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小提琴製作大師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製作的小提琴世界聞名。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匈牙利裔科學家約瑟夫·納吉瓦裡對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研究多年後發現,蟲害和無名藥師相助是名琴音色出眾的關鍵。他的研究結論發表在11月3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解密名琴
3個世紀前,在義大利北部克雷莫納小城,斯特拉迪瓦裡製造出世界聞名的小提琴,它擁有非同尋常的完美音色和音質。
此後,無論音樂史學家、樂器工匠,還是化學家、藥劑師,一直試圖揭開斯特拉迪瓦裡名琴之謎。人們曾對名琴製作秘訣展開各種各樣的猜測:斯特拉迪瓦裡是不是使用了一種特殊膠水?他用的木料是來自古老教堂,還是歐洲年輪密集的古樹?
納吉瓦裡帶領一個小組展開研究。他們抓住樂器維修的寶貴機會,得到從5把古老提琴上刨下的刨花,利用紅外線光譜技術和核磁共振技術仔細研究。
5把提琴包括斯特拉迪瓦裡1717年製作的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克雷莫納另一位樂器製造師瓜爾內裡·德爾傑蘇1741年製作的一把小提琴、岡-貝納代爾19世紀40年代在巴黎製作的一把小提琴和倫敦人亨利·傑伊1769年製作的一把中提琴。
防蛀處理
納吉瓦裡小組把這些刨花與產自波赫和歐洲中部地區的楓木進行比較。當時,工匠們在用這些楓木製作樂器前,都會對木料進行浸泡、煮、烘烤等工序。其中,3把在克雷莫納製造的提琴有跡象顯示,它們都經過化學處理,其餘2把則沒有。
在接受法新社記者採訪時,納吉瓦裡說,木料經過何種化學物質處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他憑經驗推測,17世紀時,克雷莫納人常使用金屬氧化物給木頭做防腐處理。
納吉瓦裡猜測,這些化學物質不僅被名琴製造師斯特拉迪瓦裡和德爾傑蘇使用,家具製造商也會用到。「因為克雷莫納當時曾出現過一次大蟲害,」納吉瓦裡說,「因此,工匠們要麼在特殊地方進行木料加工,要麼用一種礦物粉處理木頭,對其進行泡煮,以便殺死蛀蟲。」
如果不殺死木頭中的蛀蟲,木頭將會逐漸毀壞。納吉瓦裡相信,這種藥物不僅能預防蛀蟲,同時還能改善木料的振動能力,使得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擁有圓潤、優美的音色。音響學專家稱讚其「雜音小」,小提琴演奏家則表示低音區「毫無惱人、沙啞的音色」。
清漆塗層
除了防蛀處理,提琴表面堅硬的清漆塗層也是名琴音色出眾的關鍵。漆料含有水晶粉末,塗上這種漆的木頭對蛀蟲沒有多大吸引力。
提琴塗料除具有一般塗料的保護和裝飾性能外,還有其聲學性能。這層塗漆處理,使得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高音音色清純、明亮,表現不凡。
提到漆料,納吉瓦裡說:「實際上,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的誕生還有一位幕後英雄。」當年,曾有一位不知名藥商專門製造這種漆料粉末,製作過程還不得不接觸到有毒化學物質。可惜的是,這名藥商年僅30歲就離開人世,去世時窮困潦倒。
(以上僅網上資料及個人觀點,如有異議可聯繫提琴世界公眾號。)
關於更多提琴資料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提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