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道營胡同裡一家雜貨店的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所以趁著記憶還清晰的時候,用簡要的文字和圖片記錄這「謀劃已久」的北京行.
自從畢業離開北京以後,我對北京始終有一份掛念。北京於我如同第二個家,這裡有多年的良師益友,有昔日追夢的青春.還有秋天裡充滿了治癒感的銀杏葉、楓葉.所以我每年都會在銀杏葉黃了的時候回北京看看。
這一年,不再是一個人的出行,多了來自臺灣的忘年交姐姐Sharlin的陪伴。我也當起了Sharlin的小導遊,也有貼心的好友們幫忙完善了我那粗糙的行程安排,讓旅程中每一個時間段都過得特別美好且難忘。這會是我2020年最珍貴的旅行記憶,沒有之一。
#吃#
1.姥姥家春餅
第一次吃姥姥家春餅,就愛上了這北方特有的味道。然而在成都卻怎麼也找不到這樣的餐廳。去年回北京時,行程很緊也沒能解嘴饞,這次抵達北京入住酒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春餅。
點上喜歡的菜(香辣雞絲是最愛),春餅遠比筋餅更Q彈入味,然後動手DIY.獨一無二的春餅就搞定了✌️
2.後海十六號
按照行程,計劃去什剎海附近走一走,和朋友在附近吃個晚餐。在什剎海附近的餐廳推薦,不約而同地收到了同一個名字:後海十六號。我想一定是特別好評的餐廳。
餐廳位置在胡同裡,也比較好找。走進餐廳,就能瞬間感受到處處營造著的浪漫氣氛,在一樓的院子裡還製造了人工雪徐徐飄落,伴著昏暗的燈光美麗極了。
每道菜味道都很不錯,最喜歡圖片裡的魚,開胃可口。
3.The Rug
位於朝陽公園的西餐廳The Rug人氣簡直太旺了,老外也很多。在這裡和朋友們約了早午餐,10點時已經沒有座位了。
回味最多的是燒雞,肉太實在了,而且很入味。酸奶、披薩都很好吃。
4.北平機器
這是在方家胡同裡的一家工業風的清吧,有兩層樓,很安靜。在二樓的陽臺上三兩個朋友喝著飲品,嘮嘮嗑,歇歇腳,看看景,別有愜意。
5.炭花烤肉
深藏在胡同的人氣烤肉店:炭花烤肉(東直門店),研研妹妹強烈安利的餐廳,真的非常值得再去。
店面很小,差不多能坐下7-8桌人,伸長手也能夾到隔壁桌的菜。餐廳雖小但格外明亮整潔,一群人圍坐著吃著烤肉,特別有生活氣息。飲品一定要點北京特有的北冰洋,冷麵、土豆泥、酸菜都超級超級好吃。
記得一定一定要提前預約,5點開門營業。
6.蓬蒿劇場
在故宮走累了,可以從神武門出來打一個車到「蓬蒿劇場」,不僅可以看劇,還有屋頂咖啡。熱乎乎的墨西哥口袋餅一級棒。
7.四世同堂
位於雙井店的京味餐廳四世同堂,足足三層樓。餐廳的設計很有老北京的年代感。
8.金鼎軒
據說這家地壇公園旁邊的金鼎軒開了差不多20餘年,也是一家很大的餐廳,排隊的人很多。沙窩小黃魚入口即化,回味無窮,下次還要去吃。
#玩#
打卡的第一站去了朝陽大悅裡城矮大緊的書店:曉島,文藝青年的陣地,充滿了情懷的空間。(點擊「曉島」,了解更多)
記不得是第多少次去雍和宮,總愛拜一拜,求個歲月靜好。雍和宮裡的最裡層是萬福閣,閣樓裡由26米高的白檀木雕刻而成的米勒大佛,地面高達18米,每看一次被震撼一次。
在北京一定要在胡同裡多走走,感受老北京的韻味。南鑼鼓巷、什剎海、菸袋斜街、五道營胡同、方家胡同、國子監街等都沒有了記憶裡的喧囂。夜晚時分,什剎海、後海、菸袋斜街一帶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路上行人很少,沒有了昔日的熙熙攘攘。人們在後海邊打羽毛球、踢毽子,倒是平添了幾分熱鬧。
故宮,是這次旅遊打卡的重點。今年恰逢故宮600年,跟朋友戲說這次是進宮參加選美(^_^)。在宮裡行走了4個多小時,看了幾個展,拍了不少美美的照片,一點也不覺得累。
當重新走進紫禁城,感受到的是厚重的歷史,秋日故宮的靜美,還有對當下生活滿滿的幸福感。
在離開北京時,我和Sharlin去了一趟地壇公園。一早在公園門口,退休了的叔叔阿姨們圍站著唱起了《甜蜜蜜》《渴望》...我們也不由地跟著哼唱起來,歡樂和感動油然而生。我想這就是簡單生活的快樂。
公園裡有一排整齊的銀杏樹,樹下是滿地的金黃,大人小孩還有老人坐在地上玩銀杏葉,拍照嬉笑。在往裡面走,會發現一顆很大的楓樹,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美麗。坐在樹下,吹著不冷的秋風,看樹枝搖曳,偶爾飄落的樹葉灑在身上,太治癒了。四季更替,它始終都在那裡,美得無需言說。
(🍂🍂🍂🍂裡放飛自我)
和有趣的人一起,即使是一片落葉都可以玩很久,快樂得像個孩子一樣。謝謝遇見的所有一切,謝謝旅行中暖心的相聚,會記得我們一起分享的善意、美味和歡笑。謝謝小葛、玉環、Amanda 、悠姐、肥龍、研研、豬哥、曉一、教練老師們,謝謝女神Sharlin,期待下次再會❤️一起愉快玩耍,祝我們都越來越好。
💗
(2020行程表,景點一定要提前預約)
還沒來得及見面的朋友們,下一個秋天見
凡此過往,皆為成長。
給時間注入喜歡的色彩
*喜歡抹茶的斜槓小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