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沉迷於網劇,看了很多。今天來介紹一部最近很火的國產警匪劇。
可能很多劇迷去年都看過《餘罪》,張一山在劇中飾演一個非典型警察,火了蠻長一段時間。兩季的總點擊量加起來超過了60億,算是名副其實的超級網劇。
《餘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仰賴於作者常書欣的同名原著小說。現在,《餘罪》的兄弟篇《黑鍋》改編的網劇《警察鍋哥》也已經拍成了網劇,和《餘罪》一樣,這也是一個非典型警察的故事。從7月3日上線到現在,目前是騰訊點擊率第三的網劇。
看男頻網文比較多的讀者,應該對常書欣都不會陌生,他的小說基本上都是千萬級的點擊率,《餘罪》能夠得到改編,也和其大IP的背景分不開。常書欣因為從小就有警察夢,所以很喜歡創作刑偵題材的小說。
《餘罪》的非典型,很大程度上在於餘罪這個人物的「賤」上。《警察鍋哥》裡主角簡凡的非典型,則在於這個「鍋」字上。
簡凡本來是個廚師
簡凡是廚師的兒子,家裡開著飯店、在灶臺邊長大的他,做得一手好菜,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個神廚,人稱「鍋哥」。
在母親的希望之下,簡凡上了警校,成了一個邊邊角角,沒什麼作為的協警,卻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之下,抓住了劫匪,因此被警隊發現了破案的天賦,升職成了正式刑警。進入了警隊差之毫厘之間就是生死的生活中。
誤打誤撞成為警察
說到這裡,其實你就能發現《警察鍋哥》和《餘罪》的「兄弟篇」之處了。
餘罪因為特殊選拔而進入警隊,外表痞氣內心正義;簡凡也可以算是誤入刑警隊,不過和餘罪的痞氣不同,簡凡更加貧一些,也更加調皮一點,還比餘罪帥不少。在面對案件的時候,簡凡則有著超強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劇中的簡凡,是一個有著兩個身份的角色。一面,是廚師;另一面,是警察。從一開始,他打心裡就沒有想過要成為警察,只想回家端大勺。但是在劇集慢慢的演進中,他開始改變自己的看法。了解到警察這個職業的危險之處,也為警察這種危險所伴隨的是使命感所著迷。
從這一點上看,《警察鍋哥》和《餘罪》便又具有了更深層次上的相通之處,這兩個人物,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了警察。他們對犯罪和正義,都有著天然的界限感。而成為警察的過程,則是他們成長的過程。
片名《警察鍋哥》一看,走的就是喜劇的路子,你很難能夠把廚師和警察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物相互聯繫,但當這種反差極大的元素被放到故事中來的時候,就會構成強烈的喜劇效果。
《警察鍋哥》就做到了這一點。劇集字剛開頭的時候,就是簡凡在家裡的飯館炒菜,直到班長梁舞雲打電話叫他,他才想起來今天是自己警校的畢業典禮。在做協警的時候,簡凡等一幫協警被大隊要求在村路上攔截劫匪,沒有武器的他們,只有在簡凡的帶領下,用蘿蔔白菜土豆來逼停劫匪的車。
這些設定,在有點無釐頭喜劇的同時,居然還真的把警察和廚師掛上了鉤。而隊長在教簡凡用槍的時候,也是啟發他把射擊和做飯聯繫起來。
簡凡能夠從協警成為警察,也是因為擅長廚藝。當他發現上面說到的劫匪來自己家飯店吃飯的時候,就偷偷在菜裡加大了「酸棗仁」的劑量,能夠讓人頭暈目眩,然後從路邊撿回了兩個半昏迷的罪犯。
在劇集後續的發展中,和「食」有關的情節,就和案件相互穿插推進。常書欣在採訪中,說到過自己警察和廚師元素結合起來的原因。
《論語·鄉黨》裡講做飯,說的是「食不厭精、燴不厭細」,意思是說食物的做法無論多講究精細也不為過。而警察辦案則可以用「探不畏難、查不厭細」來形容。
就好像今年大熱的《喜歡你》一樣,美食和初戀、和愛情是相通的,它講的是一種對口味的了解、匹配、契合,以及愛情和食慾在深層上相通的欲望。
在《警察鍋哥》這裡,則是把做飯的「匠心細造」,與警察辦案時候的那種「明察秋毫」統一起來了。而「吃」這個點,也能讓大家心目中標籤化的那種硬漢式的警察形象,找回一些生活氣息。
對於這種兩者之間的「細」,劇集中也有一個很好玩的情節。簡凡家的飯店,在做一個叫做「薄如翼」的菜,據傳是根據「羅氏醬滷肉」秘方所作,但是因為技術條件達不到而無法大批量生產,簡凡家也就一直沒有推廣這個菜,背後便是對食物的「燴不厭細」。
《警察鍋哥》建立在這樣的喜劇路線之下,卻沒有走輕量級的路線,反而是越來越往真槍實彈的硬派刑偵劇上發展。
在第6集的假鈔案中,簡凡和重案組警察胡麗君假扮夫妻和假鈔團夥接觸,簡凡負責出面交涉,胡麗君負責坐鎮,在假鈔團夥的反覆試探之下,簡凡說著一口福建話,在謙和和暴虐之間搖擺不定,唱得一手好紅臉。
在最後交易的當口,對方又一次試探說沒帶貨。簡凡直接抽出槍來逼住對方,活脫脫一個悍匪。劇情到這裡,居然還有了幾分電影感。
如果說《餘罪》的亮點,在於會通過嫌疑人的視角,去看案件的話。那麼《警察鍋哥》的亮點,就在於一種生活化和市井化。
這裡面的警察,有著自己的個人生活,在警察這個職業上,也並不完美。這種不完美,在體現成長主題之外,也讓「非典型」的警察故事,變得更加真實化了。
這在中國曆往的刑偵劇當中,是比較少見的,尤其是其中喜劇、無釐頭的元素,在某種程度上,打開了中國刑偵劇的新風格,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某種對嚴肅、正派、硬漢刑風格,在網絡文化當下的解構。
在原著小說《黑鍋》後續的劇情中,案件越挖越大,彼此之間也出現了勾連,簡凡最後也會像餘罪那樣,成為一個類似臥底的人物,去追查更大的秘密,甚至牽涉到警局的領導人物。
不過第一季現在只有20集,估計更大的局,還是會在第二季裡展開。
很期待第二季的劇集會對這些案件和力量角逐怎麼表現,因為小說裡確實寫得很好看。(圖片由宣傳方提供)