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瑩 北平之戀

2021-02-13 鳳凰書畫網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一鍵關注!

鳳凰雅集秋日清供[蘆花草堂]圖 

北平之戀

/謝冰瑩

   凡是到過北平的人,沒有不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離開北平以後,沒有不常常懷念她的。   

     北平,好像是每個人的戀人;又像是每個人的母親,她似乎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吸引著每個從外省來的遊子。住在北平時還不覺得怎樣,一旦離開她,便會莫名其妙地想念起她來。無論跑到什麼地方,總覺得沒有北平的好,這原因,概括起來,不外乎下面兩點:   

   第一,故都的風景太美了!不但頤和園、景山、太廟、中南海、北海、中山公園、故宮博物院、天壇、地壇……這些歷史上的古蹟名勝又偉大又壯觀,使每個遊客心胸開朗,流連忘返;而且整個的北平市,就像一所大公園,遍地有樹,處處有花;每一家院子裡,不論貧的富的,總栽得有幾棵樹,幾盆花。房子的排列又是那麼整齊,小巧。那些四合院的房子看來似乎很簡單,其實很複雜;房子裡面還有套房,大院子裡面還有小院子,小院的後面還有花園。比較講究點的院子,裡面有假山,有迴廊,有奇花異木;再加上幾套古色古香的家具,點綴得客廳裡特別幽靜,古雅,所以誰都說北平最適宜住家。在胡同裡的小院子裡,你和孩子們一家過得很清靜,很舒服,絕對沒有人來打擾你;即使住在鬧市附近,也沒有那麼多的車馬聲,傳進你的耳鼓。

鳳凰雅集秋日清供[巖野山房]圖 

   還有第二個原因:北平的風俗人情特別淳樸,沒有上海、南京一帶的喧鬧,繁華;也沒有青島、蘇杭一帶的貴族化。在外表上,她是個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的君子;在內心裡,她像一個娉婷少女,有著火一般的熱情;但並不表現在外面。她生來和藹誠懇,忠實檢樸。我愛北平等於愛我的故鄉;甚至覺得北平每一個名勝古蹟,每一條胡同街道,都特別富有誘惑性似的;也許這是我的偏見,而「北平真好!」這是誰也不可否認的!   

   沒有到過北平的人,你如果和他談及北平,他總要感到遺憾地回答你:「真可惜,我還沒有到過北平」;或者說「勝利以後,我一定到北平去看看。」  

   朋友,看了上面那些我恭維北平的話,也許你還不感到滿足,那麼我再舉幾個例子在下面吧:   

   你初到北平,下了火車,假若沒有朋友來車站迎接你的話,那麼第一個和你發生關係的,是頭戴紅帽子,身穿藍背心的腳夫。出了車站,你得僱車;要是遇著車夫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對於街道並不十分熟悉,那麼你必定停車去問警察。提起北平的警察,真是有口皆碑,誰都說他們是全國最有禮貌,最熱心服務的模範警察;不信,你且耐煩地去找一本初小的第五冊國文常識課本來看,第十四課就是《警察是好朋友》,裡面寫著北平的警察如何客氣,如何叫你不感覺麻煩。你向他詢問道路時,他會用手仔細地指給你向東向西;甚至告訴你,走多少步,有一間賣香菸的小店;再往西拐,是一家理髮店;再往南拐,穿過什麼胡同,就是××胡同;倘若老太太們向他問路,而且正遇著他不在站崗,他也許還要陪她走一段路,一直把她送到目的地為止。

鳳凰雅集秋日清供[龍山堂]圖 

   至於他們查戶口的時候,更有禮貌了。他們來到你的門口,輕輕地敲著門環,你沒有聽見,他再輕輕地敲幾聲,絕對不著急,不發脾氣;他們進了你的院子,就站在那裡微笑著向你問話;如果不是遇著大雨天,他絕不跑進你的客廳去的。你敬他香菸,他不抽;你給他倒茶,他也不喝,問完了他所要問的話,看完了他所要看的戶口名薄冊,主人蓋好了章,他又謙恭地微笑著走了,臨走時還像一個客人似的連聲向主人說「打擾了!打擾了!」  

   因此,住在北平的人沒有懼怕警察的;他們好像是你的兄弟,你的朋友;但當他站在十字路口,手拿著指揮棍在執行勤務的時候,他是嚴厲的,認真的,絲毫也不講私情,只講道理。北平的警察崗位很少,可是,誰都守法,依著紅綠類的指示或停止,或前進。西長安街和府石街口的十字路口有警察指揮樓一座,高高地懸在半空,交通警察坐在裡面。我常常想:萬一汽車壓傷了人,等他下來,那兇手不知跑了幾裡了;然而你毋須杞人憂天,在北平絕不像在別處一樣,一年之內難得有一兩次車禍的;尤其不會有從車上把活人摔死的司機。好了,現在我再換一個題目,來談談風景吧。   

   秋天在北平是最適宜於遊人享樂的季節,沒有風,沒有雨,太陽整天暖融融地照著;蒼穹是那麼高,那麼澄清;淺灰的雲,追逐著雪白的雲,有時像在緩緩地散步,有時又像在相互擁抱。中午的太陽雖然也會曬得少女的臉上,泛起兩朵紅霞;一到傍晚,一陣陣涼風吹來,使你感到又舒服,又有點微寒。

鳳凰雅集秋日清供[本上空間]圖 

   漪瀾堂和五龍亭以及沿著北海邊的茶座,一到晚飯後,遊客使坐滿了。他們有的陪著女友;有的帶著全家大小,有的邀集二三知己,安靜地坐著,慢慢地喝著龍井香片,吃著北平特有的點心碗豆糕,蜜棗,或者油炸花生;他們的態度是那麼清閒,心境是那麼寧靜。年輕的男女們,老喜歡駕一葉扁舟,漫遊於北海之上;微風輕搖著荷葉,發出索索的響聲,小魚在碧綠的水裡跳躍著;有時,小舟駛進了蓮花叢裡,人像在畫圖中,多麼綺麗的風景!   

   有時風起了,綠波激蕩著遊艇,發出「的凍」「的凍」的響聲,年青的男女有的對著綠波微笑;有的輕吟低唱;有的吹奏口琴;或者哼著自己心愛的調子,他們真像天上的安琪兒那麼無憂無慮,快樂非常。   

   北海是美麗的,醉人的,雖然經過幾百年來的若干變化,她仍然絲毫無恙。極樂世界的佛像,還是那麼端端正正地立在小西天,一個也沒有損壞;九龍壁前帶是站著那麼多的遊人在欣賞那精美的藝術;由漪瀾堂過海到五龍亭去的遊客,還是那麼擁擠,忙得那些舟子們透不過氣來;白塔更修理得壯麗了,粉刷得像琉璃世界;兒童體育場裡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也有不少的成人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微笑地望著孩子,他們有的在追尋自己失去的童年,有的在分享孩子們的快樂。   

   遊罷北海,要是你還有興致的話,你不妨再到東安市場去逛逛;這裡又是另一番情調。擺在水果攤上的一串串像水晶似的大白葡萄;像瑪瑙似的紫葡萄;粉紅色的的蘋果;水泱泱的大蜜桃;二三十斤一個的大西瓜;美麗的小沙果;新鮮的大紅棗;又香又甜的良鄉糖炒慄子……和冬天那些又好看,又好吃,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冰糖葫蘆,真是應有盡有;至於景泰藍的藝術品,用玻璃做的各種玩藝兒,小姐太太們喜歡的那些扣花,耳環,更會令人看的眼花繚亂,恨不得把整個東安市場都搬到自己的屋子裡來。 

   1947年秋於北平


作者簡介


謝冰瑩(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謝鳴崗,字鳳寶,出生於湖南省新化縣鐸山鎮(今屬冷水江市),1921年開始發表作品。一生出版的小說、散文、遊記、書信等著作達80餘種、近400部、2000多萬字。代表作有《女兵自傳》等,相繼被譯成英、日等10多種語言。其中《小橋流水人家》被選入2013年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第八課。

鳳凰書畫網公眾微信平臺編輯部出品

總編輯:柳青凱

本輯執行編輯:李夢

編輯:高晴、王德冰、李夢

鳳凰畫館客服電話:15010375788

鳳凰畫館客服微信(fhhg2016)

鳳凰書畫網收稿郵箱:754226291@qq.com

相關焦點

  • 謝氏人物傳記——女兵作家謝冰瑩
    謝冰瑩10歲時候開始走進塾館,當時的謝冰瑩長得俊俏,穿著整潔,又有大家閨秀模樣。小冰瑩和男生分開而坐,當時塾館授課,和現代完全不同,是先生點名「某某生」,學生即捧著書站到先生桌前,先生指著課本斷句、解釋,然後,學生回座位高聲朗讀課文,讀熟了,又捧書站到先生桌前背書。她很少高聲朗讀,默讀兩遍即能背了。
  • 走近謝冰瑩故居
    同時,為深挖銻都人文資源,擦亮「冰瑩故裡」名片,激發冷水江人的自豪感,小編還將陸續在本號刊出有關謝冰瑩介紹及懷念她的系列文章,敬請您關注本號,感謝支持與轉發! 走近謝冰瑩故居 守園百餘年來就一直靜靜地橫臥在冷水江的山崗上,而它的村莊,卻有一個很張揚的名字,鐸山鎮龍潭村。
  • 冷水江人謝冰瑩之女獲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
    近日,從美國舊金山傳來消息,9月10日,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館舉行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頒獎儀式,抗戰第一女兵作家謝冰瑩之女賈文蓉出席頒獎儀式並獲得紀念獎章。  謝冰瑩之女賈文蓉現為美國著名鋼琴家,常被邀往美國白宮盛會參加演奏。與賈文蓉一起參加頒獎儀式的還有舊金山抗日戰爭紀念館創辦人方李邦琴、抗戰老兵計安等10名僑胞。
  • 謝冰瑩作品專輯|我的故鄉(一)
    抗戰後期在重慶主編刊物,曾任北平女師大、華北文學院教授。1948年赴臺灣,任省立師範學院教授,退休後與丈夫賈伊箴定居並逝世於美國舊金山。文|謝冰瑩 1、故  鄉 故鄉,有如一個溫柔多情的少女;故鄉,好似一個慷慨的兒郎;故鄉,有清朗的明月,閃爍的繁星;有四時不謝的鮮花,有清脆宛轉的鳥聲。她似一幅畫,又像一首詩;她是我心上的永久戀人,我時時刻刻不能忘!
  • 謝冰瑩:愛晚亭
    淺藍的雲裡映出從東方剛射出來的半邊新月,她好似在凝視著我,睜著眼睛緊緊地盯望著我──望著在這溪水之前,綠樹之下,愛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態。  我乘著風起時大聲呼嘯,有時也蓬頭亂髮地跳躍著。哦哦,多麼有趣喲!當我左手提著綢裙,右臂舉起輕舞時,那一副天真嬌戇而又惹人笑的狂態完全照在清澄的水裡。於是我對著溪水中舞著的影兒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厲害,她也越笑得起勁。
  • 謝冰瑩:二次從軍,三次下獄,四次逃婚,提筆女作家,握槍女將軍
    因為這共同的志趣,謝冰瑩和符號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戰友情。而在行軍途中,符號也憐香惜玉,時常幫助謝冰瑩分擔包袱和槍枝等重物。雖然謝冰瑩志向不輸男兒,但是若有一個人能視你如珠如寶,內心自然是感動萬分,也願意寄託自己的一番柔情的。
  • 謝冰瑩:愛 晚 亭
    1921年開始發表作品。在謝冰心、蘇雪林、馮沅君等「五四」時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創作道路是最壯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國的命運連得最緊密的一位。謝冰瑩一生經歷了三段感情,可謂情路崎嶇。儘管如此,她依然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文學作品,堪稱近代女子的一個傳奇。
  • 北平的中秋
    北平的中秋題記:老舍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了巨著《四世同堂》其中有一段對北京(北平)中秋的描寫,讀來讓人羨慕不已:作者.老舍 誦讀.二地秋&狼 吻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
  • 採薇丨聽肖玉朗誦《想北平》,感受老舍對摯愛的北平的思念
    採薇丨聽肖玉朗誦《想北平》,感受老舍對摯愛的北平的思念 2020-12-25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轟動京城的「北平會館」真實靈異事件之電影呈現
    由河北火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嵩豪影業有限公司、河北迷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利美嘉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浙江東陽四月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宣傳發行,山西菲爾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發行;由李路執導,阮景東編劇,宋海江、戈俊、李懷寧、張帆擔任出品人,宋澤平、李晨、田新華、任喜法、黃紫軒 、聯合製片,吳大可、朱梓瑜、劉亦彤、上淇、杜東、彭朝輝、段志峰、周嶽龍主演的《北平會館
  • 淪陷時期的北平故宮
    難以為繼.重開院門1937年7月7曰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隨之淪陷。一時 間,北平各階層的人都悝恐不安,國民政府的各機關內也是 一片混亂。在這種形勢下,故宮博物院不得不宣布關門。但是留守北平故宮的同仁,沒有忘記馬衡院長 臨行前在全體工作人員會上的矚託,不管多麼困準,也要屎 護好故官。
  • 唐魯孫|吃在北平
    當時夠得上叫飯館子的,最盛時約摸有九百多戶,接近一千家,真可以說是洋洋大觀,集飲食之大成。 說到北平的飯館子,大都可分為三類,第一種是飯莊子。所謂飯莊子,全有寬大的院落,上有油漆整潔的鉛鐵大罩棚,另外還得有幾所跨院,最講究的還有樓臺亭閣!曲徑通幽的小花園,能讓客人詩酒留連,樂而忘返;正廳必定還有一座富麗堂皇的戲臺,那是專供主顧們唱堂會戲用的。
  • 《電影文學》(2020年第19期)北平淪陷時期大學生的電影生活——以《北平日記》為中心考察
    董毅,作為輔仁大學的在校生,在閒暇之餘經常光顧北平各大電影院,而《北平日記》對此有詳細的記載,並且他從觀影中也時常獲得各種感悟。因此,深入研究這段歷史,對於後世學者了解鐵蹄下的北平電影業具有重要意義。[5]680然而,出於加強統治的需要,日偽對在北平淪陷區的學生日常行為特別是思想狀況有嚴格的監視。1940年11月13日,日偽特務科人員奉憲兵隊之命令持專為調查大學生之表格,要求董毅按格填寫,「內有數條特殊者,曾入何黨,思想傾向何方,對於新政府之觀念,對於中日親善之觀念,最近生活活動狀況等。」
  • 三部精彩諜戰劇:北平刺客迎接黎明到來,狼煙北平攜手共同抗日
    該劇敘述了1937年到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的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就要來臨,國民黨在撤離北平之前準備毀滅掉這座古城。狼煙北平(電視劇)1937年的北平,狼煙驟起,日軍鐵蹄踏足中原。很多愛國人士迅速投入到抗日鬥爭的各個環節之中去了。戰場上槍炮的明爭與各勢力諜報機關之間的暗鬥同時展開。
  • 旅行,北京的秋天到底有多美,老舍說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老舍說,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其實北京的一年四季,最美的莫過於深秋的北京。深秋的北京,喧囂的城市也變得安靜了許多。看到這裡,相信在秋天這季節遊過北京的旅友定也是和我一樣覺得的,北平之秋的美便是天堂的美,希望看到文章的你有機會一定要到北平看看北平之秋!本文由綠野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旅行,北京的秋天到底有多美,老舍說北平之秋便是天堂旅行,夜遊南寧邕江,華燈初上的視覺盛宴!旅行 南寧的後花園花雨湖 一個鳥語花香的花海園!
  • 北平沒守住!我走了!為了從北平脫險,張自忠花了這麼多心思
    北平沒守住,我走了!華北沒守住,我還是走了!今天我張自忠,不走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句臺詞,而是真實的遺言,說這句話的人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張自忠! 負責駐守北平的第29軍,在北平周邊與日軍展開艱苦的作戰,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不幸陣亡,最終因寡不敵眾,在堅持了22天,日寇還是佔據了北平城。 在破城的前一天,29軍軍長宋哲元就已經離開了北平,臨行前,他委派張自忠代理其擔任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冀察綏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長等職務。
  • 張北海:在紐約懷念北平
    不知這是不是張北海記憶中的北平?最近,張北海的小說《俠隱》被姜文拍成電影《邪不壓正》,片中細膩地還原了原著小說記錄的北平樣貌。回憶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張北海說:「既然我無法回到從前,或回到小說裡的北平,那定居紐約,無論是命、是運,還是緣,我都沒有什麼懊悔。」張艾嘉是他的侄女,也是他的經紀人,給他送過一個「中國最後一個嬉皮士」的雅號。
  • 北平的最後歲月
    大哥由孫紅雷扮演,是地頭蛇,經歷了清末,北洋,國民政府時期,掌握北平監獄,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影響力,無他,不再是首都的北平習慣了向南京屈服。二哥則是南方的權力投射而來的結果,三十出頭,庸碌無為。三弟則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除了自己的小世界誰也不關心。三兄弟拉開十歲的年齡差距,代表著三個不同的北京。
  • 【每日經典推薦】電影《開國大典》戲劇《西京故事》歌曲《共和國之戀》請您欣賞並積極參與APP互動
    【每日經典推薦】電影《開國大典》戲劇《西京故事》歌曲《共和國之戀》請您欣賞並積極參與APP互動  電影《開國大典》劇情簡介1948年底,毛主席、黨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揮了舉世聞名的「三大戰役」。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鄉親們在歡慶勝利。毛主席、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來到鄉親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