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小提琴大師--朱裡亞諾.卡米諾拉

2022-01-13 天籟小提琴視頻寶典

朱裡亞諾.卡米諾拉(Giuliano Carmignola)。這位在浪漫小提琴和巴洛克領域都響噹噹的人物去年年底從索尼唱片轉籤環球,今年推出了他在環球的首張專輯,威尼斯協奏曲。當今小提琴演奏界,在現代小提琴和巴洛克小提琴兩個領域內都堪稱大師級人物的,大概只有義大利人朱裡亞諾·卡米諾拉了。卡米諾拉成名很早,七十年代初,他連續在好幾個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其中包括1973年的帕格尼尼比賽。曲目從巴洛克、古典、浪漫一直到現代二十作品。他是個現當代作品的專家,在義大利首演法國當代作曲家杜蒂裡耶的小提琴協奏曲。保留曲目單從維瓦爾第、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一直到施尼特凱。

    

      卡米諾拉拓寬領域是在八十年代,涉足巴洛克曲目,用仿古小提琴演奏。時至今日,卡米諾拉花一半時間在巴洛克音樂上,另一半則屬於古典、浪漫和現代音樂。以這種身份闖蕩樂壇的小提琴家,寥寥無幾。國內不少巴洛克音樂老饕早就開始追捧這位明星。

 卡米諾拉生於義大利北部的特萊維索,離威尼斯很近,14世紀,特萊維索曾被併入威尼斯公國,從這個意義上,卡米諾拉也可以稱得上是個威尼斯人,維瓦爾第、塔爾蒂尼的後代。卡米諾拉上過小提琴大師米爾斯坦的大師班,在日內瓦音樂學院曾跟隨小提琴大師謝林學習過。不過這個光輝的履歷,並不能明確地解答卡米諾拉的風格到底來自哪裡?卡米諾拉的演奏如此出神入化,富於表現力,讓我們幾乎要重新定義巴洛克小提琴留給人們的保守印象。

 

卡米諾拉演奏古樂一般用兩把琴,一把十八世紀無名氏所制的小提琴,得自他家鄉的音樂前輩艾普裡良(Angelo Ephrikian),Ephrikian曾在戰後破譯出一份維瓦爾第的手稿。另一把琴,由圭達圖斯(Floreno Guidantus)在1793年製造。卡米諾拉非常喜歡這把圭達圖斯琴,環球archiv首次錄音使用的就是這把。他說:「用這把琴演奏巴洛克音樂真是絕妙極了,我想要的音色,它都能作出來。」錄音中圭達圖斯的音色非常華麗,變化多端,高音弦帶有金屬似的銀亮色調。他演奏的巴洛克音樂一方面帶有古樂器那種粗礪的質感,另一方面音色很亮,很優美,洛杉磯時報的一個評論很形象,說卡米諾拉的演奏兼有漫畫家赫許菲爾德(Hirschfeld)那狂放隨性的線條,以及雕塑家賈柯梅蒂(Giacometti)金屬雕塑的枯瘦優雅。

卡米諾拉在義大利十八世紀巴洛克小提琴演奏領域如此成功,以至於演奏界將卡米諾拉視為一個分水嶺,有「前卡米諾拉」和「後卡米諾拉」之說,意思就是自從有了卡米諾拉的樣板,古樂小提琴再要想以前那樣,一味追求發音古樸本真,而將演奏的技巧和說服力(rhetoric)放在第二位的思路,已經走不太通了。威尼斯音樂界的領袖人物馬裡奧.邁希尼斯(Mario Messinis)就持這樣的觀點,卡米諾拉打開了全新視野。

    早在七十年代,卡米諾拉在羅馬獨奏家樂團(Virtuosi di Roma)演奏,後來他回憶說,當時演奏巴洛克曲目還是以甜美的發音、輝煌的技巧為主,浪漫式的演繹,壓根沒有什麼歷史觀念。從那時開始,卡米諾拉走了很長一段路,他說:「你要不停去發現新知,努力去接近真理。」

相關焦點

  •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 | 19歲少年的神來之作
    Faust 1972-)義大利和諧花園樂團義大利指揮家喬萬尼·安東尼(Giovanni Antonini 1965-)廠牌:Harmonia Mundi 榮獲留聲機2017年度唱片大獎▼ 第三/K216
  • 義大利斯特迪拉瓦裡六重奏
    義大利斯特迪拉瓦裡六重奏演出時間:11月26日 19:30演出地點:揚州市音樂廳演出名稱:2014年未來大師—歐美獨奏重奏系列音樂會 義大利斯特迪拉瓦裡六重奏音樂會斯特迪拉瓦裡六重奏經常受邀開設室內樂大師課。他們同是卡塔尼亞Musica in Acireale的駐場藝術家。大衛·羅馬諾,小提琴大衛•羅馬諾是羅馬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
  • 義大利克雷莫納:小提琴故鄉
    歡迎關注【快樂小提琴】隨心轉發 ●張世祥【兒童學習小提琴新途徑】●國際上最科學的立體式教學法 ●學小提琴就像唱卡拉ok一樣簡單 ●培養琴童的素養、情感與激情 ●激發琴童的左右腦靈感與智慧 ●讓張世祥小提琴聲響徹全球的每個角落!
  • 必了解的義大利小提琴製造業的復興
    三重奏中的大提琴部分由塔尼婭·特茨拉夫負責,她所持的大提琴是由義大利提琴製作大師瓜達尼尼(Guadagnini) 於1776 年用紋理緻密的柳木製作而成。三重奏中的小提琴部分則由塔尼婭的哥哥,德國小提琴家克裡斯蒂安·特茨拉夫負責, 他所使用的小提琴出自德國當代制琴師彼得·格萊 納(Peter Greiner)之手。
  • 揭秘義大利小提琴製作
    義大利小提琴製作大師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製作的小提琴世界聞名。
  • 義大利頂級小提琴大師帕瓦羅·吉多尼與伍樂老師-小提琴鋼琴二重奏《弗蘭克A大調奏鳴曲》
    Paolo Ghidoni 於1964年出生在義大利曼託瓦,在Ferruccio Sangiorgi的指導下,他17歲就畢業了。後來他與Trio di Trieste在Scuola di Musica di Fiesole參加了室內音樂課,並在Chigiana di Siena學院學習了三年(1983-1985)他師從大師Franco Gulli,三年後他成功的完成學業並取得了學院文憑。
  • 小提琴家 | 魔鬼般炫技的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
    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提到帕格尼尼,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象徵著技術巔峰的炫技大師,高深莫測的音樂手法,一張生人莫近的嚴肅面孔。在維也納,一個盲人聽到他的琴聲,以為是一個樂隊在演奏,當得知這只是一個叫帕格尼尼的義大利人用一把小提琴奏出的聲音時,盲人大叫一聲:「這是個魔鬼!」
  • 琴聲如歌 國寶級小提琴大師阿卡多9月再度來華
    他是當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大師、小提琴教父。他是義大利總統勳章獲得者、國寶級小提琴大師。在暌違十多年後,世界樂壇一代宗師阿卡多再度訪華,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音樂廳為中國觀眾獻上一場經過精心挑選的旋律優美的「琴聲如歌音樂會」。屆時,大師不僅演奏《卡門狂想曲》、《威尼斯狂歡節》等小提琴精品,還將專為中國觀眾獻演《梁祝》選段。   阿卡多是我國音樂愛好者熟悉和喜歡的名字。
  • 在義大利克雷莫納,一把好的小提琴就是整個世界......
    這位大師就是赫赫有名的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Antonio Stradivari)斯特拉迪瓦裡1737年去世,享年93歲,在其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他一共製作了1000多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在很多演奏名家看來,斯特拉迪瓦裡出品的琴音色清亮動人、富於表現力,堪稱天籟,至今無人能超越。
  • 史上最頂級小提琴大師
    原標題:史上最頂級小提琴大師 他不是神,但他的琴聲卻有如神跡;  他被譽為「樂壇奇蹟」,弓弦間跳動起「魔鬼的顫音」;  他曾15次問鼎格萊美大獎;  他錄製的唱片雄居Billboard跨界排行榜100多周;  他為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錄製的主題曲榮膺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 小提琴大師阿卡多:我只是音樂的忠僕
    年屆七十的義大利小提琴大師薩爾瓦多雷‧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身為年紀輕輕便成為帕格尼尼小提琴大獎的得主,他和帕格尼尼間的關係的確密不可分,對他而言,帕格尼尼偉大之處其一在於他拓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將之發展到超乎當時人們想像的境界;而阿卡多也強調,帕格尼尼不只是一名傳奇的小提琴家,他也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曾創作出許多美妙的作品。
  • 帕格尼尼 | 魔鬼般炫技的小提琴大師
    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屬於歐洲晚期古典樂派、早期浪漫樂派的音樂家尼可羅·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840年5月27日在尼斯去世,終年57歲。帕格尼尼給那他唯一曾經擁有過的小提琴取名叫大炮,主要是反映這琴本身所發出來的聲音有如大炮一般,這把小提琴的弦幾乎都在同一個平面上,這和其它為了避免演奏到其它弦而有個曲度的提琴是完全相反的,而這把特別的提琴確也讓帕格尼尼能夠一次拉出兩條或許是三條弦的樂音。
  • 小提琴大師魯傑羅·裡奇最後的夏日玫瑰
    1918年7月24日,美國小提琴家魯傑羅·裡奇(Ruggiero Ricci)出生於加利福尼亞舊金山以南聖布魯諾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裡奇以演奏和錄製帕格尼尼作品而著稱。裡奇在七十多年的琴壇生涯中,以超然的琴技傲視群雄。他繼承了義大利小提琴學派華麗、輝煌、快速運弓的技巧特點。他的演奏揉指技巧高深,運弓嚴謹,動作利落,爆發力強。
  • 皮森德爾,18世紀上半葉歐洲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
    奏樂指揮則是大名鼎鼎的義大利小提琴家朱塞佩·託雷利(1658-1709)。威尼斯的音樂製作對皮森德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716年,皮森德爾已經是位頗有名氣的小提琴演奏家了。皮森德爾向維瓦爾第學習小提琴,並成為朋友。
  • 義大利克雷莫納制琴大師斯特凡諾·特拉布奇(Stefano Trabucchi)
    收錄於話題 #國外製琴大師系列 斯特凡諾·特拉布奇(Stefano Trabucchi)於1970年2月5日出生在松德裡奧(Sondrio)的一個音樂家家庭。
  • 【專業攻防】義大利小提琴專業的點滴
    MAMAMIA義大利語再一次周更(010-58477575/58477579):我們想要的了解的小提琴
  • 誕生在作曲世家中的小提琴大師 | 約瑟夫·蘇克
    這位20世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與捷克偉大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和蘇克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親戚關係。老蘇克是德沃夏克的女婿,小蘇克是老蘇克的孫子,故小蘇克是德沃夏克的曾外孫。更巧的是,兩位蘇克的全名都叫約瑟夫·蘇克,因而就有了老約瑟夫·蘇克和小約瑟夫·蘇克之分。
  • 小提琴演奏大師愛-格拉契
    但是如果有人提起列昂尼德-科岡和愛德華-格拉契的名字,你也許會感到陌生,然而這五位藝術家曾被國際著名音樂網站《發現古典音樂》並稱為"20世紀後半期最偉大的五位小提琴演奏大師"。  愛-格拉契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當代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師和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著名指揮大師,也是公認的前蘇聯和俄羅斯小提琴浪漫演奏風格的傑出代表人物。在當今小提琴演奏過分注重技巧與商業化的時候,愛-格拉契鮮明地堅持著自己的個性。  "我想成為獲獎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的夢幻,藝術大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