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2020成渝雙城高校
最受學生喜愛老師短視頻挑戰賽
要收官啦。
上一集,
兩位人氣女老師吸引了一大波迷弟迷妹。
最後一集當然不能輸!
接下來,壓軸推出——兩位張老師↓↓↓
「女神&姐姐」張露露老師↓↓↓
張露露老師是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她是學生心目中的「女神」和「姐姐」,被學生親切的稱為「露露姐」,更被視為川大最棒的英語老師之一。
在她的英語課堂上,從來沒有冷場,熱烈的討論此起彼伏,犀利的點評一針見血,輕鬆的氣氛與緊張的思考緊密共存;她的英語課堂上,沒有枯燥的語法、單詞灌輸,更多的是有趣的全英文討論。
從諾貝爾獎、APEC會議到轉基因、《星際穿越》,討論議題總是花樣百出,並重視對科學領域的探尋。
「對大部分專業的同學來說,英語其實就是一個工具,」張老師說:「外語就是幫助同學們獲取國際一手資料、發表全英文學術論文。在英語課堂上,我們還要培養他們的國際思維和創新意識。」
優秀的張老師當然獲得了很多獎項:
四川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成績突出「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獎」;
2017,2016,2015,2013四川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成績突出「全英文授課教學質量優秀獎」;
2011-2012,2009-2010四川大學「優秀教師」;
2012,2011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主持完成省級項目3項,主持完成校級項目3項,參與國際教學育人項目1項;譯著2部,參編教材2部。
張老師熱愛學生,學生也熱愛她,有學生曾親手為她製作禮物,有的已經畢業了仍然遠隔重洋郵寄明信片向她問候;她熱愛時尚,會親自參與設計服裝;她熱愛運動,不僅參加過兩次「半馬」,還打算明年衝刺「全馬」。
同時,她亦熱愛教學,對於同學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但同學們依然說:「露姐虐我千百遍,我待露姐如初戀」。
來看看學生們怎麼說↓↓↓
教育「狂人」張育新老師↓↓↓
張育新老師是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位張老師的身上也有很多榮譽: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重慶市最美科普志願者;
重慶市首屆創新爭先獎;
教育部創新方法大賽二等獎;
全球重大挑戰峰會(Global Grand Challenges Summit 2019)第二名;
挑戰杯-全國二等獎、三等獎,
重慶市特等獎;重慶大學優秀教師;
重慶大學五四青年獎章;
英國皇家化學會優秀審稿人、高被引學者等30餘國際、國內、省內、校內獎項和榮譽。
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參與科研項目的成員,往往研究生或博士生佔多數。但張老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全力打造本科的創新科研團隊。毫不誇張地說,他對本科生,是按照碩士生來培養的!
這樣的教育理念有些超前,張老師遭到的反對聲不在少數,但他偏不信,這些年,漸漸吸納本科生進入他創辦的硅藻本科生創新團隊,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培養模式——本科生從大一、大二,圍繞興趣,建立訓練實踐體系;大三安排課題科研訓練,進行學術論文寫作訓練;大四完成自主選題的畢業設計。
▲顯微鏡下的硅藻
他的團隊主要致力於新能源材料、納米新材料、環保新材料研究,在硅藻土基複合納米材料、二氧化錳基電容器電極材料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處於世界前列。
除了育人,張老師還是多本國際期刊的副主編和審稿專家。2017 年,他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TOP10優秀審稿人;2018年,入選英國皇家高被引學者。
他既是寫作SCI論文的作者,同時也是SCI論文的編輯。基於這一身份,他在學校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大力傳播如何寫作高水平SCI/SSCI論文。他在學校開設了全英文課程《技術交流》、雙語課程《科技論文寫作》等。
業餘時間,在重大運動場上經常能看見張老師踢足球的身影,留著平頭的他穿一身運動外套,往校園裡一站,就像一個大學生。
來看看學生們對張老師的評價↓↓↓
從大二就進入張老師課題組,我深有體會,一個月交三次數據匯報,每周開一次小組討論會,甚至還要交日計劃,一開始確實是不服氣的。
一開始我覺得,這老師完全是變態!但在老師逼著我把論文反覆修改,歷經4個月後,我的稿件修改成了SCI一區水準,並成功發表。我終於明白了張老師的良苦用心。
通過張老師的引導,我改變了人生軌跡,收到了劍橋大學和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兩大名校的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我很感激張老師!
通過張老師的「魔鬼訓練營」,我的論文打破了重慶市本科生發表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最高紀錄。他是我的恩人!
嘿嘿
欣賞完「巔峰對決」
是不是覺得兩位張老師各有所長
不知pick哪位好?
別著急,
投票通道即刻開啟!
來源:重慶日報客戶端、川報觀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