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中秋

2021-01-12 軒語堂635

北平的中秋

題記:

老舍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

創作了巨著《四世同堂》

其中有一段對北京(北平)

中秋的描寫,讀來讓人羨慕不已:

作者.老舍 誦讀.二地秋&狼 吻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

天氣正好不冷不熱

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

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

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

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

在這些天裡

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

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

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

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

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

各種餡兒的月餅

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

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

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

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

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老舍 - 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主播狼吻:表演藝術的執著追求、探尋、傳播者;資深誦讀及寫作人。《中國世紀文學》《大河網》騰訊全民K歌等文學詩社,網絡平臺籤約作家,曾獲中國巔峰詩人獎。著有《走進青海湖》《胡楊我千年等待的夢》《牽住梨花飛雪的衣角》《醉了濃濃的秋》等近百首詩文作品在各種平臺雜誌刊載。曾獲得全民K歌首屆全國線下現場朗誦城市決賽亞軍;全國總決賽季軍;有四百餘首朗誦作品在各級網絡平臺流傳。全民K歌《一品傳媒》家族領軍人。

主播:二地秋,一品傳媒家族主管。一個徜徉在小橋流水,霏霏細雨中會忘記自我的江南女子。把自己寫進詩裡;把底版製作成精典。用細膩精準的演繹把你從夢中喚醒,翻越寒山寺的高牆,伴著鐘聲登上停泊在江邊垂柳下的客船。採一朵嬌蓮捧在手中,靜靜地與你相伴。

軒語堂

相關焦點

  • 一到秋天,北京就美成了北平
    老舍先生說:「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這個季節在老舍的筆下——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 賈平凹、於丹、老舍、周作人、余光中筆下的中秋
    無論多忙,無論身在何處,中秋之際,都應該停下腳步,舉頭望向明月,欣賞一下中秋的美景和名家筆下的美文。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
  • 中秋書畫欣賞
    王獻之《中秋帖》《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
  • 唐魯孫|吃在北平
    以上這段雖然是閒扯,但是也可以說明當初北平飯莊子做生意,有多大魄力了。 北平飯莊子,雖然以包辦筵席為主,可是家家都有一兩樣秘而不宣的拿手菜,到了端午中秋或者是年根底下,才把認為可交的老主顧,請到柜上來吃一頓精緻而拿手的菜。一方面是拉攏交情一方面是顯顯灶上的手藝,炫耀一番。
  • 採薇丨聽肖玉朗誦《想北平》,感受老舍對摯愛的北平的思念
    採薇丨聽肖玉朗誦《想北平》,感受老舍對摯愛的北平的思念 2020-12-25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謝冰瑩 北平之戀
    鳳凰雅集秋日清供[蘆花草堂]圖 北平之戀/謝冰瑩   凡是到過北平的人,沒有不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離開北平以後,沒有不常常懷念她的。        北平,好像是每個人的戀人;又像是每個人的母親,她似乎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吸引著每個從外省來的遊子。
  • 北平的最後歲月
    大哥由孫紅雷扮演,是地頭蛇,經歷了清末,北洋,國民政府時期,掌握北平監獄,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影響力,無他,不再是首都的北平習慣了向南京屈服。二哥則是南方的權力投射而來的結果,三十出頭,庸碌無為。三弟則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除了自己的小世界誰也不關心。三兄弟拉開十歲的年齡差距,代表著三個不同的北京。
  • 《邪不壓正》裡的北平,與當下的北京有哪些強烈反差?
    張北海花了六年,參考了數百本有關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地圖、小報畫報、掌故方志,對三十年代的北平描寫極盡確鑿、細緻,還原了一個「有錢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俠隱》裡民國年間的北平,胡同深處,四合院裡,在各方勢力醞釀的「山雨欲來」之下,老百姓的日子仍然優哉遊哉地過著,從中秋到冬至,從春節到元宵,再到清明,到端午……直到盧溝橋那一聲槍響,北平「黃金十年」才宣告結束。
  • 淪陷時期的北平故宮
    難以為繼.重開院門1937年7月7曰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隨之淪陷。一時 間,北平各階層的人都悝恐不安,國民政府的各機關內也是 一片混亂。在這種形勢下,故宮博物院不得不宣布關門。淪陷時期的北平故宮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巳隨古物遷至南京,院中的 工作人員也有相當一部分到了南方,留守北平故宮的工作人 員只有100多人。
  • 三部精彩諜戰劇:北平刺客迎接黎明到來,狼煙北平攜手共同抗日
    該劇敘述了1937年到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的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就要來臨,國民黨在撤離北平之前準備毀滅掉這座古城。狼煙北平(電視劇)1937年的北平,狼煙驟起,日軍鐵蹄踏足中原。很多愛國人士迅速投入到抗日鬥爭的各個環節之中去了。戰場上槍炮的明爭與各勢力諜報機關之間的暗鬥同時展開。
  • 北平沒守住!我走了!為了從北平脫險,張自忠花了這麼多心思
    北平沒守住,我走了!華北沒守住,我還是走了!今天我張自忠,不走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句臺詞,而是真實的遺言,說這句話的人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張自忠! 負責駐守北平的第29軍,在北平周邊與日軍展開艱苦的作戰,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不幸陣亡,最終因寡不敵眾,在堅持了22天,日寇還是佔據了北平城。 在破城的前一天,29軍軍長宋哲元就已經離開了北平,臨行前,他委派張自忠代理其擔任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冀察綏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長等職務。
  • 中共北平地下黨的接頭暗號
    北平綏靖公署密令第1116號稱有「赤匪」要到北平中共北平地下黨的接頭暗號,其實與影視劇中「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等一系列問答有所不同。中共北平地下黨員,接頭方式有口令、手勢和衣領下方佩戴徽章等三步。第一步,兩名「潛伏在平津市的地下工作人員及下級幹部」見面接頭時,其中一人說「許章」,另外一個人就試探地「密伸左手小指,以資識別」。接上頭後,兩人就會找個地方坐下來,聊聊天,然後一人裝作不經意,整理自己的衣服,故意露出大衣或者西服的翻領,露出一枚類似偽新民會製作的小方形五色徽章。
  • 張北海:在紐約懷念北平
    不知這是不是張北海記憶中的北平?最近,張北海的小說《俠隱》被姜文拍成電影《邪不壓正》,片中細膩地還原了原著小說記錄的北平樣貌。回憶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張北海說:「既然我無法回到從前,或回到小說裡的北平,那定居紐約,無論是命、是運,還是緣,我都沒有什麼懊悔。」張艾嘉是他的侄女,也是他的經紀人,給他送過一個「中國最後一個嬉皮士」的雅號。
  •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鄉音博物館
    「鄉音博物館」第四期來自北京的天輝,用北京話為你朗讀《北平的秋》,帶你一起體會老舍筆下勝過天堂的北平。 點擊收聽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02 《北平的秋》原文節選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象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 定都北平:毛澤東最早選定的首都是哪兒
    坐鎮北平的傅作義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被迫同意和平解決。我軍攻下天津的第二天,傅作義便派代表與聶榮臻等人再次會談。雙方達成了北平和平解決的初步協議,終於使北平完整無損地回到了人民手裡,創造了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北平方式」。北平的和平解決為新中國定都北京提供了有利條件。
  • 1948年,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背後的真實北平
    最近一部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廣泛受關注,其講述的是1984年國共兩黨在北平進行地下鬥爭的故事。1948年,國共內戰已經進行兩年,國共兩黨已屆決戰,國統區經濟全面崩潰。此時的北平,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景色?北平機場,等待飛機的小男孩
  • 午夜系列05:邪不壓正和北平大麗花
    如果你看過午夜系列過去的推送,也許會對抗戰前夕北平的政治局勢和掏糞工人有一些印象。1937年初的北平處在一片風雨飄搖中,北平已經不再是首都十年了,但是東交民巷仍然保留著許多外國使館。不少外國人聚集在此。北平依然處於崩潰前夕的繁榮,在六國飯店裡可以享用到正統的西餐,在船板胡同臭名昭著的黑市中則可以滿足一切你所能想到的骯髒事。
  • 中秋月餅的由來
    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民國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於是水到渠成,傳到我們這一代,中秋便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為了一種慣性而機械地存在,而忘記了月餅中曾經寄託著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嚮往了嗎?
  • 【書友會】狼煙北平
    淪陷的北平每當夜幕降臨,東安市場的吉祥戲院,大柵欄的廣德樓照例是燈火輝煌,即使在淪陷區,即使當著亡國奴,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是只要能過好日子,只要能吃好喝好就行了,至於誰來掌權,則不是老百姓關心的事情。       看慣了鐵蹄下英勇反抗的勇士,看慣了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士,漸漸忘卻了面對侵略者的蹂躪,作為最底層市井小民的本能反應。
  • 《北平會館》宋佩佩扮演者上淇
    《北平會館》這一驚悚片在2020年8月21號在全國院線心跳上映,濃鬱的民國風加入懸疑、驚悚等吸睛元素。 整部電影最吸睛的角色無疑是上淇飾演的反一號富家大小姐「宋佩佩」 了。《北平會館》拍攝地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獨一無二的巨商豪宅李自用的府邸,據現在大約一百多年歷史,但晚上諾大的府邸無燈照明,周圍全是荒地。到了晚上很多工作人員很害怕必須讓副導演陪同送回居住所,大家都不敢一個人走夜路。但上淇每次都是一個人回居住的窯洞,因為她認為副導演實在太累了,想讓他人多休息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