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電影院復工之後最火的戰爭片,那就非《八佰》和《金剛川》莫屬了。
《八佰》海報
10月16日晚,張譯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面對眾多媒體,低沉有力說道"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絲毫不掩飾對這部電影的讚賞。
張譯在電影展上發言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對一部電影有著如此高的期待。
期待來自多個方面。題材類型,「抗美援朝」題材的硬核戰爭片,夠硬。
投資額度:4個億。8月1日開機,10月23日上映。夠敢。
演員陣容:張譯、吳京、鄧超,三位百億票房先生,魏晨、李九霄,《八佰》「老兵」。夠力。
導演陣容:《八佰》管虎+《流浪地球》郭帆+《繡春刀》路陽,三個組同時拍攝,絕對的國產電影頂級製作陣容。夠穩。
但從上映之後眾多觀眾媒體口碑來看,影片品質不僅剛剛及格,甚至有所炸裂。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來分析影片的拍攝旅程
《金剛川》從開拍到上映,只有三個月,此前行業內普遍擔心,影片製作過程可能比較倉促。現在看來,業內預測對了。按道理這麼多好演員好導演加盟的大片,妥妥的大製作。但是上映之後,大眾普遍覺得沒有《八佰》打得激烈和富有衝擊感。
《金剛川》口碑崩掉的嘴主要原因在於劇情緩慢拖沓重複。通過三個不同的視角去敘事,這在電影中很少見。這種創新性的拍攝,觀眾並不買帳。沒有推動劇情發展,容易引起觀眾疲倦。一個鏡頭多次用,一場劇情反覆用,看過第一視角,後面的第二第三視角都能猜到。
如果說《八佰》是中國一把磨了十年的利劍,那麼《金剛川》則是一場集中國電影之力的急行軍。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