?或已成永久懸案!
    特別是作為老牌帝國的英國,歷史上迷案很多,既有王室的,也有民間的。1931年,英國就曾發生了一起被人們關注的案件。因為案件很蹊蹺,令人生疑,但又無法破解,被人稱為史上「最完美的謀殺」和「天才謀殺」。這個案件就是87年前,轟動英美兩國的「華萊士棋局殺人案」。之所以有這個稱呼,並不是通過下棋殺人,而是指案件就如西洋棋一般:無子可下!
  • 轟動全美的密室懸案:誰謀殺了選美小皇后
    隨著美國CBS電視臺紀錄片《瓊貝妮特-拉姆西懸案》(The Case of: JonBenét Ramsey)預告片的發布,這宗美國歷史上的著名懸案之一又重回公眾視野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世界十大懸案之;開膛手傑克(1888)開膛手傑克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間,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稱。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寫信至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
  • 18件殘忍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的「世紀恐怖謀殺懸案」
    黑色大理花懸案 (Black Dahlia Murder):1947年,美國洛杉磯發現一名叫Elizabeth Short的女性死者陳屍路邊,不僅遭到腰斬、身體斷為兩截,所有器官都被掏空、血液流盡;更殘忍的是,臉部還被毀容成小丑式笑容。由於屍體黑髮呈放射狀向四周擴散,看起來就像黑色大理花,因此這件謀殺事件被稱為「黑色大理花」。雖然警方列了許多嫌疑犯,但至今仍未抓到真正的犯人。
  • 北平的最後歲月
    大哥由孫紅雷扮演,是地頭蛇,經歷了清末,北洋,國民政府時期,掌握北平監獄,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影響力,無他,不再是首都的北平習慣了向南京屈服。二哥則是南方的權力投射而來的結果,三十出頭,庸碌無為。三弟則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除了自己的小世界誰也不關心。三兄弟拉開十歲的年齡差距,代表著三個不同的北京。
  • 張北海:在紐約懷念北平
    不知這是不是張北海記憶中的北平?最近,張北海的小說《俠隱》被姜文拍成電影《邪不壓正》,片中細膩地還原了原著小說記錄的北平樣貌。回憶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張北海說:「既然我無法回到從前,或回到小說裡的北平,那定居紐約,無論是命、是運,還是緣,我都沒有什麼懊悔。」張艾嘉是他的侄女,也是他的經紀人,給他送過一個「中國最後一個嬉皮士」的雅號。
  • 北平摺疊:一百年前的貧富差距,大到你想不到
    保羅·法蘭奇的《午夜北平》講的是「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 前段時間,國外影視公司將投拍《午夜北平》並邀請姜文主演的消息滿天飛,雖然後來被闢謠,但從討論的熱烈程度就不難看出,網友對姜文出演民國故事有多期待。事實上,近些年來民國題材從來都沒有降溫,尤其是加上老北京、北平的標籤後,根本不缺少觀眾。 在這些作品裡,我們的想像無限延伸,最終在腦海中搭建出一座百年前的北京城。
  • Netflix否認和姜文合作《午夜北平》,將推出三部原創華語劇集《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
    作者 / 劇sir此前有消息傳出Netflix將會拍攝中國故事背景的劇集《午夜北平Netflix的發言人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我們首次聽聞此事,Netflix未曾與Paul French(保羅·法蘭奇)或姜文委託合作拍攝《午夜北平》」。Netflix強調他們未曾討論將《午夜北平》改編為原創節目。
  • 記錄|秋天,一定要住北平(遊客記)
    在五道營胡同裡一家雜貨店的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
  • 最能表現文化古都醇厚的人情味,老北京的洋車來自哪兒?
    洋車作為老北京的一個符號,存世很久,正如臺灣作家小民在《故都鄉情》中稱,「談故都風物,少不了要提到北平的洋車」,因為「洋車和拉洋車的車夫,最能表現文化古都醇厚的人情味」。至于洋車是誰發明的,則眾說紛紜了,有人認為是駐日本的美國或英國牧師發明的。牧師是傳教的,不是改善交通工具的,關於牧師發明了洋車一說有可疑之處。日本人則普遍認為是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鈴木德次郎發明的,但這一說法也缺少文字證據。洋車在日本一度很盛行,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播映並引起轟動效果的電視劇《姿三四郎》(導演為黑澤明)就是很好的佐證。
  • 永遠破不了的百年懸案,行走在人間的惡魔,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著很多的懸案是沒能破獲的,而且也是震驚一時的,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謎團,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宗懸案,時間過去了百年,還是一個謎團的,我們要說的就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兇手,號稱是永遠都破不了的百年懸案,行走在人間的惡魔,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 暴力與謀殺:這些作品竟真實記錄了犯罪現場!
    從René Magritte的《暗殺者》到攝影師Weegee在紐約街頭的犯罪現場記錄,再到Andy Warhol對60年代種族動亂的令人難忘的演繹。有些作品像是一部真實的犯罪紀錄片,有些作品則完美地記錄了那些無法被相機捕捉的犯罪場面。今天,讓我們來一窺隱藏在這六幅作品背後的殘酷真相....
  • 1948年,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背後的真實北平
    最近一部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廣泛受關注,其講述的是1984年國共兩黨在北平進行地下鬥爭的故事。1948年,國共內戰已經進行兩年,國共兩黨已屆決戰,國統區經濟全面崩潰。此時的北平,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景色?北平機場,等待飛機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