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PK《霸王別姬》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巔峰對決

2020-10-31 睥睨天下縱論古今

日月爭輝,風雲際會,張藝謀對陳凱歌,終於迎來巔峰對決。而後,陳凱歌,步入神壇;張藝謀,飲恨人間。一生瑜亮情結,張大師處處棋高一著,唯一的一次潰敗,就是巔峰對決。

這是名副其實的巔峰對決,因為這是中國最牛的兩位電影大師,在最好的年代,拍的最有靈氣、最氣勢磅礴、最激蕩迴腸的作品,張藝謀的《活著》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中國影史名副其實的「雙子星」,兩顆最奪目的星。

《霸王別姬》橫空出世,可以說一騎絕塵,「一覽眾山小」,在影史的地位高於《活著》;斬獲國際獎項來說,前者是唯一一部金棕櫚獎獲得者,後者只是評委會大獎;用群眾的眼光看問題,面向億萬大眾的豆瓣評分上,也是前者較高。可以說《霸王別姬》完勝《活著》。

此時,陳凱歌的狀態太神勇了,神擋殺神,佛擋殺神,所向披靡,完全無敵;張大師雖然窮盡畢生才華,盡力想拍的有高度夠深刻夠厚重,奈何回天無力,落於下風。但是委實不冤。

天時 地利 人和

這是最好的年代,準確的說,這是中國文藝界最好的年代,看看兩部神作誕生的具體時間吧,93年的《霸王別姬》,94年的《活著》。94年,有沒有很熟悉,對,94紅磡體育館,中國搖滾,魔巖三傑,吹笛子的竇唯,瘦瘦的張楚,跳來跳去的何勇......文藝青年的春天啊,那時的社會大環境好不寬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不為過。

而那時的陳凱歌,那時的張藝謀,都是從文革走過來的,都是時代變遷的最直接感受者和參與者,對社會對人性對變革有著最犀利的洞察。

那時的他們似乎是被上帝選中了,似乎可以無拘無束,無法無天,可以縱橫恣意,可以上天入地,天馬行空。可以在電影裡,用最含蓄也是最凌厲的電影語言表達自己對整個大時代變革的深刻思考,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人文情懷,可以完整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可以毫無束縛的盡情揮灑自己的才情。

這兩部神作,如果不知道是誰拍的,同時看完,或許會以為是一個人拍的。因為,無論從時代背景,時間跨度,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太多相似的地方;還有所展現的人物和命運的抗爭,尤其所要表現的精神內核,都是小人物被大時代裹挾,悲憤抗爭,悲劇情結,悲天憫人,悲催無奈,就是一個字「悲」,是宿命,是渺小,是無法逃脫……

但是,細細品味,卻又大不相同。

最直觀的感受,《霸王別姬》人物更多,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這就難免有更多的人物衝突;《活著》感覺就那麼幾個人,來來回回,反反覆覆。

因此,這就是考驗導演功力的時候了,人物特別多和特別少的戲都不好導。顯然,兩部電影的巔峰對決,在這裡就已經有了高下之分。

陳凱歌處理的明顯好過張藝謀。

因為,陳凱歌處理的方式,就是兩個字「短」、「快」。就是以張豐毅、張國榮、鞏俐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在最短時間亮相,最快的構建人物衝突,最快的講完每個相對獨立故事。

這也是,為何在兩個多小時裡,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講的很清楚,敘事清晰,各色人物一字排開,鮮活立體;來龍去脈,故事情節,前後銜接緊密;是非善惡真假對錯闡釋的很乾練利落;節奏明快,毫不拖沓,一鼓作氣,從清末民初講到抗日內戰文革……看完直呼酣暢淋漓,大呼過癮,意猶未盡。

反觀《活著》,張藝謀處理的不敢苟同,太過求「細」求「精」,雖然很細膩,比如為了展現人物的不屈抗爭,有時一個鏡頭會用10幾分鐘來處理,顯然過分拖沓;很精準,對小人物面對風雨坎坷、短暫豔陽天時的喜怒哀樂刻畫的很精準,可是過分渲染的痕跡太重。反正,如果不告訴你,這是一部神作,可能看著看著,就有想快進的欲望,不然也會昏昏欲睡。

這部《活著》其實完全可以看出,張大師似乎不會講故事,這也是為何,縱觀張大師整個導演生涯,只有建立在一個好的偉大原創文藝作品基礎上,張大師才能迸發無限的創造性,導出上乘佳作。

因此正是基於莫言的《紅高粱》這部小說足夠優秀足夠野性,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才能野性迸發,張力十足。這才有了後來的橫空出世,一飛沖天,出道即巔峰。一旦沒有好的作品,或者很爛,就只能靠畫面靠色彩。畢竟這可是攝影出身的張藝謀最拿手的「瓷器活」。近年來,張藝謀的作品,被詬病最多的也是缺少故事性,連張大師自己也承認。

一生爭霸,亦敵亦友,陳凱歌和張藝謀兩位電影大師風雲際會,蹁躚起舞;《霸王別姬》和《活著》兩部天才佳作,日月爭光,交相輝映。

所謂「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相關焦點

  • 陳凱歌和張藝謀的「巔峰之爭」,鞏俐之後,兩人再難超越
    之所以選擇到北影讀書,大齡青年張藝謀(此時他已經28歲,而且還在老家和前妻肖華結了婚)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作為一名攝影師的夢想。而陳凱歌卻是地地道道的「導二代」,他的父親陳懷愷是國內第四代導演的標誌性人物,而且對於傳統戲曲有非常深的造詣,在後來陳凱歌執導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中,陳懷愷擔任藝術執導,而對這部影片的貢獻,也是陳老先生送給兒子陳凱歌最後的禮物。
  • 《霸王別姬》和《活著》,一個在左,一個在右
    奧斯卡評委回答:不是電影不好,是這電影已經獲得了以上兩個獎項,同時也沒看到陳凱歌對於此片的「申奧」宣傳活動,因此,評審認為《霸王別姬》已經不需奧斯卡這個獎項了。陳凱歌前腳走,張藝謀後腳又來了。一開始,張藝謀看中的是餘華另一篇小說:《河邊的錯誤》。為了全面了解餘華,張藝謀要求看他所有作品。於是,餘華給了《活著》的清樣。卻沒想到,張藝謀卻被《活著》的故事所感動,選擇了拍這一部。
  • 吳天明:蘆葦、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共同大哥,時光匆匆再難找回當初
    我們知《霸王別姬》、《活著》,卻鮮少知二者在電影界的地位;我們知張藝謀、陳凱歌,卻不曉兩人同窗的風雨歲月。這兩部電影作品的編劇都是蘆葦,他與張藝謀、陳凱歌三人有一個共同的大哥——吳天明。中國有句古話叫"道不同則不相為謀",一如幾人當初的匆匆散場,同道殊途。
  • 陳凱歌《霸王別姬》本不想用鞏俐,只因她是張藝謀的人!
    如果你想談論中國最成功的電影,那一定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雖然這部電影是1993年上映的,但是很多年輕90後都看過,甚至現在一些00後都很喜歡這部電影。而《霸王別姬》是中國百年電影史上的一個巔峰,無論是從電影本身還是從演員自身的表現來看。
  • 張藝謀有一部堪比《霸王別姬》的國產電影巔峰之作,卻被禁26年
    ,《霸王別姬》和《活著》同時內地電影市場也有兩部影史的巔峰之作,一部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中國影壇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它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和影響是深遠的。另外一部就是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同樣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遺憾的是這部在國外獲得大獎的電影,卻因為種種原因在內地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
  • 寫出《霸王別姬》劇本的中國第一編劇,如今為何反罵陳凱歌?
    寫出《霸王別姬》劇本的中國第一編劇,如今為何反罵陳凱歌?觀眾們都在誇,這是陳凱歌電影的巔峰,張國榮的演技出神入化。而很少人知道,在看到《霸王別姬》的時候,陳凱歌的評價是:三流小說,他不想拍。而最終促成這一切的,是隱藏在背後的掃地僧,被稱為&34;的蘆葦。
  • 《霸王別姬》:陳凱歌的巔峰傳奇!
    不知道是第幾次觀看陳導的《霸王別姬》了,第一次好像是我高中時期,那時候還看不懂電影所要表達的深意與主題思想。所以我常說:「一部好的影片,是要經得起時間、歲月、觀眾的推敲與吐槽的。」當你一遍又一遍的觀看《霸王別姬》,便不由自主地發現:每次都會有意外的收穫和感受,或許悲觀,或許是另一番的時代正能量,在或者是對故事主體線索的串聯和品足。
  • 陳凱歌與張藝謀長達20年的「恩怨」史
    《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曾表示,當初陳凱歌並不願意拍攝該片,但他說了一句話,才讓陳導心動。「我們一起攜手打倒老謀子」。彼時,同為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早已憑藉《紅高粱》與《秋菊打官司》享譽國際,而陳凱歌的名望比張藝謀小得多。
  • 《霸王別姬》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陳凱歌電影生涯最成功作品
    1993年上映的《霸王別姬》是華語電影的經典,影片對歷史的把控,對人性和情感的詮釋都極其深刻,堪稱巔峰之作,也是華語電影目前唯一一部曾在坎城影展獲得金棕櫚獎的作品。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 張藝謀70歲,陳凱歌68歲,兩人相愛相殺走過了中國電影40年
    張藝謀今年70歲,陳凱歌也68歲,兩人一直相伴相攜,相愛相殺,你追我趕,並肩走過了屬於中國電影巔峰的40年!1993年,陳凱歌不甘示弱,改變題材,迎來了中國電影的巔峰,雙子星般的存在《霸王別姬》。27年過去了,現在說到陳凱歌的電影代表作,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還是第4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霸王別姬》。
  • 拍出最好華語片的陳凱歌為何比張藝謀段位低?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國最厲害的導演,功力和段位排名:第一位是張藝謀,依次是陳凱歌,姜文,馮小剛。為何張藝謀能「一覽眾山小」?為何拍出了最好華語片【霸王別姬】的陳凱歌會屈居張藝謀之下呢?張藝謀、陳凱歌的爭霸,大體上有六個階段。其中的四個階段,張藝謀實現了對陳凱歌的完勝。第一個階段,80年代早期和中期,陳凱歌完勝張藝謀。80年代是陳凱歌和張藝謀聲名遠揚的時代,作為導演來說,陳凱歌出山早些,張藝謀稍微晚點。
  • 「高起點」的陳凱歌,為何被張藝謀後來居上?「女郎」是關鍵
    所以相對張藝謀從事電影行業而言,陳凱歌更具有基礎優勢。在上學的過程中陳凱歌和張藝謀已有交集,兩人作為各自專業中的佼佼者,也和對方早有惺惺相惜的意味。據說在求學期間,張藝謀和陳凱歌就要約定要一起創作一部電影。
  • 《無極》太爛,《霸王別姬》真是陳凱歌導演的嗎?
    《無極》上映後也確實惡評如潮,陳凱歌只拋下一句:現在的觀眾看不懂,十年後再看。如今十五年過去,《無極》評分和口碑翻盤了嗎?翻看陳凱歌這些年導演的作品,《道士下山》、《貓妖傳》、《搜索》、《風月》等,評價大多不高,要麼票房失利。以至於很多人會質疑,《霸王別姬》真是陳凱歌導演的嗎?
  • 霸王別姬25周年重映,陳凱歌本來不想用鞏俐:她是張藝謀的人
    陳凱歌的經典作品《霸王別姬》上映25周年,電影也進行了數位修復,將於12月14日在臺灣地區上映。近日,《霸王別姬》舉行了數位修復版的首映會,眾星雲集,大家一起觀看和回憶了這部經典作品。《霸王別姬》的監製徐楓也出現在了首映會現場,她接受媒體的採訪,透露了很多《霸王別姬》拍攝過程中的趣事。徐楓表示,張國榮對這部電影十分重視,他提前6個月就開始練習京戲,學普通話,發燒了也不休息,十分投入。
  • 張藝謀、陳凱歌「背叛」大哥的日子
    ,《霸王別姬》和《活著》。這兩部電影的導演分別是陳凱歌和張藝謀,編劇是同一個人——蘆葦。將他們集結起來的,是三人共同的大哥:吳天明。電影是合作的藝術,這幾人的合作創造了中國電影的輝煌。後來,大哥離開,幾個兄弟各自分散。再度聚首時,大哥瞧不上小弟的「大片」,小弟也不再聽大哥的話。中國電影沒能再出現一部《霸王別姬》。
  • 《霸王別姬》到底是不是陳凱歌拍的,原來電影字幕中有文章
    說起陳凱歌,相信網友們都知道,作為我國的知名導演,出出不少經典電影如《霸王別姬》《黃土地》《荊軻刺秦王》等。於是人們回看陳凱歌的導演歷史,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霸王別姬》之前的電影質量都不錯,《霸王別姬》之後的質量逐漸下滑,直到被人們罵了10幾年的爛中之爛《無極》,《霸王別姬》成了一個陳導優劣片的分水嶺。
  • 最欣賞陳凱歌的女人,竟然不是陳紅,沒有她就沒有《霸王別姬》
    嚴格意義上而言,《霸王別姬》是一部群體作品,在這部影片的創作中,除了有陳凱歌導演的超凡才華外,還有張國榮「不瘋魔不成活」的捨身演繹,巔峰狀態的葛優和鞏俐,以及那個被很多人懷疑為幕後導演的陳老爺子陳懷愷老先生。
  • 曾經的金棕櫚獎得主,為何被說《霸王別姬》後,再無陳凱歌
    陳凱歌應該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導演了,當年憑藉與張國榮張豐毅合作的《霸王別姬》拿下第4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名聲大振。不過也就是從《霸王別姬》開始,陳凱歌的電影質量走起了下坡路,陳導也是被人稱作「出道即巔峰」。那麼為何《霸王別姬》之後再無陳凱歌呢?一起來看看吧。
  • 被指《霸王別姬》後無佳作?陳凱歌是怎麼一步一步掉下「神壇」的
    這部電影被喻為被列為「第五代」電影人的第一部作品在此過後,張藝謀等人正式進入電影圈。1987年,張藝謀獨立執導的《紅高粱》問世,首部電影就獲得了國內外多項重磅大獎。在此過後,整個90年代都是張藝謀的巔峰時期。
  • 拍出《霸王別姬》的陳凱歌,在《無極》之後被罵了整整15年
    那個曾經拍出《紅土地》和《孩子王》的陳凱歌,為何在《霸王別姬》之後便再無佳作了?若要釐清這個問題,恐怕還得從陳凱歌這個人開始說起。1983年,畢業兩年的陳凱歌在北影工作,並在父親的指導下磨練了導演能力,對於劇組運作也有一定認識。也就是這一年,廣影準備拍攝《黃土地》,攝影拉來了張藝謀,「電影教父」吳天明負責監製,而張藝謀則被推薦到了導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