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秋天,一定要住北平(遊客記)

2021-02-13 文藝的下午茶


在五道營胡同裡一家雜貨店的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所以趁著記憶還清晰的時候,用簡要的文字和圖片記錄這「謀劃已久」的北京行.

自從畢業離開北京以後,我對北京始終有一份掛念。北京於我如同第二個家,這裡有多年的良師益友,有昔日追夢的青春.還有秋天裡充滿了治癒感的銀杏葉、楓葉.所以我每年都會在銀杏葉黃了的時候回北京看看。

這一年,不再是一個人的出行,多了來自臺灣的忘年交姐姐Sharlin的陪伴。我也當起了Sharlin的小導遊,也有貼心的好友們幫忙完善了我那粗糙的行程安排,讓旅程中每一個時間段都過得特別美好且難忘。這會是我2020年最珍貴的旅行記憶,沒有之一。

#吃#


1.姥姥家春餅


第一次吃姥姥家春餅,就愛上了這北方特有的味道。然而在成都卻怎麼也找不到這樣的餐廳。去年回北京時,行程很緊也沒能解嘴饞,這次抵達北京入住酒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春餅。

點上喜歡的菜(香辣雞絲是最愛),春餅遠比筋餅更Q彈入味,然後動手DIY.獨一無二的春餅就搞定了✌️

2.後海十六號


按照行程,計劃去什剎海附近走一走,和朋友在附近吃個晚餐。在什剎海附近的餐廳推薦,不約而同地收到了同一個名字:後海十六號。我想一定是特別好評的餐廳。

餐廳位置在胡同裡,也比較好找。走進餐廳,就能瞬間感受到處處營造著的浪漫氣氛,在一樓的院子裡還製造了人工雪徐徐飄落,伴著昏暗的燈光美麗極了。

每道菜味道都很不錯,最喜歡圖片裡的魚,開胃可口。


3.The Rug


位於朝陽公園的西餐廳The Rug人氣簡直太旺了,老外也很多。在這裡和朋友們約了早午餐,10點時已經沒有座位了。

回味最多的是燒雞,肉太實在了,而且很入味。酸奶、披薩都很好吃。



4.北平機器


這是在方家胡同裡的一家工業風的清吧,有兩層樓,很安靜。在二樓的陽臺上三兩個朋友喝著飲品,嘮嘮嗑,歇歇腳,看看景,別有愜意。


5.炭花烤肉


深藏在胡同的人氣烤肉店:炭花烤肉(東直門店),研研妹妹強烈安利的餐廳,真的非常值得再去。

店面很小,差不多能坐下7-8桌人,伸長手也能夾到隔壁桌的菜。餐廳雖小但格外明亮整潔,一群人圍坐著吃著烤肉,特別有生活氣息。飲品一定要點北京特有的北冰洋,冷麵、土豆泥、酸菜都超級超級好吃。

記得一定一定要提前預約,5點開門營業。


6.蓬蒿劇場


在故宮走累了,可以從神武門出來打一個車到「蓬蒿劇場」,不僅可以看劇,還有屋頂咖啡。熱乎乎的墨西哥口袋餅一級棒。


7.四世同堂


位於雙井店的京味餐廳四世同堂,足足三層樓。餐廳的設計很有老北京的年代感。


8.金鼎軒


據說這家地壇公園旁邊的金鼎軒開了差不多20餘年,也是一家很大的餐廳,排隊的人很多。沙窩小黃魚入口即化,回味無窮,下次還要去吃。

#玩#


打卡的第一站去了朝陽大悅裡城矮大緊的書店:曉島,文藝青年的陣地,充滿了情懷的空間。(點擊「曉島」,了解更多)

記不得是第多少次去雍和宮,總愛拜一拜,求個歲月靜好。雍和宮裡的最裡層是萬福閣,閣樓裡由26米高的白檀木雕刻而成的米勒大佛,地面高達18米,每看一次被震撼一次。

在北京一定要在胡同裡多走走,感受老北京的韻味。南鑼鼓巷、什剎海、菸袋斜街、五道營胡同、方家胡同、國子監街等都沒有了記憶裡的喧囂。夜晚時分,什剎海、後海、菸袋斜街一帶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路上行人很少,沒有了昔日的熙熙攘攘。人們在後海邊打羽毛球、踢毽子,倒是平添了幾分熱鬧。

故宮,是這次旅遊打卡的重點。今年恰逢故宮600年,跟朋友戲說這次是進宮參加選美(^_^)。在宮裡行走了4個多小時,看了幾個展,拍了不少美美的照片,一點也不覺得累。

當重新走進紫禁城,感受到的是厚重的歷史,秋日故宮的靜美,還有對當下生活滿滿的幸福感。

在離開北京時,我和Sharlin去了一趟地壇公園。一早在公園門口,退休了的叔叔阿姨們圍站著唱起了《甜蜜蜜》《渴望》...我們也不由地跟著哼唱起來,歡樂和感動油然而生。我想這就是簡單生活的快樂。

公園裡有一排整齊的銀杏樹,樹下是滿地的金黃,大人小孩還有老人坐在地上玩銀杏葉,拍照嬉笑。在往裡面走,會發現一顆很大的楓樹,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美麗。坐在樹下,吹著不冷的秋風,看樹枝搖曳,偶爾飄落的樹葉灑在身上,太治癒了。四季更替,它始終都在那裡,美得無需言說。

(🍂🍂🍂🍂裡放飛自我)

和有趣的人一起,即使是一片落葉都可以玩很久,快樂得像個孩子一樣。謝謝遇見的所有一切,謝謝旅行中暖心的相聚,會記得我們一起分享的善意、美味和歡笑。謝謝小葛、玉環、Amanda 、悠姐、肥龍、研研、豬哥、曉一、教練老師們,謝謝女神Sharlin,期待下次再會❤️一起愉快玩耍,祝我們都越來越好。

💗

(2020行程表,景點一定要提前預約)

還沒來得及見面的朋友們,下一個秋天見

凡此過往,皆為成長。

給時間注入喜歡的色彩

*喜歡抹茶的斜槓小文藝*

相關焦點

  • 一到秋天,北京就美成了北平
    秋天來了,北京的秋天,色澤令人陶醉;氣味叫人沉迷;每一眼,都帶著美好的回味。一到秋天,北京就美成了北平。秋高氣爽、風輕雲淡,湛藍的天空,映襯著明淨的宮殿,有人說:「北京的秋天是從故宮開始的」。老舍先生說:「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這個季節在老舍的筆下——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
  • 旅行,北京的秋天到底有多美,老舍說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老舍說,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其實北京的一年四季,最美的莫過於深秋的北京。深秋的北京,喧囂的城市也變得安靜了許多。每到深秋樹下滿地金黃色,走在長長的銀杏大道,踏在厚厚的銀杏葉上,紅牆映著黃色銀杏葉處處都是入靜的佳境,最能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絢爛的氣息。鬱達夫曾說故都的秋最美,這裡的天氣不冷不熱,這裡的銀杏黃楓葉紅。這裡的西山有紅葉,可見北京的四季中,秋天是最迷人的。
  • 街拍秋天的北京街頭,秋意來臨時的生活
    老舍說過「北平之秋便是人間天堂」,天高雲淡的晴朗天氣,夾雜著一絲絲涼,總有讓人拔足狂奔的感覺,實際上北京的秋天很短,也就短短的個把月,轉眼間就已經失去了北京秋色,而在這短短的個把月之中,才是北京秋天最美的時候。
  • 《午夜北平》記錄懸案背後的老北京
    法蘭奇在中國住了20多年,寫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故事和評論。前不久,他又來到了上海和北京,向人們介紹他的另一部作品,那便是《午夜北平》。正是《午夜北平》,讓他成了世界範圍內的暢銷作家,帶給他諸多獎項,上了《紐約時報》好書榜,被英國一家電視臺拍成劇集,還為他贏得了堪稱偵探小說界奧斯卡的「愛倫坡獎」最佳罪案實錄獎。
  • 謝冰瑩 北平之戀
    無論跑到什麼地方,總覺得沒有北平的好,這原因,概括起來,不外乎下面兩點:      第一,故都的風景太美了!不但頤和園、景山、太廟、中南海、北海、中山公園、故宮博物院、天壇、地壇……這些歷史上的古蹟名勝又偉大又壯觀,使每個遊客心胸開朗,流連忘返;而且整個的北平市,就像一所大公園,遍地有樹,處處有花;每一家院子裡,不論貧的富的,總栽得有幾棵樹,幾盆花。房子的排列又是那麼整齊,小巧。
  • 山頂可俯瞰故宮全景,門票2元遊客不多
    特別是北平的秋天,幾乎每個角落都美得讓人無法忘懷。作家老舍也在文章中也說過一句話:「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足以見得北京的秋天是有多麼的令人期待。
  • 北京的秋天,就是天堂
    >最愛的是北平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就要到了 我們來看看老舍筆下的秋天 提前感受一下北京秋天的美好 在老舍先生的理想裡,春天要住在杭州,夏天要住在濟南,秋天呢,則要住在北平,冬天就住在成都。
  • 張北海:在紐約懷念北平
    不知這是不是張北海記憶中的北平?最近,張北海的小說《俠隱》被姜文拍成電影《邪不壓正》,片中細膩地還原了原著小說記錄的北平樣貌。回憶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張北海說:「既然我無法回到從前,或回到小說裡的北平,那定居紐約,無論是命、是運,還是緣,我都沒有什麼懊悔。」張艾嘉是他的侄女,也是他的經紀人,給他送過一個「中國最後一個嬉皮士」的雅號。
  • 老舍說北平的秋天便是天堂,六百年蒼黃霎那間芳華,美的讓人心醉
    老舍說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象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
  • 老舍:北平的秋|人間天堂
    秋日的北平是老舍筆下的人間天堂,比天堂更繁榮一些的地方呢!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和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都披上各色的霞帔。
  • 北平沒守住!我走了!為了從北平脫險,張自忠花了這麼多心思
    負責駐守北平的第29軍,在北平周邊與日軍展開艱苦的作戰,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不幸陣亡,最終因寡不敵眾,在堅持了22天,日寇還是佔據了北平城。 在破城的前一天,29軍軍長宋哲元就已經離開了北平,臨行前,他委派張自忠代理其擔任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冀察綏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長等職務。
  • 秋天的記憶
    ,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鬱達夫是江南才子,不知為何卻獨愛北國的秋,甚至說出這樣的「傻話」,「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 這裡的秋天,美得竟不似人間,眾多名人專門來打卡!
    說到北京的秋天,你第一次想到什麼?是金銀杏嗎?是紅色的楓葉嗎?還是在風中搖擺的格桑花?北京的秋天是非常令人嚮往的的。許多著名藝術家也在北京表達了他們對秋天的熱愛。中秋節前後是北平最美的時光。天空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似乎在笑著告訴北平的人:在這些日子裡,自然不會給你任何威脅和傷害。西山和北山的藍色加深了,每天晚上都有各種各樣的霞多麗。街上高高的攤位和小攤,各種各樣的葡萄、梨和蘋果已經讓人看了、聞了、吃了個夠,但還需要加上北平特有的葫蘆形棗、又甜又脆的小白梨、白海棠大如花紅、海棠木瓜只聞芳香的孩子、金星香檳籽、拜月金色音符的枕頭形狀。
  • 秋天的第一場潮玩,一定要色彩斑斕!
    秋天的橙色是一樹一樹豐收的橙子柑橘,是一排一排的南瓜,還是一次一次的驚險刺激歡樂色彩,因為全國各地歡樂谷的潮玩節、假面糖果節、歡樂節開始啦!10月16日起,深圳歡樂谷潮玩節重磅回歸。每當夜幕降臨,深圳歡樂谷將化身驚嚇樂園,沉浸式尖叫派對、超減壓互動潮玩、黑色糖果音樂節等將一起掀開夜幕狂歡。
  • 《電影文學》(2020年第19期)北平淪陷時期大學生的電影生活——以《北平日記》為中心考察
    但是,在日偽監視和迫害下,北平不甘壓迫的學生經常逃亡南方。對於朋友去南方而自己無法南下的現實,董毅只能在日記中記錄苦楚。[8]誠如著名京劇演員王玉蓉描述淪陷時期北平的電影業,「故都的電影業在近二年來非常發達,大大小小的園子很多,離著我家最近是『新新』和『中央』,所以到這兩處去的時候較多,不過要想看一點外國片子便不得不跑到較遠的『芮克』或『真光』去了。」
  • 北京燒香最靈的寺廟之一,也是皇家寺院,春天看玉蘭,秋天賞銀杏
    全部走馬觀花參觀下來大約2個小時左右,若要仔細了解觀察或是攝影的話可能需要更久。在大雄寶殿後側的帝王樹是一顆上千年的古老銀杏,規模非常壯觀,傳說這棵樹的每一個分叉都是在每一代清朝的皇帝登基時生長出來的,十分有趣,可以重點參觀一下。
  • 孩子成長記錄,一定要這麼拍!
    ——————————————————記憶,能被記錄下來總是美好的!當寶寶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或年邁佝僂時,再看看曾經留下的美好記憶,那一刻,TA一定有很多想說的!時間很短,但我們和寶寶一起留下的記憶卻有很多!用這些記憶,讓我們一起慢慢幸福變老……一、從懷孕開始
  •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
    有人說: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而在警察蜀黍心裡「北平」就是「北京平安」耐心的安檢核錄確保進入天安門地區的每一名遊客安全。在警察蜀黍心裡北京就是「北平」他們也用實際行動守護著這座城市風裡雪裡
  • 唐魯孫|吃在北平
    炎炎夏日,有這麼一份冰碗來卻暑消酒,的確令人心暢神怡,這種配合天時地利的時鮮,如果在臺北大餐廳大飯店有售,價格一定高得驚人。 自從有了屠宰稅,在北平想吃一回烤小豬,那麻煩可大了,這兒繳捐,那兒納稅,填表領證,跑東跑西,鬧了個人仰馬翻,還不一定準能吃到嘴,誰能為了吃,惹那麼多麻煩呀!再加上年頭不景氣,大家都沒有閒情在吃上動腦筋了,可是如果在聚賢堂擺請,還能吃得著炸響鈴。
  • 《新華字典》初版記
    「伍記小字典」1948年秋天,解放戰爭接近尾聲,魏建功從臺灣返回了北平,他與北大中文系的先生們會面相聚的機會逐漸多了起來,閒談之餘,編字典的事兒終於被提上日程。最早與魏建功聊起此事的周祖謨後來回憶:「我們認為這是一項有益於普及教育的工作,必須要當做一項事業來努力進行。談話之間,仿佛一個新的試驗工作將要開始了,心情十分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