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小提琴製作完整視頻丨1-3集(共六集)

2022-01-13 乘著音樂的翅膀

小提琴背板製作及其粘合

第一集

製作材料對小提琴音質的影響

製作小提琴所用的木材要求長期自然風乾,時間越久,木材自然風乾與氧化程度會越高,其纖維會更加緊縮,木材的彈性會越來越強,振動速度會越來越快。所以,小提琴存放的時間越久,音質越好。

面板材料對音質的影響

小提琴音質好壞的關鍵,主要是由面板質量決定的,換句話講,小提琴的音質優劣,取決於面板對琴弦發出的金屬顆粒聲的裝飾美化程度。小提琴面板的最佳材質是魚鱗雲杉。

魚鱗雲杉具有重量輕、質地堅、抗壓強、彈性好、易振動、傳音快等特性,是製作小提琴面板的理想材質。「幾乎全世界都用雲杉製作提琴的面板,主要是由於它的質地輕而硬,聲學性能好。它的傳聲速度可達5116米/秒以上,比空氣的傳導速度快四倍多,而且對3000-5000赫以上的高頻有阻尼作用。」 面板振動的阻抗因素主要涉及面板厚度、振動面積、年輪密度及其受力狀態。公認的現代小提琴製作大師、研究斯特拉迪瓦裡最權威的專家「薩空尼認為,對於提琴來說,重要的是F孔之間的中央部的振動與木材所具有的內在阻抗具有十分密切的比例關係。虛弱的木材,或者說像年輪傾斜的木材,則其振動受到抑制。」制琴師派屈克:喬伊特認為「聲音的速度和木材的單位密度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密度大的木料製作不出優質的小提琴來……小提琴的面板一個單位密度不得超過每立方釐米0.4克。」他說:「我想要輕的木料,但得無病害無汙點的木料,波紋清晰、乾淨無痕而輪廓分明的木料,聲音清脆響亮的木料,年輪規則而間隔不太大的木料。」從薩空尼和派屈克對面板材料的挑剔程度,我們就不難想像小提琴音質對面板材料的要求有多麼苛刻了。

背板材料對音質的影響

小提琴背板主要採用楓木、色木。楓木和色木材質堅硬,外觀紋理細密美觀,富有彈性,振動敏感,傳聲快速,對高頻率的噪音有阻尼作用。小提琴背板是為小提琴提供共鳴空間的,它對小提琴音質的影響僅次於面板。它的木質工藝要求較高,諸如樹齡老成,木質健康,乾燥久長,木紋順直,紋理均勻等。

漆料對音質的影響

小提琴表面的漆料,不僅僅是為了增加小提琴表面的美感,更為重要的是,漆面的成分質地和厚薄對小提琴音質具有很大的影響。好的漆料塗在小提琴的表面,會增加面板和背板的堅韌度,使小提琴的音質更加銳利高亢。

制琴師派屈克·喬伊特說過,「如果漆過厚,肯定具有使聲音變弱的作用。」別小看薄薄的一層漆,它對小提琴音質的影響不可小覷。許多小提琴製作大師的調漆方法都是秘而不宣的,足見,漆料對小提琴品質的影響有多大。

琴弦材料對音質的影響

「製作小提琴弦的材料有羊腸、金、銀、鋁、合金鋼、生絲、尼龍等,不同的材質對弦的特性和品質有較大的影響。」

1.金屬弦。金屬銀弦是用一根鋼絲做心,外纏一層銀包皮。此外,還有鋁、合金鋼等金屬材料製成的弦。金屬弦的張力大,爆發力強,抗壓善變,音質明亮集中,音響效果華麗,對溫度和溼度的變化不敏感,音調穩定。

2.羊腸弦。羊腸弦是古典小提琴的唯一選擇,其製作工藝複雜,它是用直徑約3-4微米粗細的羊腸纖維為原料,經水洗上膠,絞合成弦。羊腸弦音質柔和甜美,反彈力大,但音量較小,伸縮性大,對溫度溼度非常敏感,易損壞。

3.尼龍弦。尼龍弦又稱仿羊腸弦,是由尼龍纖維絲絞合而成的,這種弦發音靈敏,音量宏大,音質圓潤,易于震動、手感舒適,音調穩定,對溫度和溼度不太敏感。

小提琴發音孔和低音木樑製作

第二集

小提琴音孔(F孔)的聲學品質

小提琴的發聲過程複雜而有序首先用弓子摩擦使弦振動;接著,碼腳依靠在面板觸地的壓力傳送此振動到面板;面板在水平方向振動的結果是將聲音擴大及豐富其各級諧音;最後,背板感受和收到來自音柱傳來的振動而垂直運動,把聲音反射到F形孔外。也就是說,音孔是小提琴所有振動發音傳出的要道,沒有音孔的小提琴猶如悶葫蘆,將不會發出美妙、悅耳的聲音。由此可見小提琴音孔針對於提琴本身的重要性。

提琴家族的F狀孔和古提琴家族中的c狀孔、火焰狀孔,有兩種主要的聲學意義。

首先一點便是減小支撐著琴碼的面板的勁度:琴碼的擺動除了受低音梁和音柱的影響,還受兩音孔之間面板勁度的限制,兩音孔上端圓孔之間木板的厚度和寬度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勁度的減低,在琴碼和面板輻射區之間形成了一個適當的錐形過度;

另外一點便是形成亥姆霍茲共振器(Helmhohs Resonator),使樂器最後一個八度的音得到加強:音孔不僅僅讓通常超出頻率範圍的聲音從音箱中釋放出來,還同琴箱側板一起組成亥姆霍茲共振器,亥姆霍茲共振器的頻率取決於側板的柔性和靈活性。

早在揚聲器的有些類似「reFlex bass」效應被發現之前,一些不知名的發明者就發現了弦樂器琴體上開孔的作用。口子裡和周圍空氣急速地向外振蕩,造成內部空氣的稀疏和壓縮,這樣就為一個簡諧振蕩起的質量和勁度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共振頻率的一個適當的範圍內,音孔內的空氣運動所產生的輻射加強了琴箱表面直接產生的輻射,按照簡單的聲學原理,在共鳴下面半個倍頻程處,這種增強達到零點。這一理論在小提琴G弦上的#c—D附近,做亥姆霍茲共振器可以得到證明。

小提琴的聲學品質一部分是由音孔的形態決定的,而音孔的形態又表現在其位置、形態、大小及傾斜度等方面。音孔的基本形態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內缺口的位置線在面板外形頂端到下方195mm-196mm處;下圓孔在距提琴邊緣大於11mm處;兩上圓孔間距為42mm;兩條主線中間處間隔至少為6.5mm;上下長度約為75mm。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琴身中空氣容量的基音升高或降低的需要,把音孔開大或開小。

從視覺角度講,面板弧度稍尖時,要適當加寬F孔;面板弧度較平坦時,則要使F孔稍微變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琴身正面看出音孔的原有形狀。從聲學角度講,F孔大,則表明木材纖維的切割面積大,這樣會使面板中部的硬度減低,易於模板振動,加大提琴音量,但聲音會比較粗糙;F孔小,木材纖維的切割面積小,面板中部的硬度就會相對較強,這樣,音量會變小,但音色會較為柔和。

總之,小提琴音孔的形態對其聲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音孔在每支琴上的曲線變化和造型關係,對於小提琴成品的最終特性都具有深刻的意義。了解木材特性,把握提琴設計上的全部要素,具備豐富多面的知識和經驗,對準確地鑑別優質提琴和了解提琴出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提琴音孔對於音色的影響

小提琴箱內的空氣因面板的振動使琴箱內空氣受到壓力,空氣受壓後,體積上發生容量變化而產生氣體彈性,這個彈性對琴板的壓力有反作用,壓 力越大反抗越大,因此,對面板的振動產生阻抗作用。

開切面板音孔可使琴箱內的空氣自由出入,以減少對琴板振動的阻抗而使之容易振動,同時音孔將面板的中央割斷而劃分為兩個振動區,那麼在面板因振動而變形時,就有了伸縮餘地,不受側板的牽連,減少對它的阻抗作用而自由振動,也使琴箱內的空氣容積產生的琴箱共鳴音,可以從 音孔中傳播出來。

因此,音孔對小提琴的音色也有一定影響,一般來講,音孔形狀越長,側板對面板的振動阻抗越小,而面板的振幅越大,琴體強度降低,相反, 音孔形狀越短,琴體強度增高,但側板對面板的阻抗增大,使它不易振動,這時音孔的長短與面板的振幅和牢固強度則是一對矛盾。音孔的形狀其橫面越窄,在開孔時切斷的木紋也就比較小,而使面板的強度增加,這是合乎科學原理的,相反如果用較大的圓形音孔時,音孔放大並不能增加小提琴聲音的響度。

小提琴發音的強弱主要是由於琴板音振動的加強作用,音孔的大小雖能影響琴板音和琴箱音的頻率,但實驗證明,音孔要比原來的面積大25% ,才能使琴箱音升高半個音,而且,琴箱音沒有提高的必要,故無需放大音孔的面積,再者音孔太大,切斷面板的木紋太多,會影響面板的強度,這樣非但不能加強琴音,反而使面板的振動會變得發音柔弱、細小。

總之,在一定限度內,音孔面積的大小與小提琴音色有密切關係,這種關係大體是音孔開切面積大,面板音本身的頻率會降低,而使琴箱音提高,同時對琴箱內共鳴音的傳播上,高頻加強,聲音比較明亮,低頻卻被減弱。相反,音孔面積縮小,琴板音本身頻率提高,而使琴箱音降低,同時對琴箱內共鳴音的傳播上會低頻加強,高頻削弱,有時會產生有如發悶的鼻音一樣的音色。

小提琴音孔的主要派別

音孔是小提琴發音的出口位置,它位於小提琴的共鳴箱上,是小提琴的發音器組成之一,其形狀、位置對小提琴的音量和音色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音孔,那麼小提琴的聲音將會變得沉悶,毫無生氣和表現力。

小提琴由2000多年前的埃及樂器「裡拉」(Lyre)演變而來。裡拉的外形相當接近小提琴,其音孔為「c」形。1555年,文藝復興運動席捲整個歐洲,安德烈亞·阿瑪蒂(Andrea Amati)受當時文藝思潮的影響,在造型上吸取了古典藝術的精華,並根據當時人們的審美標準,將建築美學融入其中,設計出了被人們認為是現代意義小提琴的最早形制。

他設計的提琴音孔,兩個音孔的孔身部分幾乎是平行的,上下圓孔很大,「小翅」的部分比較窄,整體看上去曲線圓滑、沒有稜角,呈「f」形。他的音孔設計還運用了建築上的黃金分割率,其音孔的兩孔眼圓心的距離比上下孔眼圓心到延長線高於中線距離是1.618;音孔整體構圖的縱向高度比橫向總寬度是1.618。人們發現這種「f」形音孔不但美觀,且易於面板振動,增大提琴音量,紛紛模仿安德烈亞·阿瑪蒂所制的小提琴,並且將音孔設計成「f」形。而隨著人們對小提琴美學標準、聲學標準要求的提高,他們也開始嘗試設計帶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特點的音孔,這些個性特點常體現在細節處理上,「f」形音孔仍是主流。

小提琴音孔的主要派別

人們從小提琴的音孔可以大致看出一把琴的模子、派系、手工等,對鑑別優質提琴和判斷提琴出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6至18世紀,義大利克裡蒙納(Cremona)和布雷西亞(Brescia)被認為是義大利提琴製作搖籃,在小提琴製作史上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形成以兩地為代表的兩個派別,即克裡蒙納學派和布雷西亞學派。

這兩個派別所制提琴的音孔都為「f」形,克裡蒙納學派的「f」形孔形狀比較圓潤而典雅,上圓孔比下圓孔小;布雷西亞學派的「f」形孔形狀長而直,上下圓孔大小差不多,音孔幾乎呈平行排列。這兩個派別的「f」孔形制至今仍是各國制琴師們追求、模仿的對象。

這兩個派別的主要代表制琴師所制「f」形音孔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人們常根據音孔來辨別各個制琴師作品。

克裡蒙納學派

安德烈亞·阿瑪蒂 1570

1、安德烈亞·阿瑪蒂是克裡蒙納學派阿瑪蒂家族的第一人,他所制提琴音孔形制前已敘述,他不僅設計出了現代意義的小提琴,也改變了音孔設計,讓 「f」形音孔成為主流。

尼可洛·阿瑪蒂 1645

2、尼可洛·阿瑪蒂(Nicolo Amati)是阿瑪蒂家族中最偉大的提琴製作家,也是克裡蒙納學派奠基人。他繼承了安德烈亞·阿瑪蒂的「f」形孔設計,並進行了改良。他設計的f孔孔身兩端很細,「小翅」的尺寸比較寬,線條看上去十分流暢優美。

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 1715

3、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Antonio Stradivari)是小提琴製作史上最偉大的制琴家之一,早期作品深受其師尼可洛·阿瑪蒂影響,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其設計的音孔從側面看與琴身幾乎平行,音孔曲線與琴身曲線、弧度比例非常協調。

耶穌·瓜奈裡 1743

4、耶穌·瓜爾內裡(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是與斯特拉迪瓦裡並駕齊驅的偉大制琴大師。他設計的音孔比較豐滿,長度比克裡蒙納其他制琴師的音孔長很多,上下圓孔轉折處有折角。

布雷西亞學派

加斯帕洛·達薩羅 1590

1、加斯帕洛·達薩羅(Gasparo Bertolotti da Salo)是義大利布雷西亞學派第一位知名的提琴製作大師,他設計的音孔左右不是十分對稱,「f」形比較直和細長。

喬凡尼·保羅·馬吉尼1600

2、喬凡尼·保羅·馬吉尼(Giovanni Paolo Maggini)是加斯帕洛·達·薩羅最出色的弟子,他設計的音孔雕刻得非常精緻,有小凸角和小翼,下圓孔比上圓孔小。

關於小提琴低音粱翹縫探討

關於無翹縫的低音梁在國外也有個別專家認為:「音色好的小提琴,它的低音梁通常在安裝時是無翹縫的。」筆者2002年在美國辛辛那堤參加美國第15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會期間,曾聽過有關人士講,低音梁無翹縫的製作,不但有助於發音的靈敏度,而且還可以使新琴更快接近古舊琴的純淨音色。

◈ 由於面板與低音梁之間無翹縫,面板應力無變化,音調也沒有增高,不需要用低音梁的翹縫來調節面板的應力大小,這樣的新琴更趨向古舊琴的發音。這一方法有待實踐後才能證實。

關於無翹縫的低音梁,盛中國也認為「無翹縫安裝低音梁的琴,發音會純厚一些」。筆者考慮如果能因琴而異的話,效果是會好的。在《提琴的製作與修復》一書中(陳元光編著)談到低音梁翹縫的預應力,「是沒有好處,會使面板兩端出現下塌,在面板表面可清晰地看到低音梁的痕跡,甚至於損壞較薄的面板。因為低音梁的強度大於面板,預應力只會迫使面板的局部形狀與它相一致,低音梁決不會服從面板的弧度。如果拱(弧度)已加工到最佳的形狀,提的音色和音量必然有保證,似乎也沒有必要用低音梁的預應力把它拉變形。」

◈ 低音梁的彎曲應力:有彎曲應力的低音梁,能使面板做強烈振動而發出宏亮、豐滿的音色。低音梁的作用有:

(1)傳導振動,如果沒有低音梁,小提琴振動的傳導就會減弱,發音也不會強而有力。

(2)加強面板的振動強度。低音梁兩端與面板不是在製作梁架時使它們密合的,而是梁架的兩端與面板之間有一個空隙,約1.5mm-2.0mm左右的翹縫,然後通過外力,強使梁架與面板發生形變而密切結合,以使其產生彈力,這種膠合後的形變,是一種複雜的彎曲形變,它使低音梁產生彎曲應力,面板受到同樣的作用,也隨之產生彎曲應力,有應力的面板振動起來,要比沒有應力的強烈,發音也豐滿。不過這種應力會因年限關係逐漸消失,以後就需要更換一支新的低音梁(應力一般保持10-20年)。使G、D兩弦的低音發出深厚有力的音色。

此外,筆者在美國見到有的提琴修復師,很注重更換低音梁的開料和紋理的選擇,有意識地將低音梁木紋(年輪),在製作時,向右少許傾斜(即向音柱方向),年輪右斜的低音梁架,在安裝膠合後,藉以加強低音梁的力度。

有資料進一步談到低音梁的壽命:現代製作的小提琴,其低音梁的壽命約為 10-20 年,有時也可達到 40 年,一般來說琴面板的弧度較高的琴,要比面板弧度較低的琴,需要提前更換低音梁,用陳年老木製作的低音梁音響效果則更好,陳年老木是有助於琴發出渾厚溫柔的音色。

小提琴側板製作及其粘合

第三集

相關焦點

  • 手工小提琴製作完整版(1--3集)【上】
    1700~1725年製作了許多傳世名琴,1737年所制琴稱「天鵝號」,標籤上加注「93歲作」,仍為後世使用的名琴。他一生制小提琴約950把,中提琴、大提琴約150把,傳至今日有線索可查者約500~800把。各琴皆有別號,價值連城。他還製作過琉特、吉他、曼陀林等。今時今天,一把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的小提琴為天價般高,而價格隨時間和表演者的演奏上升。現存世界上最昂貴的小提琴中就有他的作品。
  • 《捫心問診》1-3季視頻(共106集)
    《捫心問診》第一季  共43集《捫心問診》第二季  共35集集,高清視頻容量大,我們採取百度雲網盤分享。】 01:心理諮詢師三級電子教材(基礎、技能和習題集共3本) 02:心理諮詢師三級職業道德課程(含音頻、視頻和課件) 03:心理諮詢師三級精講課程(含音頻、視頻和課件)04: 心理諮詢師三級前導課程(含音頻、視頻和課件)05:心理諮詢師三級串講課程(含音頻、視頻和課件)
  • 《為了和平》第五集、第六集完整視頻來了!
    《為了和平》第五集、第六集完整視頻來了!我們已為大家推薦了前四集,今天將為您呈現第五集《萬眾一心》、第六集《偉大勝利》完整視頻第六集 《偉大勝利》【觀看提示】第六集《偉大勝利》,主要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保衛了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深刻影響和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同時錘鍊了經過嚴酷戰爭洗禮的人民軍隊,鮮明昭示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 同心戰「疫」丨第五集:命運與共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推出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第五集《命運與共》於9月6日播出。  在這條國與國並肩、民與民攜手的抗疫之路上,我們命運與共、一往無前!△視頻丨《同心戰「疫」》第五集:命運與共  01 病毒對人類「無差別攻擊」 共同戰「疫」驟然打響
  • 美劇《紙牌屋》 第一季1-6集【共13集】
    紙牌屋 第一季House of Cards Season 1 (2013)導演: 大衛·芬奇 / 詹姆斯·弗雷 / 卡爾·弗蘭克林 / 喬·舒馬赫 / 艾倫·考特勒 / 查爾斯·麥克道格編劇: 鮑爾·威利蒙 / 基斯·哈夫 / 裡克·克利夫蘭 / 莎拉·特麗姆 / 薩姆·福爾曼 / 凱特·巴爾瑙 / 吉娜·瓊弗裡多 / 安德魯·戴維斯 /
  • 1984-1994《福爾摩斯探案集》視頻
    由於B站等下架了ITV版福爾摩斯全集,故在此我分享下1984-1994《福爾摩斯探案集》7季41集全部視頻,只需要關注本公眾號並回復
  • 視頻|紀錄片《蘇東坡》1-3集
    全片共分:第一集《雪泥鴻爪》第二集《一蓑煙雨》第三集《大江東去》第四集《成竹在胸》第五集《千古遺愛》第六集《南渡北歸》如果你沒長時間觀看條件,那麼先收藏本文,有空慢慢欣賞吧。1第1集 雪泥鴻爪﹀2第2集 一蓑煙雨﹀3第3集 大江東去
  • BBC頂級紀錄片丨《人類宇宙》1~3集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完整影片↓↓BBC紀錄片《人類宇宙 》第一集布萊恩·考克斯研究了在一個由恆星、巖石和無盡空間組成的宇宙中,一個有意識的文明是如何誕生的。布萊恩驚奇地發現,宇宙似乎遵循著一套規則,即物理定律,它允許人們以最宏大的尺度來考慮空間,僅僅通過我們的思維就能到達宇宙最遙遠的地方……BBC紀錄片《人類宇宙 》第三集人類是孤獨的,還是有外星人在等待被發現,或者在尋找地球的路上?
  • 大道之源易經動畫片1-15集
    由著名易學家、陰陽數術應用家趙知易先生擔任總顧問、總編劇、總策劃,邀請了國內頂尖的動畫主創,聘請了數百人的製作團隊及著名音樂人參與,耗資3000多萬人民幣,歷時四年精心創作而成。全片分為伏羲篇、孔子篇、周公篇3大篇章,共43集,每集25分鐘左右。
  • 知識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不同
    第五小提琴小協奏曲4外國樂曲 鈴木        小提琴教材 123冊 霍曼        小提琴基本教程 123冊中的二重奏 小提琴外國樂曲新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5中國樂曲 少年兒童曲集二初級階段1音節練習教程 陳又新        實用小提琴音節練習 趙惟儉
  • 《為了和平》第一、二集,完整視頻
    《為了和平》第一、二集,完整視頻 2020-10-21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7紅樓夢】《紅樓夢》電視劇全部視頻(共36集)
    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是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 韓劇《驚奇的傳聞》1-10集(共16集)
  • 韓劇《模範計程車》1-10集【共16集】
  • BBC紀錄片丨《太空競賽》3-4集,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賽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完整影片↓↓ 第3集 載人飛行競賽第4集 飛向月球(四集完)   相關連結:BBC紀錄片丨《太空競賽(2005)》第1~2集《文琳閱讀》每晚經典,歡迎關注!文琳編輯今日導讀:點擊下面連結可查閱公眾號 :文琳閱讀活著,讓自己高興;做人,讓別人舒服(深刻)金一南:《勝者思維》,是時候讓大家看看這個視頻了
  • 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 第六集 《血戰黎明》
    由佳木斯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六集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是2015年佳木斯市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佳木斯市解放七十周年「十個一」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 松下AG-DVX200攝像機官方教學視頻,14集全
    近年來,Barry為松下多款攝像機產品錄製撰寫了全面、深度的技術視頻與文檔。此外,Barry Green還是www.DVXUser.com網站的技術版主。以下是Barry Green受邀為松下DVX200攝像機錄製的官方教程目錄,共14集。
  • 紀念作曲家巴伯丨聆聽巴伯《紀念集》
    ——比阿爾比諾尼更傷情的是巴伯的《柔板》丨音樂哲人巴伯在追問什麼?塞繆爾巴伯(Samuel Barber,1910.3.9 - 1981.1.23),美國人,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曼徹斯特。他的天賦和他優異的表現使巴伯多次獲得音樂創作方面的獎項。他是美國第一個獲得「羅馬大獎」的人,先後兩次獲得普立茲獎學金,一次波恩獎學金,音樂評論周刊獎,並被授予「為美國音樂做出特殊貢獻獎」等。
  • 《外國童話傳說》125集+.經典格林童話集錦(20集)+木偶奇遇記24集
    《外國童話傳說》125集+.經典格林童話集錦(20集)+木偶奇遇記24集1,365夜-外國童話傳說類型:兒童文學 內容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8家博物館20件頂級文物的奇妙之旅
    《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該紀錄片共六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以及20多件稀世珍寶,包括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圖玉山、趙孟《秀石疏林圖》,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青花瓷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章懷太子墓壁畫《客使圖》、三彩載樂駝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