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西窗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電影《金剛川》票房的不及預期,對於影視公司乃至未來11月的電影市場而言,都帶著一點雪上加霜的意味。
截至寫稿時間,《金剛川》上映6天,累計票房4.82億元,排片佔比從首日54%下滑至47.8%,雖然依舊完成領跑市場,但是工作日期間電影大盤整體下滑,《金剛川》單日票房也從首周末億元級別,下滑至5000萬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貓眼對《金剛川》的票房總預測,從最初的25億下滑至14.57億——顯然,電影票房走勢不如預期。
而《金剛川》在票房市場上的失落,間接影響到了影視資本市場。《金剛川》首周末過後,作為出品方的華誼兄弟、中國電影等出現股價波動,周一(10月26日)A股開盤,華誼兄弟股價下跌7.90%,中國電影下跌9.59%。截至寫稿時間,華誼兄弟依舊處在下跌狀態,今日收盤其股價下跌5.42%。
與電影公司股價下滑隨之而來的還有Q3季度的業績財報。財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2020年第三季度利潤虧損達到9456萬元,三季度累計虧損達到3.26億元;光線傳媒第三季度淨利潤達到4315萬元,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6372萬元。
對於華誼兄弟而言,《八佰》一鳴驚人為公司帶來了生機,但可惜的是後續無作品成功延續熱度。而對電影市場而言,行業對《金剛川》扛起10月下半旬甚至11月電影票房的期望落空,雖然恰逢影院復工100天,但是賀歲檔前,市場似乎又將進入一段冷淡期。
對於行業而言,《金剛川》的口碑走勢並不符合預期。
《金剛川》上映首日,貓眼、淘票票開局評分均達到 9.4分(淘票票一度上浮至9.5分),是今年電影開局最高的評分之一,各類電影KOL、大V也早早給出了「年度王炸」「不爆都不行」「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體現」等評價,所有人都期待電影第一波放映熱潮之後,電影口碑能夠攀上另一個高峰,催動票房轉化。
但是情況發展不受任何人把控,《金剛川》豆瓣開分為6.9分(現已下滑至6.5分),作為一部大體量IP戰爭片,4億投資成本(坊間消息),結合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鄧超、魏晨等眾多實力演員,這個評分只能算是電影口碑達到及格線,算不上一部高口碑作品,與此前《八佰》豆瓣開分的8.3分也有距離。
而《金剛川》口碑為何會發酵失敗,或許正是電影快節奏工業化背後產生的後遺症。
《金剛川》拍攝時間尚未超過兩個月,並且首次嘗試多位成熟導演合拍一部完整連貫電影的「實驗拼盤」模式,電影還有意採取多視角敘事的模式,增加故事的豐富性。在如此短的時間製作出這樣體量相對較大的電影,協調多個劇組,並迅速完成後期製作,進行電影發行上映,《金剛川》確實是在「快工」之下將國內電影工業化水準具體體現了出來。
但是工業化並不代表沒有瑕疵。《金剛川》用三位導演和三個視角將一個故事講了三遍,並且還必須保持敘事風格的統一與故事敘事的連貫性,這就對導演敘事手法與電影結構、故事疊加技巧有了相當要求。
此前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同樣採取多視角敘事講述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即便如諾蘭這樣的「時間/空間大師」、《敦刻爾克》豆瓣評分達到8.4分,同樣有影迷認為這是諾蘭劇本最薄弱的電影。
可想而知,《金剛川》採取這樣的實驗模式背後一定背負著相當的風險。現在都打開豆瓣,《金剛川》的熱門評論裡評價道,「這個電影可能只拍了一天,從早拍到晚,因為機位多,硬是剪出了兩個小時」「重要的事情可以說三遍,但是電影你不能真的一個事拍三遍給觀眾看啊……」
顯然,觀眾對於《金剛川》多視角敘事過程裡出現的重複鏡頭並不滿意,而截取真實歷史的戰爭片,故事結局已然敲定,無法以多視角營造懸念,重複鏡頭又一定程度拖慢了電影節奏,這樣讓部分觀眾覺得《金剛川》過於拖沓。
觀眾能夠接受《八佰》是一部「戛然而止的好戲」,因為電影內容的紮實能夠讓人原諒結尾的諸多「不可抗力」,但是《金剛川》這部有意趕上抗美援朝70周年時間點的獻禮片,準備不足,並不能讓每個人都諒解。
而口碑走勢的平淡,也讓《金剛川》的票房走勢趨於平淡。根據燈塔數據,用戶畫像上,《八佰》觀眾男女比例為66.5%與33.5%,而《金剛川》男性觀眾更多一點,達到70.3%,相差並不算大,但是對比《八佰》的票房曲線,《金剛川》上映五日整體票房走勢、觀影人次都低於《八佰》。總的來說,《金剛川》並沒有撬動更多的觀眾進入影院。
張譯在電影上映前說,《金剛川》並不次於《八佰》,但是票房市場顯然比預想中更加冷靜。
而《金剛川》在票房市場上的冷淡,映射著影視公司們在資本市場上的曲折。
此前萬達電影、北京文化、金逸影視、芒果超媒、完美世界、慈文傳媒等一批影視公司已經率先發布2020年Q3季度業績預告,這其中除了芒果超媒和完美世界兩個長勝選手,大部分影視公司都無法逃離虧損與下滑,院線股和電影公司狀態尤為慘澹,如萬達電影預告2020年Q3虧損3.8億元-4.8億元,北京文化Q3預計虧損4070萬元-7070萬元。
現在發布Q3財報的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則延續了萬達電影、北京文化的態勢。財報顯示,華誼兄弟本季度,公司營收達到7.83億元,同比增長45.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56.3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401.95萬元。
而前三季度,華誼兄弟實現營收11.07億元,同比下滑31.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6億元。
這次虧損除了疫情的影響,主要是由於華誼對Brothers International LLC 的股權處置確認了非經常性投資損失((約1.59億元),這家公司是2016年華誼兄弟美國全資子公司與美國導演羅素兄弟的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此前媒體報導,華誼擬投入約2.5億美金用於合資公司運營製作等,股權佔比達到60%。
而刨除這個影響,實際上華誼兄弟第三季度處於盈利狀態,《八佰》為華誼帶來提振作用不言而喻。但雖然《八佰》的爆發讓行業一度認為華誼兄弟從退市危機中暫時逃離出來,並在逐漸走向好轉,可《金剛川》的不及預期仍舊給剛剛起勢的華誼兄弟再次帶來一定衝擊。
雖然華誼兄弟此後還有《溫暖的抱抱》《侍神令》《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等存貨,但是按照目前電影市場的情況,2020年華誼兄弟能否力挽狂瀾扭虧為盈,還需要觀察。
另一邊是盈利狀態持續下滑的光線傳媒。在今年的行業態勢下,光線傳媒利潤雖然大幅下滑,但是依舊保持著盈利狀態。財報顯示,光線傳媒第三季度營收約2.22億元,同比下滑82.82%;淨利潤4314.82萬元,同比下滑95.7%。前三季度累計營收約4.81億元,同比下滑80.46%;淨利潤6372.02萬元,同比下滑94.2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光線傳媒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0月11日,《姜子牙》累計票房收入14.56億元,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為3.6億元至4億元,接近前三季度的營收總和。
但是相對於去年掀起全民觀影熱潮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封神三部曲」第二部作品的《姜子牙》口碑與票房都相對下滑,這導致光線傳媒的股價持續下跌,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內,光線傳媒市值下跌超過100億。
2020年光線傳媒已經定檔電影剩下一部青春片《如果聲音不記得》,作家落落導演,新人演員演出,票房體量不會太大。2021年春節檔光線傳媒貢獻出了饒曉志導演的犯罪喜劇《人潮洶湧》,有《無名之輩》在前,這部電影備受矚目。
現在電影行業與影視公司們需要擔憂的是,11月的電影市場該如何度過。賀歲檔前的這一個月,電影市場既無大體量國產電影,沒有進口大片撐場,連復映片都沒有出現。11月初已經定檔的文藝犯罪片《風平浪靜》、進口動畫片《未來的未來》等電影熱度尚未完全發酵,這仿佛一個憂愁的死循環,上一季度的虧損與下滑還未解決,下一季度無米下炊的窘境就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